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包含了大量帶有謚號的人名,為先秦時代的謚號與謚法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文章節(jié)取哀、畢、成、定、戴、大、悼、共、惠、懷、桓、敬、簡、景、莊15個謚號用字和38個帶謚號的人名,分析清華簡與傳世文獻對同一人名謚號的記載和用字上的異同,《逸周書·謚法解》對謚字的訓釋與該字本義的區(qū)別,謚號與典籍所載該人事跡的契合度等,并考察清華簡人名所見謚號對先秦謚號謚法與歷史研究的意義。
謚號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名號形式,其一般被認為起于周初,是在商代以特定的祭日和特選的名號來稱呼其先公先王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禮記·郊特牲》:“死而謚,今也。古者生無爵,死無謚”。[1]命謚則被認為是依據(jù)逝者生前的行狀,對其一生的事跡予以褒貶臧否,所謂“謚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且源笮惺艽竺?,細行受小名”。[2]近年出土的《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1-9輯)[3]包含了大量帶有謚號的人名,為先秦時代的謚號與謚法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本文節(jié)取其中的一部分進行考察,冀為相關研究加添磚瓦。
一、相關謚字謚號考察
本文共涉及清華簡中哀、畢、成、定、戴、大、悼、共、惠、懷、桓、敬、簡、景、莊15個謚號用字和38個帶謚號的人名,以下將順次討論。
1、哀。清華簡人名謚“哀”者有魯哀公和蔡哀侯,[4]后者又單稱“哀侯”。[5]幾例人名中的“哀”字皆作“
”,從“口”從“衣”,與傳世文獻的謚號用字相同?!兑葜軙ぶu法解》:“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6]“哀”字在謚法中通常被認為屬于平謚,表示哀矜或同情,用于一些中年夭壽或未能善終的君臣。據(jù)《荀子·哀公》篇魯哀公自述:“寡人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盵7]則其早年生活平順安穩(wěn),無憂無懼,無“早孤”之狀;從《荀子·哀公》、《禮記·中庸》和《儒行》諸篇其對于孔子的求教以及《左傳》和《禮記·檀弓》篇對于孔子哀悼來看,應較為符合“恭仁”的義項。而所謂“短折”,通常意義上指未及婚冠中途早夭,然魯哀公僅作為魯國國君的時間就長達二十七年,與早夭顯然不符。但其末年,為三桓之族所攻,先后逃亡到衛(wèi)、鄒、越,最后卒于有山氏??钻俗ⅰ肮识陶墼话А敝^“體恭,質(zhì)仁,功未施”,以“短折”為尚未完成政治抱負便身先去世,似更契合魯哀公的生平,其謚“哀”,或系據(jù)此而來。
蔡哀侯名獻舞,前后在位二十年,綜合其在傳世與出土文獻中的生平事跡來看,與“蚤孤”、“恭仁”都無關,《左傳》、《史記·管蔡世家》和清華簡《系年》皆記載蔡侯獻舞無禮于路經(jīng)蔡國的妻妹、同時也是息侯夫人的息媯,遭息侯報復而為楚文王所俘;被釋歸后不思悔改,又鼓動楚文王滅息擄息媯,再次遭息媯報復而成為楚囚,九年之后困死于楚國。《左傳》莊公十四年對其不為善德、不得善終有嚴厲的批評:“《商書》所謂'惡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鄉(xiāng)邇,其猶可撲滅’者,其如蔡哀侯乎!”[8]被謚為“哀”,應是取自其死非其所的結局,但就“謚者,行之跡也”來說,已經(jīng)屬于相當?shù)奈瘛?/p>
2、畢。清華二《系年》有“秦
公”,[9]整理者隸定“”為“異”,作“秦異公”,通過比較可知,該人即傳世文獻中的秦哀公,于《史記·秦始皇本紀》又作“畢公”,[10]《史記·秦本紀》索隱又作“?公”,[11]“畢”、“?”聲近通假。對于“異”與“畢”的關系,曾有學者認為“異”為正字,“畢”為“異”之訛,[12]但蘇建洲根據(jù)清華簡從“畢”字中的“畢”皆作“異”,此人于傳世文獻中亦作“畢公”,認為正字應以“畢”為先,[13]說為有據(jù)。《逸周書·謚法解》不見“畢”字,但北宋蘇洵《謚法》卷3卻有“?”,蘇洵謂:“?或作畢”?!?”訓為“意深慮遠”,蘇氏云:“?者,取其警而后行,深慎之稱也”。[14]據(jù)《左傳》定公四年,吳攻楚,楚昭王亡在隨,申包胥如秦乞師,秦伯起初并不答應:“秦伯使辭焉,曰:'寡人聞命矣,子姑就館,將圖而告?!盵15]直至申包胥立于秦庭墻哭七日七夜,秦伯才同意派兵。此秦伯即秦畢公,謂其“意深慮遠”“警而后行”,謚為“畢”,并無不通。
3、成。清華簡人名謚“成”者有周成王、楚成王、衛(wèi)成公、鄭成公、晉成公和鄭大夫子人成子,[16]周成王、楚成王又單稱“成王”,[17]衛(wèi)成公又單稱“成公”。[18]“成”字簡文多作“
”,與傳世文獻用字相同,只有周成王之“成”寫作“”,增加了“土”旁?!兑葜軙ぶu法解》:“安民立政曰成”,孔晁注:“政以安之”,[19]朱右曾則謂:“能成先業(yè)”。[20]上述謚“成”諸人中,周成王、衛(wèi)成公、鄭成公、晉成公都屬于執(zhí)政期間既無重大建樹、亦無顯著差池的守成之君,符合“成”字“立政安民”、“能守先業(yè)”的義涵。楚成王在位四十余年,是春秋時代楚國霸業(yè)的重要創(chuàng)建者,但其謚“成”卻有特殊原因,據(jù)《左傳》文公元年,楚成王欲廢太子商臣而立王子職,商臣反叛,圍困成王,成王自縊。叛亂者最初為其“謚之曰'靈’”,成王“不瞑”;“曰'成’,乃瞑?!盵21]此記載雖涉神怪色彩,但反映這一謚號的得來帶有交易的成分,與其人真正的行跡或未能完全相合。
