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07:47:49 牡丹 2020年21期
陳小虎,廣東作協(xié)會員,有文字發(fā)表于《青年文學》《散文》《天涯》《作品》等刊物,著有散文集《九月陽光》?,F(xiàn)居深圳。
起霧了。
遠離燈光站在小路的暗處,山下的小城影影綽綽,像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巨輪。我在海邊出生長大,每到這個季節(jié),霧氣彌漫時,那些大船就這樣靜靜地泊在海水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青草的味道涌入肺腑。春天了,萬物生長,山上的野草霸道蠻橫,灌木恣意凌空。
說是山,其實不高,九十九級臺階就到了半山腰,再往上,是黃土路,如果也筑臺階,估計也不會超過一百級。山叫龍山,我就讀的中學就叫龍山中學。山在城里,山下是城的一條主要馬路,然后,四周依次是房子,瓦房,樓房,高低起伏,一幢挨著一幢。我總是在課間,就那樣站著看山下的人,建筑物,或者,眺望遠方。
我從后門躡手躡腳地進去,但還是驚擾到了別人。班里的人數(shù)實在太多了,差不多八十人。桌椅把教室擠得滿滿當當?shù)?,就是像我這般瘦的人,側著身子也還無法過去。這近八十名的人中,有我們這些應屆的,差不多一半,另外的,就都是補習的,推算過去,從高四排到高八。班里有個人,他曾經(jīng)的同學已經(jīng)本科畢業(yè)回來當老師了,就教我們高三的地理,他還坐在下面垂著頭聽課。也不知平常他們相見是叫老師還是直呼姓名,抑或就把稱呼省了。我曾經(jīng)想過問他,但還是打消了念頭。這惡作劇太惡,會傷人。在那些年,考大學實在太難,特別是對于我們這樣本就落后的地方,每年學校能考上的都沒達到三位數(shù),這當中還包括中專,文科的比例就更低了。但是,在我們那個地方,一個人從小學念到高中,除了考出去,實在沒有更好的路子可走。只要家里能夠支持,怎么也不愿半途而廢。班里的人數(shù)也就一直居高不下了。
盡管我十二萬分的小心謹慎,但還是不得不影響到別人,有人站起來給我讓道,有人把身體貼近課桌擠出空間。窸窸窣窣的聲音勾起了十幾個埋在書堆里的腦袋,有人茫然,有人對我側目。我努力地笑了笑,坐下。其實一個晚上這樣的進進出出并不少,一間教室?guī)资畟€人,整整一個晚上的時間呀,又有幾個人能安靜地捱過去?
我閉上眼睛,一會,睜開。眼睛的酸澀讓我非常不舒服。教室里只有三支長長的日光燈,居中等距離懸掛。我坐在靠邊的位置,鄰桌的個子高,又喜歡有事沒事晃動身子,那些暗影讓我暈眩。說了一遍又一遍,他還是不由自主地晃。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只是習慣罷了。一個人想要改正另一個人的習慣,是愚蠢的。我只能去適應,去習慣。
語文數(shù)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課本筆記試卷。三月中旬了,離預考只有六十天,離高考不到四個月。不知從哪一年開始,學校在高考前搞一次預考,時間就在五月中旬。預考也設分數(shù)線,達不到的將無法參加高考。我不知道這樣的規(guī)定是怎么來的,老師也從不提及,反正,對每個人都公平視之,所有人也就以為正常。我是反對的,認為了剝奪了學生參加高考的權利,但無效。對于班里的人來說,成績好的,不在乎預考,權當一次模擬考試;成績差的,自認怎么也考不上,反正考不考無所謂。預考也就固定下來。我是屬于不在乎的那一撥,但我還是堅定地認為不妥。
但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只是一個學生,一個從鄉(xiāng)下到縣城讀書的學生,我跟同學說過我的想法,他們大都以玩笑應之,小部分給我白眼。在他們看來,我就是異類。父親在我一次回家的聊天中大發(fā)雷霆——那時,我一個月從縣城坐班車回一次家,拿米,腌制的咸菜蘿卜干咸豬肉和五塊零花錢。他訓斥我別想太多,要把心思全部放在高考上。只有考上去,才能跳出農(nóng)門,才能像公社的干部那樣每天背著手去上班。我知道像我這樣的鄉(xiāng)村孩子,高考是唯一可以完全依靠個人能力來改變自己命運的路徑,特別是我,瘦,且近視,當兵參軍只能是作文里的夢想。我們村里有兩個人,同一年參加高考,一個人考上了畢業(yè)后留在廣州工作,公社敲鑼打鼓送他上車去念大學,工作后每次回家探親、過年,那些干部都踩著單車來看他,他的父親也風光起來,成了村里說話當當響的人。那個沒考上的,就在村里干農(nóng)活,農(nóng)活也干不好,擲過來的白眼把他給砸垮了,連走路也低著頭。我懂得高考的重要性,像一塊跳板,從此進入另一個階層的生活,而且,此后的任何一次上升都會變得艱難,并且無法掌控。
我的眼前一暗,然后,又亮了,接著,又暗了,就暗了。教室里旋即響起一片響聲。中間的日光閃了兩下,就徹底不亮了。我抬頭望去,那條日光管的兩端各有一小截深褐色,應該是燒壞了。這是不時會發(fā)生的事情。就算日光管的質量是上乘的,它也經(jīng)不起這么長時間的不休不眠呀。教室里的這些日光管,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亮著。教室里從未少了人影。燈管尚且如此,人呢?
