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詞牌簡介及名篇欣賞
一、西江月詞牌簡介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詞徵》中將“西江月”詞調(diào)并入“中呂宮”和“道調(diào)宮”。柳永的《樂章集》中將其列入“中呂宮”。
因歐陽炯詞有“兩岸蘋香暗起”句而得名“白蘋香”;程珌詞命名為“步虛詞”;元代王行詞命名為“江月令”。西江月調(diào)的異名詞作一般出現(xiàn)在南宋之后,乃是詞人追求標(biāo)新立異的創(chuàng)新之舉,并不通行于詞壇。此調(diào)之所以出現(xiàn)多個異名,既有詞人喜歡標(biāo)新立異、別立新名之故,又有引用詞中句子做調(diào)名的原因。
西江月詞調(diào),源起于唐代教坊的法曲歌曲,而更可能來自于前代南朝的清商樂。西江月詞調(diào)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時期,最初為民間流行歌曲,后來因為清越哀傷,轉(zhuǎn)入法部道曲,在流傳和發(fā)展過程中格律逐漸完善,并與文人創(chuàng)作統(tǒng)一,直至最后脫離樂譜成為成熟的文學(xué)范式。“西江月”作為詞牌,最早見于唐玄宗時的《教坊記》。其調(diào)名有可能取自李白《蘇臺覽古》的詩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官里人”。
唐五代時期存詞數(shù)目較少,唐代呂巖所作《西江月·著意黃庭歲久》和《西江月·任是聰明志士》兩首為最早可見的《西江月》,后人多認為這兩首系托名所作?!抖鼗颓釉~》存有三首無名氏的《西江月》,敦煌曲子詞三首字數(shù)略有參差,但均為前后段各兩平韻兩葉韻者,如:“女伴同尋煙水,今宵江月分明。舵頭無力別,一舡橫。波面微風(fēng)暗起。 撥棹乘舡無定止。拜詞處處聞聲,連天紅浪浸秋星,誤入蓼花叢里?!?/span>
《尊前集》收錄五代歐陽炯《西江月·月映長江秋水》和《西江月·水上鴛鴦比翼》兩詞,可能是此調(diào)最早的文人作品。五代歐陽炯兩首為五十字體,其用韻同敦煌曲子詞,如其:“月映長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淺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幾叢蘆葦。 扁舟倒影寒潭里。煙光遠罩清波。笛聲何處響漁歌。兩岸藏香暗起?!贝梭w每段兩個平聲韻包孕于仄韻之中,前后段兩起句俱葉仄韻,而且仄韻與平韻的韻母是不同的,此體宋人用者甚少。
及至兩宋,《西江月》詞調(diào)的格律、音韻、句式等得以發(fā)展與統(tǒng)一,在內(nèi)容題材和藝術(shù)形式等各方面都得以開拓與創(chuàng)新,依調(diào)填制的詞作蜂擁而出,參與創(chuàng)制的詞人輩出。蘇軾、辛棄疾等諸多宋詞大家都有不少《西江月》詞流傳于世,其中不乏流傳千古之佳作。
宋以后詞則上下闋各用兩平韻,末轉(zhuǎn)仄韻,例須同部。通用之體如蘇軾前后段兩平韻一葉韻者。一葉韻體起于宋初柳永,以其詞《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鳳額繡簾高卷,獸環(huán)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梢。春睡厭厭難覺。好夢狂隨飛絮,閑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云朝。又是韶光過了?!睘榈浞?,故此詞必以柳詞為正體。。此體為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
西江月的押韻講究比較多,正如宋代沈義父《樂府指迷》中談到詞之句中韻時所說:“詞中多有句中韻,人多不曉。不惟讀之可聽,而歌時最要葉韻應(yīng)拍,不可以等閑字而不押。”他以《西江月》為例說:“如平聲押東字,仄聲須押董字、凍字韻方可?!边@即是說此體中所用仄聲韻,必須為平聲韻之同韻者,于詞韻書中之同部之韻。
《欽定詞譜》卷八共列此調(diào)五體,以五十字,每段兩平韻一葉韻者為通行之正體。此體柳永與蘇軾詞均于每段第一、二句為對偶,但也可以不對。宋人用此調(diào)者極眾,名家多,此體可平可仄之處也較多。此調(diào)共八句,其中兩個七字句,其余六個均為六字句。兩結(jié)句以同韻部之仄韻,而使全調(diào)聲情于平緩中突然變化,產(chǎn)生曲折的藝術(shù)效應(yīng)。除正體外,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葉韻,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
此調(diào)適應(yīng)之題材極廣泛,凡寫景、抒情、議論、感懷、憑吊、懷古、戲謔、敘事等均宜。蘇軾十三首,其中名篇較多,如《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霧》、《西江月·三過平山堂下》、《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等,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也是代表作。
二、格律說明及格律與例詞對照
(一)西江月正體為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前后段第二、三句押平韻,第四句葉仄韻。前兩句一般要求對仗,也可以不對仗。以柳永《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為代表。
沈義父《樂府指迷》云:《西江月》第二句平聲韻,第四句就平聲切去押仄韻,如平聲押“東”字,仄聲須押“董、凍”字韻,不可隨意押入他韻。其說正與柳詞體合。
格律對照例詞:柳永《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鳳額繡簾高卷,獸镮朱戶頻搖。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葉韻。
