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人好是公認的美德。
的確,很多研究證明「利他」能為自我?guī)淼暮锰?;但也發(fā)現(xiàn),沒有原則地放棄自我對他人好,很可能是一種病態(tài)的利他( oakley,2012 ) ,反而會給關系帶來負面影響。
比如:前段時間網(wǎng)絡上流傳的某個視頻,男孩用省吃儉用攢兩個月的工資為女朋友買了部手機,但對方最終還是和男生分手了。
女方認為對方表達愛的方式令人無法接受,不是真正愛TA;該理由想必你也會有所詫異,都這么好,為什么換不來應該得到的?
沒錯,我也非常詫異。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心理學學習,我認為一個真正不懂自私的人,TA對感情的表達會存在偏見。
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人為了喜歡不計代價維持情感和人際關系,通過對方反饋來確認自我價值,均屬于關系中的“自虐”。
這樣的犧牲與付出不會真正快樂,長期彼此都會不堪重負;正如克羅克等人指出的,任何需要為他人犧牲自己的目標都不可持續(xù),長遠對兩方都不好( Crocker ,2018 )。
到底如何做?
假設上述男主是你,內心肯定會說“我大概率不會買”;該問題也許沒有標準答案;至少我認為在自私與各種感情之間,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條界限。
自私的分類
談及自私,許多人習慣把“自顧自己利益不管集體利益的人”給貼上自私的標簽,我非常不贊成,但無能為力。
假設連自我基礎需求(利益)都無法保障,何以滿足團體?
人本主義哲學家、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早些年寫過一篇文章為《自私與自愛》以此討論兩者之間的關系。
其結論指出,“現(xiàn)代社會文化充斥著對自私的禁忌,這讓人們對健康的自愛感到很內疚”。
原文是這樣說的:
自私本質是最大邪惡,但它卻被用來操控;目前在學校、家庭、文學教育或社會中都成為人們常用的工具之一,“不要自私”是句銘刻在千千萬萬孩子心中的話,一代又一代。
正是在“不要自私”的訓誡中,“自私”的概念卻被模糊擴大了,你很難定義它確切的含義,并會有意識關聯(lián)在多種場景下。
不要自私意味著「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違背別人的愿望;它還意味著「不要愛自己,不要做自己」;正是這樣的“不要自私”傳達給人們一種什么信息呢?
我們活在社會、公司規(guī)則下,自我感受不重要;我要臣服于更重要的東西(責任、期待)等以此犧牲當下的小我。
這如同:
聚會時不搶著買單就是自私;兄弟向你借錢,不答應就是自私,只顧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跟別人幫忙就是自私;仔細想想,這不是強行犧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別人嗎?
我們又憑什么說服自己的利益。
不得不說,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yè)都在提倡「無私精神」,這當然是好的一面。
但演變成不奉獻就是自私的表現(xiàn),難免給每個人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負擔」,也無形中增加人與人的社交成本。
因此,在“自私與不要自私”中間徘徊久了,“不敢自私,對自己好”反而成為一件難事。
比如:
你看不到,也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當被滿足時內心會充滿不安感,甚至不敢為自己想要的事情爭取,在取得成績時會有一種不自信、不配得到的冒充感。
嚴重者不允許自己休息和享受,在休息時會覺得內疚;亦或者很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照顧。
弗洛姆說:這是外在聲音內化成的一種對自我的敵意;那到底什么是自私?我認為一般可以分為兩種:1)主觀自私意識,2)客觀自私行為
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認為,種族的繼續(xù)繁衍不是物種的自私,而是基因的自私,進化的目的是為實現(xiàn)基因最大利益,基因就是DNA。
生物從本質上看是各種不同基因的組合,由本能的去推崇想要、尋找和改變的動力;而這種動力進化隨著發(fā)展便會形成意識形態(tài)。
前者的另一面也有「讓自己變得更好,想要更多」的意思;是人就不可避免。
哪怕提倡無欲無求的佛家高僧,腦子中也難免會時不時冒出各種自私的念頭;只不過他們可以修煉得好,沒有轉化成外部行動。
后者可看做一個人的外顯行為,按照程度可分三個層級:1)舍己利人,2)利己利人,3)損人利己
首先,可能你會奇怪舍己利人怎么算是自私行為呢?事實上絕對無私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會在關系取舍上平衡,因此所有無私也是相對的。
舉個例子:
家庭關系里父母包庇子女屬于無私的愛,若子女犯錯對社會而言屬于“自私行為”;戰(zhàn)爭中的舍己報國屬于無私,可對其他國家和民族則是自私的。
其次利人利己是很多人為“自私”做開脫時最喜歡用的處方。
他們會說自私可以,但只要不傷害別人就可以;或者這件事有利于別人就更好,但本人經(jīng)常出現(xiàn)言行不一狀態(tài),也正是所謂的「道德綁架」。
想想看,連舍人利己有時都會傷害到別人,又哪來這么多利TA或利己不損人的行為呢?
