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 方
于己百
辨治小兒咳嗽
驗方與驗案
陳光順
(1)風熱閉肺型
(2)痰熱壅肺型
驗 案
1
案例一
賈某,男,5歲,1997年5月5日就診。
患兒2周前曾因“上呼吸道感染”,經(jīng)西藥抗菌消炎治療,發(fā)熱消退,鼻塞流涕、頭痛身痛等全身癥狀緩解,但咳嗽久治不愈。目下咳嗽陣陣、夜間較甚,痰不多、色白黃、咯吐不爽,咽癢咽干,胸悶不適,大便較干。于己百診之,舌尖紅、苔薄色白而干,脈弦滑稍數(shù),肺部聞診兩肺呼吸音粗糙。中醫(yī)診斷為陣咳;證屬痰熱壅肺,氣道不利;治宜清熱瀉肺、止咳化痰,處方擬用小兒解熱止咳煮散加味。
處方:麻黃10g,杏仁12g,炙甘草10g,生石膏30g,膽南星10g,地龍12g,百部12g,紫菀10g,款冬花10g,黃芩12g,麥冬15g,葶藶子10g,大棗6枚,魚腥草15g。上藥粉碎,入2個紗布袋中,用開水沖沏或煎煮5~10分鐘,飲服。上午1袋,下午1袋,一日服2袋。水煎分2次服。
5月7日復(fù)診:服藥2劑,咳嗽、咽癢大減,咽干消失,大便正常。上方減款冬花、葶藶子、大棗、魚腥草,加枳實10g、玉片10g,再進2劑。
5月9日三診:家長訴說小兒服藥2劑,咳嗽全止,大便自調(diào),諸證悉除。檢查:肺部聞診呼吸音粗糙消失,舌紅苔薄、脈沉細弦。病已痊愈,停止治療。
2
案例二
雷某,男,5歲,1997年5月5日初診。
患兒2周前曾因“急性支氣管炎”咳嗽、咯痰、發(fā)熱,經(jīng)西藥抗菌治療發(fā)熱消退,但咳嗽久久不愈。
刻下癥見:咳嗽陣陣,夜間較甚,痰不多,色白黃,咯吐不爽,胸悶不適,大便較干,舌尖紅,苔薄白而干,脈弦滑稍數(shù)。中醫(yī)診斷為咳嗽;辨證為痰熱壅肺;治宜清熱瀉肺,止咳化痰;處方擬用麻杏石甘湯加味。
方藥:麻黃10g,杏仁12g,生石膏30g,炙草10g,膽南星10g,地龍12g,百部12g,紫菀10g,款冬花10g,黃芩10g,麥冬12g,葶藶子10g,大棗6枚,桔梗10g。水煎服,分溫2次服。
上方服2劑,咳大減;又服2劑,咳嗽全止,大便自調(diào),諸癥悉除。
3
案例三
張某,女,5歲,1997年11月7日初診。
主訴:頭痛身痛,發(fā)熱咽痛,咳嗽氣喘3天。
刻診:發(fā)熱,體溫38.6℃,頭痛身痛,咽喉紅腫疼痛,咳嗽氣喘。舌紅苔薄黃,脈浮滑數(shù),雙肺可聞及細濕啰音及哮鳴音。中醫(yī)診斷為咳嗽;辨證屬風熱犯肺,熱盛氣津兩傷;治宜辛涼解表,清熱宣肺,方用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
方藥:金銀花15g,連翹20g,桔梗10g,炙草10g,薄荷6g,竹葉6g,牛膝 12g,板藍根12g,玄參12g,麻黃10g,杏仁12g,生石膏30g,桑白皮12g,魚腥草15g。水煎2次分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