“子人成子”,據(jù)《春秋》桓公十四年:“夏五,鄭伯使其弟語來盟”,以及同年《左傳》:“夏,鄭子人來尋盟,且修曹之會”,[22]鄭厲公母弟、同時也是鄭文公之叔父有名“子人語”者,“子人”為其字,“語”為其名,其后以字為氏,曰“子人氏”,“子人成子”蓋即子人語。從清華簡《鄭文公問太伯》記子人成子死后太伯繼任當邑,太伯臨終前仍告誡鄭文公要追慕先君、任用賢良克己節(jié)欲來看,“子人成子”顯然為鄭國重臣。其謚“成”,應與其對鄭國的輔弼有關,《資治通鑒》胡三省注引賀琛《臣謚》云:“佐相克終曰成”。[23]
4、定。清華簡人名謚“定”者有鄭定公和楚陽城洹定君。[24]鄭定公之“定”,簡文作“
”,與傳世文獻無別,楚陽城洹定君之“定”,簡文則作“??”,讀為“定”?!兑葜軙ぶu法解》:“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純行不傷曰定”,[25]鄭定公在位十六年,文獻中直接反映其事跡的內(nèi)容并不多,但據(jù)《左傳》和《史記·鄭世家》的記載,其前期以良臣子產(chǎn)為執(zhí)政,后期以賢大夫子太叔為執(zhí)政,內(nèi)政上寬猛相濟,外交上從晉和楚,殺楚叛太子建,送周敬王返國,使鄭國處于晉楚兩爭霸大國之間仍能謀得生存空間,其“安民”之功不容質(zhì)疑,謚為“定”,或是從這個意義而言。楚陽城洹定君除見于《系年》之外,沒有其他典籍記載,得謚之由不詳。5、戴。清華簡人名謚“戴”者有衛(wèi)戴公,于清華簡《系年》中出現(xiàn)過兩次,分別作“悳公申”與“
公”,[26]“悳”、“”聲符皆與“戴”相近,互為通假。同一人名在同一篇簡文中存在不同用字,是戰(zhàn)國時代文字異寫現(xiàn)象突出的表現(xiàn)。傳世文獻關于衛(wèi)戴公的記載見于《左傳》閔公二年:衛(wèi)懿公被殺后,戴公在宋、許、齊等國的幫助下立為衛(wèi)君,廬于曹,[27]清華簡所述歷史內(nèi)容與傳世文獻相近。《逸周書·謚法解》:“愛民好治曰戴,典禮不塞曰戴”,[28]但衛(wèi)戴公據(jù)《左傳》閔公二年杜預注:“立其年卒”,[29]則其于繼位的當年即去世,在位時間極短,所謂“愛民好治”、“典禮不塞”皆很難與之對應。謚為“戴”,或與其在衛(wèi)國為狄人所破瀕臨滅國之際,為其他諸侯國所擁戴,帶領殘剩的衛(wèi)遺民復國有關。
6、大。清華簡人名中有“簡大王”和“楚簡大王”,[30]即傳世文獻中的楚簡王。“大”字不見于《逸周書·謚法解》,有學者指出“大”當為謚字,但又認為“大”當為“厲”或“烈”,[31]其說稍嫌迂曲。因為謚號從本質(zhì)上說,原本是為了與逝者生前稱名相區(qū)別的“死號”,并無評價的色彩,是在發(fā)展演變過程中逐漸出現(xiàn)的“辨善惡”的功能?!按蟆弊蛛m不見于《謚法解》,但其表達尊敬祖先和避諱逝者生名的用意明顯可見,因此歸入謚字行列并無滯礙。“大”完全可以從其本字讀之,同“太”。甲骨文中已有“大甲”、“大庚”等稱,周人先公古公亶父被稱為“大王”,王季之母亦稱“大姜”,文王之母稱“大任”,此“楚簡大王”之“大”與前述諸“大”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都是表示對所追懷之先人的尊尚。
7、悼。清華簡人名謚“悼”者有宋悼公、楚平夜悼武君、晉悼公和楚悼哲王,[32]晉悼公又單稱“悼公”,[33]楚悼哲王即傳世文獻中的楚悼王。作為謚號的“悼”字在清華簡中共出現(xiàn)了九處,包含四種寫法,其中五處作“悼”,與傳世文獻相同;另外三處則分別作“
”、“”和“”,學者們則分別隸作“”、“”和“”。[34]這四種寫法又分為兩大類:一類從“卓”聲,宋、楚、晉諸國人名皆有;一類從“刀”聲,僅見于楚國人名。《逸周書·謚法解》:“年中早夭曰悼,肆行勞祀曰悼,恐懼從處曰悼”[35],“悼”一般也認為屬于平謚,童書業(yè)《春秋左傳研究》:“謚為悼、哀、閔、懷,均其人不壽或不獲令終,可哀悼懷閔者”。[36]
清華簡人名諸謚“悼”者中,宋悼公的事跡文獻記載很少,雖然楊寬謂其“被韓所執(zhí)而死,此其所以謚悼”,[37]但并未講清楚該“悼”字究竟對應《謚法解》的哪個義涵。晉悼公為政,對內(nèi)“舉不失職,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師不陵正,旅不偪師,民無謗言”,[38]對外多次會盟諸侯,令晉國得以“復霸”。楚悼王任用吳起實行變法,“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yǎng)戰(zhàn)斗之士?!谑悄掀桨僭?,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疆”,[39]但二者均為事業(yè)未竟便突然離世,謚“悼”,應是取“年中早夭”的義涵。楚平夜悼武君僅見于清華簡《系年》,《系年》記載其曾率師侵晉,在晉楚舞陽之戰(zhàn)中與楚魯陽公、陽城洹定君等人一同戰(zhàn)死,其謚“悼”,應亦與未得壽終有關。
8、共。清華簡人名謚“共”者有楚共王和晉太子共君,[40]前者又單稱“共王”。[41]簡文中楚共王之“共”共有五種寫法,分別作“龏”、“龍”、“
