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研學,在行走與實踐的過程中,對孩子的成長、社會責任感與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以及孩子“軟實力”的豐富與提升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帶著孩子做公益,不求孩子通過公益研學就立馬蛻變成個“完美小孩”,但求孩子能擁有“公益素養(yǎng)”,成為未來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培養(yǎng)孩子的愛與奉獻
做公益簡單來說就是行善舉,幫助弱勢群體,有社會責任感的一種行為。延伸到公益研學,就是讓青年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公益活動,完成一系列的挑戰(zhàn),從而塑造自我,樹立多元積極開放的世界觀。
公益研學絕不是單純的旅行,而是要身體力行的付出自己的汗水和熱情,用行動溫暖和改變世界。
抗震救災時,有些家長帶孩子參加捐款活動,孩子們捧來日常積攢零錢的存錢罐,用一雙小手把零錢投入捐款箱,那種認真嚴肅的神態(tài),仿佛一下子長大了也懂得了很多;有些家長借參加公益活動或回貧困家鄉(xiāng)探親之際,帶孩子看看需要救助的貧困家庭生活現(xiàn)狀,讓孩子增長了愛心,自覺把富余的書畫、文具、玩具、衣物等捐獻出來;有些家長節(jié)假日帶孩子去敬老院,為老人帶來了歡樂的同時,也使孩子體會到講求仁愛、奉獻愛心的價值和快樂。
帶孩子做公益,從小就在孩子心里埋下愛的種子,可以培養(yǎng)孩子對公益活動的初步認知。公益是一種很純粹的信仰,有助于個人修為,使公益行為充滿正能量,從而有益于孩子人格、道德、思想的正面培養(yǎng),使其將來更有責任感、使命感,通過點滴的積累,積小愛成大愛,讓人性的溫暖觸達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此外,公益研學還能加強孩子的溝通和協(xié)調(diào)能力,也讓孩子們能夠深入了解到許多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貧困之人,從而更加珍惜目前的幸福生活,還能使其接觸新事物,體驗生活的艱辛,對社會各個方面都有一個大致的認知等。
增進親子感情溝通
事實證明,家長有意識地帶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不失為一種好的“家教”。
有些孩子在家里,任誰也不服,誰說也不聽,阻礙了家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與溝通,令不少家長十分頭疼。實際上,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益活動,諸如捐助、撿垃圾、掃樓道等,讓孩子在參與的過程中學著家長做好事、獻愛心,就可使孩子在熏染中變得更加懂事、更加聽話。借助這個“觸點”,孩子有心里話愿意對家長說,有不明白的事愿意向家長講,有不懂的道理愿意聽家長教,使得兩代人感情融合親密。
對此,似乎有些家長并不認可,既不舍得孩子去參加公益活動,又擔心耗費了孩子太多時間和經(jīng)歷,影響孩子的學習等。事實并非如此,有些不珍惜學習時間,喜歡看電視、玩手機的孩子,通過公益活動看到與貧困家庭孩子的差距,開始懂得感恩與珍惜,不僅沒有影響學習,反倒增強了學習自覺性并提高了學習成績;有些孩子在公益活動中,不僅體驗到愛心奉獻的快樂,增加了一定的社會知識,而且樹立了“做一個有愛心好人”的人生理想;更會讓孩子的思想意識完成從“小我“到”大家“的蛻變,收獲比家庭溫床更多更“珍貴”的成長回憶??芍^百利而無一害。
助力留學“軟實力”
留學風潮日盛,越來越多中國的優(yōu)秀生源選擇前往國外名校進行深造。但與國內(nèi)一考定高下的標準不同,申報國外院校,尤其是歐美頂級名校,要想在眾多的優(yōu)秀學生中脫穎而出,要在藝術、體育、社會責任感、領導力方面至少有兩個方面有杰出的表現(xiàn)。這些都是決定孩子能否入讀頂級名校的必要條件。
以美國為例,在美國社會價值觀中,沒做過公益活動也就得不到社會尊重。所以,美國人對精英的理解就是要有社會責任感,為全社會服務,你為社會提供的服務多,起了帶頭的作用,就會被社會定義為“領袖”,即我們所謂的精英。一句話,精英來自為社會大眾服務,培養(yǎng)精英,也從社會服務開始。名校的招生官們也非常重視,學生是否能結合自己的特長做有創(chuàng)造性的公益活動的履歷。
不過,并非只要參與過公益活動,白紙黑字形成了一份“公益履歷”,就可以使之成為頂尖院校申請的保障之一。事實上,這些頂尖院校還會看你參加公益活動的目的,你所在的公益組織的等級,你所參與過的社會實踐經(jīng)歷的意義。
對于海外院校而言,他們是鼓勵學生多多參與社會活動的,所以西方國家的學生對于社會實踐活動是非常熟悉的。但中國學生不同,所以在申請過程中往往吃虧在這里。
本文選自《新家長報》325-326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