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婚宴
平度俗稱“做(zou)事”,是婚禮的重要內(nèi)容。平度在婚禮上對男方前來賀喜的客人稱“望喜的”,對女方前來送親的客人稱“送客”。凡“望喜的”要帶禮品,均登記入賬。舊時帶小麥,現(xiàn)在送現(xiàn)金。目前一般城里200元、鄉(xiāng)下100元?!八涂汀辈粠ФY品,因禮品已納入新娘嫁妝。
婚宴準備 婚禮當天,一家本當?shù)娜藛T要一起幫著喜主忙活。過去,平度民間婚宴沒有專門場所,常常找?guī)组g空閑房屋,從街坊鄰居家臨時借用桌椅條凳與盤碗杯盅等,廚師也是從村里臨時找人?;檠缙陂g在天井設(shè)爐燒水。喜主要提前幾天趕大集購買蔬菜與食品。20世紀90年代后,城鄉(xiāng)到飯店辦喜宴者日漸增多。鄉(xiāng)村則出現(xiàn)了專門為結(jié)婚喜宴服務的酒店、公司及個人,一般是喜主準備煙酒糖茶和魚肉蔬菜,其他如廚師、碗筷、桌椅條凳、酒具茶具、水爐等一律由服務方提供,很受喜主歡迎。
婚宴菜肴 新婚宴席上的菜肴是有定數(shù)的,且上菜的順序也有講究,不能亂上?;檠玳_席前先上“茶食”(由各類小餅干、糖果、糕點等拼成一般為四盤),喝茶吃點心。然后,再上8—12個“冷葷碟”,稱“壓桌碟”(主要由熟“豬下貨”切制而成)。正式開席后,平度舊時要上“十大碗”,現(xiàn)在一般上12、16或18道菜,而且多數(shù)地方講究先上“雞”,最后上“魚”,名曰:“雞打頭,魚掃尾”,意思是開頭吉利、后有余富,唯古峴一帶講究“頭雞二魚三糊蛋,最后一道活菜盤 ”,魚是第二道菜,最后一道是涼拌的“活菜”(新鮮蔬菜),一旦看到“活菜”,客人就要止壺吃飯了。
平度農(nóng)村婚宴都講究“兩道子飯”,即半下午時要休息幾十分鐘,然后重新入席吃喝,直到日落西山、煙筒冒煙時方能結(jié)束。頭道飯結(jié)束時,一般吃水餃,也有吃“脂包”(一種用面、糖、豬大油、炒過搗碎的花生、芝麻制作的點心)的。二道飯結(jié)束時,吃喜餑餑,即“望喜”時親戚朋友送來蓋有粉紅“囍”字的3斤8兩一只的大餑餑,并將其切片蒸透后,用新柳條箢篼拐到席上供客人食用。上雞和魚時,雞要整雞且是火紅公雞,不能剁成塊;魚以鯉魚最為常見,鲅魚(大澤山一帶例外)、刀魚等無鱗魚不能上喜宴。肉類以豬肉為主,不上狗肉?;檠缟蠘酥拘缘牟穗冗€有四喜丸子、紅燜肘子、喜餅、八寶蓮子湯、大蝦等。
民間對婚宴菜肴的豐盛如否,常常用“厚”、“薄”來衡量。所謂“席厚”,通常為大肉大魚吃不了;所謂“薄席”,則多指魚肉或菜碟的數(shù)量偏少。
90年代以前,婚宴菜肴的數(shù)量、套數(shù)基本不變,只是比過去有所豐盛。進入21世紀,較為珍貴的海參、鮑魚、螃蟹、對蝦等已走上餐桌?;檠缟纤腿说姆秶膊粩鄶U大,已逐漸由本族家人與親戚,擴展為同學、同事、戰(zhàn)友、朋友等。宴席一擺十幾桌、幾十桌甚至上百桌?;檠鐦藴室灿稍瓉淼拿咳藥资饾u提升到上百元。
婚宴禮儀 婚宴很講究座次,安排不當,或會傷情。一般按上尊下卑、左大右小、男女分開安排。席桌通常用八仙方桌,每桌8人。席間由陪客帶領(lǐng)客人喝酒吃菜,一般要集中一個菜盤一塊兒吃,不能隨便亂吃。菜盤不能吃光,要在下一道菜上來時換下,送給席下的人吃。酒過三巡可劃拳行令,制造婚宴歡樂氣氛?;檠缟洗蛩榱吮K,不能埋怨,要稱“響席了”。