”、“”、“恭”,除“恭”外,其他四種寫法均從“龍”或“龍”省,“共”、“恭”、“龍”三者音近相通,但以“恭”為本字。晉太子共君亦作“龍君”,即太子申生。《逸周書·謚法解》有關“恭”的解釋多達十個:“敬事供上曰恭,尊賢貴義曰恭,尊賢敬讓曰恭,既過能改曰恭,執(zhí)事堅固曰恭,安民長悌曰恭,執(zhí)禮敬賓曰恭,芘親之門曰恭,尊長讓善曰恭,淵源流通曰恭”。[42]《國語·楚語上》記楚共王臨終前召大夫罪己,請求身后惡謚,曰:“不谷不德,失先君之業(yè),覆楚國之師,不谷之罪也。若得保其首領以歿,唯是春秋所以從先君者,請為'靈’若'厲’?!钡渌篮?,其先命遭到了令尹子囊的反對,理由是“夫事君者,先其善,不從其過。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征南海,訓及諸夏,其寵大矣。有是寵也,而知其過,可不謂恭乎?若先君善,則請為'恭’?!盵43]子囊所依據(jù)的,顯然是“恭”字“既過能改”的義涵。
《左傳》僖公四年和《國語·晉語二》均記載晉太子申生明知驪姬讒害自己,卻不向父親晉獻公辯誣,理由是“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亦不肯逃走,謂“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44]遂自縊于新城之廟?!秶Z·晉語二》韋昭注亦以“既過能改”解釋申生之謚“恭”,且謂“國人告公以此謚也”,[45]但恐怕是加進了他自己的想象;《禮記·檀弓上》“是以為恭世子也”句孔穎達疏:“申生不能自理,遂陷父有殺子之惡,雖心存孝而于理終非,但謚'恭’以其順父母而已”,[46]謂其謚“恭”是出自“芘親之門”的意思,似更近于情實,《謚法解》潘振注云:“芘同庇,覆也”。[47]
9、惠。清華簡人名謚“惠”者有獻惠王、攜惠王、周惠王和晉惠公,[48]獻惠王即傳世文獻中的楚惠王,攜惠王即傳世文獻中的周攜王,于簡文中又單稱“惠王”,[49]晉惠公于簡文中亦單稱“惠公”。[50]簡文“惠”皆作“
”,與傳世文獻寫法相同。《逸周書·謚法解》:“柔質(zhì)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柔質(zhì)受課曰惠”,[51]上述人中楚惠王在位五十七年,以平定白公勝之亂、伐滅陳蔡杞等國聞名,但據(jù)《論衡·福虛篇》,其還有食寒葅遇菜中有蛭,不忍治庖廚之罪而吞蛭,因此仁德之舉而令久患之疾痊愈的故事,《福虛篇》謂其“能終不以飲食行誅于人,赦而不罪,惠莫大焉?!盵52]雖然楚惠王吞蛭不一定真有其事,但該故事演繹自其某些惠愛百姓的事跡卻不無可能,謚為“惠”,或取自“柔質(zhì)慈民”“愛民好與”的義涵。
但相比于楚惠王,周惠王在位期間“天不靖周,生頹禍心”,[53]諸侯屢叛,事跡乏善可陳;晉惠公則所有的政治活動都圍繞爭奪和鞏固君位進行,非但在位期間政績平平,還背棄幫助過他的秦國和本國大臣,此二者與“柔質(zhì)慈民”、“愛民好與”皆相去甚遠,謚為“惠”,可能是出自臣子或繼位之君的溢美之詞。
周攜惠王為周幽王之弟,名余臣,幽王死后,以虢公翰為首的邦君、諸正立之于虢,與幽王之子平王呈并立的局面。立二十一年,為支持周平王的晉文侯所殺。傳世典籍只稱其為“周攜王”,清華簡顯現(xiàn)其又謚為“惠”,為各類文獻中首見。
10、懷。清華簡人名謚“懷”者有晉懷公,簡文作“褱公”。[54]“褱”字本義為懷抱,《說文·衣部》“褱,俠也”,[55]段玉裁注:“俠當作夾,轉(zhuǎn)寫之誤?!袢擞脩褣蹲?,古作褱夾”。[56]西周金文《班簋》中即有表懷抱義的“褱”,[57]從“心”之“懷”字晚起,至秦簡中才見。[58]
《逸周書·謚法解》:“執(zhí)義揚善曰懷,慈仁短折曰懷”,又謂:“懷,思也”。[59]“短折”,孔晁注:“短未六十,折未三十”,[60]指人未達到六十歲或三十歲而亡;但朱右曾引鄭玄說謂:“未冠曰短,未婚曰折”。[61]晉懷公為晉惠公之子,于魯僖公二十三年繼位,次年即被殺,考其人事跡,與“執(zhí)義揚善”、“慈仁”都不符,惟在世時間不足二十年,與“短折”相契合。又先秦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婚娶,晉懷公不到二十歲即被殺,自然未到冠齡,起雖有秦穆公贈女為妾媵,但并不是正式的婚娶,亦屬未婚,謚為“懷”,從“未冠曰短,未婚曰折”的義涵亦能解釋得通。
11、桓。清華簡人名謚“桓”者有齊桓公、趙桓子、楚聲桓王和鄭桓公,[62]楚聲桓王即傳世文獻中的楚聲王,鄭桓公于簡文中又單稱“桓公”。[63]簡文“桓”字共四種寫法,分別為從“走”之“??”,從“辵”之“”,從“車”之“
”,和從“水”之“洹”。而古文字中表示行動的“辵”與“走”常可互易,“”亦即“??”?!??”、“洹”、“”、“桓”四者均從“亙”聲,互相通假。《逸周書·謚法解》:“辟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國曰桓”,又曰“服遠為桓”。[64]《說文》訓“桓”為“亭郵表也”,[65]顯然與作為謚號的“桓”不合。而西周時期的??鐘、禹鼎、虢季子白盤等銘文中都有“????”,[66]表威儀貌,所以“??”才應是謚字的本字,“桓”為假借字。
上述人中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67]“并國三十,啟地三千里”;[68]鄭桓公為鄭國始封之君,東取虢、鄶,為鄭國最終立國于東方奠定基礎,二者均為開疆拓土的典型人物,謚為“桓”,顯然出于“辟土服遠”或“辟土兼國”的義涵。趙桓子逐趙獻侯而自立,其謚為“桓”,或亦有以武正定的義涵。楚聲桓王事跡文獻記載較少,不詳其謚“桓”之由。
