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職學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思考
【摘 要】本文通過對中職學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思考,“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轉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關鍵要加快課程改革,確保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學校 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理念 課程改革;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自己通過學習、培訓和課堂實踐,教育理念、教學方法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學習中也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對曾經(jīng)被視為經(jīng)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xiàn)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主體參與性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原始性機制。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才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分享應有的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而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的前提是必須調動學而不厭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有意識、有興趣、有責任去參與教學活動。評價便是調動學生主體性的有效機制,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己的積極努力才能習得。通過教學評價激起學生的主體參與性,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諧,發(fā)現(xiàn)生命的燦爛。現(xiàn)代教學論和評價論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其實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隱、或大或小的評價活動基礎上展開的。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機制。
一、中職學校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轉變,是開放教育成功的前提。
教師和學生是教育過程的參與者,也是教學模式轉型的實踐者。隨著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興起,“以學生為中心”這個先進的教育理念,源于新的教改實踐,又有效地指導教師學生卓有成效地推動教改實踐,相輔相成,共同提高。在主體性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引導的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提高能力的一種珍貴的內驅力。教師要獲得成功,學生要學有成效,要讓學生帶著一種積極、活躍的情緒來學習,主動地投入學習當中、渴望去獲得新知識,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1、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
當前,要適應新的教學模式,中職學校教師的教育理念轉變,表現(xiàn)為四個方面。
其一,教師角色的轉變。應從“以教為主”,轉變?yōu)?#8220;以導為主”。如:(1)引導——即幫助學生建立適當?shù)膶W習目標,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成功信心;(2)指導——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掌握網(wǎng)上學習策略和認知能力;(3)誘導——即創(chuàng)造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4)輔導——即輔導學生利用各種手段獲取所需信息,解決學習中的難點和疑點,完成學習任務;(5)教導——即從“師道尊嚴”轉變?yōu)?#8220;良師益友”,教導學生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等優(yōu)秀品質。電大教師的角色轉變對開放教育的各個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
其二,教學方式的轉變。在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速度極快,隨著教學模式的轉型,教學方式不可避免地發(fā)生變化。要跟上這種變化,中職學校教師就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提高信息素養(yǎng),及時更新知識結構,同時還要具備課程設計和開發(fā)能力,要以先進的媒體技術為基礎,改革課程結構,制定最佳教學策略,重組知識傳遞方式,以適應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
其三,工作內容的轉變。隨著教學模式的轉型,教師要從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教育教學科研。要研究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生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研究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如何運用新的方法突破課程難點和疑點,提高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和評價網(wǎng)絡提供的資源,作為充實教改的資料并向學生提供,開拓學生知識領域。
2、學生教育理念的改變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要成為開放教育的主體,也必須轉變固有的教育理念。
其一,學生角色的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是被動地聽講,靠死記硬背,通過一層層的篩選,等待著被挑選,而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只要指導思想和教學方法正確,學生完全可以成為開放教育的主體角色。如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獲取信息,學生自主演示、播放多媒體課件,并隨著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自主地控制學習時間等。
其二,知識載體的轉變。對學生而言,傳統(tǒng)知識載體主要是以書刊為載體的文字圖片等。而網(wǎng)絡教學模式的知識載體是多項的,電大會利用Internet網(wǎng)將各種載體的學習內容及知識做鏈接,從而使學生有多種渠道進行自主學習。
其三,學習方式的轉變。新的教學模式為因材施教創(chuàng)造了條件。學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依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選擇或多或少,或主修或輔修的課程學習,可以圍繞一個知識點,選擇不同的老師指導,使得人人都可以跟著好老師學習,享受名師指點。有助于實現(xiàn)平等教育和終身教育,進入全新的學習型社會。
二、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關鍵要體現(xiàn)在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中。
新的教學模式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是降低對教師的要求,而是強化“教師為主導”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精心設計課程教學方案的基礎上,要堅持教學過程的全方位改革。
其一,落實教學一體化設計方案。通過五個方面的工作,讓學生從“學會什么”,到“會學什么”。一是,突出抓好入學教育,迎考教育和學習心理調適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以有的放矢,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專業(yè)思想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規(guī)范,使之貫穿教學全過程;二是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指導學生適應以“自學文字教材為主,音像教材(網(wǎng)上資源)為輔,集中面授輔導為補充”的多媒體組合教學方式;三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導為主,講思路,講方法,有針對性地歸納和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重視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學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高信息素養(yǎng);四是,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注重靈活多樣。通過單元教學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既能有點到面的鋪開拓展,又可以由發(fā)散到聚斂,形成綱舉目張的若干知識體系,便于掌握;通過學習小組的學習形式,使學生由個體到群體學習,形成互幫互學的良好風氣,增強學習攻關信心。
