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文學史上,李白的地位是很高的。不光后世對他評價很高,李白再當時就已經(jīng)很有名氣。李白一身才華,詩詞創(chuàng)作“斗酒詩百篇”,風頭確實蓋過了當時的詩壇,幾乎無人可望其項背。
當然,青春年華的李白并未受到這樣的關注,他的才華和名氣也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所以在他求官路上,遭遇白眼也是很常見的事情。當時擔任渝州(今重慶)刺史的李邕很是自負,對于這些年輕后生們就有些看不起,史稱李邕“頗自矜”。李白對此很不滿意,寫下了這首唐詩怒懟,極具諷刺意味。且看: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這首唐詩的題目就是《上李邕》,就是寫給李邕看的。當時的李白一介布衣,沒有什么功名,也沒有什么背景,卻能夠用這首詩怒懟一位地方父母官,自信的認為自己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同時諷刺并且告誡李邕“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膽量不是一般的大。
在這首詩的一開始,李白就顯出了自信?!按簌i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對于儒家和道家思想都有研究,仕途求官是儒家之路,尋山訪仙是道家歸途,對于道家的“大鵬”意象,李白是很了解的。所以李白在這里以“大鵬”自喻,極言自己廣闊的未來,反襯李邕的目光短淺,小人之心。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繼續(xù)寫大鵬的聲勢浩大,力量之大。即便是不依靠大風,停頓下來休息,力量之大也可以抽干滄浪之水,更不必說世間繁雜萬物了。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這里暗含的是對李邕的諷刺,李白自認為自己能夠“一朝成名天下知”,卻不料遭遇“冷笑”,內(nèi)心肯定不舒服。原以為李邕不同于那些凡夫俗子,沒想到李邕和那些人沒什么區(qū)別,心中更是覺得郁悶,在詩中寫出來更有諷刺力量,也更顯示出李邕的心胸狹窄。
最后李白寫出“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引出孔圣人的話要明白后生可畏,坦言李邕不要輕視我們這些年輕人,有朝一日“同風起”,我們可都是“扶搖直上九萬里”的人物!
這首唐詩是青年李白志向遠大、自信展現(xiàn)的重要詩篇,20歲就能以這樣的詩歌怒懟地方父母官,李白的自信、膽量可見一斑。有道是后生可畏,有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有這樣的自信和才氣,也難怪其會成為古今詩詞第一人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