12、敬。清華簡人名謚“敬”者有晉敬公,[69]《竹書紀年》亦作“敬公”,[70]但《世本》和《史記·趙世家》皆作“懿公”,[71]《史記·晉世家》又作“哀公”。[72]一人而多稱,陳美蘭、羅小華等認為其為三字謚,[73]或為有據(jù)?!兑葜軙ぶu法解》:“夙夜警戒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善合法典曰敬”,[74]晉敬公在位期間,晉國已被韓、趙、魏與知氏四卿瓜分,史載“當是時,晉國政皆決知伯,晉哀(敬)公不得有所制”,[75]在此背景下,其不得不“夙夜警戒”、“夙夜恭事”倒也極為可能,謚為“敬”,或即緣此。
13、簡。清華簡人名謚“簡”者有趙簡子、晉簡公[76]和已見于上文的楚簡大王,晉簡公又單稱“簡公”。[77]簡文中“簡”皆作“柬”,“簡”、“柬”音近通假?!兑葜軙ぶu法解》:“壹德不解曰簡,平易不疵曰簡”,[78]以德行專一、溫厚平易作為謚“簡”者之特征。趙簡子的事跡在先秦秦漢典籍中記載甚多,遍及《左傳》、《國語》、《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史記》、《春秋繁露》、《說苑》、《論衡》、《淮南子》等各類文獻,謚為“簡”,可與“壹德不解”或“平易不疵”相印證者皆有。
“晉簡公”不見于傳世文獻,但據(jù)清華簡《系年》上下文,可知其即傳世文獻中的晉定公。從上古音來看,“柬”為見紐元部字,“定”為定紐耕部字,二字讀音并不接近,通假的可能性很小。該人有兩個謚號,可能是雙字謚,也有學者提出或是由于傳世文獻與清華簡傳本的來源不同。[79]不過晉定公在位的時間,正是趙簡子為晉正卿的時間,晉定公與趙簡子的主要活動多有重疊,《系年》所記載的該人事跡——“會諸侯,以與夫差王相見于黃池”,[80]亦是以趙簡子作為隨從,“晉定公”在簡文中作“晉簡公”,或亦有抄手在抄寫文本時將他的名字與趙簡子之名混淆的可能。不過以上僅屬猜測,欲弄清真相,還需待更多材料的出現(xiàn)。楚簡王即前述楚簡大王,材料所限,謚“簡”之由不詳。
14、景。清華簡人名謚“景”者有晉景公與楚景平王,[81]前者又單稱“景公”,[82]后者即傳世文獻中的楚平王。簡文中的“景”皆作“競”,“景”、“競”音近通假?!墩f文》訓“景”為“光也”,[83]即日影、日光?!吨芏Y·地官·大司徒》:“正日景以求地中”,[84]其中的“景”亦是日影、日光義,后由日光引申出光明、光大的意思,《詩經(jīng)·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周頌·潛》:“以享以祀,以介景?!?,[85]其中的“景”就都是光明、光大之義。但《逸周書·謚法解》:“由義而濟曰景,布義行剛曰景”,[86]對于“景”的解釋多主剛強義,與“景”的本義并不相符。陳美蘭指出,戰(zhàn)國竹書所見諸侯稱名,舉凡傳世文獻寫作“景”者,簡文皆作“競”,“競”或許才是謚號“景”的本字,[87]說為有據(jù)?!案偂?,《說文》訓:“疆語也,一曰逐也”,[88]《爾雅·釋言》亦云“競、逐,疆也”。[89]
晉景公在位期間,晉國先后在柳棼之戰(zhàn)和穎北之戰(zhàn)擊敗楚軍,又在沈之戰(zhàn)中攻入楚國本土,在鞍之戰(zhàn)中大敗齊國。其晚年又將晉國國都由絳遷往新絳,剿滅了專權的趙氏家族,取得公室對于卿族的第一次勝利。由以上事跡看,晉景公之謚“景”,取剛強義,并無不妥。
相比于晉景公,楚景平王則無甚事跡可稱道,其在位的十三年里,寵幸費無極,奪太子建妻,并誅殺大臣。在其治下,楚國國力日下,失去了與晉國爭霸的實力,其本人亦郁郁而終。司馬遷對其人的評價非常負面:“棄疾(楚景平王名)以亂立,嬖淫秦女,甚乎哉,幾再亡國!”[90]這樣的一位國君死后如何被謚為“景”,無從得知。不過上博簡《景平王問鄭疇》又有其“如我得免,后之人何若”[91]之語,從該對話來看,其對于楚國未來的危機亦頗有關心,似非全然無道之君,謚為“景”,或許另有所據(jù)。
15、莊。清華簡人名謚“莊”者有楚莊王、鄭莊公、晉莊平公、齊莊公和戰(zhàn)國楚封君郎莊平君,[92]楚莊王于簡文中又單稱“莊王”,[93]鄭莊公、齊莊公亦單稱“莊公”,[94]晉莊平公即傳世文獻中的晉平公?!兑葜軙ぶu法解》:“兵甲亟作曰莊,叡通克服曰莊,死于原野曰莊,屢征殺伐曰莊,武而不遂曰莊”,[95]楚莊王、鄭莊公皆為春秋霸主,晉莊平公在位時,也有恢復霸業(yè)的舉動,三人皆好勇殺伐,其謚為“莊”,或與“屢征殺伐”、“勝敵志強”等義涵相契合;齊莊公被殺死于崔杼宮中,壽不終于正寢,謚為“莊”,或與“死于原野”相關。楚郎莊平君據(jù)《系年》記載戰(zhàn)死于舞陽,謚為“莊”,與“死于原野”或“屢征殺伐”都有可能契合,未詳孰是。
以上通過15個謚號用字和38個帶謚號的人名分析了分析清華簡與傳世文獻對同一人名謚號的記載和用字上的異同,《逸周書·謚法解》對該謚字的訓釋與該字本義的區(qū)別,謚號與典籍所載該人事跡的契合度等,下面談一談清華簡人名所見謚號對先秦謚號謚法及歷史研究的意義。
二、清華簡人名謚號對先秦歷史研究的意義
出土文獻人名謚號研究必須借助傳世文獻和先秦史研究才能進行,但前者也為后兩者提供了補益,注入了新鮮血液。查證目前已出版的《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1-9輯,共包含30個謚號用字和81個帶謚號的人名,限于篇幅,本文僅節(jié)取了其中約一半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但即使從這一半的人名謚號當中,仍能看出其對于先秦謚法和歷史研究上的價值。
