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老子《道德經(jīng)》“治大國若烹小鮮”,更是將飲食文化提升到哲學(xué)的高度。
不止是道家,儒家對于飲食的敘述,也是頗具哲學(xué)意義??芍^舌尖上的哲學(xué)。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p>
子又曰:“飯蔬食,飲水,其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p>
儒家提倡通過簡單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飲食習(xí)慣,來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儒家不著重飲食,其實對于飲食,孔老夫子還是比較講究的。
在《論語鄉(xiāng)黨篇第十》 中,關(guān)于齋祀時的飲食,孔老夫子是這么曰的: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噎而謁,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齋必變食:祭祀時的齋戒日,飲食不能和平時一樣。
祭祀時,為什么飲食習(xí)慣需要改變呢?歷史上,齋戒日禁忌很多,飲食上最主要的就是忌五葷,五葷是指韭菜大蒜等五種具有強烈刺激氣味的蔬菜,據(jù)說是鬼神討厭這種味道,所以祭祀時不能食用。儒家和道家對于祭祀時的飲食,不像梁武帝之后的佛家那樣要求食素。梁武帝之前,佛教并不要求一定要食素,梁武帝時,佛教才有了不食肉這一戒律。佛教在印度時,由于僧人都是托缽乞食,所以對于食物不宜挑剔。釋迦摩尼佛為了便宜說法,僅僅是要求僧人只能吃三凈肉,以表現(xiàn)佛家的慈悲為懷。所謂三凈肉,不是我殺,不疑為我殺,不見殺聞殺。佛經(jīng)中不忍食眾生肉的思想,為后來梁武帝制定食肉戒提供了佛法的理論根據(jù)。
居必遷坐,居住的地方也要變了,古代臥室分內(nèi)寢和外寢,也叫做燕寢和正寢,一般的時候,都睡在內(nèi)寢,到了齋戒和生病重了的時候,要搬到正寢,“壽終正寢”這個詞便出自這里。齋祀時,之所以要從內(nèi)寢搬出來,目的是不和妻妾同房,房事也是祭祀時的禁忌之一。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材要精挑細選;肉類要刀工細致。儒家這條對于飲食的要求,恐怕不僅僅是針對祭祀時的齋飯,而是對于飲食藝術(shù)的一種高度總結(jié)。孔子“食不厭精”的飲食觀,可謂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里程碑。
食噎而謁,這句話不好理解。至少小編是不太理解,不知道這句話跟“因噎廢食”有沒有聯(lián)系?這個“謁”字,似乎跟吃飯噎住沒有什么關(guān)系。求大家指點。
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魚餒而肉敗不食?!濒~和肉都腐爛變質(zhì)了,不能吃。
“色惡不食?!笔澄锏念伾惓?,必定是變質(zhì)或有毒,不能吃;這條亦或是指烹飪的失敗,導(dǎo)致菜色難看,看著都沒胃口,怎么給鬼神和人食用?
“臭惡不食?!蔽兜喇惓5氖澄锊怀?。那時候還沒有臭鴨蛋和臭豆腐,榴蓮更沒有傳入我國。以上幾種“不食”,可見中國對于飲食文化色香味型俱佳的要求已經(jīng)初見雛形。
“不時不食?!比绻皇沁M餐時間,不吃。對于我們現(xiàn)在來說,就是一日三餐,不到吃飯時間不能進食。其實古代,對于進食時間,釋儒道三家不謀而合,即要求過午不食,過午不食無論從什么角度考究,都是最有利于養(yǎng)生的。小編下篇文章將會對此進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說。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痹讱⒎绞讲磺‘?,亦或是刀工不細致不食。不搭配恰當?shù)尼u料不食。這些細則,再次強調(diào)了孔子對于烹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嚴格要求。
“沽酒、市脯不食?!奔猩腺I來的酒肉不能吃。在孔老夫子生活的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人還是自己釀酒,自己殺豬宰雞。盡管市場上賣肉賣酒的還是新興產(chǎn)業(yè),但是酒坊老板和屠夫,已經(jīng)走在了無奸不商的前沿,摻水酒、注水肉應(yīng)該是常態(tài),要不孔老夫子怎么會說“沽酒、市脯不食”。
朱熹在《論語集注》里解釋說:“沽、市,皆買也。恐不精潔,或傷人也。與不嘗康子之藥同意?!?/p>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吃飯應(yīng)以主食為主,肉作為佐飯,要與飯有一個適應(yīng)的比例,切不可本末倒置。從養(yǎng)生的角度來說,以肉食為主,必定對身體不好。
“惟酒無量,不及亂?!笨鬃舆@句話,與佛教的酒戒有共同的傾向,只不過孔子并不要求完全戒酒,而是要求根據(jù)自己的酒量適當飲用,以不醉不亂性為原則。
“食不語,寢不言?!背燥埐徽f話,睡覺時也不說話,這句話也很符合養(yǎng)生原則。
本文來自知歷史工作室原創(chuàng)作者/不文
知歷史工作室原創(chuàng)作品 未經(jīng)許可 禁止轉(zhuǎn)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