舊時,平度婚宴以“男送”為最重要客人,由德高望重的長輩作陪。如果“男送”不辭壺,宴席不能散。因此,席間陪客要盡量讓“男送”多喝酒。如果“男送”喝不夠酒,喜主會被認為嚴重失禮,女家或找男家的不是。為此,不少喜主事前就要專門找?guī)讉€酒量大的人陪酒。婚宴結(jié)束后,“男送”要到洞房去看看,當著新娘的面同婆婆或婆婆的代理人說“客氣話”:“承蒙盛情款待,非常感謝”。婆婆謙詞說:“粗茶淡飯,不成敬意”?!澳兴汀闭f:“孩子嬌生慣養(yǎng),請多包涵”。婆婆說:“都一家人了,會當閨女一樣看待”。然后,喜主要再次設(shè)宴,請“男送”喝上馬三杯酒。
現(xiàn)在,在一般農(nóng)家當中,“男送”仍是婚宴的主角。但在一些城市的婚宴上,則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成了主角。
舊時,新娘不參加婚宴,而是由娘家女客與架媳婦的陪同,在洞房的炕上吃飯,俗稱“開口飯”?,F(xiàn)在多不講究。
現(xiàn)在的婚宴禮儀一般都請婚慶公司操辦,有專門的主持人。喜主要提前10天左右發(fā)請柬,寫明舉辦婚宴的地點和時間。邀請入宴的時間一般要帶“7”、帶“8”,如中午是11點48分,晚上是5點17分等,真正舉行的時間一般在12點18分和6點18分,其中含有“起”、“發(fā)”、“要兒”等寓意。
宴會開始前,要在餐桌放置喜煙、喜糖、瓶裝白酒、葡萄酒、啤酒、飲料以及赴宴人員名單等,有的還播放新郎新娘婚紗電子相冊或結(jié)婚視頻。吉時一到,鞭炮齊鳴,新郎新娘在主持人的主持下,伴著婚禮進行曲步入婚宴大廳,然后進行互戴定情信物、獻花或擁抱感謝父母、單位領(lǐng)導致賀辭、父親致答謝詞、新郎新娘往香檳塔里倒香檳等儀式,最后由主持人宣布婚宴正式開始。
席間,父母要帶領(lǐng)新郎新娘到各桌敬“認親酒”或答謝酒。新郎新娘的同輩好友則多在宴席上出題目“嘻鬧新人”,類似于家中的“鬧房”。喜宴一般持續(xù)一個小時左右。散席時,喜主在宴會廳出口處向來賓話別并分發(fā)喜糖。
現(xiàn)在的酒店婚宴一般是在家里拜完天地后才舉行,有的則是在外地舉行完婚禮以后再在酒店舉辦。舊時,女方父母不參加男方婚宴,男方父母也不參加女方宴席,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已一起參加、不再講究。在酒店舉辦婚宴的也不再單是男方家庭,不少女方家庭往往也都照此辦理,還有男女雙方合辦的。
7、鬧房
俗話說“進門三天無大小”?;槿债斖?,燈火長明,徹夜不熄,婚房內(nèi)擠滿了鬧房的男女老少。平度鄉(xiāng)俗認為,新婚喜日不鬧不喜,越鬧越吉利。如果人少不熱鬧,喜主會被認為人緣不好。因此,鬧房時盡管常有個別人的一些過分之舉,使新郎新娘倍受戲弄、哭笑不得,卻不能翻臉惱怒。
平度鬧房總的還不離大體。有的要求新郎新娘學貓叫、狗叫、豬叫、母雞下蛋;有的要求動作表演,如“大海撈針”:將針放在水盆里,要求用嘴將針撈出來;如“摘星星”:將蘋果吊在高處,要求小兩口同時把蘋果啃下來;如“按電鈴”:要求新郎用手按住新娘奶頭,要她發(fā)出電鈴般聲響等等。名目繁多,花樣百出,一直要鬧到深夜。
8、喝“合婚酒”
