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王笛 | 談談西方學術雜志的匿名評審制度

王笛

本人作為一個作者、評審者和雜志主編,長期在美國和中國發(fā)展自己的學術生涯,用中文和英文發(fā)表論文,對中西方的學術刊物(當然主要是人文社科領域,特別是歷史學)都有相當的了解。根據我的觀察,雖然有種種不滿意之處,但是在中國,學術雜志的匿名評審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就從作者、評審者和雜志主編的角度談談我的觀察。

我在美國大學前后共待了25年,和專業(yè)學術雜志打了不少交道,發(fā)表的每一篇論文都經過匿名評審。從我自己的經驗看,每次被審的稿子,評審人的意見都非常有幫助。作為作者,當然是希望文章能夠一次通過,但是經驗告訴我,反復修改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作為作者,最好的心態(tài)是,總是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

編輯部一般要求評審者做出評斷,A.建議發(fā)表(或修改后發(fā)表),B.建議修改后重審,C.建議退稿。因此評審意見一般有三類,建設性的(針對A類論文)、批評性的(針對C類論文)和批評建設性的(針對B類論文)。對A類文章基本上是對文章進行肯定,認為文章可用,但是提出一些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屬于錦上添花的味道。對C類論文屬于批評性的評審,主要闡述否定意見,提出該論文不能發(fā)表的具體理由。而對介乎之間的B類,雖然論文沒有達到發(fā)表的要求,存在諸多的問題,但是評審人認為可以修改,由于不能確定修改稿是否能達到發(fā)表要求,所以要重審,即resubmit,或者叫“重投”。

在我發(fā)表的英文論文中,遇到A的情況多一些,但是也有若干篇文章是B的情況。是否按照評審者的建議修改,我都是經過認真思考,再做出決斷。如果認為評審人的意見有道理,可以接受,便根據其建議修改。如果認為評審人意見和自己理念相差太大,也不愿意按照評審人意見修改,那么就決定撤稿,轉投其他雜志。

不過,應該指出的是,哪怕我決定不根據評審人意見改稿,也并非認為否定的評審意見一無可取,這些意見也是多多少少可以為修改提供參考的。根據我的經驗,大多數評審意見還是有用的。學者應該學會習慣文章被要求修改,哪怕是被拒。特別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學者,仍然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大家讀讀黃仁宇的《黃河青山》,他的幾乎所有作品,都經過了評審的周折,其實這在西方學術界都是正?,F(xiàn)象。我自己有一篇英文文章,由于是跨學科研究,寫得很苦,發(fā)表也是歷經坎坷,從2006年開始寫,2010年投稿,到2014年才正式發(fā)表。

評審是一個不完善然而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評審這個鏈條的關鍵是評審人,最理想的評審人,應該是本課題的專家,愿意為此花時間和精力,對評審認真,有評審的經驗,有寬容的態(tài)度,有批判性思維,對別人文章能提出建設性意見。根據我的觀察,西方學術雜志的評審人的態(tài)度大多數是認真的。他們肯花時間為一個雜志審稿,有多種原因。首先他們很可能是這個雜志的作者,對這個雜志的質量有一種責任感。另外,在美國高校,專業(yè)服務普遍列入評價體系,而且形成了傳統(tǒng)。一個學者除了教書和科研,專業(yè)服務也是一項重要的考量,其中便包括給學術雜志審稿。這些專業(yè)服務活動,可以寫入簡歷。我共同主編的英文學術刊物《中國歷史學前沿》(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不時會收到在西方高校任教的年輕學者來信,希望為我們的雜志做評審。

一個學者應該認真評審每一篇文章,如果沒有時間就不評,對作者負責,對雜志負責,對學術發(fā)展負責。我發(fā)現(xiàn),國內有的評審人太草率,甚至還有只有一句話的評語,這樣便不可能給一篇文章以公允的評論。評審專家應該有一個專業(yè)的態(tài)度,不應輕易否定一篇文章,也不要輕易肯定一篇文章。作為一個學者,如果沒有時間評審,哪怕謝絕邀請,也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要意氣用事,哪怕與被評文章持不同的觀點、方法和結論,只要別人言之有理,就不要輕易否定。

西方學術雜志編輯很少,所以必須依靠外審。評審人的意見是能否采用的主要依據。其實,作為一個審稿者,對不同的雜志也有不同的標準,審稿嚴格程度要根據投稿與用稿的比例。有的雜志發(fā)稿和收稿之比僅5%,有的則高達50%,因此在建議是否發(fā)表的時候,還要考慮這個雜志的發(fā)稿率。另外,除了雜志的專業(yè)性,每個雜志還有用稿的側重、風格、問題導向等。一篇論文適合這個雜志,不一定適合那個雜志。一篇好文章,如果某雜志不適合,主編在退稿時,有時會建議投到另一個他認為更適合的雜志。

