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對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敘述,最為準確的是:
A.使吐蕃與唐朝結盟 B.使唐朝與吐蕃“和同為一家”
C.密切了唐蕃經(jīng)濟文化交流,增強了兩族友好關系 D.加強了唐對吐蕃的管轄
15.下列唐朝與國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發(fā)生在貞觀年間的: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來到中國 B.鑒真東渡
C.玄奘西游 D.玄奘攜帶大量佛經(jīng)回到長安
16.唐朝的對外交往出現(xiàn)了前所未 有的頻繁局面,原因是: ①唐朝的經(jīng)濟、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②對外交通發(fā)達 ③唐政府實行較為開放的對外政策 ④西歐處于文化低潮時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在隋唐與各國的交往中,中國有兩位高僧作出重要貢獻,他們是
①一行②鑒真③玄奘④法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8. 下列科技成就中,哪一項是隋朝時期出現(xiàn)的?
A.設計建造趙州橋 B. 發(fā)明活字印刷術 C.發(fā)明地動儀
D.《金剛經(jīng)》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9.“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這幅對聯(lián)稱頌的是: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20.下列對我國石窟藝術的表述正確的是:①石窟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宣傳佛教的產(chǎn)物。②石窟是我國古代雕刻和繪畫藝術的寶庫。 ③莫高窟是世界藝術寶庫之一。 ④石窟藝術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藝術上的巨大成就。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30分)
1.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銀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盡道隨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皮日休《汴河懷古》)
請回答:①簡要說明胡曾對隋朝開鑿大運河的看法。(2分)
②述皮日休對隋朝開鑿大運河的評價。(2分)
③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觀點,為什么?(6分)
2.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話)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未足,征求無已,亦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至之滅。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靜,使天下無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人主,可不畏懼!
材料三:(唐太宗對大臣的訓示)朕終日孜孜,非但憂憐百姓,亦欲使卿等長守富貴。
——以上摘自 《貞觀政要》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識到了什么實質(zhì)問題?他說這番話的意圖何在?(2分)
③根據(jù)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1分)
3.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唐人趙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羅籠絡的意思。)”
——唐太宗
閱讀后回答:①材料一中的“長策”是指什么制度?這種制度開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漸完善?最關鍵的人物是誰?唐朝時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獲得第一名的叫什么?什么朝代被廢除的?(10分)
②從材料看,這種制度獲得收益最大的是誰?(1分)
③這種制度有什么影響?(3分)
三、簡答:(10分)
2. 唐朝實行了什么樣的對外政策?概括指出這一政策產(chǎn)生的影響。對我國今天有什么啟示?
一、1~5 DBDBD 6~10 DDDDD 11~15 BCDCB 16~20 BDACB
二、1、(1)胡曾認為,大運河的開鑿是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他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2分)
(2)皮日休認為,大運河的開鑿利大于弊,以至數(shù)百年后南北往來仍然依賴它。他對此基本持肯定態(tài)度。(2分)
(3)兩種觀點都不夠全面。
大運河的開鑿和隋煬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雖然大運河的開鑿也有加重人民負擔的一面, 但是大運河的開鑿,大大促進了南北經(jīng)濟的交流。隋朝的滅亡是隋煬帝眾多暴政的綜合結果,并非只是因為開鑿大運河所致。
2. ①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勵精圖治,從而出現(xiàn)政治清明的“貞觀之治。” (3分)
②意識到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調(diào)整統(tǒng)治政策,以緩和階級矛盾(2分
③維護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利益。(1分)
3. ①科舉制度1分; 隋朝1分; 唐朝時期1分; 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3分;
進士、明經(jīng)兩科最重要2分; 狀元1分; 清朝1分
②封建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1分)
③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便于在全社會范圍內(nèi)選拔人才,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推動了一系列改革,開創(chuàng)出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及民族關系的嶄新局面,給社會帶來革新氣象和創(chuàng)造精神。3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