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省會城市(含各省級行政區(qū)的中心城市,下同)中,名字為四個字的只有兩個,就是新疆的烏魯木齊以及內(nèi)蒙古的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曾稱為歸綏,在當?shù)卣Z言中,“呼和”是“青”的意思,“浩特”的意思就是“城”。當年建城時用的主要是青磚,所以人們就把這里稱為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呼和浩特位于內(nèi)蒙古中南部,北界陰山和大青山,西南臨黃河,東南隔著長城與山西省交界。呼和浩特的面積并不大,約1.72萬平方公里,在面積約118萬平方公里的內(nèi)蒙古,這個面積只能排在倒數(shù)第二位。不過有意思的是,呼和浩特面積不大,但轄區(qū)幾個縣級行政區(qū)都很有特色。
呼和浩特有個縣叫托克托縣,看似名氣不大。黃河你總知道吧,作為我國母親河之一的黃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然后一路向東奔騰。幾經(jīng)曲折,黃河呈西南——東北方向穿甘肅蘭州、寧夏銀川,后進入內(nèi)蒙古境內(nèi)。
我們都知道黃河像一個巨大的“幾”字,“幾”字上面的那一“橫”就是黃河最北部呈西——東走向的那段,兩側也稱為河套平原。黃河由西向東流淌幾百公里后,然后來一個大轉(zhuǎn)折,由北向南流淌約八百多公里,成為陜西省與山西省的界河。這個大轉(zhuǎn)折在哪呢?就在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縣附近。
呼和浩特有一個和林格爾縣,這個縣位于呼和浩特市主城區(qū)的正南方,看似名氣也大不。不急,你總知道南北朝有個強大的北魏王朝吧。北魏建立于公元386年,亡于公元534年,先定都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孝文帝遷都洛陽。
實際上嚴格來說,北魏在386年并不是建國,而是復國,復哪個國呢?就是代國。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是代國最后一位國王拓跋什翼犍的孫子。代國的地盤主要是內(nèi)蒙古中南部和山西省北部,也就是呼和浩特附近和大同附近。
圖-呼和浩特東站
公元376年,已經(jīng)滅掉前燕的前秦宣昭帝苻堅滅掉了代國,北方一統(tǒng)。不過由于前秦內(nèi)部太亂,最終在淝水兵敗后土崩瓦解,鮮卑慕容部恢復了燕國,史稱后燕。鮮卑拓跋部也沒閑著,復立了代國,后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代國的國都在哪呢?盛樂城,也就是現(xiàn)在和林格爾附近。北魏建立后,雖然定都在平城和洛陽,但和林格爾始終是北魏帝室的根脈重地。別的不說,北魏有很多皇帝死后葬在盛樂,比如開國皇帝拓跋珪、太宗明元帝拓跋嗣、統(tǒng)一北方的世祖太武帝拓跋燾、高宗文成帝拓跋浚(馮太后之夫)、顯祖獻文帝拓跋弘等人。至于之后的北魏帝王為何死后不再葬在盛樂了?很簡單,遷都了。
和林格爾的名氣不算太大,但呼和浩特另一個縣——武川,名氣就比較大了。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一直生活在北方,但孝文帝致力漢化,把國都遷到了洛陽。北魏的重心就放在了中原,這引起了北方留守鮮卑人的強烈不滿,認為自己被邊緣化了。
最終,北方發(fā)生了著名的六鎮(zhèn)之亂,最終把北魏王朝炸得粉身碎骨。六鎮(zhèn)從西往東是沃野鎮(zhèn)、懷朔鎮(zhèn)、武川鎮(zhèn)、撫冥鎮(zhèn)、柔玄鎮(zhèn)、懷荒鎮(zhèn)。其中武川鎮(zhèn)就在現(xiàn)在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西,曾命名為黑城,后來改成了武川。
說到武川,就不能不提一個人物,他沒當過皇帝,卻開啟了隋唐作為第二黃金帝國的大幕,他就是宇文泰。北魏末年北方大亂,有兩個牛人最終將北魏帝國一劈兩半,各占一半。懷朔鎮(zhèn)的高歡控制東魏,其子高洋最終取代東魏建立北齊。武川鎮(zhèn)的宇文泰控制西魏,后裔廢掉西魏建立北周。
在二魏對峙初期,東魏強西魏弱,西魏后來居上,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滅掉北齊統(tǒng)一北方,但武帝不久后就駕崩了。僅過了四年,到了公元581年,楊堅篡周建立隋朝。近四十年后,隋朝滅亡,李淵建立了唐朝。
武川縣航拍圖
宇文泰為了能在高歡的強大攻擊之下活下來,以武川人為主組建軍隊,比如著名的八柱國和十二大將軍。八柱國有一個人叫李虎,他的孫子就是唐高祖李淵。稍次一等的十二大將軍有一個人叫楊忠,他的兒子就是隋文帝楊堅。
后世學者將這些武川出來的牛人統(tǒng)稱為武川軍閥,不過“關隴集團”的知名度更大一些。隋朝和唐朝的開國皇帝都出身于武川軍事系統(tǒng),他們的帝國實際上還是北周的延續(xù)。
除了托克托、和林格爾、武川之外,隸屬于呼和浩特市的土默特左旗、清水河縣的歷史都非常悠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