再者損人利己許多人就比較清楚,一般表現(xiàn)出“你要大度,不要斤斤計較”;自己卻因幾塊錢的水果與周邊商家爭吵不停,做著小肚雞腸的事情。
總而言之,社會從來不是單一色彩也沒有那么多是非對錯,自私也同樣,人生所遇的問題都不止一個答案。
它就像一種潤滑劑,經(jīng)常讓你在進退兩難中取舍;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所得結論自然不同;那是誰影響了你的價值選擇呢?
價值與人格
具體而言,有“成長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兩個方面。
心理學家吉利根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發(fā)現(xiàn),一名男孩出生時若撫養(yǎng)者是母親,在情感上會出現(xiàn)“男子性氣概”,他們會經(jīng)歷大量「你要獨立自強」的教育。
但女孩不同,始終在和母女關系中長大,比較依戀母親;所以成熟后會逐漸形成自我身份感。
他們對“自我的認識”和“對世界的看法”始終與「關系」纏繞在一起。
在關系中長大的人有更強共情能力,對他人的感知更加敏感,也會為關系的維護付出更大努力。
由此,我們可以清晰看出女性的自私人格與男性相比,某些情感下更弱一些,這也驗證了「母愛」的偉大;可在關系中長大的人,價值觀、自身感受也會受到他人意見的影響。
有時女性會因為他人的意見質疑自身感受的“道德性”,也會根據(jù)別人眼光調整判斷;男性相比較少,媽寶男即其中一類。
我身邊就有此類案例:
小時候與我一起上學的鄰居家孩子,各方面一直是母親陪同。
由于母親當家,教育理念也與男性不同,她認為比起財富和地位,和睦家庭關系是最有價值的,也是男人長大成熟后應該追求的。
現(xiàn)在看來,的確這樣。
他已經(jīng)有兩個孩子,和妻子在電子廠做著一份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每年過節(jié)定期回家看望父母,非常孝順。
另外一個發(fā)小卻不同,我經(jīng)常聽他在和我父親的溝通中談到“你們沒有經(jīng)歷過窮日子不知道萬事難”,一旦沒有物質上的寬裕生活,你們就會知道還是錢有價值;長大要趁年輕大膽闖,去做事業(yè)。
在大學時我那位發(fā)小已經(jīng)出去打零工、實習鍛煉自我,現(xiàn)在看來,他父親的價值觀,的確是目前社會中盛行、有利于個體謀生長期發(fā)展的。
而自私人格是在「價值取向」和「關系」兩者交互下產生的。
Horner (1970) 曾分析過一個關于女性成功的故事,安妮取得全班最好的成績但TA卻并不開心,TA認為“分數(shù)高就是成功”的判斷邏輯里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東西,這些東西并不是自我想要的。
當然,在社會中也有一些人打著“女權”主義批判那些放棄家庭和感情去追求事業(yè)的獨立女性。
這種強價值觀的輸出,其實和灌輸女性要以家庭為重,看似截然相反,其實沒有什么不同。
因為它屬于霸權邏輯,仍然粗暴地想要綁架別人價值觀;在此背后透露的其實是一個人的選擇,而選擇無非面臨的是「目的傾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覺得自私就是「滿足自我」或「傷害他人」,實際情況是沒有絕對對錯,也沒有絕對“真相”,只是我們所看到的視角略顯不同。
比如:你畢業(yè)后按照父母的意愿找到份穩(wěn)定的工作,到28歲時在家相親結婚生子;退居二線照顧家庭。
