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從山西省會龍城太原走出五個王朝?,F(xiàn)在的太原不顯山不露水,而歷史上的太原卻非常的牛。
戰(zhàn)國初期,趙魏韓三家分晉,趙國得到了以太原為中心的地區(qū)。趙國國都是著名的邯鄲,但趙國第一個國都卻在太原,稱為晉陽。
此后,晉陽就是并州的行政中心兼北方重鎮(zhèn),北齊王朝名義上的國都在鄴城,但高家皇帝們喜歡呆在晉陽,防御北周,晉陽也是北齊實際上的國都。
隋朝統(tǒng)一后,要北防突厥,太原的戰(zhàn)略地位特別重要,一般人是不能當晉陽留守的。到了公元617年,晉陽來了一位新留守,他就是隋煬帝的表弟李淵。
當時天下大亂,李淵本就有野心,加上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不是省油的燈,勸李淵起兵。說你不占便宜,早晚有人占便宜,到時哭的地都沒有。
隋煬帝留在江東,國都長安空虛,拿下長安,就能號令天下。大業(yè)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淵正式起兵,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攻占長安,建立了唐朝。
太原是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地位和明朝的南京、清朝的盛京(沈陽)一樣,有著很高的政治象征意義。
唐睿宗李旦第一任皇帝期間,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太原正式升為北都,成為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之外的大唐第三極,相當于現(xiàn)在的廣州深圳。太原的北都稱號幾置幾廢,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太原再升一級,成為北京。
你要穿越回唐朝,對馬車夫說送我去北京,人家可不會拉你去現(xiàn)在的北京直轄市,而是去太原。唐玄宗的兒子唐肅宗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廢掉“京”字,還稱為北都,太原在唐朝第三極的地位卻沒有改變。
到了唐朝末年,軍閥割據(jù),太原的戰(zhàn)略地位反而更加突出。太原北控大漠,南向中原,能出任治所在太原的河東節(jié)度使,絕非一般人。沙陀人李克用因功封河東節(jié)度使,但中原大梟朱溫經(jīng)常殺到太原城下嚇唬李克用,李克用幾乎是在刀尖上過日子。
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繼承晉王后,形勢全變,存勖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把朱溫打得灰頭土臉。朱溫的兒子朱友貞更不是李存勖的對手。公元923年,后梁被李存勖建立的后唐滅掉,統(tǒng)一中原。
李存勖本姓朱邪(朱耶),但早已漢化,他以唐朝干孫子自居。唐朝“光復”,那作為他本人龍興之地,又是他唐朝干祖宗李淵、李世民龍興之地的太原,自然要拔高政治地位。李存勖恢復了太原的北京稱號。
唐末五代,契丹崛起。為防御契丹,再加上龍興之地的政治地位,太原依然是天下第一大鎮(zhèn)河東節(jié)度使的駐所。唐明宗李嗣源的兒子秦王李從榮胡鬧,作為李嗣源女婿的石敬瑭要避禍,看中了太原,耍盡心機,當上河東節(jié)度使,掌握重兵。
等到中原皇帝是石敬瑭的死對頭李從珂(李嗣源養(yǎng)子)時,石敬瑭正式在太原起兵。大家都知道的幽云十六州,就是石敬瑭為了請救兵,割讓給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還認了比自己小11歲的耶律德光當干爹。
公元936年,石敬瑭南下統(tǒng)一中原,太原城又成了北防契丹、南守汴梁的重鎮(zhèn)。北京留守先由由皇侄石重貴擔任,石敬瑭的絕對心腹劉知遠在公元941年出任北京留守兼河東節(jié)度使。
公元947年,劉知遠看到契丹滅掉后晉以后北撤,中原空虛,從太原起兵,南下接管中原。劉知遠的弟弟劉崇是個超級賭棍,但卻是劉知遠最為信賴的人。劉知遠南下時,就留下劉崇坐鎮(zhèn)太原,這是咱們兄弟的看家飯碗,一旦中原呆不住,還得回來。
這么一算,唐朝、后唐、后晉、后漢四個王朝都是從太原走出來的。而后漢滅亡后,劉崇在太原稱帝,史稱北漢,算是太原本土建立的王朝。
一共五個。
西京長安、東京洛陽在唐朝最風光的時候,北京太原城都能搶走一半出境率,更不要說五代了。在五代,沒有哪座城市能和太原的戰(zhàn)略地位、政治地位相比,即使是東京汴梁,也只是勉強能和北京太原抗衡。
在唐朝五代出盡風頭的北京太原城,毀于公元979年,北宋消滅北漢。宋太宗趙光義為防止太原再出皇帝,火燒太原舊城,另建新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