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這是著名劇作家史航對汪曾祺的評價。他說:
汪曾祺寫文章,只思甜,不憶苦。少見的美都被他記錄了下來。
溫暖,悠然,這就是汪曾祺文字最大的特點。讀他的文字會被治愈,讀他的文字亦需細(xì)細(xì)品嘗。
而《人間草木》這本書,也繼承了他一概的風(fēng)格,文字簡潔而寧靜,卻讓人讀完意猶未盡。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聽到草木的生長和嬉戲。
它們是歡快的,鬧騰的,生機勃勃生長著的。
他寫山丹丹,是知道自己的歲數(shù)的。長一年,開一朵花,來紀(jì)念過去的一年,亦是為新的一年增加點新的生機。
他寫葡萄,喝起水來是驚人的,別人是一口一口地喝,葡萄是滿池子地喝,好像生怕沒水喝了一樣。
人間草木皆有情。一枝一葉到了汪曾祺筆下,便被放大了觀察,便變得有趣了,便開始有了自己的故事,有值得學(xué)習(xí)的地方了。
其實,花還是那些花,草還是那些草,果子還是那些果子,但看它們的人心境不同,寫它們的人筆調(diào)輕快起來,它們落在紙上的形象,自然也就大不一樣。
在這本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才學(xué)淵博和愛打趣。
他寫風(fēng)栗子,想到了《紅樓夢》:
賈寶玉為一件事生了氣,襲人給他打岔,說:我只想風(fēng)干栗子吃,你替我剝栗子。
隨后他又調(diào)侃,說風(fēng)栗子被寫進(jìn)《紅樓夢》中,就高雅起來了。
隨手拈來的典故和資料在文章中比比皆是,如果沒有豐富的積累,實在很難做到。
而一味地引經(jīng)據(jù)典未免有些書生氣,偶爾的嬉笑怒罵,又拉近了這份距離,不會讓讀者覺得索然無味。
汪曾祺的文字是接地氣的,字里行間總是裊裊縈繞著人間煙火味,沒由來地讓人感到親切和舒服。
他寫工人買蘿卜:一看,這個不錯,往地上一扔,叭嚓,裂成了幾瓣,“行!”于是各拿一塊啃起來。
汪曾祺的文章又是簡潔有力,畫面感十足的,仿佛能讓人置身其中,也體會一把這樣的樂趣。
他寫拔草:用手指繞住它的根,用一種不露鋒芒的力量拉,聽頑強的胡根一處一處斷。
好像一邊看,耳邊就會響起草兒那輕微卻頑強的聲音,而那蔥蔥郁郁的綠色,似乎夾著草的清香,在瞬間撲鼻而來。
他寫葡萄上架:刨坑,豎柱,搭橫梁,繞鐵絲,搭小棍。
寥寥數(shù)筆,栩栩如生的畫面卻躍然紙上。那其中,我們只看得到辛勤勞作的樂趣和喜悅,完全沒有勞累的疲憊和抱怨。
他覺得生活應(yīng)該是有滋有味的,哪怕是最普通最常見的蔬菜水果,在他看來,都充滿了自己獨特的色彩和光芒。
于是,他便拿著文字這個放大鏡,一點一點把經(jīng)常被忽略的美,展現(xiàn)給每個人看。
他覺得生活應(yīng)該是歡樂和自由的,哪怕是再單調(diào)的日子,在他看來,也能因為一顆玩心而精彩不乏味。
所以,那些生活瑣屑里的笑聲和用心,都被他一一收藏,流淌成筆下的唯美和歡暢。
汪曾祺曾經(jīng)說:我希望成為一個溫柔的人,因為曾被溫柔的人對待,深深了解那種被溫柔對待的感覺。
也許是這樣,他筆下的文字總是如冬日的暖陽,如淙淙的溪水,如春風(fēng)拂過臉龐,如夜深時疏朗的明月。
那是平凡而不簡單的生活,那,亦是對生活深深的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