當然你也有另一種選擇,畢業(yè)后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獨居過著想要的生活,認為年輕應該創(chuàng)出屬于自我的一片天地;可在父母眼里認為你不孝順,30歲出頭也不結婚。
雙方有錯嗎?都沒有。
我也經(jīng)常為此類事情和父母爭吵,一次次在爭吵中妥協(xié);在我看來,滿足自己從而傷害他人的感受并不是一種“道德污點”,而滿足他人犧牲自己就屬于對人生的不負責任。
可以說父母、我們、領導、每個人的觀點都是真實的;這種情況下,一種幸福必然傷害另一種幸福,價值取向必然伴隨著他人的犧牲;所以,這是自私但我們不必自責。
我見過很多人因為此類事情的選擇做出自我犧牲,甚至還有人在猶豫不決中做決定。
待后來回顧時,滿嘴抱怨的說「都怪別人、都怪父母」,其實不怪他們,怪就怪自己沒有“認識事情的能力”。
因此,自私不是因別人的評價,或某些逃避、恐懼下生成而是一種價值取向。
搞清楚內心快樂的來源,選擇哪個更容易讓自己幸福才是「自私」的第一步,但我們也要小心那些「不健康的自私」。
自私的正反面
偉大思想家馬克思說,一個健康的人應該既自私又無私,他既能滿足自我同時又可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主動付出。
心理健康的人多半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在我們生活中極度自私的人相對難以分辨;他們總打著各種幌子橫行霸道,可通常有兩種重要特征:
1)利益至上,2)缺乏同理心(Empathy)
熱播電視劇《二十不惑》中有段情節(jié),姜小果給農村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好的王薇借300塊錢,后來姜小果想換手機讓對方還錢,結果沒還還引起同學圍觀;并被批評沒有同情心。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道德綁架,極度自私的人善于利用大眾的同情心,站在道德制高點,要求別人無私奉獻,工作中也極其常見。
其次在他們的世界中只會考量自己的利益,經(jīng)常為了利益枉顧他人;背后實則為缺乏信任、安全感的表現(xiàn)。
因為他們誰也不愛,所以很難建立信任,造成神經(jīng)時刻處于緊繃狀態(tài);注意,這里所談的“信任”不是對個人能力的信任,而是對人格、態(tài)度或價值觀方面。
從這個意義上說,同理心弱也就沒有順利的人際交往,那眼中剩下的也就只有「利用」。
那健康的自私是什么樣的?
臨床心理學博士卡羅爾·吉利根Carol Gilligan提出一種新的責任觀;它認為:
在溝通時我們需要把負責任的對象、從他人換成關注“關系”本身,即我們應當向關系中的每一方負責(每一方也包括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處理問題過于簡單粗暴,直接拋出一種結論,然后為此爭吵或冷漠,這都不是一種真正負責的方式。
關系和真相一樣復雜多面,真正處理的方式應當盡可能把關系中的每個人都考慮其中、盡可能考慮已知、復雜的因素。
然后在每個環(huán)節(jié)充分溝通,這樣決定就不再是一個結論,而是充滿了溝通、諒解、到解決的過程。
比如,借錢這件事。
你可以先嘗試詢問對方遇到什么困難?并表示諒解,再說出自己是否能夠支持,以及支持額度和需要什么時候償還、怎么保證到時候能夠拿到?
這樣,雙方的安全系數(shù)都得到了保障。
一上來就回拒是多數(shù)人一貫作風,TA不僅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還會讓彼此的交情變得越來越淡,并在雙方內心留下不好的印象;想想看,是不是?
