不卑不亢
歷史,不該有太多的情緒
【文藝復興】第 12 篇文章
宗教改革之于文藝復興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事實上,文藝復興直接催生了宗教改革,尤其是歐洲北方的文藝復興,對宗教改革有著巨大的影響。
文藝復興的口號是“回到本源”,這些觀念同時也在教會內(nèi)部醞釀發(fā)酵,宗教改革在某種意義上正是試圖撇開已經(jīng)腐化、墮落的教廷,回到純樸、清新的使徒時代,回到《圣經(jīng)》本身。人文主義者與宗教改革家,皆對教廷出售“贖罪劵”進行攻擊,前者視之為迷信,后者視之為瀆神。
然而,宗教改革與人文主義者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是偉大的,可以脫離上帝的束縛,人在他們眼里,是大寫的人。而在宗教改革家眼里,人依然是小寫的人,被人文主義者稱贊的“偉大、有尊嚴、有力量的人”,在改革家看來,是“墮落、可怕、自以為是的人”。
有一點需要注意,宗教改革并沒有否認宗教,否認上帝,而只是在否認教廷,這只不過是基督教內(nèi)部的一次改革。宗教改革之所以能發(fā)生,與古騰堡發(fā)明印刷機離不開關(guān)系。1456年,古騰堡在美因茨的印刷廠首次印刷了拉丁文本的《圣經(jīng)》。1457年,該廠印刷出版了《美因茨詩篇》。在書的封面標明出版時間、地點、出版商的傳統(tǒng),從此開始。
隨著《圣經(jīng)》的普及,越來越多人的精神世界受到了沖擊,馬丁路德就曾說:“印刷術(shù)是上帝所用的把真宗教散播于全世界最后且最好的工具?!?/strong>
打響宗教改革第一槍的是馬丁路德。1517年10月30日,馬丁路德在德國維滕堡教堂貼上了改變歷史的《九十五條論綱》,目的是為了反對教皇販賣贖罪券的行為。(同年,奧斯曼土耳其終結(jié)了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海軍勢力擴展到了紅海)
當時的教會及教皇為了斂財,大量販賣贖罪券,贖罪券是什么呢?我們知道,對于基督徒來講,死后上天堂是他們畢生的追求,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升天堂的,你得在活著的時候多做好事,遵從上帝的教導。
那么問題來了,活在世上,誰沒犯過錯呢?常人都有七情六欲,除非是像圣人一樣的人,其余的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瑕疵,死后都不能直接升入天堂,而是要先經(jīng)過煉獄(只有天主教世界中有煉獄,東正教中木有煉獄)。
在圣經(jīng)故事中,上帝耶穌將上帝之門的鑰匙交給了圣彼得,而教會通過各種解釋,聲稱自己獲得了圣彼得的授權(quán),通往天堂之門的鑰匙就來到了教會手中。如此,教會就守護在天堂之門的門前,制作了一張張贖罪券,賣給大眾。
那么,為什么是贖罪券而不是天堂之門準許證呢?
因為天主教徒死后,要經(jīng)過一段時期的煉獄才能踏上通往天堂的階梯,根據(jù)教義來講,人天生就有原罪,是有罪的,而有了贖罪券呢,人的罪孽就會被清零,如此,就能在死后跳過煉獄的錘煉而直接升入天堂。所以,叫贖罪券嘛!
教會通過販賣贖罪券賺來的錢,美其名曰是為了重修圣彼得大教堂,但是其中的一部分都被教皇中飽私囊了。當時的教皇是利奧十世,他是美第奇家族的成員。按理說美第奇家族那可是當時歐洲的巨富啊,怎么還會通過榨取信徒來賺錢呢?
只要記住,錢,永遠是不夠用的!
