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好起搏器植入術,首先要知道心臟植入式電子裝置都有什么,現(xiàn)在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
什么是心臟植入式電子裝置?
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
植入式心臟起搏器(Pacemaker) –- 心動過緩
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 -- 心動過速、預防心源性猝死
植入式心臟再同步治療(CRT P/D) -- 心臟失同步
植入式心電事件監(jiān)測系統(tǒng)(ILR/ICM) -- 暈厥診斷、AF診斷
心臟起搏器
PACEMAKER
起搏器(Pacemaker)以周期發(fā)放的電脈沖刺激心臟治療心動過緩,目前是長期維持正常心率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
完整的起搏系統(tǒng)包括心臟, 導線和 IPG
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的分類(按照起搏心腔)
單腔 :VVI、VVIR(又稱SSI、SSIR)
雙腔:DDD、DDDR
臨床上,很多患者除了心動過緩,還會合并很多情況,就有了不同的功能需求,比如患者起搏的參數(shù)波動大則要求起搏器可自動調整輸出;一般患者起搏器使用時間都很長,所以我們希望起搏器的使用壽命更長;心室起搏不適感明顯,這就提出了生理性需求,以自身起搏優(yōu)先或以竇房結優(yōu)先/房室結優(yōu)先起搏減少不適感;房顫患者診斷、治療AF的起搏器;很多老年人需要進行MRI 檢查,則要求起搏器可以與MRI兼容等。所以臨床上起搏器出現(xiàn)了不同的功能分型。
意義:
自動監(jiān)測及調整,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遠程隨訪的基礎
包括:
自動長期電極導線阻抗監(jiān)測
自動植入識別
自動感知保障
心室奪獲管理(VCM)
心房奪獲管理(ACM)
臨床發(fā)現(xiàn):不必要的右室心尖部起搏,是非常重要的房顫和心衰預測因子。
解決思路:通過竇房結優(yōu)先、房室結優(yōu)先的生理性起搏模式,減少不必要的右室心尖部起搏。
各廠家生理性功能方案:AICS、VIP、 Vp Surppession、Search AV+、 MVP、 RVP+。
臨床驗證:DDDRP+MVP起搏治療模式在2年隨訪期內可以顯著減少61%永久性AF的發(fā)生率。
90% 的AF是無癥狀的;
五次中風事件就有一次與AF相關;
房顫治療在心血管病住院治療中所占比例達8.16%。[1]
持續(xù)性的檢測僅提供在可植入器械中,而植入器械對AF診斷準確率達95%,可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jù)。
在既往抗心動過速起搏(ATP)療法基礎上Reactive ATP的技術科減少發(fā)作,降低醫(yī)療費用支出。
臨床發(fā)現(xiàn):更換起搏器手術發(fā)生感染的風險,是首次植入的5倍之多,長壽命起搏器(單腔≥0.9Ah,雙腔≥1.4Ah)是臨床急需的技術革新。
臨床意義:對預期使用壽命較長的病人,延長使用壽命至13-15年;可減少醫(yī)療費用,更降低更換手術伴隨的感染風險。
植入CIED患者是 MRI檢查的禁忌癥。但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醫(yī)療需求上需要MRI的檢查,現(xiàn)很多廠家已推出兼容MRI的起搏器類型。
植入而不隨訪, 猶如生而不養(yǎng)育。
以前,醫(yī)院隨訪頻率為開始三個月、半年、一年一次;臨近耗竭兩個月、一個月一次,隨訪耗時每個病人約10-30min;
遠程隨訪是科技進步的產(chǎn)物,可有效提高隨診效率,依從性,從而提高生存率,降低醫(yī)療費用
理想的遠程隨訪MyCareLink——2015年專家共識ⅠA類推薦
降低35%急救、20%住院率
提高患者生存率(2.1倍)
節(jié)省醫(yī)療資源,優(yōu)化資源
優(yōu)化隨訪流程,減少醫(yī)生負擔(58%)
起搏器只有膠囊大小,直接植入心腔。
無需植入電極也沒有囊袋。
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
ICD
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對無脈性室速/室顫患者進行快速除顫。
癥狀:心臟收縮過快會造成心臟泵血不足,而導致腦部和身體其他部分缺氧,進而頭暈目眩,黑蒙暈厥,甚至猝死。
中國每年心臟驟停的發(fā)病人群為54萬,幸存者小于1%。
ICD被認為是目前防止猝死(SCD)的第一線治療
ICD分類
單腔ICD
雙腔ICD
三腔ICD(CRTD)
ICD是兩套獨立的系統(tǒng):室性心律失常識別與治療和起搏系統(tǒng)(見上文)。
心臟再同步治療
CRT/CRTD
當心臟收縮不同步時,出現(xiàn)心力衰竭。CRT可以改善合并心臟收縮不同步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預后。
癥狀:呼吸困難、乏力和液體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腫)等,總體預后差,一旦診斷心力衰竭,約有半數(shù)患者在5年內死亡,重癥患者的1年死亡率高達50%。[2]
三腔起搏器的分類與組成
CRT-P
心房電極導線+心室電極導線+左室電極導線
CRT-D
心房電極導線+心室除顫電極導線+左室電極導線
ICD/CRTD功能
盡量使用ATP治療心律失常,減少患者痛苦。
提高除顫成功率。
減少更換手術帶來的并發(fā)癥,更經(jīng)濟。
提高生存率,降低醫(yī)療費用。
減少心衰惡化。
提高易用性。
減少心衰惡化,降低卒中風險。
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干預,降低死亡率。
100%敏感性,有效減少錯誤電擊,以及不必要電擊。
壽命進一步提高。
可減少皮膚張力,避免感染。
特殊設計的形狀能夠帶來多種益處 :
提高患者舒適度,減少30%皮膚壓力;
提高患者植入部位的美觀;
更換時更容易處理囊袋。
不明原因暈厥及AT/AF診斷
ICM
不明原因暈厥患者,因傳統(tǒng)心電圖檢查方法檢出率低,錯過治療。
解決思路:植入式心電事件監(jiān)測系統(tǒng)ICM可長期持續(xù)監(jiān)測,檢出率是傳統(tǒng)方法的6.5倍。
適應證:不明原因暈厥、不明原因卒中以及疑似房顫及消融術后的管理
臨床驗證: ICM并不是不明原因暈厥診斷的金標準,在臨床上仍要精細化處理才能做出診斷。
ICM植入步驟
參考資料
[1]Qi WH.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mainland China.Int J Cardiol,2005,105:283-287
[2]Eric J. Eichhorn. Prognosis determination in heart failure. Am J Med 2001;110(7A):14s-36s.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