一般雜志都是邀請兩位評審人,如果評審有爭議,一位推薦發(fā)表,一位建議退稿,那么還可能找第三位評審。有時候雜志操作起來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具體怎么處理,雜志主編還是有最后決定權的。特別是主編熟悉的領域,對有些有爭議的稿子,編輯部可以特殊處理。主編要意識到評審者的不同風格,有的過嚴,有的過寬。有的被評審人批評得很厲害的文章,不一定不是好文章;有的評審人覺得不錯的文章,也不一定是好文章。主編還需考慮最近雜志要想討論的熱點和導向,這些因素也可能影響到文章的取舍。

其實,有些因素不需要本問題的專家就可以判斷,例如文章的寫作技巧,使用資料是否扎實,觀點是否明確,邏輯是否連貫,論證是否充分,文字是否通順,格式是否規(guī)范,還有獨創(chuàng)性、學術貢獻等。作為主編,一般可以判斷評審者是否對論文做出了公允的評價,是否認真研讀了文章,修改的建議是否合理,是否有建設性等。對于簡單否決沒有具體理由的評審,主編需要特別小心。

作為主編,責任在于發(fā)現(xiàn)和發(fā)表好文章,不要讓好文章從手中溜走,同時也要杜絕差文章出籠。正如我前面提到過的,我們甚至不能排除這樣的情況:兩份評審推薦發(fā)表的也不一定就是好文章,兩份評審建議退稿的也不一定就是差文章。對那些通過了評審的論文,主編還可能根據自己的判斷和評審的建議,要求作者做進一步修改。對那些評審沒有通過,但是認為有潛力的文章,主編需要與作者進一步溝通,提出修改意見,為今后發(fā)表的可能性創(chuàng)造條件。其實應該承認,主編的學術判斷對一篇論文的發(fā)表有一定的作用,特別是對那些評審意見有分歧的論文。因此,主編在審稿過程中的作用是否發(fā)揮得當,其學術素質就至關重要。

根據我作為作者、評審者和雜志主編的觀察,雖然有的好文章是一氣呵成,但是大多數高質量的學術文章還是需要千錘百煉,無論作者是資深教授還是青年學子,哪怕名家的稿子仍然需要修改。從我接觸到的作者來看,其中有不少是著名學者,包括哈佛大學的教授,學術地位非常高,但是幾乎沒有遇到過拒絕對文章做任何修改的作者。我的體會是,越是大學者,越是謙虛,沒有把自己放到評價體系之上。

辦學術雜志,怎樣選出有質量的論文,需要不斷地探索,沒有一個方法是完美的,但是目前沒有一個比匿名評審更好的辦法。不過,我想指出的是,匿名評審是根據西方專業(yè)雜志的操作情況出現(xiàn)的,西方專業(yè)雜志(特別是我比較熟悉的歷史學雜志)一般只有一兩個編輯,無法、也沒有精力對全部稿件進行判斷,所以必須依靠外審。而中國的情況不同,有專家組成的編輯部,有的歷史刊物內部,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xiàn)代史還有專門的編輯室,他們本身也是專家。所以在一定的情況下,他們的意見也可以作為評審意見來考慮。另外,中國學術雜志還普遍存在三審制,每一審其實都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對文章的評審。雖然我認為外審非常重要,特別是編輯部內部有爭論的稿子,拿不準的情況下,專家評審就更有必要,但同時也認為編輯部可以有最終決定權。這種變通,在目前中國評審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就更具有可行性。

根據中國學術界的實際情況,我認為評審制度是一個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行之有效的制度。雖然這個實踐也可能造成一些好文章由于評審人的原因被不恰當地退稿,但是這畢竟不是常態(tài)。而且這個制度已經在中國學術界建立聲譽,以史學界為例,現(xiàn)在是重文章而輕專著,就是因為雜志文章普遍建立了匿名評審制度,而中國學術專著的出版,還沒有建立類似的評審機制。在此我也要呼吁,現(xiàn)在各個出版社是建立學術專著評審制度的時候了!

文章來源:新史學190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評職稱怎么發(fā)表職稱論文 發(fā)表論文技巧點
"雙盲同行評審"能否戰(zhàn)勝學術界的"明星效應"?
權威期刊論文脫穎而出的「最后一公里」——談審稿意見回復的藝術
張新寶:法學論文的發(fā)表及相關問題漫談(上)
評審意見久等不來,這望眼欲穿的等待中,審稿人到底做了啥?
學報與雜志的區(qū)別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