首先,印證了先秦謚號用字有一定的取用范圍。清華簡人名中的謚號用字,大部分與傳世文獻中的用字相同,亦即大部分同于《逸周書·謚法解》所收錄的謚字,這說明先秦謚號的取用不是任意一個字都可以,而是有著較為嚴格的(或至少是約定俗成的)用字范圍。這個范圍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尚無更多材料可供判知,但其造成的一個結果是:由于謚字的取用范圍有限,必然形成多人共享一個謚號的情形,同一時期不同國家(或家族)同謚號者眾多,同一國家(或家族)前后代謚號相同者也不少,因之“文王”“文公”“文侯”、“武王”“武公”、“桓王”“桓公”“桓侯”等謚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各個國家在所多有。而謚號相同者的生平事跡不可能完全相同,在既不能突破謚字的取用范圍、又要體現(xiàn)出不同個人之間區(qū)別的情況下,人們發(fā)展出兩種解決辦法:第一,在增加謚字的義涵上做文章,一字而多義,以一代多,這就是《逸周書·謚法解》同一謚字而有多個謚解的原因。第二,由單字謚逐漸發(fā)展出雙字、三字謚乃至多字謚,當一個謚字不足以體現(xiàn)眾人之間的區(qū)別的時候,就增益一個或幾個字,用數(shù)學中的排列組合辦法,以有限的謚字的實現(xiàn)無限擴大區(qū)分度的目的。
其次,豐富了我們對先秦歷史人物謚號及相關歷史的認知。李零先生曾謂:“現(xiàn)存文獻所見的單字謚,恐怕還有不少原來也是雙字謚;其省稱之例,或用上字,或用下字,并不固定,也未必局限于文獻所錄的某一種?!盵96]清華簡就和其他出土文獻一道,證明了原傳世文獻中的單謚人物實際上可能有多個謚號。比如傳世文獻中的楚惠王,清華簡作“楚獻惠王”,多一“獻”字;楚聲王,清華簡作“楚聲桓王”,多一“桓”字;晉平公,清華簡作“晉莊平公”,多一“莊”字;晉定公,清華簡又作“晉簡公”,彌補了傳世文獻所無。
而謚號多寡的意義又不僅僅在于謚號本身,因為先秦列國君臣以及天子的謚號,多與其人的功業(yè)、德行以及壽終與否相關,謚號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受謚者生前數(shù)十年的政治經(jīng)歷和人事是非,以及一個國家政治形勢的變遷。如清華簡中的“周攜惠王”,傳世文獻只作“周攜王”,清華簡比之多一“惠”字。對于“周攜王”,傳世文獻所表現(xiàn)的是王室正統(tǒng)對其建立偽政權的批判,《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即謂:“攜王奸命,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遷郟鄏?!盵97]但作為與傳世文獻并行的史料,清華簡補充了其還有“惠”這一謚號,而惠的謚義為“柔質(zhì)慈民”、“愛民好與”或“柔質(zhì)受課”,屬于美謚,新發(fā)現(xiàn)的謚號表明當政治形勢發(fā)生變動以后,已經(jīng)取得壓倒性勝利的一方,會借謚號這一政治性書寫來收攏人心,復歸統(tǒng)一后的周王室對曾是敵對勢力的攜王,亦表達了政治上的和解。從這一點上說,清華簡謚號可以豐富我們對于先秦歷史的認知。
再次,為長期聚訟的歷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資料。仍以周攜王為例,傳世文獻記載立于虢之后的余臣被稱為“攜王”,但關于“攜”究竟何義,史上一直存在爭議?;蛘f為地名,方詩銘《古本竹書紀年輯證·周紀》引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27云:“攜,地名,未詳所在?!缎绿茣罚骸洞笱軞v議》謂豐岐驪攜皆鶉首之分,雍州之地,是攜即西京地名矣?!盵98]或說為對其非正嫡卻僭稱天子的貶斥,《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攜王奸命”孔穎達疏:“以本非嫡,故稱攜王”。[99]又或稱為斥其荒忽政事、專意交通諸侯的謚號,如童書業(yè)認為:“攜王之'攜’或非地名,而為謚法。《逸周書·謚法解》:'怠政外交曰攜’。”[100]
上述說法孰是孰非千年莫辨,但清華簡人名謚號帶來的新證據(jù)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線索。我們看到余臣除了被稱為“攜王”之外,還稱“惠王”,而“惠”字謚解已如前述,為純粹的美謚,“攜”與“惠”并稱,其當然也不會是與美謚相抵牾的惡謚或者惡評,上述各種說法中,只有地名說較為恰當。
第四,有助于厘清某些謚字的本字和通假字。以“莊”字為例,《逸周書·謚法解》:“兵甲亟作曰莊,睿圉克服曰莊,勝敵志強曰莊,死于原野曰莊,屢征殺伐曰莊,武而不遂曰莊”,諸義項除了“死于原野”,多與好勇殺伐有關?!扒f”字因為是漢明帝劉莊之名,許慎《說文》只謂“上諱”而未作其它解釋,但徐鍇注云:“盛飾也,故從艸壯聲,壯亦盛也。又道路六達謂之莊,亦道路交匯之盛也?!盵101]《玉篇·艸部》亦謂:“莊,草盛貌;又,莊,敬也?!盵102]二說與作為謚號的“莊”的義涵皆不合。而出土文獻中作為謚號的“莊”字,寫法上都與表示壯盛和莊敬的“莊”有別,郭店簡《窮達以時》篇中的楚莊王,上博四《曹沫之陣》篇中的魯莊公,其“莊”字皆作“”,從“口”“戕”聲;清華簡作為謚號的“莊”則作“