人要比燈管靈活,忍耐,堅強。如果不是,早就和它一樣亮不起來的,在跨入高三之后。那片響聲很快就消失了。前面和后面的同學沒受什么影響,他們抬頭,又馬上把頭低下去。中間的,有人把頭埋得更低些,有人從書桌的抽屜里摸出了蠟燭,跳躍的火苗人讓墻壁上的影子富有動感。
我忘記了抽屜里只有課本和試卷,等著同桌點亮蠟燭,給我添一份光明。他理都不理我,抖抖索索地掏出幾份試卷,鋪開,又折疊好,然后,出去了。
學校的試卷是手工刻制在蠟紙上,再用油墨印制出來的。種類多,數(shù)量大,時間緊,還沒等油墨干透就發(fā)到我們手里,也小心翼翼,但左折右疊的,那些字就走起親戚、串起門來了。在模糊的燈光下,一個個字在我的目光中蝌蚪一樣游弋。我是無法在座位上繼續(xù)待下去了。
我走出了教學區(qū)。操場上有人,我沒聽到說話或者走動的聲音,但我聞到了香煙的味道。我的鼻子很靈,比眼睛好用多了。我知道那些人是誰,我們班的,隔壁班的,甚至還有高一高二的。他們是一個小團體,想加入這個團體,條件很簡單,抽煙。長大以后,我也抽起了香煙,我才真正懂得,香煙是抽煙者的通行證,借個火,分支煙,男人與男人之間就走得近了,從陌生到認識,從認識到熟悉,從熟悉到經(jīng)常在一起。
我在猶豫著該往哪里走,一朵木棉花落下來,砸在我的頭上?!安贰钡囊宦?,隨后是一陣嘻笑。那么昏暗的光線中,那幾個躲在黑暗中不知說什么悄悄話的女生,怎么就知道我這么僥幸地被木棉花砸中了呢?我不敢再把目光望向她們。她們都是縣城的,漂亮,大方,時髦。我和她們隔了從鄉(xiāng)村到城鎮(zhèn)的距離。
我知道那扎堆的女生中有兩個是我們班的,她們的笑聲很特別,一個像銅鈴,清越,短促,余音綿長;一個像喇叭,轟的一聲,抖著抖著,沒了。其實,我們班究竟有多少個女的,我總是算不清。日常的接觸是沒有的。鄉(xiāng)村來的學生都住在學校,一間大大的禮堂,上下床,差不多一百人。而她們的家就在縣城,上學放學,那都是踏著鐘點進出校門的,也就沒了交往的便利和條件。而且,城和鄉(xiāng)之間的界限,不僅僅是身份,還包括言談舉止,衣飾,零食,甚至紙和筆上。她們往上揚的目光,就是一道道封鎖線。平日里,我甚至不知道她們的名字,除了成績好的那一二個。而且,到了高三,人員的進出變化非常大。某一天,會發(fā)現(xiàn)有幾張總是晃來晃去的臉孔不見了,他們或者轉學或者招工或者當兵或者做生意去了,女生,也有的嫁人了。某一天,也會突然看到一些新鮮的面孔,那是轉學來的。這樣的變化,當然不能成為與別的同學幾無往來的理由。也或許,是我一直不擅于跟女生交往。在我念書的過程中,身邊的女生極少。小學時,班里就只有一個女生。初中三年,甚至有一年,全班都是男的。在我老家,重男輕女是常態(tài),對女的輕,也包括在她們受教育這方面。女孩子上完小學本就少,磕磕碰碰念到初中,那真的成了寶貝。
我知道,同學中也是分成一個一個圈子的,依老鄉(xiāng),依興趣愛好,依性格品質這些東西聚集,并不是老死不相往來,但也只是擦肩而過,互不相撓。校友是一個筐,校門進出的人都可以往里裝。筐是金筐,但與我無關。我一直認為,沒有細節(jié)的情誼是可疑的,像一棟房子,少了沙子石灰,也就僅僅是圖紙上的光鮮。長大以后,遠離所有的校友會、同學會,應該就是我高中生活的延續(xù)。
