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如何分解分論點
2008-04-05 12:46:51| 分類: 專家施招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
馮永忠
議論文重在說理,道理貴在深刻而廣博。但是大多數(shù)學(xué)生都只滿足于樹立明確的中心論點,而缺乏更深入的思考,從而形成了觀點加論據(jù)的簡單議論文,語言平淡、蒼白,思維缺乏張力。確定論點固然重要,但展開論點更為重要。要將道理分析得深刻就應(yīng)該分解中心論點,得出分論點,在深度與廣度上推進,具體而言有以下分解思路的方法。
一、并列分解
并列式分解就是從不同的側(cè)面橫向展開來分解中心論點。歷來我們都將議論文分為提出問題(是什么)、分析問題(為什么)和解決問題(怎么樣)三部分,但是我們不一定要將這三個問題都闡釋清楚,可以擇取其中之一,從不同側(cè)面來展開。
1.并列分解“是什么”
分解“是什么”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內(nèi)涵而言。如話題“自嘲”可以這樣分解:
①自嘲,是機敏的退讓;
②自嘲,是面對缺點的勇敢;
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遼寧話題“肩膀”可擴展為三個分論點:
①肩膀裝載著幸福,肩膀是親情的牽掛;
②肩膀承載著快樂,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③肩膀搭載著甜蜜,肩膀是愛情的相守。
2.并列分解“為什么”
這是因果關(guān)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論點后,從不同的側(cè)面來闡釋。如以《貧困也是一筆財富》為題進行作文,題目已經(jīng)表明了中心論點,那么分論點可以這樣設(shè)計:
①貧困可催有志者奮發(fā)圖強,改變命運,窮則思變;
②貧困可以培養(yǎng)人的意志和毅力;
③貧困能增長人的能力,人的許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鍛煉出來的。
3.并列分解“怎么樣”
這是從解決問題的途徑來進行分解,如話題“人生的加減法”可以提出:
①面對人生的加減,要攜一顆淡然之心;
②面對人生的加減,要加一點自然的清逸野氣;
③面對人生的加減,貴在堅持自我。
二、遞進分解
1.按議論步驟遞進
議論文一般是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步驟來寫作,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解決議論文的三個問題,這其實就是一種遞進關(guān)系??梢约泄P力寫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個方面都作全面詳細的寫作。還以話題“人生的加減法”為例,可以這樣分解:
①是什么:面對人生的加減,要加一點自然的清逸野氣,減一點人工合成的矯揉造作。
②為什么:因為物欲橫流,社會需要抵制誘惑,堅守真實的自我,拒絕庸俗,追慕崇高。
③怎么樣:既要有出世的隱逸,又要有入世的積極。
2.按論點內(nèi)涵遞進
這是就論點的內(nèi)涵方面而言,論點內(nèi)涵本身呈遞進關(guān)系,主要表現(xiàn)在對事物的理解程度,從表面進而認識到事物的本質(zhì),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質(zhì)。如話題“問”,一位考生以“問——打開真理之門”為論點,然后分解為三個分論點:
①好問,就是對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種好奇心與探究欲,是問的基礎(chǔ);
②敢問,就是敢于向權(quán)威、規(guī)則挑戰(zhàn),以求真知,是問的發(fā)展;
③會問,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真理,是問的目的。
文章從“問”的三個方面“好問、敢問、會問”層層遞進展開,由基礎(chǔ)到發(fā)展到目的逐層深入的解開“問”的道理,論證嚴謹有力。
三、辯證分解
辯證分解需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透過事物的本質(zhì)看到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缺點,即事物的反面,防止“一葉障目”或“過猶不及”,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方能使論證更具說服力。
可以是分論點的對比展開。如2005年北京作文《說“安”》可以分解為:
①我們喜歡安,渴望安;
②我們又要提防安,不要以一晌貪安而蒙蔽了雙眼;
③人生、國家定要將“安”字慎選。
也可以是分論點內(nèi)部辯證分析。一篇《忘記什么,銘記什么》是這樣分解的:
①忘記等待時的付出,銘記了過程的快樂;
②忘記工作的卑微,銘記奉獻的偉大;
③忘記榮華富貴,銘記那份職責(zé);
④忘記了寒冷與黑暗,銘記了那份溫暖。
四、比喻分解
這是一種化抽象為形象的分解方式,論點不直接表明,而是用喻體表明觀點,使文章顯得含蓄又有底蘊。當(dāng)然這不是論點分解的主要形式,但別有一番情趣,可以增加作文的形象性。
如話題“讀”,有考生將中心論點定為:讀,一把鑰匙。然后分解為:
①讀,一把鑰匙,一把可以打開心靈的鑰匙;
②讀,一把鑰匙,一把可以理解別人的鑰匙;
③讀,一把鑰匙,一把能打開心靈黑暗世界的神奇的鑰匙;
④讀,一把鑰匙,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鑰匙。
掌握了以上分解方式,寫作時既能集中闡述中心論點,防止走題現(xiàn)象,又能充分地調(diào)動思維,向深度與廣度推進,使文章?lián)u曳多姿。
《語文報·高考版》2007年第2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