其二,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學。一是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落實。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強調實踐性教學的組織與實踐,包括實驗課、課程設計作業(yè)、實習和社會調查,以及畢業(yè)設計(論文)等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直接影響開放教育培養(yǎng)“重點面向基層的專業(yè)口經(jīng)寬,基礎扎實,人格健全,能力較強,素質較高的創(chuàng)新性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目標的實現(xiàn)。二是提高實踐教學的基礎水平。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和一體化教學方案的設計,配置現(xiàn)代化的符合要求的專業(yè)綜合實驗室,建立與專業(yè)要求相適應的先進的校外實踐培訓基地,配備較高水平的實驗和培訓教師,讓學生在平日擁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基礎上,極大地提高專業(yè)理論水平,形成電大開放教育的質量品牌。
其三,規(guī)范教務管理,確保開放教育的教學質量。一是切實保證教務軟件管理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以嚴密有效的措施,防止網(wǎng)絡病毒的侵蝕,使開放教育的招生錄取,教學計劃,教材發(fā)放,成績登錄,學籍證書等管理規(guī)范有序,保障學生的學習權益不受損害;二是在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基礎上,堅持中職學校的辦學原則,繼續(xù)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管理機制和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以嚴肅的考紀、嚴明的校風和嚴謹?shù)膶W風,保證教學質量,從而達到以質量立校,以質量取得社會的廣泛認同和支持。
三、中職學校教師在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面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xiàn)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要求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中經(jīng)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fā)現(xiàn)“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xiàn)交流。例如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我總是先傾聽學生們的思路、方法,聽他們的討論和辯論,和他們平等地交流、探討。這樣,在教學中不但解決了問題,還縮短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把教師就當成了他們學習的伙伴,愿意與教師進行探討、互相交流了。
四、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自主學習。
(1)教材不等于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大于教材。教學內容的范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的材料都可作為學習內容。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tǒng)的“教書匠”的表現(xiàn),“用教科書教”才是現(xiàn)代教師應有的姿態(tài)?! ?/p>
(2)充分利用教材開創(chuàng)自由空間。過去的教和學都以掌握知識為主,教師很難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開發(fā)教材,現(xiàn)在則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編入了一些讓學生猜測和想像的內容,以發(fā)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各種不同的思維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學生自由閱讀的欄目以及課題學習。對于這些知識我把它們改成學生課外學習研究材料,讓學生通過詢問、調查、閱讀有關書籍和上網(wǎng)查閱等多種渠道搜集有關這些知識資料并通過書面形式打印出來供全班同學閱讀。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
五、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我們在教學中應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了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科學的評價每一個學生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fā)展。淡化考試的功能,淡化分數(shù)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話成為歷史。
?。?)評價學生應該多幾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評價的標準,評價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來量,肯定會把一部分有個性發(fā)展的學生評下去。
?。?)評價中應遵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在這種只有更好的評價激勵下,會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探索和攀登。這才是評價的真正目的。
(4)評價不應教師的單邊行為,而應是師生的互動,在這種互動中,要重視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要做好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的評價。
筆者認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應用于中職學校課堂教學,充分重視和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但真正形成一個“以學生為中心”,適合中職學校教學的教育模式,需要更多的實踐與研究??傊?,中職學校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思想,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主動求知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挖掘學生創(chuàng)新潛力,做學習的主人。筆者經(jīng)驗尚淺,希望得到廣大中職學校教育學者和中職學校教師的指正。
參考文獻
1、戴宗群 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訓練式仿真教學模式
2、徐巍 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評價 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周華梅
4、勵仕杰 淺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6、如何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
7、楊開城 博士·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設計的理論、方法與經(jīng)驗淺談·教學設計課程學習網(wǎng)http:// www.hainnu.edu.cn/licb
8、海珠中路小學課題組·“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優(yōu)化課堂教學”課題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廣州教研網(wǎng)http:// www.guangztr.edu.cn
9、李冬梅·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云南信息技術教學網(wǎng)http://ynjy.cn/officeall/it
10、以學生為中心探究性實驗教學課堂組織形式的研究
11、點擊核心——高等職業(yè)教育專業(yè)設置與課程開發(fā)導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12、趙志群.職業(yè)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m3.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