我撿起那朵木棉花,繼續(xù)往操場走去。在這所中學,木棉花是校花,是標志性的存在。?;盏膱D案就是一朵縮小的木棉花。這應該與木棉花的象征意義有關。在文學作品中,木棉花代表了英雄、先烈。學校不僅有高大的木棉樹,還有一座烈士紀念亭。烈士曾是學校的一名學生,跟隨彭湃參加了海陸豐農(nóng)民運動,后被捕并在學校的一片山坡被槍斃,后來,就在山坡的那個地方建了這座亭子。入學時,老師領著我們佇立亭中,聆聽烈士的戰(zhàn)友講述他的英勇故事。我是喜歡木棉花的,不僅因為花的美,花穿越寒冬在春天傲立于掉光了葉子的枝丫上展現(xiàn)錚錚鐵骨,更因為她陪著我度過了艱難的高中生活,是我青春期掙扎前行的見證。
三月的夜晚有了漸積漸濃的暖意,從地上,風中,樹葉里,墻壁的縫隙里滲透出來,落在肌膚上,像一只從口袋里掏出來的手撫摸著,人就不知不覺地倦怠,松懈下來。我捂著嘴巴,忍不住打了個呵欠。每到春天,把覺睡長成了我的愿望,但是,高考這兩個字像鞭子一樣抽打著我。跑步就成了每天晚上的必修課,我用此來抵御綿綿不絕的困乏。
沒有風,月光很淡。操場上跑步的人并不少。四百米,兩圈,這是我給自己的任務。那朵木棉花被我揣進了口袋里。一跑起來,風就撲在臉上。人只有在行動中才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外界的動靜。在拐彎處,我又聞到了青草的氣味,濃郁,強烈。那里已經(jīng)靠近山坡。身子在這個時候開始熱乎起來了。風粘稠地過來,帶著我的體溫遠去。我的腳步更快了,更有力,一下一下,敲打著大地的胸脯,這讓我愉悅,帶給我力量。
我?guī)е簧砗够ɑ氐浇淌遥忠恢蝗展夤軌牧?。教室里寬敞了一些,家在縣城的同學或許就回家了,住校的也可能回了宿舍,但大多數(shù)還沒走。日光管照射下的那些課桌上面有白光,別的桌子都點起了蠟燭,暈黃的光圈,細細閃耀。我像受到狠狠地撞擊,他們都在用功,我卻三心二意,尋找理由偷懶。
我呆在座位上,同桌還沒有回來,從此刻到明天上午,我有四份卷子必須完成。手表的時針已經(jīng)到了十點。手表是我考上高中時父親給的,海鷗牌,他說希望我能安排好每天的時間,他說希望我能戴著這塊手表上大學。接到手表的那一刻我很激動,在心里給自己鼓勁,要記住父親的話,一定要好好學習,我還偷偷地制訂了一份作息表,幾點起床幾點睡覺,精確到分,但,很快又原形畢露,我的懶惰和拖沓讓父親極為生氣,但他沒有跟我說要沒收這塊手表。我就總在看時間時想起他把手表遞給我時的表情和說話的語氣,然后,掐自己的手臂。我是個能躺下絕不坐著的人,但父親要我努力,現(xiàn)實要我努力。高中三年,我就這樣掐著自己走過來。
我趴在課桌上,努力讓自己安靜下來。我是不想回到宿舍去的了。那間禮堂,一百多人,每到春天,地上就長霉,一層厚厚的淤泥。曬在走廊上那些層層疊疊的衣服,一周十天都干爽不了,那些衣服全都散發(fā)著一股漚久了的餿味。皮膚病不知從誰開始,很快就傳染了所有人,我也不能避免,從手、腳、腹股溝開始癢,紅腫,潰瘍,宿舍疊著無法散去的雙氧水味道。逃避宿舍,成了三月以后的目標。可是,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有人進來,手里拿著一包蠟燭。我跟他買了一支,一毛錢。那是我一頓飯的菜錢。日光管怎么偏偏就壞了。我知道它容易壞,但我又不想它壞。明天,我一定要去找學校的老師或者領導。我沒有那么多的錢買蠟燭。
