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何克抗:大力倡導與推行“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

       摘要:“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涉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理論、新型建構主義理論、深層次整合理論、新型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理論、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語覺論六個方面的核心理論。前四項用于中小學所有學科教學質量大幅提升與學生綜合素質(包括政治、思想、品德、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良好發(fā)展的理論支持。后兩項專門用于應對幾十年來一直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的兩個“老大難”學科。在這六大理論支撐下的教育信息化,確實可以做到“大投入有大產出”“高投資有高效益”,即確實可以讓這些試驗校大幅度提升各學科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提高不是籠統(tǒng)的、抽象的,而是能具體落實到中小學的各個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上。

       關鍵詞: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核心理論;舉措;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何克抗,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教授。

       本文發(fā)表在《中國教育科學》第3卷第1期 2020年1月

       “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完全由北京師范大學研究團隊(過去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現(xiàn)在則是未來教育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經過20多年的實踐探索,前后有數(shù)十位博士、上百位碩士參與,自主創(chuàng)新而成。它由六大核心理論支撐,稱為“4 2”。這“4 2”六大核心理論中的前四項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理論、新型建構主義理論、深層次整合理論、新型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用于中小學所有學科(包括文科、理科)教學質量大幅提升與學生綜合素質(包括政治、思想、品德、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良好發(fā)展的理論支持。北京石景山區(qū)楊莊中學與河北省湯河中學,能在兩三年內由一般甚至后進的農村中學快速轉變成為所在區(qū)、市的信息化先進示范校,就是上述四項核心理論起了重大理論支撐作用的有力證明。

       楊莊中學地處北京的石景山區(qū),原來只是一所普通的郊區(qū)農村中學,2003年參加我們的創(chuàng)新試驗以后,在2006年上學期全區(qū)17所中學(當年共有81個初中畢業(yè)班)舉行的初三統(tǒng)一考試中,以班級為單位排序,該校試驗班的英語成績排名第一,語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學科試驗班進入前5名。2012年5月香港鳳凰衛(wèi)視向全球介紹中國基礎教育的信息化進展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層次整合成果的節(jié)目中,中學的唯一典型就是楊莊中學。

       湯河中學地處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國家級貧困縣)的深山區(qū),不論是教學設施、師資、生源條件、教學質量在縣里都屬最差之列。該校從2004年8月開始參加創(chuàng)新試驗,2006年以后一躍成為全縣、全地區(qū)(承德地區(qū))乃至全省教育信息化先進典型和示范學校。湯河中學電腦教室的全部軟硬件都由微軟公司的“攜手助學”項目捐贈。湯河中學參與本課題后,由于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方面成效卓著,微軟專門聽取了有關湯河中學的情況匯報,作為獎勵,邀請湯河中學師生 代表團為期一周到美國西雅圖專程訪問微軟總部。在“攜手助學”項目的一百名受援助學校中,只 有這一所學校獲此殊榮。(令人遺憾的是,湯河中學因地處深山區(qū),學生人數(shù)少,2010年以后已與縣城另一所中學合并,名字也被取消了。)

       “4 2”六大核心理論的后兩項,是專門用于應對幾十年來一直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的兩個 “老大 難”學科——一個是自1978年以來就一直被批評為“少、慢、差、費”的語文(母語教學);另一個則是長期以來一直被社會各界諷刺為“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的外語教學?!爸袊厣畔⒒虒W創(chuàng)新理論”專門研發(fā)了能實現(xiàn)這兩個學科教學質量大幅提升,乃至跨越式發(fā)展的母語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和外語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語覺論”,也稱“兒童語言發(fā)展新論”)。從2000年以來,30多個跨越式教學試驗區(qū)(主要做語文和英語兩個學科)所取得的優(yōu)異教改成績及所產生 的重要影響,是后兩項理論科學性及正確性的有力證明 (“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已于2015年10月被翻譯成英文,作為心理學的最新專著,由國際上著名的學術出版商“斯普林格”(Springer)在全球出版發(fā)行(有紙質版和網絡版兩種)。由于該書英文版產生了較大影響力,2016年11月還被全文收錄進著名的ISCI所在文獻數(shù)據(jù)庫?!罢Z覺論”最近也已翻譯成英文并將出版。