”,為“”字多一飾筆。而“”為“臧”字的異寫,“臧”的本義為臧獲奴隸,正與武力征伐有關,“臧”、“莊”同為精紐陽部字,二者音近互通。作為謚號的“莊”是“臧”字的假借,但以“臧”為本字。同類的問題,前文在論述“景”、“桓”諸謚字及相關謚號時亦有所涉及,通過考察以清華簡為代表的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謚字在用字上的不同,可為解決某些謚字的謚解與其本義不對應的問題提供幫助。此外,清華簡人名謚號還對《逸周書·謚法解》某些漏收的謚字如“大”、“畢”等進行了補遺,證明了后世如宋代的謚法書所收錄的一些謚字亦淵源有自,并非晚出。
本文造字感謝牛新房副教授和段凱博士
注釋
[1]《禮記正義》卷26《郊特牲》,《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2年,第1455頁。
[2]黃懷信、張懋容、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68-669頁。
[3]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1-9)》(以下簡稱“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2010-2019年。
[4]《清華簡(叁)·良臣》簡8;《清華簡(貳)·系年》簡23、24、25。
[5]《清華簡(貳)·系年》簡26。
[6]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730-731頁。
[7]王先謙:《荀子集解》卷20《哀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543頁。
[8]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莊公十四年,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199頁。
[9]《清華簡(貳)·系年》簡105。
[10]司馬遷:《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286-287頁。
[11]見《史記·秦本紀》“景公立四十年卒,子哀公立”索隱,司馬遷:《史記》卷5《秦本紀》,第197頁。
[12]王輝:《一粟居讀簡記(六)》,《古文字研究》第30輯,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362-363頁;李松儒:《清華簡〈系年〉集釋》,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第271頁。
[13]蘇建洲、吳雯雯、賴怡璇:《清華簡〈系年〉集解》,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748頁。
[14]蘇洵:《謚法》卷3,清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本,第3頁。
[15]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定公四年,第1548頁。
[16]《清華簡(貳)·系年》簡17;《清華簡(貳)·系年》簡41、《清華簡(叁)·良臣》簡5;《清華簡(貳)·系年》簡61;《清華簡(貳)·系年》簡61-62、62;《清華簡(陸)·鄭文公問太伯(甲)》簡1、《清華簡(陸)·鄭文公問太伯(乙)》簡1。
[17]《清華簡(壹)·金縢》簡6、《清華簡(貳)·系年》簡13-14、《清華簡(叁)·周公之琴舞》簡1-2、《清華簡(叁)·良臣》簡4;《清華簡(壹)·楚居》簡9;《清華簡(貳)·系年》簡29。
[18]《清華簡(貳)·系年》簡21。
[19]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698頁。
[20]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7年,第95頁。
[21]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文公元年,第515頁。
[22]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桓公十四年,第139、140頁。
[23]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12漢紀4,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417頁。
[24]《清華簡(叁)·良臣》簡9;《清華簡(貳)·系年》簡127、135。
[25]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688-689頁。
[26]《清華簡(貳)·系年》簡20。
[27]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閔公二年,第266-267頁。
[28]黃懷信、張懋容、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721-722頁。