我又鉆到那些試卷里去了。我很容易讓自己沉浸于一件事情之中。專注是我在學習中擊敗懶惰的唯一武器,盡管經(jīng)常找不到子彈。時間就那樣安安靜靜地過去了。我坐直身子抬起頭,教室里的人更少了。已是凌晨。我吹滅了蠟燭,走出去。
霧氣更重了,空氣濕漉漉的,抓一把好像就能擰出一串水滴。這是南方特有的回南天,潮濕得骨頭都能長出蘑菇來。宿舍的被子重了許多,蓋在身上總能聞到混合了雙氧水的霉味。山下的小城安靜了。一盞盞路燈在彌漫的霧氣中無精打采。我想起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用的比喻——瞌睡人的眼。但在我看來,那些路燈更像白內(nèi)障患者的眼珠子。
我的身邊沒有人,目光所及也沒有人影。這是深夜的校園,這是高考前校園的子夜。有的人已經(jīng)睡了,有的人還要挑燈夜戰(zhàn)。我背著手慢慢走,極力讓自己的心思回到學習上來,去回憶白天課堂上老師強調(diào)的知識點,去想試卷上做錯的題目,但是,我總是無法靜下心來。我聞到了空氣中腥澀的味道,激蕩著我,仿佛在發(fā)芽,在生長,在擴張,內(nèi)心蓬勃,充滿無盡的力量,卻又找不到著力點,像在飄蕩,在漫游,在尋覓,在等待。躁動和疲倦在我的生活中交替出現(xiàn)。我想要嘶吼,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安靜下來,才能發(fā)泄出心里積攢的力量。我張開嘴,卻又硬生生地閉上。這是深夜。
一只野貓在黑暗中發(fā)出了霸道而又凄厲的叫喊。它拖得長長的叫聲讓我禁不住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它在叫春。這樣的春夜,它能召喚到什么呢?
我停下腳步,那只貓好像跑遠。一個“卜”的響聲讓我后退。一朵木棉花掉在我的身邊。我掏出口袋里的那只,蹲下去,把它們擺放在一起。我知道,明天將會有人撿起這一地的紅色木棉花,曬干,保存起來,準備煲湯。
我不知道校園里有多少棵木棉樹,就像不知道學校里有多少名學生。但我總是記得幾棵。紀念亭前面空地上,我常繞著那棵木棉樹晨讀,那樹上有一個鳥窩,我朗讀的聲音驚擾了窩里的鳥,它們嘰嘰喳喳表示抗議。學校辦公室前面有四棵,并排分列在門的左右兩邊。我猜想當初種植的人肯定是仔細丈量過,它們整齊排列在一條直線上,每棵樹之間的距離是十步。我在一棵樹的下面,被氣沖沖從校長辦公室出來的班主任教育了半個小時,因為打架。操場上有三棵,我不止一次地想爬上去,我猜想爬上去了可以看得更遠,更遠的地方是大海,但一次都沒有成功。樹身太粗,太直,四米以下的地方?jīng)]有枝丫。教學區(qū)的地方有兩棵,一棵在東,一棵在西,像哨兵一樣,鎮(zhèn)守著兩個出口。晚自習的時候,我會不由自主地繞著其中的一棵兜圈,去默想一天的上課中老師講授的內(nèi)容。校道上左右兩邊都有,但我從未留意,每次經(jīng)過都是腳步匆匆。學校的黑板報邊上也有一棵。那時,我還學習寫詩,常有詩句被抄貼在黑板報上,我躲在木棉樹的一邊去讀自己的習作,去聽別人的議論。那時,我已清楚,一些年后,回想這段生活,這間學校,想到的,肯定就是這一棵棵的木棉樹。它們目睹了我高中生活的分秒。