兩竿紅日上花梢,春睡懨懨難覺。
{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好夢枉隨飛絮,閑愁濃勝香醪。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葉韻。
不成雨暮與云朝,又是韶光過了。
注:
1、格律與例詞交替排列。下同。
2、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平)、(仄):可平可仄,但以括號中平仄為佳;逗號“,”和句號“?!北硎揪洌活D號“、”表示逗;[平]、[仄]表示押平聲、仄聲韻。{ }:括號中句子需對仗。下同。
3、此譜參考對照《文章體裁辭典》和《欽定詞譜》等整理而成。下同。
(二)變體一格律與例詞對照
變體一,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葉韻,第二、三句押平韻,第一、四句葉仄韻。前兩句一般要求對仗,也可以不對仗。以蘇軾《西江月·重九》為代表。此詞兩起句俱葉仄韻,歐陽炯“水上鴛鴦”詞、辛棄疾“貪數(shù)明朝”詞為此體,其可平可仄與柳詞同。
格律對照例詞:蘇軾《西江月·重九》
{(仄)仄(仄)平(平) [仄]葉韻,(仄)平(平)仄平[平]。}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葉韻。
當(dāng)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
{ (仄)仄(仄)平(平) [仄]葉韻,(平)平(平)仄平[平]。}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葉韻。
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三)變體二格律與例詞對照
變體二,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前后段第二、三句押平韻,第四句葉仄韻,前后段用不同韻。以吳文英《西江月·賦瑤圃青梅枝上晚花》為代表。此與柳詞同,惟前后段各韻異。周紫芝“池面風(fēng)翻”詞正與之合。
格律對照例詞:吳文英《西江月·賦瑤圃青梅枝上晚花》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
枝裊一痕雪在,葉藏幾豆春濃。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葉韻。
玉奴最晚嫁東風(fēng),來結(jié)梨花幽夢。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換韻。}
香力添熏羅被,瘦肌猶怯冰綃。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葉韻。
綠陰青子老溪橋,羞見東鄰嬌小。
(四)變體三格律與例詞對照
變體三,雙調(diào)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上下段第二、三句押平韻,第一、四句葉仄韻,中間不換韻。以歐陽炯《西江月·月映長江秋水》為代表。此見《尊前集》,換頭句較“水上鴛鴦”詞多一字,但此詞押韻,又與諸家不同。
格律對照例詞:歐陽炯《西江月·月映長江秋水》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月映長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淺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幾叢蘆葦。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扁舟倒影寒潭里,煙光遠罩輕波。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笛聲何處響漁歌,兩岸蘋香暗起。
(五)變體四格律與例詞對照
變體四,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第二、三、四句押平韻。以趙以仁《西江月·夜半沙痕依約》為代表。此詞兩結(jié)句不葉仄韻,又各添三字作九字句,見周密《絕妙好詞》選本。宋元人無填此者,采之以備一體。
格律對照例詞:趙以仁《西江月·夜半沙痕依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夜半沙痕依約,雨馀天氣溟蒙。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起行微月遍地東,水影浮起、花影動簾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量減難追醉白,恨長莫盡題紅。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雁聲能到畫樓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風(fēng)。
三、名篇欣賞
1、《西江月·著意黃庭歲久》唐代:呂巖
著意黃庭歲久,留心金碧年深。為憂白發(fā)鬢相侵,仙訣朝朝討論。
秘要俱皆覽過,神仙奧旨重吟。至人親指水中金,不負平生志性。
2、《西江月·任是聰明志士》唐代:呂巖
任是聰明志士,常迷東灶黃庭。參同大易事分明,不曉醉眠難醒。
若遇高人指引,都來不費功程。北方坎子是金精,認得黃牙方盛。
3、《西江月·月映長江秋水》歐陽炯
月映長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淺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幾叢蘆葦。
扁舟倒影寒潭,煙光遠罩輕波。笛聲何處響漁歌,兩岸蘋香暗起。
4、《西江月·水上鴛鴦比翼》歐陽炯
水上鴛鴦比翼,巧將繡作羅衣。鏡中重畫遠山眉,春睡起來無力。
細雀穩(wěn)簪云髻,含羞時想佳期。臉邊紅艷對花枝,猶占鳳樓春色。
