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胃痛,
不僅僅治胃,有時治肝。
我們先從生理到病理看肝胃的關(guān)系。
生理:
胃主受納,肝主疏泄,
脾胃功能協(xié)調(diào),必賴肝氣條達(dá)。
病理: 木抑則土滯
肝不能正常疏泄,
胃即可呆滯不化。
癥狀:
胃痛伴有
①脅間脹痛,
②噯氣泛酸,
③嘔噦沖逆,
④精神抑郁等,
若具有上述特征者,不論其是何種胃痛,均可采用肝胃同治或從肝論治,大多能提高臨床療效。
肝胃同病的常見病癥是,
1肝郁氣滯——四逆散
2肝寒犯胃——吳茱萸湯
3肝強(qiáng)脾弱——小建中湯
4肝胃火郁——一貫煎、滋水清肝飲、龍膽瀉肝湯。
5肝胃血瘀——失笑散,丹參飲。
一、肝郁氣滯
1.證候與病機(jī)
胃脘脹滿,痛連兩脅,按之則舒,噯氣頻作,精神抑郁,食納減少,大便不暢,
脈弦而緩,舌苔薄白而兼黃。
本證由于肝氣郁結(jié),橫逆犯胃,故胃脘痛連兩脅。
因其氣機(jī)阻滯,胃氣不順故噯氣頻作,食納減少等癥狀叢生。
肝郁濕滯故脈弦而緩,若肝郁化火,則脈弦而數(shù)。
2.治療方法
以疏肝理氣為主。
肝氣條達(dá),氣機(jī)暢利,胃不受侮,疼痛自止,此即“治肝可以安胃”的意思。
3.常用方藥——四逆散加味。
腹脹氣滯甚加佛手、木香;
大便稀軟加神曲、茯苓;
噯氣泛酸加左金丸、瓦楞子;
口多涎沫加吳茱萸、草果;
口苦苔黃加黃連、黃芩;
脘痛特甚加郁金、香附或元胡、乳香、沒藥;
食少納差加神曲、麥芽、雞內(nèi)金。
二、肝寒犯胃
1.證候與病機(jī)
胃脘疼痛,喜按得溫則減,嘔吐清冷涎沫,
遇寒冷則痛甚,
食納少或得食見痛減,精神疲倦、
舌質(zhì)淡苔白潤滑,脈細(xì)緩或虛弦。
本證多因胃虛肝寒上逆,濁陰上犯故嘔吐涎沫。
因胃虛有寒,故遇寒則癰甚,得溫則痛減。
精神疲憊,舌淡苔白是脾胃中陽不足之故。
2.治療方法
溫肝散寒,和胃降逆。
肝寒得散,胃氣得順,治肝即所以治胃。
3.常用方藥——吳茱萸湯加味。
嘔吐涎沫特甚加半夏、茯苓;
口涎多泛清水加草果、砂仁;
感寒痛甚加良姜、香附、蜀椒;
如痛脹氣滯加廣木香、佛手;
食納差者合六君子湯益胃補(bǔ)虛。
三、肝強(qiáng)脾弱
1.證候與病機(jī)
胃脘隱痛,腹部攣急,喜暖得溫則減,
精神疲乏,肢體乏力,四肢欠溫,食納減少,大便軟而不爽,
舌質(zhì)淡,苔白潤,脈象虛軟或細(xì)軟。
本證脾胃虛弱,肝木橫急,故胃脘隱痛而腹中攣急,因其脾陽虛弱故四肢欠溫,精神疲乏而疼痛得溫則減。2.治療方法柔肝補(bǔ)脾為主。
補(bǔ)虛建中,扶脾抑肝,即肝胃同治的意思。
3.常用方藥——小建中湯加味。氣血虛加黃芪、當(dāng)歸,
嘔噦吐酸加木香、砂仁;
脘腹脹痞加佛手、厚樸;
大便溏軟加白術(shù)、茯苓。
四、肝胃火郁1.證候與病機(jī)
胃脘部疼熱,痛勢急迫,心中煩躁易怒,嘈雜泛酸燒灼,口干味苦,大便不暢,
舌苔薄黃或舌紅少苔,脈象弦數(shù)。
本證因于肝氣郁結(jié),火熱犯胃。肝胃火郁故胃脘疼熱刺痛,煩躁易怒,嘈雜燒灼。
肝火胃熱上乘則口干口苦,苔黃,脈弦。
如肝火胃熱傷陰,則大便不暢,舌紅少苔,脈弦細(xì)而數(shù),此為熱已傷陰之證。
2.治療大法疏肝泄熱,益胃養(yǎng)陰。
慎勿用香燥,忌剛用柔。
3.常用方藥——一貫煎、滋水清肝飲、龍膽瀉肝湯加減。前二方重在滋養(yǎng)肝陰,為治本之法;
后一方直折肝膽之火,只宜治標(biāo)。
五、肝胃血瘀1.證候與病機(jī)
胃脘痛有定處,按之痛劇,或痛如刀割,食后痛甚,大便色黑,經(jīng)常隱血,甚或吐血,
舌質(zhì)紫暗,舌邊有瘀點(diǎn),脈象緩澀。
本證多因久痛入絡(luò),胃絡(luò)損傷,肝血瘀滯故經(jīng)常便血。血瘀氣滯,阻而不通,故痛處不移而拒按,舌質(zhì)瘀點(diǎn)是瘀血阻滯之證。2.治療大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氣血暢利,通則不痛。但應(yīng)視病者的虛實(shí)寒熱而伍佐運(yùn)用。
3.常用方藥——失笑散,丹參飲等。氣虛者加黃芪、黨參;
營血不足加阿膠、赤白芍、當(dāng)歸;
陰虛舌紅脈數(shù)加生地、玄參、丹參、丹皮;
出血不止可加田三七、白及、或炮姜炭、側(cè)柏炭溫以止血,或赤芍、桃仁、紅花化瘀止血。
本筆記,內(nèi)容摘于陳瑞春教授的《略論胃痛從肝論治》
沐子健,
青年中醫(yī),
執(zhí)業(yè)中醫(yī)師,
中醫(yī)研究生。
坐診信息:廣州、深圳、茂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