[29]《春秋左傳正義》卷11閔公二年,《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2年,第1788頁。
[30]《清華簡(壹)·楚居》簡15;《清華簡(貳)·系年》簡114。
[31]董珊:《楚簡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古代文明》第8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32]《清華簡(貳)·系年》簡114、119;《清華簡(貳)·系年》簡133、135、137;《清華簡(貳)·系年》簡108;《清華簡(壹)·楚居》簡16;《清華簡(貳)·系年》簡127。
[33]《清華簡(貳)·系年》簡108。
[34]董珊:《清華簡〈系年〉所見的“衛(wèi)叔封”與“悼哲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ǎng)站, 2011
年4月1日,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448;蘇建洲、吳雯雯、賴怡璇:《清華簡〈系年〉
集解》,第831頁。
[35]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726頁。
[36]童書業(yè):《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第383頁。
[37]楊寬:《戰(zhàn)國史料編年輯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第68頁。
[38]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成公十八年,第911頁。
[39]司馬遷:《史記》卷65《孫子吳起列傳》,第2168頁。
[40]《清華簡(貳)·系年》簡85、《清華簡(叁)·良臣》簡11;《清華簡(貳)·系年》簡31。
[41]《清華簡(壹)·楚居》簡11;《清華簡(貳)·系年》簡77、86、87、90。
[42]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682-686頁。
[43]徐元誥集解,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487頁。
[44]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僖公四年,第298-299頁。
[45]徐元誥集解,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第281頁。
[46]《禮記正義》卷6《檀弓上》,《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第1277頁。
[47]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685頁。
[48]《清華簡(壹)·楚居》簡13、《清華簡(貳)·系年》簡106;《清華簡(貳)·系年》簡7;《清華簡(貳)·系年》簡18;《清華簡(貳)·系年》簡38。
[49]《清華簡(貳)·系年》簡8。
[50]《清華簡(貳)·系年》簡32、33、34、35。
[51]黃懷信、張懋容、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710-711頁。
[52]王充:《論衡》,北京:商務印書館, 1934年,第77頁。
[53]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昭公二十六年,第1476頁。
[54]《清華簡(貳)·系年》簡35、37、38、39。
[55]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第171頁。
[56]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92頁。
[57]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4341,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58]如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簡八四與《日書》(甲種)簡一一二背,見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0年,第75、112頁。
[59]黃懷信、張懋容、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715-716、755。
[60]黃懷信、張懋容、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716頁。
[61]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第97頁。
[62]《清華簡(貳)·系年》簡20、《清華簡(陸)·管仲》簡1、2等24處、《清華簡(叁)·良臣》簡6;《清華簡(貳)·系年》簡111;《清華簡(貳)·系年》簡119、126;《清華簡(叁)·良臣》簡8。
[63]《清華簡(陸)·鄭文公問太伯(甲)》簡4。