       以上六大理論,我認為是國際領先的,可以引領全球的。就以“八歲能讀會寫”為例,全球發(fā)達國家(包括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國家教育計劃,其目標都是要求“八歲會閱讀”,沒有一個國家敢提“八歲會寫作”,而我們早在2002年就開始在深圳一所小學實現(xiàn)了“八歲能讀會寫”。2011年以后,我們不僅能在城市小學普遍達到這一目標,就連河北省豐寧(國家級扶貧縣)和隴南宕昌(甘肅貧困縣)的農村小學也能普遍達到這一目標,而且這些農村小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這些貧困地區(qū)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家庭環(huán)境都很差)。

       再以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為例,西方迄今只有一般的“整合”理論(“淺層次”整合),不知道該如何“深”。正因為如此,西方國家(包括美國在內)迄今還在為“信息化需要大投入,卻一直沒有大產出”而困擾和煩惱!我們之所以能夠實現(xiàn)學科教學質量提升方面的跨越式發(fā)展,是因為我們早就提出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層次整合理論”。

       又如對“靈感、頓悟如何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何形成)”,迄今國際上沒有一位心理學家能夠說清楚,因而也就始終找不到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有效途徑與方法,而我們早就有“創(chuàng)造性 思維理論”專著,且已被國際心理學界認可(2017年7月已被翻譯成英文由Springer出版)。這些難道不是國際領先?難道不能引領全球嗎?是的,在純科學技術領域,西方發(fā)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確實比我們先進,但是在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領域卻未必如此!我感覺當前我國學術界和教育行政領導部門,還是迷信西方、崇尚“洋人”的多,認為教育信息化領域總是美國領先,總是他們在引領全球(完全忽視中國學者的理論成果)。我認為這一觀點現(xiàn)在應該改變了,在教育信息化理論與 實踐領域是我們中國領先,是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在引領全球。我們之所以要大力倡導、宣傳和推廣“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就是因為它有中國文化基因,接中國地氣,并將對全球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產生至關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一、“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的主要內容

       “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的基本內容,如上所述包括“4 2”六大核心理論,具體來說,涉及以下六個領域。

       (一)“創(chuàng)造性思維理論”——DC模型的建構與論證(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英文專著)

       這是在總結、借鑒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新的腦科學、腦神經生理解剖醫(yī)學與心理學研究成果 基礎上首次提出的關于“靈感”與“頓悟”如何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何形成)的全新理論,該理論對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無可替代的指導意義與作用,也是支持中小學各個學科深化教學改革、顯著提升學科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創(chuàng)新理論之一。(事實上,支持中小學各個學科的深化教學改革,通常需要有四大核心理論與方法的支撐,“創(chuàng)造性思維理論”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

       (二)“新型建構主義理論”

       這是在虛心學習、借鑒西方建構主義強調知識主要是通過認知主體自主學習、自主建構基礎上(而不是通過別人灌輸)而形成的全新觀念和理論。我們首先批判、擯棄西方激進建構主義代表人物喬納森(Jonassen D H)等人把純主觀主義認識論作為建構主義的哲學基礎,并把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與突出學生認知主體地位這二者完全對立起來的錯誤觀點。喬納森認為只要是關注教師主導作用,就一定會影響和限制學生的自主學習,因而西方建構主義在教學過程中,包括在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過程中全都排斥教師主導作用。其次,我們對建構主義理論的文化淵源作了深入的探究,最終發(fā)現(xiàn)孔子的“啟發(fā)式”教學和“因材施教”才是建構主義最早的文化基因(而西方學術界迄今一直普遍認為,杜威的“兒童中心”與“活動中心”說,才是建構主義的由來和起源)。這絕不是我個人的主觀臆想或一種假說,而是經過嚴格論證的科學結論(詳見《中國特色創(chuàng)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的第2章第3節(jié))。在此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順理成章地提出以“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育思想(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作為自身根本指導思想,并以“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認識論作為自身哲學基礎的“新型建構主義”(有些學者把它稱之為 “中國式建構主義”)這種全新學習理論。

       通過我們在中小學的眾多試驗學校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教改實踐探索證明,“新型建構主義”已經成為在“教與學”理論方面,支持當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理論基礎。正因為如此,“新型建構主義”成為支持中小學各個學科深化教學改革的核心理論。

       (三)“深層次整合理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文專著)

