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遠 航(廣東)
一.與朱元思書(吳均)
1.注音:①縹 碧 ②泠 ?、?u>鳶 戾
?。玻?/span>解釋: ①獨絕(獨一無二)②縹碧(青白色)③經(jīng)綸(籌劃、治理 )
?。常?/span>翻譯:
?、?/span>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span lang="EN-US">
?、?/span>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穑耗切槊麡O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自己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4.用原文句子回答:
?、?/span>描寫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磉_贊美之情的句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span>用夸張手法寫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
③用比喻的手法寫水的動態(tài)美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span>作者發(fā)出慨嘆,含蓄表現(xiàn)作者淡泊名利、鄙棄名利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鳶飛戾天 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簡答:
①本文生動簡潔地描寫了富陽、桐廬一帶富春江上優(yōu)美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向往自然、淡泊名利、厭棄塵欲的心態(tài)。
?、?/span>第一段總寫,巧妙地融寫景、敘事、抒情于一體,為全文奠定了寧靜淡泊的基調(diào)。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span>第二段寫“異水”。從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span>第三段詳寫“奇山”:奇在它的整體形象和情趣。并抒發(fā)了作者愛慕自然、淡泊名利、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span>作者用“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寫山,這樣寫的好處:在幻覺中產(chǎn)生“負勢競上”的想象?!?strong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⑥本文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寫景的表達效果: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親臨其境。
二.三峽(酈道元)
?。保?/span>注音: ①曦 ②溯 ?、弁?u> ④屬
?。玻?/span>解釋?、訇I(缺)②曦(陽光)③奔(飛奔的馬)④良(真,實在)⑤屬(連續(xù))
?。常?/span>翻譯:?、?/strong>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②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
?、?/span>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④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懸泉和瀑布,在那里飛流沖蕩。
⑤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xù)不斷,異常凄涼,空蕩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
?。?strong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本文寫出了三峽的壯麗景色。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隱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分夏春冬秋四季來寫,表達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5.概括三峽四季的特點:?、傧募荆?u>水勢迅急兇猛 ②春冬:景色秀麗奇絕 ?、矍锛荆?u>蕭瑟凄涼
?。?/span>.第一段總寫三峽地勢
?、袤w現(xiàn)三峽長的語句是:三峽七百里 ?、隗w現(xiàn)三峽險的語句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垠w現(xiàn)三峽高深窄的語句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鼙憩F(xiàn)江水十分清澈(山河秀麗)的語句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7.用原文句子回答:
①從視覺角度描寫兩岸連山的: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诿鑼懭龒{夏季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③ 描寫三峽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描寫三峽秋季景色的: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8220;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聯(lián)想到李白的兩句詩: 8.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
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9.文末引用漁歌的作用是什么? 表明人們的感傷心情 (突出人們悲傷的感情)
三.陋室銘(劉禹錫)
?。保?/span>注音:①馨 ?、谌?u> ③牘
2.解釋: ?、倜ǔ雒谲埃ㄆ返赂呱校埒櫍ù螅馨笭ü俑墓模?span lang="EN-US">
3.翻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 ?span lang="EN-US">
4.用原文句子回答:
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span>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苊鑼?span lang="EN-US">"陋室"環(huán)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憩F(xiàn)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⑤用比喻贊美“陋室”、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校?span lang="EN-US">
?。怠?/span>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
?。?/span>.本文從哪幾方面描寫陋室的? 陋室的環(huán)境、室中人和室中事三個方面
7.文中說“斯是陋室”,而結(jié)尾卻說“何陋之有”,到底這屋子陋還是不陋呢?
