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字如其人。事實上,文也如其人,就像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韓愈一樣。他少年孤苦,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不久,哥哥也去世了。在嫂子的撫育下,他自立自強,奮發(fā)向上,終于成為歷史上聲名顯赫的人物,與杜甫齊名。
由此,韓愈也形成了剛正耿直,百折不撓,極有抱負的性格,表現(xiàn)在詩風上就是以雄奇險怪為特點,宏大震撼,極有氣勢。例如他的《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幽懷》、《山石》等。不過,人有多面,詩風亦然。他也有一些小詩,寫得清新可愛,樸實動人。例如那首最為人熟知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韓愈的一首經(jīng)典詠雪詩《春雪》這首小詩獨辟蹊徑,溫馨暖人,堪為千古佳作詩中描寫的場景,北方人最有感觸。當時,詩人因為修撰國史的緣故史,留在北方過新年。天寒地凍,詩人埋怨春天遲遲不來而寫下這首詩,成為詠雪詩中的名作,驚艷文壇。全詩如下: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此詩寫于唐元和10年,即公元814年。當時,韓愈正在朝中任史館修撰,因此這首詩寫的是長安春雪。全詩看似寫雪,其實寫的是詩人對春天的渴望與喜愛。詩作的首句“新年都未有芳華”先從人們對春天的感受寫起,也為后文寫雪作了鋪墊。
新年,即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大約在冬末初春之際。立春前后,春寒料峭。雖然新年已經(jīng)來臨了,但是花兒卻遲遲不肯露出笑臉,這讓漫漫寒冬的人們愈發(fā)的盼望春天。一個“都”字,將人們這種焦急的心情生動地體現(xiàn)了出來。
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緊承第一句。隨著時間的推移,2月到了。這時,大自然似乎有了一些變化。雖然百花仍未開放,但嫩綠的草芽已經(jīng)冒出了頭,春天也即將來臨了?!俺躞@”二字十分耐人尋味,它不是吃驚之意,而是初次看見草芽的驚喜之貌。盼了這么久,春天總算是來了,傳神地刻畫出了北方人民對春天的渴望。
后兩句“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是整首詩中最為后人稱道的千古名句。在這兩句中,詩人筆鋒一轉(zhuǎn),點出整首詩的主角:春雪。白雪本應(yīng)是冬天之物,春來雪化,白雪本應(yīng)該嫌春早??纱颂帲娙藚s說“白雪嫌春晚”,表明這個冬天實在是太漫長了,連雪花都不想再久留了。
二月才出現(xiàn)草芽的環(huán)境下,人們尚且能夠等待,可白雪卻等不及了,故意地飄進院中,穿過樹木,紛紛揚揚,就像飛舞的花朵來裝點遲到的春天。這兩句以雪作花,清新別致,讓人耳目一新。“嫌” “故”二字將春雪擬人化,賦予了雪花以靈性,表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春天的憧憬與向往,巧妙無比。
對于此句,我想身處北方的人最有感觸。在北方,冬天十分漫長。十月剛一開始,一場秋雨落下,寒冷模式就開啟了。一直到次年的二三月,還會雪花飛舞。有的地方甚至四五月都還會下雪。所以,春天對于北方人民來說,真的是特別的令人渴望和喜愛。
作為古文運動的領(lǐng)導者,韓愈一直主張“務(wù)去陳言”和“詞必己出”的獨創(chuàng)精神,這首小詩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他這種文學主張:在常見的景物中翻出新意。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春天遲到的原因,可是詩人卻獨出心裁,寫白雪穿庭過樹是嫌春晚,為人們愛春盼春造足了氣勢。可以說,整首詩真是詠雪詩中的上品,不愧為千古佳作。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本作者刪。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