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蜀地自殺后,當(dāng)?shù)厝擞糜裣粚⑵溲仄饋?,三年后,血變?/div>
了碧玉。后來,人們就常用“化碧”形容剛直中正的人為正義事
業(yè)而蒙冤受屈。
古詩詞鑒賞常見的10種題材(六)
題材六 詠物言志詩
詠物言志,又稱“托物言志”及“借物喻人”。這里的“詠”是
描繪,贊頌的意思;“物”是客觀事物;“言”是表達、抒發(fā)的
意思;“志”指作者的意愿、情懷。詠物言志法,就是通過對客
觀事物的具體描繪、贊美來表達作者的某種意志(或某種理想,或
某種愿望,或某種要求),抒發(fā)作者某種感情的寫作方法。如王安
石的《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亳不自卑,遠遠地散發(fā)著清香。詩
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
,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
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fù)雜和艱難的局勢下,銳意實施改革
,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
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
痕跡。
1. 主題分類
單純詠物
狀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態(tài),僅求其形似,不賦予個人的感情,最
多表達詩人健康而高雅的審美情趣。如賀知章的《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詩人贊美了春柳的輕盈姿態(tài),透露出對自然之物的喜愛之情。
托物言志(寓意)
即詩歌所描繪的物象只是抒情的載體,作者借以表達人生的態(tài)度
、生活的理想,或批判丑惡的現(xiàn)象,或表達作者的觀點。名為詠
物,實則為了詠人與抒情,往往通過描摹物象寫其特征與精神,
融入個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懷,或以物自喻,或感己傷時。如宋
代名相李綱的《病?!?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fù)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借牛任勞任怨、志在眾生、唯有奉獻、別無他求的性格特點,表
達自己不忘抗金報國,為社稷蒼生甘愿勞苦的心志。
托物喻理
通過詠物來表達一定的社會道理。如蘇軾的《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該詩道出只有主體與客體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音樂的道理。
托物諷世
通過詠物來揭示或批判社會的不公平現(xiàn)象。
如羅隱的《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詩人在贊頌勤勞無私者的同時,更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者。
詠物抒懷
這類詩歌所吟詠的物象往往是詩人自己的化身或與世人有某種相
似之處,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其一,借助贊美詩歌中物象的高尚品格,表達詩人自己的人生態(tài)
度、追求。如鄭谷的《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詩歌首句告誡那些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孫莫要把菊同蓬
蒿相提并論,并透露出對他們的鄙夷之情。作為首句,有提挈全
篇的作用?!熬湃罩χW毛”緊承首句點題。每年陰歷九月九
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陽節(jié)。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和賞菊的習(xí)慣,飲
菊花酒,還采擷菊花插戴于鬢上。詩人提起這古老的傳統(tǒng)風(fēng)習(xí),
就是暗點一個“菊”字,同時照應(yīng)首句,說明一般人與王孫公子
不一樣,對于菊是非常喜愛尊重的。這兩句從不同的人對菊的不
同態(tài)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
其二,以詩歌所詠之物自喻,反映自己不幸的遭遇,表達自己的
感慨、憤懣或理想愿望。如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fēng)怨未開。
高蟾,晚唐河朔人,本為寒士,屢試不第。本詩是他再次落第后
寫給高侍郎的。永崇,唐時長安的坊名。芙蓉,指荷花。
前兩句說碧桃、紅杏靠著甘露滋潤和太陽煦照開岀嬌艷的花。“
天上”日邊”象征中第者地位陡然上升,“一登龍則身價十倍”
;“和露種”“倚云栽”比喻這些人憑恃靠山特獲寵遇。三、四
句轉(zhuǎn)過來寫自己,說江上的芙蓉卻不具備這些優(yōu)越條件,只能在
秋風(fēng)中遲遲綻放,但它自甘冷清,既不怨天尤人,更不肯趨炎附
勢。
2. 常見意向
蟬 象征悲涼或品行的高潔。
梅花 代表高潔人格。
松柏 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雁 思鄉(xiāng)懷親、羈旅傷感。