       這是在批判繼承目前西方“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基礎上由北京師范大學自主創(chuàng)立的、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結構根本性變革的“深層次整合理論”,也就是能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理論。實際上,這也是支持中小學各個學科深化教學改革、大幅提升各學科教學質量與學生 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另一個核心理論。(如上所述,支持中小學各個學科的深化教學改革,需要有四大核心理論與方法的支撐,“深層次整合理論”就是其中之一。)

       (四)“新型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理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文高校統(tǒng)編教材)

       這是中國學者對傳統(tǒng)教學設計理論進行兩個方面的創(chuàng)新研究以后形成的全新教學設計理論。這兩個方面的第一個創(chuàng)新,是在系統(tǒng)科學由“老三論”(包括“系統(tǒng)論”“信息論”“控制論”)發(fā)展到“新三論”(包括“耗散結構理論”“協(xié)同學”和“超循環(huán)理論”)以后,在分析“新三論”基本內容及系統(tǒng)方法特征的基礎上,就“老三論”對教學設計理論形成和發(fā)展的支持,如何運用“新三論”促進教學設計理論和應用的深入發(fā)展,以及當前學術界在運用“新三論”建構新一代教學設計理論 過程中所存在的誤區(qū)這三個問題,作了深入的剖析與研究后形成的。這兩個方面的第二個創(chuàng)新,是在加涅的“以教為主”教學設計理論和喬納森等激進建構主義者所倡導的“以學為主”教學設計理論基礎上,吸納這二者之所長、擯棄二者之所短,并在“新三論”的系統(tǒng)科學方法和新型建構主義倡導的“主導—主體相結合”教育思想指引下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教學設計理論——“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理論。這是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下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因而最 受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歡迎的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與方法。(事實上,各個學科深化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都離不開“教學設計”,所以上述四大理論方法支撐的第四個,正是“新型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理論”的理論與方法。)

       對于中小學各個學科的深化改革,一般來說能有上述四大核心理論與方法支撐就可以滿足要求,但是下面會看到,由于“母語教學(語文教學)”和“外語教學 (通常是英語教學)”有其特殊性,多年以來一直都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兩門“老大難”學科,要實現(xiàn)這兩門學科教學質量的大幅提升,除了上述四大核心理論方法以外,還需要有緊密結合這兩門學科特點的創(chuàng)新學科教學理論指導才有可能。這正是“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要納入“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一種前所未有的“母語學科教學理論”)和“語覺論”(一種完全自主創(chuàng)新的 “外語學科教學理論”)的初衷與宗旨。這就使“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原來所具有的四大核心理論擴展成現(xiàn)在的六大理論。下面是對后兩種理論的簡要介紹。

       (五)“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英文專著)

       這是在批判繼承皮亞杰“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論”基礎上,結合自身多年參與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試驗研究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有關母語教學的全新理論。該理論對于信息化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母語教學在質量 方面的大幅提升 (由于提升的幅度確實很大,通常稱之為“跨越式發(fā)展”)具有無可替代的指導意義與作用。著名的、有極為顯著效果的、語言運用為中心的“2-1-1”母語教學模式正是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研發(fā)出來的。

       (六)“語覺論”(兒童語言發(fā)展新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英文專著)這是在批判繼承目前國際上喬姆斯基等人的“兒童語言生成與理解”理論基礎上,結合自身多年參與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驗研究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用于指導“第二語言教學”(通常指英語教學)的全新理論。這種教學理論對于信息化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外語教學在質量方面的大幅提升(由于提升的幅度確實很大,教師稱之為“跨越式發(fā)展”)具有無可替代的指導意義與作用,著名的以口語交際為中心的“1-1-1”英語教學模式正是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研發(fā)出來的。

       “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之所以會包括上述六個領域是因為:教育信息化的最終目標是要落實到各個學科教學質量的大幅提升與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發(fā)展上,而上面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理論”“新型建構主義理論”“深層次整合理論”和“新型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理論”就是用于支持中小學各個學科教學質量大幅提升不可或缺的創(chuàng)新理論(也就是支持各級各類學校各個學科深化教學 改革的四大核心理論)。其中——

       “創(chuàng)造性思維理論”,可為教師提供結合不同學科知識技能來培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教學模式與方法,真正做到:在完成學科知識與技能等基礎性教學的同時,使學生某個方面的創(chuàng)新素質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某個組成要素也得到有效培育,從而使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真正落到實處(而不是紙上談兵);

