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闡述利率的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理論。
(1)利率的風險結構
利率的風險結構是指債權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卻不相同的現象,投資者從風險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等因素出發(fā)選擇其持有債券的利率結構。各種債券的違約風險,債券的流動性和所得稅規(guī)定不同,這三個因素在利率的風險結構決定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原因:
①違約風險:債券發(fā)行人可能違約,即不能支付利息或者在債券到期時不能清償面值,債券評級提供有關違約風險的信息,違約風險的大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利率高低;
②流動性風險:各種債券不受損失而變現的能力,債券的流動性可以用它的變現成本來衡量,成本高低影響利率水平;
③稅收差異因素:債券利息收入的稅收待遇根據債券的種類不同而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影響著債券的利率水平。
(2)利率的期限結構
債券的期限結構是指具有相同風險,流動性和稅收待遇,但期限不同的債券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反映了期限長短對其收益率的影響。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對各種債券的市場預期,市場供求(市場分割)和流動性溢價不同,這三個因素在利率的期限結構決定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①市場預期理論
假定人們對于特定期限的債券沒有任何偏好,投資者僅僅關心債務工具的預期收益。同時,還假設市場是有效率的,當市場均衡時,長期利率是該期限內預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預期理論有著致命的缺陷,它無法解釋收益率曲線通常是向上傾斜的。
②市場分割假說
將不同期限的債券市場視為完全獨立和分割開來的市場。長期債券和短期債券不能相互替代,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種債券的利率取決于該債券的供給與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債券的預期回報率對此毫無影響。
③流動性升水理論
該理論認為,長期債券的利率應當等于兩項之和:第一項是長期債券到期之前預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第二項是隨著債券供求狀況變動而變動的流動性溢價(期限溢價)。流動性溢價理論是預期理論與分割市場理論結合的產物。流動性溢價理論關鍵性的假設是,不同到期期限的債券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這意味著某一債券的預期回報率的確會影響其他到期期限債券的預期回報率。同時,該理論承認投資者對不同期限債券的偏好。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