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朋友圈類似,大家可以設置不看哪些朋友的“在看”內容,也可設置不讓哪些朋友看自己的”在看“內容。
是不是有點太繁瑣了,一個簡簡單單的“在看”搞得人這么累,朋友圈設置已經夠累了,還要再套一個好看圈。
這圈中圈看下來還不累得滿身大汗。
一個小小的按鈕,對我來說是“在看”,對別人來說就是偷看。
什么為了加強社交屬性,我根本就不想別人知道我“在看”什么好嗎?
自從有了這個功能放毒的點贊數降了很多,說明大家都不喜歡讓別人知道自己看了什么。
不信,你問問于大爺。
最近半年微信頻頻改版。
去年年底,微信7.0版上線,“點贊”功能替換為“好看”。點了就能將文章分享到看一看的“好看”頁面,讓別人看到。
微信官方對這個功能的定義是:你可以在點擊“好看”,并可以同時分享你的想法。從“發(fā)現”頁開看一看之后,你會你和朋友認為“好看”的文章都會出現在這里。
此功能一出,我基本只能在列表中看到同事和同行,并知道誰跳槽了。
到了今年3月,好看”更名為“在看”。
官方是這樣解釋的:“在看”包含了更豐富的對閱讀的態(tài)度,我們希望大家可以更無壓力地使用“在看”,更輕松地分享文章以及和好友互動。
然并卵。
和好看一起誕生的孿生兄弟是即刻視頻。用『時刻視頻』,記錄眼前的世界。也可以給朋友的視頻『冒個泡』,告訴他你來過。
告訴我,一次都沒用過、點過即刻視頻的人有多少,相信我不是一個人。
國內互聯網有個“兩個凡是”原則:凡是微信更新的,我們都擁護;凡是張小龍說的話,我們都贊成。
微信剛出來時惡評如潮,結果后來都被狠狠打臉了,龍哥的地位更穩(wěn)了。
但我們不應忽略微信是靠“借鑒”Talkbox的語音消息功能實現用戶大幅增長的,然后靠搖一搖、漂流瓶、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大肆收獲用戶。
社交軟件興于約 。
如今微信很多事情不是引流潮流,而是強行扭轉用戶使用習慣。
比如去年6月微信訂閱號改為信息流模式,所有的訂閱號信息按照時間排序,和其他新聞類APP一樣。
信息流模式本意是希望用戶關注內容而不是公眾號主體。但公眾號的核心是賬號本身,用戶對人的興趣高過內容。
現在的微信像曾經的QQ一樣,承擔著為騰訊各類產品導流的重任,為騰訊游戲、視頻項目、騰訊投資的京東、摩拜、拼多多等提供流量入口,微信越來越臃腫。
頭條推出社交類APP飛聊想挑戰(zhàn)微信,這很難。現階段,微信的對手只有自己。
緊急通知,緊急通知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