[64]黃懷信、張懋容、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708、752頁。
[65]許慎:《說文解字》,第121頁。
[6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246、2833、10173。
[67]司馬遷:《史記》卷32《齊太公世家》,第2131頁。
[68]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卷2《有度》,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第31頁。
[69]《清華簡(貳)·系年》簡111。
[70]方詩銘,王修齡輯錄:《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第91頁。
[71]宋衷注,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北京:商務印書館, 1957年,第43頁;司馬遷:《史記》卷43《趙世家》,第1794頁。
[72]司馬遷:《史記》卷39《晉世家》,第1686頁。
[73]陳美蘭:《戰(zhàn)國竹簡東周人名用字現(xiàn)象研究——以郭店簡、上博簡、清華簡為范圍》,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第115頁;羅小華:《試論清華簡〈系年〉中的幾個多字謚》,《簡帛研究》2016秋冬卷,2017年,第17頁。
[74]黃懷信、張懋容、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716-717頁。
[75]司馬遷:《史記》卷39《晉世家》,第1686頁。
[76]《清華簡(柒)·趙簡子》簡1、5、6-7;《清華簡(貳)·系年》簡109、110。
[77]《清華簡(貳)·系年》簡100。
[78]黃懷信、張懋容、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676-677頁。
[79]陳美蘭:《戰(zhàn)國竹簡東周人名用字現(xiàn)象研究——以郭店簡、上博簡、清華簡為范圍》,第114-115頁。
[80]《清華簡(貳)》,第186頁。
[81]《清華簡(貳)·系年》簡66、72、85、108;《清華簡(貳)·系年》簡81、82、99、100、104。
[82]《清華簡(貳)·系年》簡72、86、87。
[83]許慎:《說文解字》,第138頁。
[84]《周禮注疏》卷10《地官司徒》,《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2年,第704頁。
[85]《毛詩正義》卷14之2《小雅》、卷19之3《周頌》,《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2年,第482、595頁。
[86]黃懷信、張懋容、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705頁。
[87]陳美蘭:《戰(zhàn)國竹簡東周人名用字現(xiàn)象研究——以郭店簡、上博簡、清華簡為范圍》,第70頁。
[88]許慎:《說文解字》,第58頁。
[89]《爾雅注疏》卷3《釋言》,《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2年,第2582頁。
[90]司馬遷:《史記》卷40《楚世家》,第1737頁。
[9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2頁。
[92]《清華簡(貳)·系年》簡74;《清華簡(貳)·系年》簡91、96、99;《清華簡(貳)·系年》簡93、93-94;《清華簡(貳)·系年》簡130。
[93]《清華簡(壹)·楚居》簡10;《清華簡(貳)·系年》簡58、59、61、63、74、75、77。
[94]《清華簡(貳)·系年》簡10、《清華簡(陸)·鄭文公問太伯(甲)》簡8、《清華簡(陸)·鄭文公問太伯(乙)》簡7;《清華簡(貳)·系年》簡95。
[95]黃懷信、張懋容、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第712-714頁。
[96]李零:《楚景平王與古多字謚——重讀“秦王卑命”鐘銘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1996年第6期。
[97]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昭公二十六年,第1476頁。
[98]方詩銘,王修齡輯錄:《古本竹書紀年輯證》,第64頁。
[99]《春秋左傳正義》卷52昭公二十六年,《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第2114頁。
[100]童書業(yè):《春秋左傳研究》,第40頁。
[101]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第11頁。
[102]許慎:《說文解字》,第15頁。顧野王:《玉篇》卷13艸部第162,《欽定四庫全書》經(jīng)部10小學類,第
91頁。
本文原刊《西部史學》2020年第2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