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久熱驗案
董師于小兒熱病臨證,處方不囿成法,寓意幽邃。這里選介其治療小兒久熱的驗案三則,以供參考。
例1. 李某,男,5歲。門診號: 52493。
1984年12月29日初診: 高熱以后,低熱不清已有月余,面色蒼黃,寢汗淋漓,納食不開,二便尚調。兩脈濡弱,舌淡花剝。表虛陽弱,營分亦耗,治以溫陽和營。
桂枝3克,白芍9克,生姜二片,紅棗五枚,炙甘草3克,黃厚附片4.5克,白薇、青蒿、花粉各9克。四劑。
1985年1月2日二診: 低熱已退,汗出亦減,面色萎黃,胃口不開,營熱已除,表虛未復。以上方去青蒿、白薇,加川石斛10克,炒谷芽9克,麻黃根6克。六劑。
此后胃口轉好,二便通調,續(xù)以桂枝湯加太子參益氣扶表,徐進調補。
按: 該患兒之病為高熱邪甚,耗傷正氣,以致出現(xiàn)余熱不清,汗出淋漓,舌淡花剝諸候。病系衛(wèi)陽虛弱之營分有熱證,一般退熱藥,殊難收效。董師選用桂枝加附子湯以調衛(wèi)護陽,參入青蒿、白薇、花粉以清熱,一診后即見功效,再以原法加減,調治而愈。
例2. 王某,女,2歲。門診號: 10737。
1985年6月13日初診: 發(fā)熱不退已有半月,熱勢朝重暮輕,汗出較多,心煩眠擾,口渴喜飲,胃納尚可,大便干結,小溲清長,舌尖紅苔薄潤,寒熱錯雜,治以連附六一湯加味。
川連3克,黃厚附片4.5克,青蒿、白薇、花粉、地骨皮、炒桑葉各9克,生甘草3克,淡竹葉、知母各6克。四劑。
6月16日二診: 熱勢下降,汗出亦減,口渴喜飲,眠擾不安,小溲清長,舌尖尚紅。前法已合,原法為主。
川連1.5克,黃厚附片3克,青蒿、白薇、花粉、地骨皮各9克,陳皮4.5克,茯苓9克,知母4.5克,生甘草3克。四劑。
其后即以清心和營之劑鞏固療效。
按: 小兒臟腑嬌嫩,陰陽柔弱,機體調節(jié)未臻完善,癥情變化亦常虛中挾實,寒熱錯雜。該患兒發(fā)熱之時,雖未進入夏令,但因氣溫較高,有時令未至而至之象,且其體溫亦隨晝夜氣溫而升降,形成了朝重暮輕之勢。其時邪熱在上而心煩眠擾,營液已傷而渴飲便干,元陽虛弱而小溲清長。形成了上盛下虛,寒熱錯雜之候。因之既要清熱又須溫下,寒熱并用。方中黃厚附片溫運腎陽,川連、淡竹葉、桑葉清上焦之熱,配以青蒿、白薇、花粉、地骨皮生津和營,藥后熱勢即見下降。二診時川連、黃厚附片酌情減量,四劑后療效明顯,續(xù)以調理而安。
例3. 葉某,男,12歲。門診號: 812。
1985年6月20日一診: 寒熱往來始終不退已有一月,熱度在38~39℃之間,頸核腫大,胸脅苦滿,便堅不暢,小溲短赤。兩脈弦滑,舌紅苔薄。(西醫(yī)檢查血沉增高,白血球減少)證屬少陽邪結,痰熱阻絡。先擬軟堅清化,和解少陽。
柴胡6克,牡蠣(先煎)30克,白芍、淡黃芩各6克,青蒿、白薇、黨參各9克,元明粉(沖入)6克。六劑。
6月27日二診: 寒熱漸和,胃氣稍動,大便已調,胸脅苦滿,頸核未退,舌苔薄潤。原方去元明粉、黃芩,續(xù)六劑。
7月4日三診: 寒熱初退,低熱時有,胃納正常,便通溲黃,頸核尚腫,按之較堅,兩脈細數(shù),舌紅苔薄,痰結阻絡,再以軟堅化痰散結。
黨參10克,草果6克,常山苗、白芍各9克,牡蠣(先煎)30克,海藻、昆布、夏枯草、象貝母、白薇各9克。七劑,后又連服七劑。
7月13日五診: 昨熱升高,頸核增大,納可便調,兩脈弦滑,舌邊尖紅苔根見膩,痰熱交結未解,再以原法加減。
象貝母、海藻、昆布、夏枯草各10克,陳皮5克,竹瀝半夏10克,杏仁6克,連翹9克,白薇10克,皂角刺3克。七劑。
藥下其熱漸次退凈,頸核亦柔而小。其后連服原方,及吞服芋艿丸,兩周而愈。
按: 本例之見證為久熱不退,寒熱往來,兼見頸核腫大,便結不暢,顯系痰熱阻結,少陽之邪未解。董師所擬之初方,系由“柴胡加芒硝湯”與“柴胡桂姜湯”復合增損而成。蓋柴胡桂姜湯適于少陽未解,痰飲阻結者,而柴胡加芒硝湯則為小柴胡證兼有實熱者而設。本例既見少陽見證而又兼夾實熱痰結,故取兩方之意,出入化裁復合投之。內以柴胡、黃芩和解少陽,而以牡蠣軟堅消結,芒硝潤腸泄熱,再參入白芍、青蒿、白薇和營退熱,黨參扶正達邪。兩周以后,僅余低熱,但頸核尚堅,痰結猶重。故三診改予軟堅散結之劑,其間之常山苗即蜀漆,乃有宣泄郁邪之能,而草果則善于辟穢燥濕。五診時雖見熱升,原法進退,以連翹透泄,皂角刺托邪,其癥勢隨之而平,熱凈癥愈矣。
(陳遼泓整理)
董廷瑤論兒科近代名老中醫(yī)經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