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性越軌事件,在各大高校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盡管校方明令禁止。但偷吃“禁果”者仍大有人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為保護女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目前許多高校均相繼安放了避孕套自動售賣機,應該說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有學者曾專門對某高校女大學生的性心理進行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發(fā)現(xiàn)當代女大學生對男女性行為的認識在過去的十年里發(fā)生了巨變。在20世紀90年代初,女大學生認為只有在相愛的兩人之間才可能發(fā)生性關系,這也暗示了他們的關系將進一步發(fā)展,直到確立婚姻關系。
而最近幾年,某些女大學生雖然仍然認為兩人如果相愛才會發(fā)生性關系,但并不意味著就一定和他結婚。也有的女大學生認為,即使兩人不相愛,只要不是互相利用,也可以發(fā)生性關系。
研究者曾對500名女大學生進行了為期4年的關于從處女到非處女轉變的心理研究,發(fā)現(xiàn)女大學生體驗過性活動的比例隨年級遞增。比例分別為:大一7%;大二13%;大三20%;大學四年級,約有四分之一的女性經(jīng)歷過性生活體驗。
研究者認為,女大學生的性行為并不單純地取決于年齡的大小。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固然可以對某些行為的啟動和追求起到生物學上的催化作用,如女子月經(jīng)初潮的提早及男子青春期的提前、都加速了年輕人的性覺醒、然而,除此之外,一些與之相關的社會原因,也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其在大學生性行為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社會對女性性活動越來越采取任其自然發(fā)展的態(tài)度,也為她們追求感官快樂抑或別的目的而采取的性行為大開方便之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權威遭到青年貶低的趨勢擴展到了性的領域,抽去了高懸在女大學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除了上述生理原因、社會原因對當代女大學生的性行為的巨大影響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心理原因,即導致其性行為的心理因素。女大學生正是在各種心態(tài)的誘使下,才越過了“雷池”,發(fā)生了各種各樣的性越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