更何況,利奧十世花銷也大呀,美第奇家族資助了當時很多藝術(shù)家。毋寧說,美第奇家族還是文藝復興的天使投資人呢,是大功臣呢。
教會給出來的理論基礎(chǔ)雖然來源于圣經(jīng),即圣彼得擁有通往天堂的鑰匙,而后教會繼承了這一權(quán)利,但這有一個大bug,雖然教會繼承了圣彼得的權(quán)利,并且手里掌握著鑰匙,但是上帝可沒讓你販賣贖罪券啊。
教會通過與各區(qū)主教之間合作的方式販賣贖罪券,當?shù)氐闹鹘叹拖喈斢诮虝拇砩?,贖罪券的收入與教會分成。當時馬丁路德所在的主教是美因茨大主教,這個主教來路不正,是通過花錢買來的主教,欠下了不少錢,因此在當上主教之后就要橫征暴斂,將成本撈回來。
熟悉中國史的朋友都會恍然大悟,這就是賣官鬻爵嘛!
沒錯,當時的教會就是如此腐敗。(當然,并不是說教會一無是處,而是在這點上很腐?。?/span>
教會派到薩克森地區(qū)的主教,來自多明我會的約翰·臺徹爾,腐敗至極,作為教皇贖罪券的代理商,他竟然喊出了一句令人驚掉下巴的廣告語:“當銀子落入錢箱叮當響,有罪的靈魂立馬升天堂!”
于是,馬丁路德出場了,他在維滕堡教堂張貼了大字報,他的《九十五條論綱》,主要就是針對教會販賣贖罪券提出的質(zhì)疑。最后,他提出了他的觀點,人人都可以通過自己閱讀圣經(jīng)來成為信徒,而不必通過教會作為中間人。
此舉一出,當時的很多諸侯都表示支持馬丁路德,為什么呢?因為諸侯也煩教會啊,他們也不希望教會作為中間人阻撓自己,最好,自己作為世俗的權(quán)利可以直接與信徒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路德提倡沒收教會財產(chǎn),這更是讓世俗諸侯樂開了花。
但是,教會不開心了,于是馬丁路德被教會拉入了黑名單,被開除教籍。后來,馬丁路德跑到了圣瑪利亞教堂,這個教堂雖然不是最大,最有名的,但歷史地位卻是不低的。馬丁路德在圣瑪利亞教堂總共舉辦了2000多次演講,演講的內(nèi)容無非都是反教會的。
1518年,教會派了一名擅辯的人來到了奧格斯堡與馬丁路德進行了持續(xù)三天的辯論。教會不僅想在肉體上消滅他,還企圖在精神上壓制他。面對來自教會的壓力,馬丁路德不慌不忙,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簡而言之,馬丁路德的思想概括下來就是“信仰去中介”。
信徒可以通過自己閱讀圣經(jīng)來理解上帝,不需要教會在中間瞎解釋。
馬丁路德希望的宗教,是一個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基督教,這也在后來成了新教。
有人問我,新教與天主教有啥區(qū)別,我想了想,告訴他,新教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基督教。
在天主教眼里,人和上帝之間的關(guān)系還存有一絲理性,是相對的,是客觀的,但在路德這里,人與上帝的關(guān)系變成了絕對的、主觀的。路德認為,人是有罪之人,人的本性就是邪惡的,他寫道:“人按本性所做的每件事,無不是對上帝的侮慢…人本性不可能有正確的見識,也不會產(chǎn)生善良的意志。”
當時的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是哈布斯堡寶家族的查理五世,他為了與法國爭奪意大利,與教皇走得很近,因此,教皇將馬丁路德視為yi端,查理五世自然也要跟著做。
接下來的幾年,馬丁路德一直在外流亡,幸得在幾個支持他的諸侯的保護下,馬丁路德才沒有被教會逮回去燒死。
1521年舉行了宗教會議,即沃爾姆會議,馬丁路德在這場會議中留下了流傳至今的名言:“我就站在這里,我別無選擇!”
接下來,德意志地區(qū)爆發(fā)了內(nèi)戰(zhàn)(非三十年戰(zhàn)爭),馬丁路德繼續(xù)避難,在避難期間,他將《圣經(jīng)》從拉丁文翻譯成了德文。當時的德意志地區(qū)并非是一個統(tǒng)一的政權(quán),因此語言文字也不一樣。馬丁路德的這場翻譯,毋寧說也是為日后德國文化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chǔ),至少是提供了一份語言的藍本。
-系列回顧-
▲ 【文明之初】
▲ 【光榮希臘】
▲ 【偉大羅馬】
▲ 【基督世界】
▲ 【征戰(zhàn)十字】
▲ 【黎明曙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