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對祖先的思念,祭祖成了最主要的形式。宋代文學家陸游曾有一名句,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家祭,是民間祭祀的一種形式,也是我國禮儀文化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那些移居徽州的中原士族的后人們,延續(xù)著千余年前中原古老的祭祀習俗。古代徽州人祭祀祖先是什么樣的場面,在收藏于黟縣檔案館內(nèi)的一份龍簡上面記載了這一切。
○民國二十二年徽州人家祭祀用祭品記載
○龍簡
南宋監(jiān)察御史汪義瑞遵照《禮記》返鄉(xiāng)祭母
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大宋監(jiān)察御史汪義瑞返回家鄉(xiāng)歙縣會昌鄉(xiāng),那一年,距離他的母親去世已有兩年時間。他此次返鄉(xiāng)之行的目的,便是為母親的“大祥”之禮。此時的汪義瑞,已經(jīng)從太學博士做到樞密院編修、再到秀州知州、監(jiān)察御史等官職。在講究孝為先的封建社會,朝中做官的汪義瑞拋開朝中的事在家鄉(xiāng)開建家庭祭場,準備祭祀母親。
安徽省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像這場祭祀中,所謂“大祥”,就是古代父母去世二周年的祭禮。在《禮記·間傳》中有記載:“父母之喪,又期而大祥。”因此,“大祥”這個祭禮在注重古代禮儀的古徽州來說,注定是一場大操大辦的禮儀。
為了讓祭祀場面看起來比較隆重,汪義瑞請來一名叫做胡安中的道士,在會昌鄉(xiāng)設(shè)立了一個黃箓道場做法,禱告神靈超度亡魂升天,作法的時間長達五晝夜。在這個法壇結(jié)束之日,依照禮制,汪義瑞向母親的墳塋之地,投送了一份刻有記錄了整個祭祀過程的龍簡,希望上天神仙、地府幽靈知道整個祭祀的過程,保佑母親的靈魂。
這份石制的龍簡很快被埋入地下,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黟縣的一位當?shù)剞r(nóng)民在耕地時,無意中從地下挖出了這個埋藏了近八百年的龍簡,隨后它被黟縣檔案館征集進館。也使得今天的人們,通過其上的文字,能夠一睹當年民間的祭祀場面。
這是國內(nèi)唯一的記載家族祭祀禮儀的文書
據(jù)黟縣檔案館的工作人員介紹,汪義瑞在祭祀最后,投送至母親墳冢前的龍簡,是一種用石頭作為載體的文書。在中國古代,民間家庭祭祀形成的向上天地府禱告的文書,則稱為龍簡。此外,皇帝祭天也形成向上天禱告的文書,這種文書叫做金簡,現(xiàn)存最早的金簡則是當年武則天在中岳嵩山祭天的金簡,現(xiàn)在收藏在河南省博物館,而黟縣檔案館收藏的宋代家庭祭祀龍簡,是目前國內(nèi)唯一發(fā)現(xiàn)的民間家庭祭祀祈禱上天地府的簡牘文書。
如今,這份珍貴的龍簡在安徽省檔案館內(nèi)暫借展出。這份龍簡的載體為黟縣青石中質(zhì)地上乘的淺灰綠巖,通體灰白泛綠,長為43厘米,寬12厘米,厚1.5厘米。龍簡上的一共有205個文字,將祭祀情況刻記其上。文字豎寫楷書陰刻,文字筆法渾厚、雕刻精美。在龍簡的文字記錄中,詳細記錄了徽州黟縣汪義瑞為其母大祥家祭黃箓法壇,還記載了汪義瑞的家鄉(xiāng)位于大宋江南東路徽州黟縣會昌鄉(xiāng)延福里,文字中提到了汪義瑞為母親開設(shè)黃箓法壇、大祥家祭、亡靈超度等活動。文尾記載時間為“歲次辛酉嘉泰元年八月十九日吉時。”
為祖先準備的祭祀用品精確到每一個細節(jié)
在這份龍簡上,所能見到的,只是一個徽州人家祭禮中“大詳”祭祀的過程。據(jù)介紹,在注重宗族傳承的徽州文化中,祭祀中奉獻給祖先的禮儀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禮儀。在黟縣檔案館內(nèi)的另一份民國時期的徽州祭祀文書,卻展示了徽州人祭祀祖先時,所擺放的祭品細節(jié)。其細節(jié)詳細得讓人驚訝,甚至連貢品如何制作的每個細節(jié),都要在這份文書上標注清楚。
這份用毛筆書寫于中華民國22年(1933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的祭祀檔案中,記錄了民國初年一個徽州人家在一年之中不同時節(jié),祭祀祖先所用的祭祀用品。其中供奉祖先的貢品多達數(shù)百種,分為五湯、五獻牲、五鸞、五水果、五小菜等多種門類。其中,五鮮割包括干豬蹄、鮮豬首、羊肚、鯉魚、豬肝等品種,五小菜包括火肉、煎魚、炒骨,而五水果則為橘、栗、貢棗、柿餅、菱角……
每樣貢品的記載上都用紅色的毛筆寫上了“尊”、“敬”二字。其中還在這份祭祀文書記載中,詳細記錄了一些細節(jié)上的改變:比如當年的祭品中,因為鄉(xiāng)里沒有宰羊,就用豬肚代用羊肚作為祭品。五鮮中的鮮肉后還加上了備注:“下鍋用糖色”。
徽州的祭祀維系著對中原祖先的敬畏
從這兩份文書上來看,古代徽州的祭祀禮儀可見一斑。據(jù)安徽省檔案館研究人員介紹,聚居在古徽州城鄉(xiāng)的各族姓,都把祭祖作為宗族的頭等大事,祭祀主要分為祠祭、墓祭?;罩萑思漓胱嫦缺仨氄\敬,否則,是對祖宗的大不敬……特別是在宗祠內(nèi)祭祀先祖的祭祀活動,為同宗族人聚在一起進行的祭祀活動,要求非常嚴格,為報本之禮,一般由族長或宗子主祭。
除此之外,作為南遷至古徽州地區(qū)的中原人,祭祀那些來自中原的祖先,也是一件頭等大事。至今,徽州各個地區(qū)還保留了“抬汪公”的祭祀活動,這項祭祀自唐代以來,流傳至今。
據(jù)安徽省檔案館研究人員介紹,這項祭祀活動,就是以紀念保障徽州鄉(xiāng)土有功的唐代越國公汪華為主題的祭祀,其目的也就是為了紀念來自中原的祖先。隋末天下大亂,作為徽州早遷至徽州地區(qū)的中原人士的領(lǐng)袖,汪華起兵守護徽州,并促進了中原人士和當?shù)厣皆酵林g的融合。后被唐王朝封為越國公。汪華作為一個最早遷徙至徽州的中原人的領(lǐng)袖,也是國家的重臣,這個人后來被塑造成徽州的一位神靈,為其建立祠廟。至今,每到正月,徽州各地都會掀起一陣祭祀汪公的祭祀活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