       “新型建構主義理論”,可為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在將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過程中,提供最正確、有效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與學”理論和方法的指導(包括輔助教師如何“教”的正確教育思想、教學觀念與教學理論,以及促進學生如何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建構的學習理論與學習策略),從而使教學目標的深入達成和各個學科教學質量的大幅提升更有保障;

       “深層次整合理論(“深度融合”理論)”,可以幫助廣大教師將信息技術融入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真正做到“大投入有大產出”“高投資有高效益”,從而使國際教育信息化領域自進入21世紀以來面臨的重大難題——“為什么信息化在經濟系統(tǒng)、企業(yè)部門以及軍事、醫(yī)療等領域能顯著提高生產力或取得重大成效,唯獨在學校教育系統(tǒng)的成效不顯”——得到解決,也使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能 夠真正產生出“革命性影響”,而不只是對教學手段、方法的某種改進或革新;

       “新型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理論”,則可以幫助各個學科的教師變革傳統(tǒng)課堂教學結構,讓信息技術有效融入各學科教學過程,從而為實現(xiàn)在質量提升方面跨越式發(fā)展的全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提 供有效支撐。

       另外兩種重要理論——“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和“語覺論”(兒童語言發(fā)展新論)上面已提到,是要為實現(xiàn)“母語教學”和“外語教學”(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是 “英語教學”)這兩個極為重要的學科在教學質量方面的大幅提升(由于提升幅度能達到一至兩倍,所以教師將這種質量方面的大幅提升稱之為“跨越式發(fā)展”)提供創(chuàng)新的學科教學理論與方法支持。

       大家知道,“母語教學”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被認為是“少、慢、差、費”(呂叔湘先生在1978年就最早對我國語文教學提出這一尖銳批評),而我國的 “英語教學”則一直被社會各界嘲笑為 “聾子英語”“啞巴英語”。我所在的研究團隊自90年代中后期開始到現(xiàn)在,歷經20多年在全國各個地區(qū)、幾百所不同類型中小學校的試驗研究與實踐探索,最終自主研發(fā)出兩種創(chuàng)新的學科教學理論, 即“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和“語覺論”(兒童語言發(fā)展新論)。如上所述,這兩種理論對于母語教學和英語教學確實具有無可替代的指導意義與作用,并能取得優(yōu)質教學質量與效果,是實現(xiàn)“母語教學”和“英語教學”在質量提升方面跨越式發(fā)展的強大理論支撐。

二、大力倡導與實施 “中國特色創(chuàng)客教育體系”

       由于教育信息化的宏偉目標,是要把我國廣大青少年(而不是少數(shù)大學生)都培養(yǎng)成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三方面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也就是能夠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實際貢獻的人才,所以這一目標的落實,絕不是通過兩三年的課題實施,或是通過增設某些課程就能做到,而必須把這一目標的貫徹、落實與當前我國的教育體系(特別是中小學教育體系)的貫徹、落實緊密地結合起來,甚至融為一體(也就是要在上述涉及六個領域的、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的指引下,將信息技術有效、深入地融入中小學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即真正做到“深度融合”),才有可能。

       眾所周知,自20世紀90年代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以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為標志的信息社會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上對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一直極為關注(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創(chuàng)新能力是21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在這方面西方最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經驗是倡導與實施“創(chuàng)客”和“創(chuàng)客教育”。創(chuàng)客教育的實施通常分為兩個階段:準備階段和實施階段。實施階段是要讓創(chuàng)客真正創(chuàng)作出“實體作品”;準備階段則要為 “創(chuàng)客”提供能創(chuàng)作出 “實體作品”所需要的知識基礎與必要技能,這正好可以與現(xiàn)有中小學的許多課程相結合,當然這還需要對現(xiàn)有中小學的課程內容、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和方法加以革新和改進才行。為此,自21世紀以來西方對中小學的自然科學及藝術類課程提出了以“STEM”或“STEAM”為代表的全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這里的S、T、E、M、A分別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shù)學(Math)和藝術(Art)?!癝TEM”和“STEAM”的含義是要把這幾個不同學科以工程為中心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而不是讓它們各自孤立和分離。可見,西方為了把青少年都培養(yǎng)成“創(chuàng)客”,而大力倡導的“創(chuàng)客教育”以及通過“STEM”或“STEAM”理念及相關教學方式力圖將“創(chuàng)客教育”與K-12(中小學教育)融為一體的思路及舉措是頗有創(chuàng)意的,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但是我們在向西方發(fā)達國家虛心學習的同時,也要具有批判性思維,而不能盲目照搬。這是因為,我們的國情及文化和西方完全不同,雖然有許多創(chuàng)新的理論、思想以及獨特的設計值得我們虛心學習,也有不少片面,甚至錯誤的東西需要我們去鑒別和擯棄。(激進建構主義之所以能在西方提出并廣泛流行,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這正是我們強調要實施中國特色創(chuàng)客教育體系,而不是直接套用西方創(chuàng)客教育體系的基本考慮與出發(fā)點。

