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現(xiàn)象是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維中的一個突出的現(xiàn)象,在語言、神話、宗教和藝術的起源里到處可見。
“移情說”誕生于19世紀的德國?!皩徝酪魄檎f”的概念是19世紀德國美學家勞伯特·費肖爾首先提出來的,爾后李普斯、谷魯斯建立了完整而嚴密的審美移情學說,直到19世紀后半葉“移情說”才在美學領域里占據了主導地位。
《抽象與移情》
20世紀初,德國的心理學家、美學家李普斯把“移情說”提高到科學形態(tài)。有人把美學中的“移情說”比作生物學中的進化論,把李普斯比作達爾文,他被稱為“慕尼黑現(xiàn)象學之父”。
李普斯以移情原理為核心,在他的《美學》一書中,對審美經驗做了系統(tǒng)的論述。
李普斯圖
李普斯指出,美的價值是一種客觀化的自我價值感,移情是審美欣賞的基本前提。李普斯把移情區(qū)分為4種類型:
一、一般的統(tǒng)覺移情,給普通對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線條轉化成一種運動或延伸。
元代趙孟頫 《前赤壁賦》 行書
我們說柳公權的字“勁拔”、趙孟頫的字“秀媚”,這都是把墨涂的痕跡看做有生氣、有性格的東西,都是把字在心中所引起的意象移到字的本身上面去。
柳公權書法
二、經驗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對象擬人化,如風在咆哮,樹葉在低語。再如古松的形象引起高風亮節(jié)的類似想象,古松儼然變成一個人,人也儼然變成一棵古松。
林旭中國畫作品:壽石三千歲,蒼松萬古春
真正的美感經驗都是如此,都要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在物我合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發(fā)生,因為我們根本就不分辨所產生的情感到底是屬于我還是屬于物。
三、氛圍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樂富于表現(xiàn)力。觀賞者在審美活動中,總是把自己的情感滲透到審美對象中去,總是被藝術家描繪的情景所感染,這種滲透、感染也就是審美移情。
例如,樂調自身本來只有高低、長短、急緩的分別,而不能有快樂、悲傷的分別,聽者心中自起一種節(jié)奏和音樂的節(jié)奏相平行。
音樂
聽一曲高而緩的調子,心理也隨之做一種高而緩的活動;聽一曲低而急的調子,心理也隨之做一種低而急的活動。
這種高而緩或低而急的心力活動,常蔓延浸潤到全部心境,使它變成與高而緩或是低而急的活動相同調,于是聽者心中遂感覺一種歡欣鼓舞或是抑郁凄惻的情調。
這種情調本來屬于聽者,在聚精會神之中,他把這種情調外射出去,于是音樂也就有快樂和悲傷的區(qū)別了。
花草樹木亦有情
四、生物感性表現(xiàn)的移情,把人們的外貌作為他們內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滿意蘊。
李普斯指出,審美的享受不是對于對象的享受,而是自我享受,是在自身之內體驗到的直接價值感。這種審美體驗是產生于自我的,而與被感知到形象相吻合。
所以,它既不是自我本身,也不是對象本身,而是自我體驗的對象形象,形象與自我是互相交融、互相滲透的。
在這里,享受的自我與觀賞的對象是同一的,這是移情現(xiàn)象的基礎。
沃林格《抽象與移情》
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經驗,而美感經驗卻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經驗中的移情作用不單是由我及物的,同時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時物的姿態(tài)吸收于我。
移情的現(xiàn)象可以稱之為“宇宙的人情化”,因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來只有物理性的東西可具人情,本來無生氣的東西可有生氣。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情感。
秦天柱國畫花鳥
這是一種極為普遍的經驗。在自己歡喜時,大地山河都在揚眉帶笑;自己悲傷時,風云花鳥都在嘆氣凝愁。這種根據自己的經驗來了解外物的心理活動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莊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就是典型的移情作用:莊子看到鰷魚“出游從容”,便覺得它樂,因為他自己對于“出游從容”的滋味是有經驗的。
《莊子·秋水》
魚沒有反省的意識,不能夠像人一樣“樂”,莊子拿“樂”字來形容魚的心境,其實不過把他自己“樂”的心境外射到魚的身上罷了。人與人,人與物,都有共同之點,所以他們都有互相感通之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