也稱喝“交杯酒”、 吃“合巹飯”, 平度一般在“鬧房”結(jié)束后進行。 喝酒時備幾個涼菜和茶食,新娘從袖筒里拿出糖果,叫“添碟子”。然后,新婚夫婦在炕上交杯而飲(新娘一般不喝)。灰埠一帶此時要上兩條鯉魚和一盤涼粉兒。新娘翻鯉魚,且要邊翻邊唱:“紅筷子翻鯉魚,俺倘個好女婿”。新郎挑涼粉兒,也要邊挑邊唱:“紅筷子挑涼粉兒,俺倘個好娘們兒”。喝完酒,新郎新娘吃迎親時帶回的餃子,俗稱“隨身飯”。城東個別地方的新郎新娘在喝“合婚酒”時還有“搶茶壺”的習俗,說是誰先搶到了茶壺,婚后誰就當家。
9、扒灶灰
俗稱“扒灰”。舊時新婚二日早晨,新娘要先給公婆及長輩叩頭請安。請安后,婆婆交給她一把掏灰耙讓其掏灰三次,每掏一次婆婆在旁邊念叨一遍:“一掏金,二掏銀,三掏騾馬成了群?!贝怂滓鉃閮合睆拇私舆^持家重任。事前,婆婆在里面放上錢,兒媳扒出后自得。然后,婆婆從廚頂上拿下女方發(fā)付的箱子,將鑰匙交給兒媳,兒媳打開后,將里面盛放的兩家的“壓箱錢”歸己。南村一帶的一些家庭則在四日早晨“扒灰”。
10、送小飯
也是二日早晨,男家本族及相好的街坊鄰居要向喜主送“小飯”,小飯通常是臨時包的餃子20只或新?lián){的面條2斤,用方盒子送往喜主家。餃子一般為素餡,喜主將收到的小飯煮給幫忙者吃。
11、叫二日
也叫“搬二日”、“接閨女”。一般臨近晌午的時候,新娘家要派人帶禮品到新郎家,將新娘、新郎(也有新郎不隨行的)一起接到女方家,新郎上門“拜丈人”,俗稱“叫二日”。 新娘穿粉紅上衣、粉紅鞋,坐車或騎驢回娘家。至此,由女婿這個外姓人陪同閨女回家,女兒的社會角色得到徹底轉(zhuǎn)換。
接閨女時,一般還由擔當過“男送”的人員去接。新郎家要擺宴席招待客人。平度多數(shù)仍要日落西山、煙囪冒煙后才能送客,以示男家懂禮、熱情。晚上,女家喝“回門酒”,最后吃餃子,稱“進門抓寶”。大澤山一帶是上午接回,中午由新娘家隆重設(shè)宴,并邀本家親戚朋友參加。
晚飯后,新娘與伙伴、姐妹們歡聚一堂,取鬧嬉戲。隨行而來的新郎不能和新娘同房,要到別的房間或別的人家上宿。
新郎新娘到女家后,當晚的喜炕不能沒人,公公要在上面枕著木墩子睡覺,叫“枕墩子,抱孫子”。不只如此,以后凡新郎新娘都不在家,婆婆則要安排新郎的弟弟、妹妹輪著在喜炕上睡覺,不能落空,俗稱“望炕”。
12、送三日
婚后第三天是婚禮的最后一天。上午,由新娘的叔伯、兄弟抬著裝有餑餑、肉、魚、點心等物的食盒,將新娘送回婆家。男方設(shè)宴款待。
送三日時一般要選擇帶“九”、帶“八”的日子,這叫“三日帶九,兩頭都有;三日帶八,兩頭都發(fā)”。
回家后,新娘與新郎一起上墳祭祖,用紅紙壓墳頂,之后到本族長輩各家磕喜頭,并分給每家一只喜餑餑,長輩要為新媳婦分磕頭錢。中午,一家本當?shù)慕闳苏埿孪眿D到家里吃飯,俗稱“請新媳婦”,以示家族親切和睦。
“請新媳婦”不僅在三日上要請,在第一年的正月里也要請。正月里,請新媳婦的范圍已不限于一家本當,而是本村中關(guān)系較好的都要請。不僅要請新媳婦,正月里女方的一家本當及要好街坊還要請新女婿。古峴一帶是六日上“叫媳婦”,喜主對“叫媳婦”的家庭,要設(shè)宴回請,稱“回桌子”。其他地方是“有你有我”,不再單獨“回桌子”。
新郎新娘除三日要到自家祖墳祭祖外,四日還要到新郎姥娘家上墳,五日到公公姥娘家上墳,叫“三輩不忘姥娘門”。祭時,皆用紅紙壓墳頂。