       事實上,西方的創(chuàng)客教育盡管具有不少的優(yōu)點(其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強調,一定要創(chuàng)作出“實體作品”,從而使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落到實處,而不是說空話),但也存在兩大弊端:

       一是忽視“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純粹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fā)號召青少年參與創(chuàng)客活動,而忽視“為什么創(chuàng)新”和“為誰創(chuàng)新”問題,從而容易使青少年在創(chuàng)新能力有所發(fā)展的同時,迷失掉政治大方向,并給人生觀、價值觀的培育造成缺失;

       二是對“實體作品”的創(chuàng)作只關注“物質類”作品,而完全忽視“精神類”實體作品的創(chuàng)作,“物質類”實體作品對國家實體經濟的發(fā)展是非常需要的,很有好處,但忽視“精神類”實體作品,對國家的未來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會造成很大損失。

       而本人所在的研究團隊在認真吸納目前西方廣泛流行的“創(chuàng)客與創(chuàng)客教育”實施經驗及舉措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和20多年來我們研究團隊在全國30多個地區(qū)近600所中小學校從事深化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的豐富經驗,已經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實施“中國特色創(chuàng)客教育體系”的全新方法及相關舉措。

       為了讓“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為什么創(chuàng)新”及“為誰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能在“創(chuàng)客教育”中真正落實,“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客教育”必須與中小學現(xiàn)有的各學科教學緊密結合,即應與現(xiàn)有教育體系融為一體,而不要照搬西方的創(chuàng)客模式。創(chuàng)客教育只是現(xiàn)行教育體系的一種補充(或只是處于“業(yè)余化”水平),也就是說,我們自己倡導的、與西方不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客教育,應當是在正規(guī)學校的課堂或實驗室里針對全體學生來廣泛實施,而不是在博物館或文化宮里只面對少數(shù)青少年(甚至個別青少年)來開展。

       關于西方“創(chuàng)客”的由來及其內涵、對中西方“創(chuàng)客教育”內涵的分析與比較、當前我國“創(chuàng)客教育”的實施現(xiàn)狀,以及如何正確倡導與實施“中國特色創(chuàng)客教育體系”等詳細內容,可參看 《中國特色創(chuàng)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的第7、8兩章。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三、廣泛推廣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中國式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最早出現(xiàn)在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一所高中的化學課上,2010年以后才逐漸走向整個北美,并影響全球。翻轉課堂之所以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甚至熱烈追捧,是因為它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翻轉(或顛倒)后,把對新教學內容的初步接受與這類“淺層認知”的了解放在課前——讓學生在網上自主觀看“教學視頻”,而把做作業(yè),做實驗,對專門問題進行分析、解決、探究這類“深層認知”放在課內教師指導下進行。這樣顯然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更有利于信息技術與各 學科教學的深層次整合。所以,在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宏偉目標和運用“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的過程中,為了能與現(xiàn)有教育體系融為一體,特別是為了讓信息技術與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 真正實現(xiàn)深度融合,采用“翻轉課堂”這類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這樣才能更充分體現(xiàn)“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的特征與優(yōu)勢。

       我們之所以要采用中國式的翻轉課堂,而不是直接引用西方的翻轉課堂,是因為西方翻轉課堂雖然有許多優(yōu)點,但也存在兩大缺陷。

       第一個缺陷是,容易增加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由于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家里上網自己觀看和學習“教學視頻”資料,如果一天只有一門課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問題還不大,若是一天有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同時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就會嚴重增加學生的課外負擔,甚至影響學生身心健康。

