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鈞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在最近舉行的“社會保障30人論壇”年會上,甘肅省副省長劉永富在發(fā)言中,歷數了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幾大缺陷,獲得與會者一致認同。其實,這也是對社會保障制度的長期戰(zhàn)略研究提出的期望。近20多年來,社會保障研究在中國一直很熱門,但是這項制度的問題和缺陷也一直得不到解決。這與研究者就社??瓷绫S邢喈敶蟮年P系。劉副省長發(fā)言中有個萬米高空思考社保問題的戲語,但他的視野確實開闊了許多。然而,萬米高空的視野也許仍然不夠,可能需要再上升到兩萬米、三萬米來俯瞰全局。
20多年前,為貫徹“八五”計劃有關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要求,有一次與有關部門合作的機會。一開始,合作方就提出,社會保險制度的基本理論都弄清楚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計算。保險公司的養(yǎng)老保險業(yè)務,基本上是建立在精算基礎上的,因為這是一個市場交易行為,必須算得明明白白。所以,怎么繳費,怎么給付,要在保險合同中寫得清清楚楚。一般來講,每年支付多少保險費,要連續(xù)繳多少年,到約定的時間每年(或每月)可以領取多少保險金,等等,這筆賬都要算得細致明白。然后,保險費用交清后,到了約定的年齡,保險公司就開始按事先的約定給付,這份保險合同就算如約兌現。
站在地面上,用平視的眼光看社會保險,亦即從形式和程序上看社會保險,似乎也跟保險業(yè)務差不多。但是,上升到幾千米的高空,可能就會發(fā)現,最后的給付會有很大的不同。保險給付,只需如約兌現就行,但N年前計算得出的保險金額能不能滿足N年后基本生活需要,保險公司是不管不顧的,因為這并不包含在這筆交易中。這也就是商業(yè)保險只能作為社會保險制度的補充的根本原因。
社會養(yǎng)老保險則不然,因為是國家的責任,所以這項制度要確保的,并非退休以后每月拿多少錢,而是參保人的基本生活。如果參保時從政府承諾得到的養(yǎng)老金后來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話,那政府就要采取措施提高標準。近年來政府已經連續(xù)七年提高企業(yè)退休人員養(yǎng)老金標準便是一例證。所以,對于個人而言,社會養(yǎng)老保險是一定要參加的,不參加等于放棄了自己的一項公民權利。吃虧的是個人,“得便宜”的則是政府(少承擔一份應該承擔的責任)。
如果上升到萬米高空,那還可以發(fā)現社會養(yǎng)老保險的更多問題。譬如劉副省長說的養(yǎng)老保險滾動結余的幾百億元基金只能存在銀行貶值的問題,這當然是個棘手的大問題。但是,政府面臨的是個兩難的局面:拿出來投資,并不能保證獲利;更大的風險是被貪污挪用。所以,明知放在銀行是負利率,也只能難得糊涂。放在銀行遭受損失,起碼沒有人會承擔直接責任。
如果再上升到兩萬米的高空俯瞰大局,則會有更大的發(fā)現:社會保險原來是社會再分配的一部分。從理論上說,社會保障(社會保險)待遇的高低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這個社會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有多少,二是國家管理者如何分配這些財富。而收多少保險費其實并不是決定的因素。如果我們老在收多少發(fā)多少上面做文章,其結果一是肯定不會有出路,二是把自己的思維定格,刻板化了。
從社會再分配的高度來看這個問題,首先要確認養(yǎng)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個責任不是收錢發(fā)錢,而是確保所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也就是常說的民生。至于養(yǎng)老保險,那就是用社會保險的方式,確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謂社會保險的方式,從技術層面講,至少包括兩種手段:一是靠不斷有新的參保者加入這項制度,而領取養(yǎng)老金者的規(guī)模能維持不變甚至減少,但因為老齡化的到來,未來的趨勢正好相反,所以這一招不靈。二是將儲備積累的養(yǎng)老基金運營起來,使基金增值,如果能夠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收益率,養(yǎng)老保險也能高枕無憂。但現在似乎此路也不通。如果上述兩種技術手段都不能奏效,那就只能靠行政手段——財政補貼。現在有些地方對此大驚小怪,似乎打算盡量多多收,盡量少少發(fā),但這實際上是個與社會和諧、科學發(fā)展乃至全面小康背道而馳的餿主意。
如果不想用或者盡量少用財政補貼的辦法,也不想得罪人民群眾,能否找到出路呢?其實從理論上來說,這并非難事,找?guī)讉€投資肯定獲利,而且是利潤較高的經濟領域,讓養(yǎng)老保險基金去投資便是。這樣的領域肯定是存在的,譬如我們常說的“壟斷性企業(yè)”。前不久,國資委有關領導曾有類似的表態(tài),那就讓這個表態(tài)成為事實吧。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用在國有企業(yè)、國有土地的運營中征收特別稅的辦法,從他們的贏利中直接把資金撥往社會保險基金。這就是說,社會保險基金也別操心基金積累、保值增值了,有關部門主要管發(fā)錢,籌資的事情能收多少收多少,資金不夠就從這些特別稅中撥付。
總而言之,要解決社會保險,尤其是養(yǎng)老保險的虧空,恐怕只有在“國有資產”上做文章了。因為現有的基金虧空,最主要的是“老人”、“中人”造成的,而他們當年的“必要扣除”現在都變成“國有資產”了。
如果再上升到三萬米高空,我們會發(fā)現,以上所述,歸根結底還是個財富分配的問題。只要有充裕的資金,其來源從哪里來其實都一樣,唯一不能取的是純市場的辦法。要想中國社會健康、平穩(wěn)、和諧地發(fā)展,公平分配這份責任,國家還真是無法規(guī)避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