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湯出自《傷寒論》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及第32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此方與桂枝加葛根湯相對,桂枝加葛根湯原文為“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可見二方不同之處在于葛根湯證無汗,而桂枝加葛根湯證有汗。其他如惡風、項背強幾幾之表證均相同。葛根湯中有麻黃,麻黃、桂枝同用,發(fā)汗力強,故用于無汗惡風之證。但不要誤以為葛根湯是麻黃湯加葛根,其實葛根湯是桂枝湯中桂枝、芍藥減量再加麻黃、葛根而成。從葛根湯與桂枝加葛根湯兩方的描述來看,二者都有項背強幾幾,可見此癥應為葛根證最典型的特點。
病案1
張某,女,32歲。
初診:2013午1月9日。
惡寒、發(fā)熱、身痛1天。昨晚因護理家人受涼而惡寒、發(fā)熱,體溫38.1℃,服清熱解毒顆粒。刻下癥:惡寒、發(fā)熱、身痛,無咽痛,咳嗽,無痰,流清涕,尿黃,無尿頻、尿痛,腹瀉,大便溏薄,無腹痛,頸項痛,無汗,口和。查體:體溫38.5℃,咽部正常。舌暗紅,苔薄黃,脈浮緊。
惡寒、發(fā)熱,身痛,頸項痛,無汗,口和,脈浮緊,屬太陽陽明合病之葛根湯證。處方如下:
葛根15,炙麻黃10,桂枝10,白芍10,生姜15,大棗10,炙甘草6。3劑。
二診:2013年1月14日。
服藥后熱退、身痛緩解,后外出受涼復發(fā)熱,服藥后熱退。
刻下癥:流清涕,黃痰,輕咳,痰少,咽癢,惡寒,無發(fā)熱,無身痛,大便溏。舌暗紅,苔薄,脈細弦。
惡寒、流清涕,則太陽證猶在。咳嗽、黃痰,為陽明見證。
咽癢,脈細弦,為少陽見證。三陽合病,予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合小柴胡湯。處方如下:
炙麻黃6,杏仁10,生石膏30,炙甘草6,柴胡12,黃芩10,清半夏15,生姜15,大棗10,黨參10,桔梗10,辛夷6。6劑。
按:本案患者因護理住院患者頗多勞苦,且幼女外感,其被傳染。癥見惡寒、發(fā)熱,身痛、項強,無汗,且腹瀉,大便稀薄,形瘦面黃,舌暗紅,苔薄,脈浮緊,筆者問診后一下想到《傷寒論》中“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此為典型的葛根湯證。遂取原方徑投,因其護理家人,不能煎藥,取免煎顆粒3劑。復診訴當日服1劑即汗出熱退,第2日因復受涼,午后復熱,再服熱退,之后未再發(fā)熱。
考太陽與陽明合病,仲景論及有三:①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②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③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喘而胸滿者,病仍偏于太陽之表,故用麻黃湯,而下利與嘔者,均見陽明之里,故用葛根湯或葛根加半夏湯。本患者有太陽表實,且伴有陽明下利,故處方時以葛根湯原方而取速效。若不下利而嘔,當以葛根加半夏湯為宜。
病案2
馬某,女,44歲。
初診:2008年1月21日。
咳嗽1個月,加重一周。冬季受風咳嗽,咳痰,咳嗽劇烈時遺尿,曾服川貝枇杷露、通宣理肺丸。近一周來加重,胸片檢查正常,咳痰少色微黃,質黏,惡風寒,項背惡寒明顯,骨節(jié)疼,無汗,口干喜熱飲,咽癢,大便可,小便調,舌胖淡,苔薄,脈細弦。
惡寒,骨節(jié)疼,無汗,屬太陽證??诟伞⒖忍瞪S質黏,為陽明里熱。太陽陽明合病,予葛根湯加石膏,加厚樸。加厚樸取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之意。處方如下:
葛根30,炙麻黃6,杏仁10,桂枝9,炙甘草6,白芍9,生姜10,大棗10,厚樸9,生石膏20。4劑。
二診:2008年1月24日。
咳減大半,諸癥均減,唯口干,咽癢,舌胖淡,苔薄自,脈細滑小弦。
服藥后癥卻,仍咽癢,加蟬蛻疏風利咽。
前方加蟬蛻5。5劑。
三診:2008年1月31日。
癥狀消失,食納二便如常,飲食調理善后。
按:本患者為一報社記者,以咳嗽為主訴,但問其癥狀見骨節(jié)痛、無汗、頸項背惡寒,證符葛根湯證,投葛根湯而咳嗽消失,項背惡寒亦減,可見發(fā)熱非葛根湯證必見。從兩位患者都有咳嗽看,葛根湯證容易伴隨咳嗽。
圖書名稱:六經八綱用經方——竹雨軒經方臨證體悟
圖書作者:張立山 著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