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時期的官服主要是上下一色的質孫服與腰間有細褶的辮線袍,這兩種服裝是頗具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袍服,便于馬上騎射生活。
元代入主中原后,官服中的公服形制承襲漢制,按色彩、紋飾等的不同劃分官階品級。
時間來到明代,這個由朱元璋建立的中國封建歷史時期最后一個漢民族大一統(tǒng)王朝。明代被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時期,因蒙元時漢文化一定程度的衰落,恢復漢制是亟待朱元璋解決的一大問題。
本著“上采秦漢,下取唐宋”的政策,明代在服飾層面也要“返祖”漢制,但對于前朝功能性比較強的“異服”,其亦不可抗地繼承下來。
如蒙人便于騎射的辮線襖演變?yōu)槊魅说馁N里和曳撒;蒙人服用廣泛的搭護被明人納入官服體系中;蒙人作為貴族標識的胸背也被明人賦予“治國安邦”的新內涵,成為劃分官階等級的依據(jù)……
雪梨寫此文的目的,是要厘清元代到明代的官服發(fā)展脈絡,看明代在恢復“以禮為本”的漢制基礎上,還吸收改造了哪些元代少數(shù)民族服飾元素,并將其與漢官服文化結合,產生了自己的一套官服體系。
1.漢制官服——百官公服制
《元史·輿服志》中將官員的服裝分為了“公服、朝服、祭服、質孫服”四大類。
其中,公服屬于漢制官服,是品官在公事、常朝、謁見、婚禮時所穿的一種服裝。
我們來看其形制。
首先,它主要是羅制成的,大袖、圓領、右衽為其特點。
一品到五品都是紫羅服;六、七品是緋羅服;八、九品是綠羅服。
既然一品到五品都是紫色,那我們怎么區(qū)分誰的官大誰的官小呢?
主要看衣服上的花紋:一品二品都是獨科花,只是大小不同——一品直徑五寸,二品直徑三寸;三品是直徑二寸的散答花;
四品以下到七品都是小雜花,四、五品直徑一寸五分,六、七品直徑一寸;八、九品的服裝上沒有花紋。
其次,各個品階的紅色皮革腰帶上的帶板材質是不同的:一品是玉帶板;二品是花犀帶板(用犀牛角做的,黑地遍布碎小黃花如椒豆斑的叫花犀);
三、四品是用黃金做的荔枝紋樣做帶板;五品以下都是用印度犀牛角即烏犀角做帶板。
最后,元代公服都配以用漆紗做的蹼頭,兩側有展角;穿黑色皮革做的靴子;上朝時拿的手板“笏”,則是用象牙或者銀杏木制成的,上圓下方。
2.蒙制貴族服飾之——“搭護”
搭護是蒙古語“dahu”的音譯,原意是襖子或皮襖,冬季罩在質孫長袍外面穿著,非常保暖。這在《元朝秘史》里均有記載。后來發(fā)展為一種半袖或無袖的衣物,面料也不再僅限于皮料。
據(jù)《事物紀原》記載,搭護就是隋唐時的半臂。有學者認為蒙古族南下入主中原后,才改“半臂”為蒙語的“搭護”。
但又有學者從形制和穿用之人不同為出發(fā)點,否認了這一說法:唐代半臂的形制是垂領、右衽、袖極短,襟處有鈕,附腰襕。
至于穿用之人,日本服飾學專家關根真隆認為,隋唐時著半臂的人有下層官僚在非公事場合穿著及作為“樂服”穿著;葉夢得在《石林燕語》中說半臂是武士服。
再看元代半臂,其形制多樣,服用范圍很廣,男女皆服,上到天子、百官下至百姓皆服。
主要分為直領短衫式半臂(這款就跟隋唐時半臂一樣)及交領右衽長袍式半臂(搭護)兩類,后者兩邊開叉、過膝。
元李裕庵夫婦墓出土交領右衽“搭護”
在婦女中盛行的搭護一般是無袖的,有點像現(xiàn)在說的馬甲,但比馬甲長,在元代時被稱為“比甲”。
據(jù)《元史》記載,比甲是由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察必為皇帝方便馬上騎射而設計制作的,對襟、無領袖。后來才普及于民間,轉化為一般女性服飾。
這種形制在元代尚不多見,一直到明代女性穿著較多,形成一時風尚,到清代越變越短,發(fā)展成為馬甲。
因此比甲在服飾史上有一種上承半臂,下啟馬甲的重要地位。
在現(xiàn)存史料和出土文物中,還是以貴族階層的搭護為主:最有名的圖像資料就是現(xiàn)藏于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元緙織文宗明宗像。