從建筑和室內(nèi)布置看是簡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這屋就不顯得簡陋了
?。?/span>.用諸葛廬、子云亭類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四.愛蓮說(周敦頤)
?。保⒁簦?/span>①蕃 ?、阱?u> ③漣 ④褻
?。玻?/span>解釋:①蕃(多)②濯(洗滌)③植(樹立)④褻(親近而不莊重)⑤謂(認為)⑥宜(應當)
?。常?/span>翻譯:
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只愛蓮從淤積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沾染,經(jīng)過請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
?、诰罩異郏蘸篚r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對于菊花的的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4.這篇文章在寫法上一個突出特點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 。
本文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jié)操的思想感情,批評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風。
5.用原文句子回答:
?、倜鑼懮徝篮眯蜗蟮木渥樱?u>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②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集中表現(xiàn)蓮的高潔品質(zhì),現(xiàn)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身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圩钅芨爬ㄉ徎ǜ哔F品質(zhì)的句子是:蓮,花之君子者也。把"蓮"比作君子,作者認為君子應該是:品德高尚的人。
?、輰懢诱保ㄟ_事理,不攀附權(quán)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薇憩F(xiàn)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吖珗@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文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6.寫菊、牡丹的目的:襯托蓮花的高潔。
7.“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了上文“世人甚愛牡丹”。
把“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放在結(jié)尾的目的是: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寫作目的,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追求富貴)、趨炎附勢的世風的鄙棄。
五.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1.解釋 ①念(考慮 想到 )②但(只是) ③寢(睡覺)④交橫(交錯縱橫)
2.找出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點:承天寺 人物:我(蘇軾)與張懷民 起因:我見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經(jīng)過: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結(jié)果:我與張懷民相與步天庭中
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哪里的夜沒有月亮?哪兒沒有竹子和松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啊。
?、谙嗯c步于中庭 同張懷民一同走到院里
4.如何理解“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的含義。
惋惜無人賞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祿,為俗務所累,無暇及此,表現(xiàn)作者和張懷民超凡脫俗,摒棄一切凡塵事物的拖累,淡泊寧靜的情懷
?。?/span>.描寫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直接抒發(fā)作者感情的句子: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6.本文以月光為線索,描繪了一幅夏夜月光圖,表達了作者曠達(豁達)的心境。
?。罚?/span>本文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的表達方式,按表達方式分三層:第一句寫月色入戶,欣然起行;第二至四句寫庭院漫步,觀月賞景;最后三句寫月夜問天,自喻閑人。
8.寫出作者在黃州期間所寫的詩詞兩句:
?。ǎ保朵较?#183;山下蘭芽短浸溪》表現(xiàn)作者雖處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ǎ玻冻啾谫x》: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六.桃花源記(陶淵明)
1.注音并解釋①豁(開闊)②儼(整齊)③怡(安適愉快)④語(告訴)
2.解釋:①交通(交錯相通)②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③妻子(妻子兒女)④間隔(隔絕)④要(邀請)⑤具答之(他們)⑥咸(全,都)⑦為(對,向)外人道也
3..翻 譯:
①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老人小孩都愉愉快快、高高興興)
②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還可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③自云先世避秦時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 ,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軉柦袷呛问溃瞬恢袧h,無論魏晉。(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4.簡 答:
①漁人“甚異之”的原因些?(一是以前未見過桃花源;二是桃花林面積之廣;桃花林里沒有其它樹種;四是景色秀美) ②“桃花源”是虛構(gòu)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它呢?請用簡短的話回答:一是表達對黑暗社會的不滿;二是為了寄托自己的理想(景色優(yōu)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的社會)
③文中描寫了桃花源人社會風尚的哪兩個方面?生活幸福;民風淳樸。
④“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不想被外面的 Z?。唐茐牧怂麄兡壳暗暮推綄庫o的生活根據(jù)“漁人”的行蹤,各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①發(fā)現(xiàn)桃花源、②訪問桃花源、③辭別(離開)桃花源、④再尋找桃花源
⑤文段從桃花源的 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風尚 兩方面表現(xiàn)世外桃源的美好。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中的“具言”和“嘆惋”的內(nèi)容各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
①“具言”是指漁人說的是秦末以來的歷史。
②“嘆惋”的是桃源中人,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 D L、黑暗而嘆惋,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過著痛苦生活而嘆惋。
6.用原文中的句子詞語回答:①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甚異之。 文中是什么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②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文中總寫漁人感受的一個詞是:豁然開朗
③描寫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④描寫桃花源社會環(huán)境的安寧的句子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 并怡然自樂。
⑤描寫老人和小孩神情(精神狀態(tài)).表現(xiàn)出一幅和諧安寧.自得其樂的幸福生活圖景的句子是:黃發(fā)垂髻, 并怡然自樂。
⑥最能體現(xiàn)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a.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b.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人厭惡戰(zhàn)爭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⑦本文“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為何嘆惋不已?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⑧本文虛構(gòu)了一個理想的社會,從總體上描繪了這一世外桃源生活圖景(作者理想的社會)的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⑩出自本文有些成語一直沿用至今,請寫出來:世外桃源;落英繽紛;豁然開朗;老死不相往來;怡然自樂;雞犬相聞;無人問津。
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gòu)的理想社會?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
7、在現(xiàn)代生活中,有人對自己周圍發(fā)生的事情茫然不知,被別人說:“你成了桃花源中人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與世隔絕,孤陋寡聞,不問世事。)
8、有人認為桃花源中的人的“衣著”不可能“悉如外人”。
七.馬說(韓愈)
1.解釋:①雖(即使)②或(有時) ③見(呈現(xiàn),露出來)④食si(喂養(yǎng))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祗死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只是辱沒在仆役的(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因日行千里而出名)
3.用原文中的句子詞語回答:
●表明造成千里馬“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的原因(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的句子(用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回答)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馬也
●引人深思,描繪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的句子是:祗死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寫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懷才不遇的人??畤@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
○描寫千里馬遭遇的句子 祗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千里馬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 ①伯樂不常有。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食馬者淺薄愚妄表現(xiàn)在(策馬者是怎樣的不認識千里馬?):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盡其材③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對食馬者進行強烈諷刺的一句: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馬說》中提出人才培養(yǎng)需要外在條件的句子是: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本文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馬也。
4、簡 答:
(1)這篇文章采用 托物寓意 的寫法。
(2)文中的“伯樂”和“千里馬”各喻指什么?