三日晚上,南村一帶鬧媳婦游戲再掀高潮。節(jié)目有“滾墩子”、煮栗子等。滾墩子,是在新房炕上,由青年男女將一只木頭墩子,對準盤坐在炕上的新娘子,滾動碰撞其身,并在滾動的同時念叨:“滾墩子,滾墩子,明年抱孫子”。另外,要將婚禮時放置在各處的紅棗、花生、桂圓、栗子收拾煮熟后,一并盛在茶盤內(nèi)供鬧房者食用。
13、其他禮俗
三日之后,婚禮雖然結(jié)束,但有關(guān)婚姻的風俗卻仍有很多。
舊時,女子結(jié)婚后的第一年,除了過年、打春、清明、中秋、臘八、辭灶以及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等節(jié)氣、節(jié)日外,其余時間要全在娘家居住。在回婆家過節(jié)時,新媳婦要帶“上炕禮”,亦稱“提喜兒”,主要有雞蛋、花生、瓜果、點心、糖果等,送給婆家老小享用?;也阂粠У倪@種風俗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后方漸消失。
婚后七日或八日,新娘要再回娘家,俗稱“叫九”或“住九”,就是在娘家住九天或“雙九”18天。期滿,由女方家的嫂子、姊妹和其他弟兄,抬食盒再將新娘送回。一般家庭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宴請招待,此時的食品已所剩不多,抬食盒常常是種形式,故有“抬著食盒溜街走,不知食盒有沒有;抬著食盒溜街轉(zhuǎn),做做樣子給人看”的俗語。新娘要向公公、婆婆、大伯哥、小叔子、小姑子等贈送鞋帽、衣物、荷包、粉袋等,俗稱“散針線”,受者要給錢。舊時的鞋子,一年四季全憑手工制作,由于制作難、人員多,新媳婦要吃不少苦頭,故有“好做的媳婦難做的鞋”之說。荷包多是新娘提前用綢子與布料雙層縫制的“煙袋荷包”?!胺鄞眲t是婦女做衣時彈線用的一種物品。兩種吉祥物品,做工精巧秀美,一般要各縫8-10只?,F(xiàn)在,鞋帽、衣物基本是買來相送,自做者很少。荷包、粉袋已基本無人再送。
正月里走丈母家也有固定的日子。舊時,平度多講究“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走丈母”?,F(xiàn)在,平南多是初三,平北多是初六。
舊時,平度西北鄉(xiāng)因靠海較近,有給丈人送魚習俗。其中,灰埠、新河一帶每年要送兩次魚,一次是正月里送開凌梭,一次是5月1日前后送鲅魚。舊有“閨女是娘的小棉襖,女婿是丈人的魚簍子”之說,也有女婿因負擔過重發(fā)出的“拉大鋸、扯大鋸,割倒恁姥娘的大槐樹,撈干飯、燉鲅魚,撐死恁姥娘個老大驢”的無奈和不滿?,F(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這一習俗得到了迅速蔓延。不僅西北鄉(xiāng)送,全市城鄉(xiāng)都開始在5月1日前后送起了鲅魚;不僅要送丈人,姑家、姨家、舅家也要送。
1947年前,南村一帶有“拜宗”的習俗,即當年結(jié)婚的新郎要在來年正月初一的早晨,到異姓的祠堂里拜“影”(懸掛的宗譜),問過年好,磕四個頭,以示團結(jié)和睦。1947年后,逐步消失。
農(nóng)耕社會的生產(chǎn)方式還使平度不少地方形成了“入了伏,掛了鋤,新鮮女婿看丈母”的習俗,即在伏季農(nóng)活較為閑散時,新女婿要打點禮品到丈人家看看或住上幾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