畫中的元文宗、元明宗兄弟最外所穿的就是搭護;還有《史集》插圖中的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也是身穿搭護。
元緙織文宗明宗像(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身穿“搭護”的成吉思汗之孫 旭烈兀(左)
再看出土文物,如上展示的山東鄒縣元代儒學博士李裕庵夫婦墓中發(fā)現(xiàn)的絲綢制成的交領右衽長袍搭護,也可以很好證實當時搭護的具體形制。
3.蒙制貴族服飾之——“胸背”
我們仔細觀察上面的圖像史料和文物會發(fā)現(xiàn),在元人所穿搭護的前胸上都有一些紋樣:
如文宗、明宗兄弟胸前是龍紋;李裕庵墓出土的搭護前胸上亦有一幅“喜鵲鬧梅”圖。
其實在這些衣服的后背上也對應的有一幅和前胸一樣的方形紋樣圖。這種在前胸、后背各有一幅相同紋樣的裝飾,顧名思義就叫“胸背”。
元李裕庵墓出土搭護上的“喜鵲鬧梅”圖
元人尚金,所以胸背也是以妝金工藝為主,有少量印金,極少用刺繡。其方形圖案邊長約30cm,內容包括龍、鳳、麒麟或鹿及其它裝飾性題材。
文獻中最早提及胸背的是《元典章》:
“尚書兩個欽奉圣旨,胸背龍兒的段子織呵不礙事,教織者似咱每穿的段子,織纏身上龍的,完澤根底說了,各處遍行文書禁約休織者。”
經研究,蒙元胸背應源自金代,到蒙元時十分流行,其一方面?zhèn)魅肓宋鱽啠瑢ξ鱽喌姆棶a生了重大影響,另一方面,胸背又被后續(xù)的明朝接受。
在這里雪梨要特別強調,元代時的胸背并無等級的象征意義,其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貴族吉服上的裝飾紋樣,吉祥寓意大于禮制。
元代的搭護和胸背都對明代的官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蒙古貴族服中的納石矢“胸背”
1.百官公服
明代公服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元代。
首先,其制也為圓領右衽大袖袍,衣料用纻絲或紗、羅、絹。
其次,公服顏色與元代稍有出入:一至四品為緋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與元代一樣為綠袍;與元代一樣以漆紗做蹼頭,兩側有展角;穿黑色皮革做的靴子。
最后,公服上的花紋與其大小尺寸完全繼承元制,腰帶除顏色是青色皮革外,帶板材質與品階的對應也與元代一模一樣。此處不再贅述。
2.繼承自蒙元辮線袍的“貼里、曳撒”
有學者稱明官袍“三足鼎立”:貼里、曳撒和盤領大襟袍。三者均受元代服飾影響。
“貼里”名稱來自蒙語“terlig”的音譯,其形制始于蒙元辮線袍。這種頗具代表性的袍服雪梨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
貼里跟辮線袍一樣,腰部收緊,橫向褶子簡化為一道分割線,將其分為“上衣下裳”制,但是貼里有比辮線袍還多的豎向褶子。
貼里一般作為內衣,穿在盤領袍里面,領部包綴有白色綢緞從盤領露出,顯示尊貴。
就這樣,它從蒙元時期的“辮線袍”逐漸變?yōu)榱嗣鞔念H具官制的“官服貼里”。
明魯荒王墓出土交領窄袖黃緞“貼里”
“曳撒”(ye sa)也稱“一色”,同樣來自蒙語的音譯,就是一色服的意思。蒙元時期質孫宴上,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著一色服(質孫服)。明代的曳撒承襲了元一色辮線服,它和貼里一樣,交領右衽。
不同的是前襟斷為兩截而后身并不斷,下裳為典型“馬面裙”——中間平整,兩側疊褶,且多了兩個“繒角”,即下圖中下裳兩側凸起的部分。
明正德年間 “曳撒”實物
明代時,曳撒分為元制無“繒角”的一色服和有“繒角”的官制禮服。
前者只作為軍戎服飾服用,如其最早作為賞服被賜予內廷侍衛(wèi),如錦衣衛(wèi)的“飛魚服”就屬其列。