5、《西江月·愁黛顰成月淺》宋代:晏幾道
愁黛顰成月淺,啼妝印得花殘。只消鴛枕夜來閑。曉鏡心情便懶。
醉帽檐頭風(fēng)細。征衫袖口香寒。綠江春水寄書難。攜手佳期又晚。
6、《步虛詞/西江月》程珌
休怪頻年司鑰,仙官長守仙宮。東風(fēng)未肯到凡紅。先舞云韶彩鳳。
都是一團和氣,故教上苑春濃。群仙拍手過江東。高唱紫芝新頌。
7、《西江月·池面風(fēng)翻弱絮》[宋] 周紫芝
池面風(fēng)翻弱絮,樹頭雨退嫣紅。撲花蝴蝶杳無蹤。又做一場春夢。
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沒個來時。眼前無處說相思。要說除非夢里。
8、《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北宋·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9、《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北宋·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數(shù)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10、《西江月·梅花》北宋·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fēng)。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11、《西江月·平山堂》北宋·蘇軾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fēng)。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
12、《西江月·斷送一生惟有》北宋·黃庭堅
老夫既戒酒不飲,遇宴集,獨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詞,援筆為賦。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
花病等閑瘦弱,春愁無處遮攔。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
13、《西江月·阻風(fēng)三峰下》南宋·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fēng)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
14、《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南宋·張孝祥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fēng)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
15、《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南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16、《西江月·遣興》南宋·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17、《西江月·題可卿影像》南宋·辛棄疾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畫鼓要他聽。把著花枝不應(yīng)。
何處嬌魂瘦影,向來軟語柔情。有時醉里喚卿卿。卻被傍人笑問 。
18、《西江月·貪數(shù)明朝重九》[宋] 辛棄疾
貪數(shù)明朝重九。不知過了中秋。人生有得許多愁。惟有黃花如舊。
萬象亭中殢酒。九江閣上扶頭。城鴉喚我醉歸休。細雨斜風(fēng)時候。
19、《西江月·五柳坊中煙綠》南宋·向子諲
政和間,余卜筑宛丘,手植眾薌,自號薌林居士。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擾,故廬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紹興癸丑,罷帥南海,即棄官不仕。乙卯起,以九江郡復(fù)轉(zhuǎn)漕江東,入為戶部侍郎。辭榮避謗,出守姑蘇。到郡少日,請又力焉,詔可,且賜舟曰泛宅,送之以歸。己未暮春,復(fù)還舊隱。時仲舅李公休亦辭舂陵郡守致仕,喜賦是詞。
五柳坊中煙綠,百花洲上云紅。蕭蕭白發(fā)兩衰翁,不與時人同夢。
拋擲麟符虎節(jié),徜徉江月林風(fēng)。世間萬事轉(zhuǎn)頭空,個里如如不動。
20、《西江月·新秋寫興》南宋·劉辰翁
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fēng)浪。
21、《江月令 春館書事》元代:王行
向煖漸生慵思,尋春似減情忺。酒懷詩興揔懨懨。只有看山不厭。
薄晚正須憑檻,新晴鎮(zhèn)自鉤簾。幾多濃翠曉來添。話與白云休占。
22、《西江月·無故尋愁覓恨》清代·曹雪芹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23、《西江月·富貴不知樂業(yè)》清代·曹雪芹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蓱z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24、《西江月·井岡山》毛澤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為超然山人為學(xué)習(xí)研究詩詞整理編寫,文中插圖均為超然山人攝影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和本公眾號所有。引用詩詞版權(quán)歸原作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