菊花 傲霜之花,隱逸、高潔、脫俗。
蓮花 代表高潔、雅致、寧靜等。
楊柳 指代離情別恨、搖擺不定、春天的美好。
水仙 玉潔冰清,高貴清雅。
鳳凰 品行高潔,志向遠大。
蘭花 高潔、君子之德。
東風(fēng) 曠達、歡愉、希望。
狂風(fēng) 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竹子 具有性直、心空、節(jié)貞等特點,為隱者所愛,表現(xiàn)君子的
品德修養(yǎng)。
古詩詞鑒賞常見的10種題材(七)
題材七 邊塞征戰(zhàn)詩
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qū)軍民生活和自然風(fēng)光為題材的詩作。一般認
為,邊塞詩初步發(fā)展于漢魏六朝時代,興盛于隋代,唐代即進入
發(fā)展的黃金時代。邊塞詩是唐代詩歌的主要題材,亦是唐詩中思
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shù)性最強的一部分。
盛唐是邊塞詩創(chuàng)作的鼎盛時期,涌現(xiàn)了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詩
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王之渙、王翰,另外王維、李
白、杜甫等也都寫過邊塞詩。盛唐詩成為邊塞詩創(chuàng)作的頂點。此
后的中晚唐并沒有出現(xiàn)邊塞詩的大家,但題材有所擴展。
這類詩的標(biāo)題中往往有 “行” “軍” “征人” “塞” “戍
” 等與軍旅相關(guān)的字眼。
1. 主題分類
從戍邊戰(zhàn)士的角度創(chuàng)作
或?qū)憫?zhàn)爭的慘烈,或表現(xiàn)戰(zhàn)士不惜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表達對
將士英勇威猛的贊美。如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后兩句先寫出了戍邊時間漫長、戰(zhàn)事頻繁、戰(zhàn)斗艱苦、敵軍強悍
、邊地荒涼?!鞍賾?zhàn)”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
出了西北戰(zhàn)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云沙古戰(zhàn)場”的景象;“
百戰(zhàn)”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zhàn)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
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
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被消磨,而是在大漠風(fēng)沙
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安黄茦翘m終不還”就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
士豪壯的誓言。
從閨中主婦的角度創(chuàng)作
批判戰(zhàn)爭破壞了人民和平安寧的生活,從思婦的角度寫戰(zhàn)爭給人
民帶來的苦難,形成獨特的邊塞閨怨詩。如金昌緒的《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長年戍邊的親人還健康地活著嗎?每天吃得飽嗎?身上的棉衣能否
御寒?這一切都讓思婦擔(dān)心、牽掛,而這些擔(dān)心、牽掛無法得到排
解,思念至極,心上人就不自覺地出現(xiàn)在夢里。妻子在夢中與思
念的夫君相會,也是一種苦澀的幸福啊!難怪她要趕走可愛的黃
鶯鳥。這種無理而有情的動作正揭示了戰(zhàn)爭破壞了人民安寧的生
活,這看似是一首抒寫兒女情長的小詩,實則有深刻的時代內(nèi)容
,反映了當(dāng)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從將士的角度創(chuàng)作
書寫因長期戍邊而產(chǎn)生的精神上的痛苦。如王昌齡的《從軍行其
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這里的“邊愁”有對現(xiàn)實的憂愁、建功立業(yè)的渴盼,更有離鄉(xiāng)背
井拋婦別雛的痛楚以及無限的鄉(xiāng)愁。范仲淹的《漁家傲》《蘇幕
遮》也表達了因長期戍邊又毫無結(jié)果而產(chǎn)生的思鄉(xiāng)之情。“黯鄉(xiāng)
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
征夫淚” 這些都是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典型詩句。
2. 常見意向
自然景物
如秋月、雪山、塞草、大漠、孤城、落日、邊關(guān)、黃河、長云、
雨雪、風(fēng)沙、碎石;
與戰(zhàn)事相關(guān)的元素
鐵騎、斗兵、將軍、征人、金鼓、旌旗、刁斗(又名“金柝”)、
羽書、烽火、戈矛劍戟、斧鉞、刀鎩、雁飛鷹揚、箭飛馬走;
地名及人名
(胡、羌、羯、夷指少數(shù)民族)磧西、輪臺、龜茲、夜郎、金山
、天山、陰山、受降城、長城、玉門關(guān)、雪山、薊北、邊城、沙
場、蕭關(guān)、涼州、金河、樓蘭、單于;
樂器
羌笛、琵琶、胡笳、蘆管、角、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