所以,我們在判斷責任時,不是一下給出一個選擇A/B的絕對值;而是盡可能考慮到所有因素、權衡所有可能性。
充分站在「關系」做出一系列決定而非“一個”決定,這樣才能對彼此負責。
由此看來,新責任觀帶出新的解題方法是對責任負責,它適應很多情景;但清晰的是,沒有一種真相是孤立能夠存在的,在溝通和共情的過程中一些矛盾就會發(fā)生改變。
健康的自私
我們該怎么保持「健康自私」呢?我認為有三個條件:1)了解需求,2)彼此共情,3)真誠表達
首先,當接到朋友發(fā)來的訴求時不要著急回拒或答應,應該留出充分的時間了解自己和對方真實“需求”。
假設內心出現(xiàn)「我是不是太自私」的對話時,不要著急下結論。
因為這種懷疑會使自己陷入非黑即白的認知中,不要被該念頭帶著走;可以嘗試用第三方(關系)視角審視,把自己抽離出來看問題。
比如:
我在出版第一本書《復利思維》時找大佬幫我寫推薦語,曾遇到過此類問題;我不知道別人能否答應,主要原因是自我的訴求和別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需要給對方提供更多的履歷、項目成功經(jīng)驗背書證明自己優(yōu)勢,對方才會認為“給你背書我也有面子或拉高身段”;假設我一直只闡述需求不考慮其他,最后結果一想便知。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朋友在決策時喜歡用第三方立場做參考,他們拿不定注意會找「伙伴」幫助,會問如何是你該怎么辦?
這種往往得不到自我想要的答案,畢竟別人沒有經(jīng)歷過就無同等感受;即便經(jīng)歷,人與人的磁場關系也無法復制;所以,真正能處理的人還是自己。
其次,彼此共情本身在“洞察和區(qū)分”。
美國首位家庭治療專家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女士提出的薩提亞溝通模式我認為非常受用,讓我在表達中學會區(qū)分自我、他人、情景、三者之間的關系。
自我是洞察交互中自己的情緒與需求、他人是對方的情緒和需求、情景為引發(fā)沖突和具體討論的事件。
忽略到任意一面都會陷入委屈自己或討好對方上,最后會變成自責與指責。
隨便舉個例子:
每逢過節(jié)跟父母通電話過程中,常有爭執(zhí)發(fā)生;都是多穿衣服、注意安全等噓寒問暖的問題,有時可能因為一句質疑就出現(xiàn)摩擦。
其實,嘮叨是一種關心。
假設自我沒有覺知到背后的情緒,即便是好心嘴上也不很愉快;既然知道最終要妥協(xié),為什么我們不能換一種讓對方可接受、自我更滿意的方式呢?
另外,維琴尼亞·薩提亞認為人分為五種,討好型占據(jù)50%,指責型占30%、超理智占15%、回避型占0.5%,一致性只有4.5%;而追求的健康自私就屬于那4.5%。
所有的彼此共情最后自然少不了表達,作為在社會職場多年的人而言,我認為說話的方式和內容都不是最重要的。
有時自己覺得很得意的表達,其實成熟的人一聽就知道真假狀態(tài)。
假設若不在公眾場合下,大可不必小心翼翼,你只需把兩者之間自我所想、所感、期望和覺得產生的誤解拿到“桌面”坦誠相待即可。
值此,自私自利的人不受歡迎,但無限滿足對方需求的習慣不是好事。
易于接受他人要求的習慣會給對方造成慣性依賴,求助方會不斷增加難度,一旦無法得到預期結果又會產生不愉快心理。
多環(huán)節(jié)的真誠溝通,找到一個可以確保雙方心理和感受都維持在平衡位置的狀態(tài),才是對「關系」的一種良好維護。
總結一下:
正確認識“自私”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連自己都不在乎還怎么懂得愛護別人?同等,完全喪失自我保護意識的人無法給予他人保障。
其實放下一些自認為“應該或不應該”的事情,多考慮些是否開心或快樂,也許更能相互成就,希望你能收獲「無需抱歉」的關系。
《加入星球 · 查看掌柜筆記》
《星球介紹》:
“王掌柜”工作的外腦,是儲備文件和個人秘密的地方,星球內涉及領域在“市場營銷,運營”等各方面內容,它可以減少你在工作時為找資料而繁瑣的搜尋成本;還有些額外驚喜,等你來解鎖。
戳下方圖片「找到我」
覺得有價值,歡迎點個在看,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舍滿取半,歡迎分享給更多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