第二個缺陷是,西方翻轉課堂難以向小學階段擴展。由于西方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家里上網,而網絡是把“雙刃劍”,小學生的辨別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還較弱,所以很多教育專家都不同意“翻轉課堂”進小學(北京市教委對此也有明確表態(tài))。

       中國式翻轉課堂,在吸取西方翻轉課堂全部優(yōu)點的同時,卻能夠完全免除以上兩大缺陷。實際上,所謂“中國式翻轉課堂”,是我們“跨越式教學”試驗校的教師對中小學各學科“跨越式教學模式”的另一種稱呼。對這些,教師通過大量實踐及教學案例發(fā)現(xiàn):雖然從表面看,“西方翻轉課堂”和我們的“跨越式教學模式”在形式上完全不同,但其內涵及實質卻有許多相似之處,二者都能深刻變革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結構”。正因為如此,不少教師把“跨越式教學模式”稱為“中國式翻轉課堂”。

       關于“中國式翻轉課堂”的由來與發(fā)展,它與西方翻轉課堂共同具有的本質特征和二者的區(qū)別所在,以及它的具體實施步驟、方法與相關案例等詳細內容,可參看《中國特色創(chuàng)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的第11、12兩章,這里就不再詳細介紹了。

四、應用“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的實際效果

       自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教育信息化都遇到一個重大難題——“大投入沒有大產出”“高投資沒有高效益”,教育信息化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要花成百上千億元的資金投入,各級各類學校的各個學科教學資源以及相關學習工具的研發(fā)也要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但令人非常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信息化在企業(yè)、經濟部門顯著提高生產力(成本明顯降低,而產品的產量、質量大幅提升),并在軍事、醫(yī)療等領域取得顯著效果的同時,在教育領域(尤其是在中小學)卻成效不顯,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似乎成了可有可無,錦上添花的東西,而非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更未能產生出“革命性影響”。尤其是近10年,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特別是美國學者)對這一重大難題進行過多方面的反思與探討,但都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在內)迄今為止都還沒有形成,或研究出一種能夠真正指導教育信息化有效實施的系統(tǒng)完整科學理論。而本文提出的、包括有“4 2”六大理論支撐的“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正是這樣一套系統(tǒng)完整的科學理論。

       事實上,20多年來我們北京師范大學研究團隊已在我國30多個縣區(qū)級試驗區(qū)、近600所各級各類中小學試驗校(包括東部城市發(fā)達地區(qū)、城鄉(xiāng)接合部薄弱地區(qū)、中西部農村地區(qū)以及邊遠貧困山區(qū)的中小學試驗校)多年教學實踐的檢驗證明,在這六大理論支撐下的教育信息化,確實可以做到“大投入有大產出”“高投資有高效益”,即確實可以讓這些試驗校大幅度提升各學科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提高不是籠統(tǒng)的、抽象的,而是能具體落實到中小學的各個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上。本文開頭曾對前四種核心理論用于指導中學各學科深化教學改革所取得的顯著效果,以“楊莊中學”和“湯河中學”為例作過介紹,下面我們再對這六種理論(尤其是后面兩種前所未有的、國內外領先的學科教學理論)對指導中小學各個學段(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語文和英語)學科教學質量大幅提升(乃至“跨越式發(fā)展”)所產生的驚人效果,作一些補充說明。下面著重以“語文”和“英語”學科為例。

       語文:通過兩年左右時間,能使上完小學二年級的兒童(包括農村兒童)普遍做到“能讀會寫”(八歲“能讀會寫”,這絕對是國際領先水平,西方發(fā)達國家對這一口號,連提都不敢提,他們一般只敢說:“爭取‘八歲會閱讀’”;而我們不僅敢說,還能普遍做到)——能認讀2500以上的常用漢字,能閱讀青少年通俗讀物,并能在1課時(40分鐘)內用電腦打寫出七八百字(或用手寫出三四百字)結構完整、通順流暢的文章。

       英語:要讓上完小學的學生(包括新課標規(guī)定小學只上四年英語的農村學生)在詞匯量、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等方面得到顯著提高;總體上,要讓小學畢業(yè)生在詞匯量、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這幾個方面都能達到新課標規(guī)定的初中畢業(yè)(甚至高一)的水平。