“伯樂”比喻(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tǒng)治者)“千里馬”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
食馬者比喻不識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淺薄愚妄的統(tǒng)治者。
(3)第一段說明千里馬的才能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不知馬”;第三段歸納全文中心,對“食馬者”進行嘲諷。
八.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1.解釋字詞。
①致(得到 ) ②俟(等 ) ③稍(稍微) ④腰(在腰間掛著) ⑤益慕(更加仰慕) ⑥湯 (熱水 )
2.選出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B) A.于: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戰(zhàn)于長勺 B.之:當余之從師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而:足膚皸裂而不知/氣可以養(yǎng)而致 D.以:以衾擁覆/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翻譯下面的句子。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內(nèi)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4.人們?yōu)槭裁?#8220;多以書假余”? (因為我守信,按時還書)
5、從第一段看,作者能夠?qū)W業(yè)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好學;博覽群書;虛心請教。
6、本文運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
7.作者從哪些方面記述了成人后求師的艱難?三個方面:叩問之難;旅途之艱;生活之苦
8.寫作者求學經(jīng)歷的目的:
勉勵當時的太學生不要辜負良好條件,要刻苦讀書,以期有成。
9.本文的寫作特色之一是善于運用對比手法:一是富家子弟的豪華與作者自己的貧寒的對比;二是太學生們學習條件優(yōu)越和作者自己學習條件低劣的對比,通過對比得出結(jié)論:其業(yè)有不精,……之專門耳。
10、說說現(xiàn)代中學生應該有怎樣的苦樂觀?
要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條件差,要勤勉治學,不怕吃苦;學習條件好,更要好好珍惜。
11、太學生們學習條件優(yōu)越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有書可讀;有師可問;無奔走之勞;無凍餒之患。
九. 小石潭記(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翻譯
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青蔥的樹,翠綠的莖蔓,遮蓋交結(jié),搖動下層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好象都在空中游動,周圍什么也沒有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魚的影子,靜止不動;有忽然向遠處游去,往來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歡樂。
③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隱忽現(xiàn)。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④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不覺心神凄涼,寒氣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2、用原文回答
①點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我”發(fā)現(xiàn)并找到小石潭的經(jīng)過是: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③點明小石潭的特征的詞語是:清冽 。
小石潭的全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④描寫潭上的景物的句子:A、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B、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⑤請分別寫出表現(xiàn)游魚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語句。
靜態(tài):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動態(tài):空游無所依,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⑥潭水清澈句子: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3.用“∥”給第一段分層并概括層意。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 第一層:寫小石潭的方位和循聲發(fā)現(xiàn)它的情況 第二層:寫小石潭的概貌
4.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B ) A.這三段是按空間順序?qū)懴聛淼?/span>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兩句都是從正面描寫水清。 C.選文第二段主要運用比喻的方法寫景。 D.選文第三段中的“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透露作者被貶后的抑郁憂傷之情。
5.本文寓情于景,說說作者觀魚時的心情,游覽到最后又是怎樣的心情?
觀魚時寫魚“似與游者相樂”,折射出作者欣賞美景之初的愉悅的感情;觀魚后坐潭上,感到風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反映了作者抑郁怨憤的心情。
6、本文按照游覽順序來寫,條理清楚。
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聞聲—見形)(水—石—樹—魚)小潭源流→潭中氣氛(溪身—岸勢)(氣氛→感受)
7.解釋:
①西(向西)②可:大約③弈(下棋)④斗(像北斗星一樣)折蛇(像蛇一樣)行
8.本文從哪幾個角度描寫小石潭的水?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寫出了水的什么特點?
①水之清、水中魚、水之源 ②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③清。
?。?/span>.對偶:小石潭凄寒幽靜?。ㄏ旅嫒芜x一句)
岳陽樓壯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寧靜 瑯琊山蔚然深秀
QQ空間: http://1336721112.qzone.qq.com
網(wǎng)校地址: http://space.30edu.com/07660229/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