我又回到教室,前后左右四個門居然都關上了,光透過方格木窗投射在走廊上,伸延到教室外的空地。那些方格本是等寬四方形,有的格子斷了,地上的圖案怪獸一樣好玩,腆個方方的大肚子,缺了半截胳膊,少了一個長角。教室里的人更少了,都聚到那支還頑強亮著的日光管下面。
推門進去,靠近講臺的這一片黑乎乎的,一些書桌拼在一起,有人已經(jīng)躺在上面。三個人。不知道他們睡著了沒有,門的響聲沒有影響到他們。那三個人一動也沒動。我也曾經(jīng)在教室里睡過,天熱的時候。宿舍沒有風扇,整個夏天飄蕩著汗酸和臭襪子的味道。那些愛打籃球的同學,他的床板下一定不止五雙襪子,而且,不洗。那些泡了白襪子和白球鞋的水,都可以當墨汁寫毛筆字。打籃球的人多,個壯,也沒人敢去說他們。一百多個人就堆在一間屋子里,即使沒了這些味道,夏天也是一段難熬的日子。密密的床,密密的蚊帳,風又終于能跨越過去呢?天氣真地熱起來,睡在教室里的人會更多。這么多的人睡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地方,又是夏天,總會鬧出一些笑話。一個睡在講臺邊的同學半夜不知怎的,把褲子全脫了,自己不知道,晨讀的女同學推門進去,一聲驚叫把另外教室的人都叫醒了。說來也是緣分,他們倆考進同一所大學,后來,結婚成家了。
我輕聲輕步地回到座位,把課本和試卷挪到光亮的地方。夜很深了,蟲子的吟唱,壁虎的私語,蝙蝠的聲波,老鼠的奔跑,在更深人靜的這個時候,全都奔涌而出。我把試卷鋪好,剩下的兩份必須在睡覺前做完。
做完一份歷史卷子,又走了三個人。他們都回宿舍睡覺。我想也該走了,困了。其實,人真的困了,什么味道呀什么一地淤泥呀什么全身瘙癢呀什么潮濕呀,也都可以視而不見的。把書包往床上一放,鞋子襪子衣服一脫,腦袋一挨枕頭,就睡著了。這時,又哪管顧忌別的什么呢?難受的是輾轉反側,夜不成眠。這個時候,一張再舒適的床也無法讓煩躁的自己安適下來。
有人小聲問我,今晚睡嗎?睡。我毫不猶豫地回答他。本來就春困,就很容易疲乏,再陪上一個通宵,第二天又怎么聽課。他沒再說什么,抬頭往窗外望去。我順著他的目光看,除了墻壁和窗,就什么都沒有。我正納悶,這個時候,他咧開嘴笑了。燈光下,他的嘴巴張開像一個陰森森的黑洞。我趕緊低下頭。
數(shù)學一直是我高中階段最拿手的課程,每次考試從沒低于九十分。我有時忍不住想,如果我去讀理科會怎么樣。如果的事情充滿無數(shù)的可能,但每一種可能都無法成為現(xiàn)實。我就不想了,老老實實去背地理和歷史。這個晚上的最后一份卷子,我不到一個小時就做完了,立體幾何那道題拐了三個彎,題目的每一個字都值得推敲。我在它身上花了十五分鐘。
我還是沒有返回宿舍,就和衣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那時,已是凌晨的三點多,教室里還有人在學習。趴下去時,習慣性地瞅了瞅手表。父親曾經(jīng)囑咐我,睡前在腦海里把老師當天講課的內(nèi)容回憶一遍。我知道這是一個好辦法,但我實在回憶不了。不是我偷懶,而是太困了。
醒來時天已蒙蒙亮,有人進教室了,有人穿著運動服從窗前跑過。走出教室的門,我看到一地的木棉花,一朵朵,鮮紅,濕潤。它們就像是大地張開的眼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