       中小學所有其他學科:要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達到學科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素質的較大幅度提升,這種提升可以從達到新課標三維教學目標的深度、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三方面來具體衡量。

       與此同時,要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孝順父母、關愛他人、堅忍不拔的心理素質、合作精神、仁愛之心等)有良好的發(fā)展。

       這些先進目標(教師一般稱之為“跨越式發(fā)展”目標)不是“拔苗助長”,更不是“作秀”,也不是純主觀的美好愿望,而是在正確理論指引下,經過長期試驗研究得出的科學結論。與中學階段在“中國式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指引下產生出一批以楊莊中學、湯河中學為代表的跨越式發(fā)展學校案例類似,在小學階段也造就出了不少在質量提升方面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校案例,而且數(shù)量更多,內容也更豐富多彩。并且有一大批普通教師(甚至后進教師)兩三年內就變成當?shù)亍懊麕煛蹦酥寥珖懊麕煛钡目上铂F(xiàn)象。下面我們舉一個讓人非常驚喜的例子。

       2012年10月,在著名網絡媒體百度的網站上曾經有過一篇讓人震驚的報道:當年10月,百度教育事業(yè)總監(jiān)張高博士率領了北京的8家報刊與電視媒體,專程到隴南宕昌(甘肅貧困縣)的何家堡小學,現(xiàn)場采訪一件讓人難以相信的事實——

       何家堡小學是當?shù)剞k學條件很差的一所農村薄弱校,該校學生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英語老師韓冬花2000年剛從隴南師專畢業(yè),由于教學經驗不足,學生的基礎又很差,在該校任職期間,她所 教班級學生的英語成績很不理想(70%~80%的學生都不及格),在歷年6月底由縣教研室主持的全 縣中小學英語測試中,她所教班級總是處于全縣倒數(shù)第一、第二的位置。2011年8月該校開始參與“中國式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指引下的“跨越式英語教學”試驗研究,韓冬花是該校試驗班教師。誰也沒有料到的是,還是這位老師,還是留守兒童為主的班級,只是通過“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的培訓就改變了她原來的英語教學觀念、教學模式與方法,到2012年6月(試驗將滿1年時),在縣教研室主持的新一輪全縣英語測試中,她所教的三年級(課標規(guī)定農村小學英語課從三年級開始上)居然70%~80%的學生都達到了優(yōu)秀(原來是70%~80%的學生都不及格)。更讓人感到震驚的是,這個班學生的成績竟達到了全縣小學同年級的最高水平。由于這項試驗得到“西部陽光農村發(fā)展基金會”的支持,所以這個消息被該基金會秘書長傳到了北京,并引起百度等媒體的高度關注。經過百度等八家媒體的現(xiàn)場聽課、觀摩和對師生的面對面采訪,他們終于確認了這一事實,對農村薄弱校的留守兒童能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將英語的聽、說能力提高到這種程度,深表贊嘆。為此,百度總監(jiān)當場獎勵何家堡小學10萬元。原來何家堡小學因學科教學質量很差,該校校長曾幾次遭到撤職警告,而參與這個試驗兩年后,何家堡小學已成了當?shù)氐南冗M示范校,曾遭撤職警告的校長,現(xiàn)在成了模范校長,韓冬花老師兩年后也成了縣里的英語“名師”,2015年還被評為“全國跨越式教學名師”。

       類似何家堡小學“由薄弱校變名?!薄㈨n冬花老師“由后進教師變名師”這樣的事例,在我們跨越式試驗校中絕非個案,而是相當普遍。例如,深圳南山區(qū)的白芒小學,在2003年參加跨越式試驗之前,是南山區(qū)50多所“中心小學”中三所最落后的城鄉(xiāng)接合部的農民子弟學校之一,而在2006年做了兩三年試驗以后,已一躍成為南山區(qū)甚至深圳市(后來還成為廣東省)的信息化先進示范校。還有廣州市越秀區(qū)的東風東路小學,在90年代初期,只是一所普通的街道小學,在90年代中后期 參加我們用“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指導的早期試驗后,到2000年已發(fā)展成“廣東省級一類名校”。2002年6月東風東路小學又成為我們第一個“跨越式試驗區(qū)”的領頭羊,開展“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指導下更深層次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試驗,并取得非常顯著的成效,所以到2005年以后,東風東路小學又超越“培正”“育才”等傳統(tǒng)名校,一躍成為整個廣州市在教學質量方面首屈一指的小學。

       像何家堡小學、白芒小學這樣由薄弱校變名校,以及像韓冬花老師那樣由后進教師變名師這類案例,在我們近600所跨越式試驗校中可謂舉不勝舉。事實上,這也正是“跨越式教學試驗研究”的宗旨和目標,也是“跨越式發(fā)展”的真實、確切內涵所在!

