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奉別帖》墨拓,約書於開元22年〔734)。行書。凡4行,行44字不等,計35字。著錄首見宋拓《潭帖》。
釋文:奉別永久,馳仰益深。已 熟,惟動靜多勝兒郎,休休。邕粗(爾),一言未即,披雲(yún)但增懷。珍重珍重,謹(jǐn)狀。
李邕《奉別帖》?
李邕的書法在唐就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但從歷史上看,受其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五代和宋元。五代時間比較短,主要出了一個楊凝式。一般認(rèn)為楊主要受歐、顏的影響,其實(shí),楊所學(xué)的東西是很雜的,從他傳世的四件真跡上看,宛如出于四人之手,其中《韭花帖》神似《盧正道碑》。楊凝式又是行書意寫的開創(chuàng)者,并直接影響宋代行書的興盛。
但對宋代行書影響最大的除了楊凝式之外,便是顏真卿和李邕了。這三家中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diǎn),那便是雄偉豪放,其中又以李邕最為華麗。這三家最集中表現(xiàn)在蘇東坡的身上,而李邕這種奔放華麗的浪漫氣息,正好與東坡相一致。到了元代趙孟俯,雖寫碑始終固守李邕之法,就像他其他行書力追“二王”一樣,最終被一種平整化與甜熟化所取代,李邕這種天然的豪放華麗之氣幾乎蕩然無存。
到了清代何紹基之后,李邕幾乎成了書家們必修的對象,包括今人林散之、沙孟海等。因?yàn)楝F(xiàn)在書家們都知道,“二王”是必學(xué)的,但學(xué)得不好,易步人甜熟的俗套,而李邕這種正氣凜然的雄強(qiáng)的風(fēng)格,正好避免了這一陷阱;同時,也是理解“二王”與宋行書之問的橋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