加了“繒角”的曳撒被作為官服中的“便服”廣泛服用,袖子也逐漸寬大。
至明正德年間,曳撒發(fā)展到了巔峰,甚至可作為皇帝的常服(休閑服)和戎服。
《明宣宗行樂圖》中的“曳撒”(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3.繼承自蒙元貴族服飾的“搭護、胸背”
明代繼承元代搭護,并把它納入了官服常服體系中。
明代搭護也分為半袖和無袖兩種,但其并不單獨服用,官員一般將它穿在貼里與盤領罩袍中間。
因為貼里有“繒角”,為防止其露出來,明代搭護的下裳兩側也加上了“繒角”,并在交領處綴白襯布顯示內穿之別。
明朝統(tǒng)治者以中國用鳥獸象征官員等級的傳統(tǒng)為基礎,融合了蒙元用方形圖案裝飾胸背的方法,最終產生了象征官員等級的“胸背”,即后來的“補子”。
其主要用于皇帝和官員的常服和部分吉服中。
明代主要還是使用“胸背”這個稱謂,其屢現(xiàn)于文獻。而“補子”稱謂是伴隨著明中期出現(xiàn)的“先縫后補”的工藝而出現(xiàn)的。
所以補子與胸背的區(qū)別主要是制作工藝不同:
胸背是在面料織造之前就先計算出胸背紋樣和位置,在織造中一并完成,這是繼承元代的制作方式;
而補子是在整件衣服縫制完成后,再單獨做兩塊帶紋飾的面料補綴上去。
明后期,每逢節(jié)慶時就出現(xiàn)了各色應景的補子,如:元宵節(jié)用燈籠補子,七夕節(jié)用鵲橋相會補子,中秋節(jié)用月兔補子等等。
端午節(jié)“五毒補子”
這種“應景補”充分發(fā)揮了“補子”的工藝優(yōu)勢,每當節(jié)日到來時就可直接將官服上的官補拆下,換上“應景補”即可,不用再浪費面料去專門做節(jié)慶服了。
根據(jù)《明史·輿服志》記載可知,標志著官員身份標識的胸背紋樣始于洪武二十四年,其文如下:
公、侯、駙馬、伯:麒麟、白澤。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練鵲;風憲官獬豸。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從那時起,胸背就從元代的貴族吉服裝飾功能一躍成為象征官員等級的標識。
另,我們在一些明代皇帝的圖像資料上可見,他們常服上的胸背往往是“圓形”的,而不是官員的“方形”。
就拿下圖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朱元璋畫像為例,可見他胸前的織金龍紋樣的圓形胸背。
朱元璋像及圓形織金龍“胸背”細節(jié)
這是源自“天圓地方”一說,體現(xiàn)“清者上升為天,濁者下沉為地”的尊卑觀。因此才出現(xiàn)了皇族成員用圓補,而文武百官用方補的規(guī)定。
官服作為整個社會服飾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研究服飾史有重要作用。通過本文我們知道,元代的官服體系繼承了宋代按服裝顏色、紋飾、腰帶帶板等劃分官階的傳統(tǒng),同時也保留了富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辮線袍服。而明代雖恢復漢族統(tǒng)治,但其還是理性繼承了前朝功能性較強的“異服”,如辮線襖、胸背、搭護等,并將其納入官服體系,甚至進一步結合漢族“古人以鳥紀官之意”,將胸背用于官員常服的盤領大襟袍上,作為劃分官階的標識。而此種種形制,又向外輻射影響到朝鮮官服體系??梢姺椀陌l(fā)展歷史是漫長而又復雜的,呈現(xiàn)多朝代、多民族、多元文化大融和的特征。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f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服飾文化,非常感謝!
參考文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