       我們之所以敢說“跨越式發(fā)展”目標是“科學結論”,而不是“拔苗助長”,是因為只要滿足下面提到的兩個條件,大幅提升學科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就一定可以實現(xiàn)。換言之,這種信息化教學的創(chuàng)新理念與模式是完全可重復、可操作、可推廣的。

       自2000年以來,我們在30多個不同類型試驗區(qū)、近600所試驗校進行的大量教改試驗證明:只要滿足下述兩個條件,我們雖不敢說百分之百能實現(xiàn)上述跨越式發(fā)展目標,但至少85%沒有問題。而且尚未能完全達到跨越式發(fā)展目標的試驗校還能確切地找到其原因所在——不外乎以下兩種原因:1.個別校長對“試驗課題”缺乏認識,不太重視(特別是有些年齡偏大、快要退休的校長,已缺乏上進心與改革意識);2.有些學校(尤其是農村校)由于嚴重缺編,教師負擔太重(一位教師要承擔兩三門課,有的還要當班主任),根本沒時間來學習試驗課題的新理念、新教法和熟悉相關的教學 資源。

       而要實現(xiàn)上述跨越式發(fā)展目標的兩個條件,其實并不復雜,但缺一不可。這兩個條件如下面所述:一是認真關注學生。要設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此,必須為學生提供認知探究工具、協(xié)作交流工具、情感體驗與內化工具——語文的擴展閱讀材料和英語的擴展聽讀材料即起這種作用;數(shù)理化等理科則需要有基于計算機的學習軟件來充當這類工具,如數(shù)學的幾何畫板、建模軟件、制表工具,物理的交互性課件、VR(虛擬現(xiàn)實)和AR(增強現(xiàn)實)軟件,化學的仿真實驗,等等。二是認真關注教師。要運用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模式、方法去培訓試驗教師。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涉及試驗研究的“指導思想”“教學理念”以及“如何進行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設計”等方向性問題;教學模式、方法則解決試驗教學如何具體實施與操作的問題(使試驗教學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復性”和“可推廣性”)。

       由上述六大理論支撐的教育信息化的宏偉目標——大幅提升中小學各學科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素質,也就是真正做到“大投入有大產出”“高投資有高效益”的目標,經過我們20多年、30多個縣區(qū)級試驗區(qū)的試驗研究與實踐探索證明是完全可以達到的,之所以未能在更大范圍(乃至全國范圍)推廣,只是因為多年以來學術界以及社會各界(包括有些行政領導部門),都是關注教育信息化的技術環(huán)境、技術條件比較多,對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的理論支撐不太過問。尤其是教育界,不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教師崇尚西方文化的傾向都不容忽視——他們總以為在教育信息化領域,西方(特別是美國)肯定比我們先進、比我們超前,而對本土的自主創(chuàng)新,往往不太愿意相信,更不會深入實際到現(xiàn)場去調研或觀摩。這正是本人已經邁入耄耋之年仍堅持要撰寫本文及相關專著的初衷。本文沒有把教育信息化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各種在線“教與學”平臺的研究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 等內容列進來,并非這些內容不重要,而是這些“技術性”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各種教與學支撐平臺的研發(fā),已經并且一直受到學術界和企業(yè)界的高度關注,無須我再多說,所以這里我只是把“中國特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理論”所包含的“4 2”六大領域,以及為達到教育信息化宏偉目標所必須采取的戰(zhàn)略舉措和相關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作為本文主要內容進行探討。

腳注:略

(責任編輯 李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何克抗:論創(chuàng)客教育與創(chuàng)新教育
余勝泉 | 建構主義理論與建構性教學(PPT 視頻)
專訪何克抗:課堂教學結構的變革是教育變革的核心內容
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化條件下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構建
圖書推薦|何克抗 著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有效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