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你會用知母“消水腫、通小便”嗎?
知母“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
知母,性味苦寒,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善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jié)。
《本經(jīng)》云:能“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人以其苦寒無淡滲之功而奇之,余故解疑傳奇。
肺為水之上源,肺有伏熱,渴而引飲,每致水道不能通調(diào),膀胱絕其化源,小便閉塞而水泛溢為腫。
高源水泛,當責之肺。知母苦寒,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通調(diào)水道,則腫自消。
若下焦真水不足,膀胱干涸,無陰則陽無以化,水亦泛濫為腫。
下游泛濫,當責水臟。知母潤燥滋腎,清金瀉火,金水相生,使陰氣行,陽自化,小便通,水腫消。
葉香巖云:“腎惡燥,燥則開闔不利而水反蓄,知母寒滑,滑利關(guān)門而水自下”。膀胱熱郁,氣化失司,小便不利,知母瀉膀胱之熱,亦可主之。
臨證用方舉隅
(東垣方)通關(guān)丸,治小便不通,漸成中滿,腹堅如石,腿裂出水,夜不得眠,不能飲食。
黃柏(酒炒),二兩知母(酒炒)一兩,桂一錢,蜜丸。
(《東垣十書》)導(dǎo)氣除燥湯,治小便不通。
赤茯苓一錢半,黃柏一錢一分,滑石、知母、澤瀉各一錢
上銼作一貼,入燈心一錢,空心水煎服。
此外,《得效方》治下焦熱結(jié)、小便不通之地膚子湯;《圣濟總錄》治水氣之枳實湯;治久患大腹病、足脛腫滿,除風濕利小水之丹參酒,均有知母。
驗案舉例
一、小便癃閉(《癃閉專輯》摘要)
李東垣治長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漸成中滿,腹大堅硬如石,腿腳亦脹裂岀水,雙睛突出,晝夜不得眠,飲食不下,痛苦不可名狀。
服甘淡滲泄之藥皆不效……今病者內(nèi)關(guān)外格之病悉具,死在旦夕,但治下焦可愈。
隨處以稟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之味黃柏、知母,桂為引用,丸如桐子大,沸湯下二百丸。
少時來報,服藥須臾,前陰如刀刺火燒之痛,溺如瀑泉涌出,臥具皆濕,床下成流,顧盻之間,腫脹消散。李驚喜曰,大哉圣人之言,豈不可遍覽而執(zhí)一者乎。其證小便閉塞而不渴,時見躁者是也。
按語:此病小便癃閉乃因腎水不足,久而膀胱干涸,氣化無由所致。方中黃柏補腎強陰,知母潤燥下水,肉桂溫陽化氣,故小便利,腫脹消,此效非淡滲可比。
二、尿毒癥案(《奇難雜證》摘要)
凌十一,女,52歲。
于1972年因勞動過甚,引起腰痛浮腫,至1975年2月出現(xiàn)尿頻、尿急,遂漸發(fā)展到尿閉,嘔惡不能進食,全身浮腫,經(jīng)某醫(yī)院檢查,診斷為“慢性腎炎、尿毒癥?!?/p>
經(jīng)用西藥治療未見好轉(zhuǎn),后轉(zhuǎn)中醫(yī)治療。癥見精神疲乏,神志不清,消瘦,面黃少華,全身有浮腫,以下肢為甚,舌尖紅,苔略干,脈細數(shù)。
辨證:肺腎陰虧熱結(jié),水道通調(diào)失常。治法:滋陰清熱,化氣行水。
處方:通關(guān)丸 —— 肉桂3克(焗服),黃柏10克,知母10克,水煎服。
服上方1劑后,排出小便1000毫升,四肢浮腫明顯消退,但眼臉仍浮腫,鼻唇溝消失。此后隨癥加味,諸癥緩解,小便排泄正常,每天尿暈達2500毫升。
按語:此尿毒癥屬肺腎陰虧熱結(jié),水道失常。方中知母滋肺清熱,以生腎水。黃柏瀉熱堅陰補腎,以救肺金。肉桂引火歸元,溫陽化氣,故小便利,起此大疴以轉(zhuǎn)生機,此后隨證加減而效甚卓。
小結(jié)
《本經(jīng)》言知母“下水”,有理,若治水唯求淡滲,非其治也。
當知水腫多原發(fā)于肺,蓋因肺主治節(jié),肺通膀胱,高源不治,下游泛濫。知母瀉火清金,祛邪養(yǎng)肺,故可下水。
水腫多本于腎,氣化失司,小便不利。知母滋腎燥,則陽得以化,水自下。
此外,“經(jīng)長期臨床試用,證實知母對消除急、慢性腎炎的尿蛋白確有較好的效果。小兒急性腎炎的初期,可在辨證施治的基礎(chǔ)上加知母、芡實以益腎固精,對消除尿蛋白有較好效果。”(淺談知母在兒科的臨床運用,《江西中醫(yī)藥》1983,5)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yī)囑!本文選摘自《百藥效用奇觀》,張樹生編著,中醫(yī)古籍出版社出版,1987.1。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