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間一切生靈而言,死亡都是無從逃遁的終審判決。但是,生者的心情,卻會因它們死亡方式、時(shí)間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起一般壽終正寢者,因罹患疾病或遭人荼毒而偶然、意外死亡者,通常會惹出后人更多的哀思和惋惜之情。
唐代優(yōu)秀詩人中,李賀的英年早逝,杜甫的死于漂泊途中,還有許多詩人的抑郁而終,都令人扼腕太息。但是,相比之下,下述五位詩人,無疑是更加令人惋惜同情的:
孟浩然。王士源(元)《孟浩然詩集序》記載:“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王昌齡游襄陽,時(shí)浩然疾發(fā)背,且愈,得相歡飲。浩然宴謔,食鮮疾動,終于南園,年五十。”所謂“疾發(fā)背”,指背脊長瘡?!缎绿茣繁緜髡f的是“病疽背”。疽,中醫(yī)指局部皮膚腫脹堅(jiān)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食鮮”的鮮指什么呢?孟浩然《峴山作》詩云“美人騁金錯(cuò),纖手鲙江鮮”,是指生魚片;《從張丞相游紀(jì)南城獵,戲贈裴逈、張參軍》詩云:“順時(shí)行殺氣,飛刃爭割鮮”,又指禽獸之肉??梢姡虾迫划?dāng)時(shí)是因?yàn)槌粤松猓~或禽獸之肉)而使原本即將治愈的毒瘡,重新發(fā)作,終于不治身亡。倘若孟浩然這一次見老朋友王昌齡,不激動得忘乎所以,亂吃東西,他是不會只活到50歲的。
王勃。王勃是唐朝著名的神童,六歲就很會寫詩了。成年后,他名列“初唐四杰”之首,有《滕王閣序》千古流傳,家喻戶曉。但是,他死得很早。死時(shí)年歲,說法有分歧,一說28歲,一說27歲。死因和地方,說法一致,都是溺水于南海。王勃父親因兒子殺死避罪官奴受到連累,被降職為交趾(在今越南河內(nèi))縣令。王勃不遠(yuǎn)千里,前往省親?!缎绿茣繁緜鳌ⅰ短撇抛觽鳌返?,似乎是說,王勃死于前往交趾路上。但是,《舊唐書》本傳僅言“渡南海,墮水而卒”,沒有說明是往還是返。王勃《鞶鑒圖銘序》記載上元二年十一月七日“予將之交趾,旅次南海”,加上楊炯《王勃集序》記載,王勃死于上元三年(676)八月,逆之以情理,他應(yīng)該死于由交趾返回路上。因?yàn)椋醪淮罂赡茉谌ソ恢菏∮H的路上,于廣州逗留10個(gè)月之久。
陳子昂。四川梓州射洪人陳子昂,其六世祖開始,就一直是富豪之家。陳子昂生前好友盧藏用《陳氏別傳》記載:“父元敬,瑰瑋倜儻,年二十,以豪俠聞。屬鄉(xiāng)人阻饑,一朝散萬鐘之粟而不求報(bào)。于是遠(yuǎn)近歸之,若龜魚之赴淵也。”陳子昂本人,作為富家子弟,也不是文弱書生。十八歲之前,是個(gè)“馳俠使氣”(《陳氏別傳》)、“尚氣決,弋博自如”(《新唐書》本傳)的公子哥。后來折節(jié)讀書,一舉成名,中了進(jìn)士。仕途雖然很不順利,但也曾深得武則天的賞識,在朝廷里做過麟臺正字、右拾遺之類的官職。令人奇怪的是,因?yàn)楦赣H年老,陳子昂請求解職,回家侍奉,竟然遭到貪暴殘忍的縣令段簡誣陷,死于獄中。富豪出身、曾在朝廷為官、政治文藝才華均十分出眾的陳子昂,竟然死于小小縣令之手,年僅40余歲(盧藏用《陳氏別傳》稱42歲,《舊唐書》稱40余歲,《新唐書》本傳稱43歲)。因此,近代以來,有多位學(xué)者撰文探討,提出了段簡背后更有強(qiáng)大人物的推測。
王昌齡。王昌齡擅長七絕,生前即已詩名大盛。因?yàn)樗鲞^江寧縣令,被當(dāng)時(shí)人稱為“王江寧”,甚至有人把他比喻做詩壇的孔子,有“詩家夫子王江寧”(見《唐才子傳》)的說法——這稱號跟“詩圣”幾乎是一樣的意思。《新唐書》本傳說,被貶為龍標(biāo)縣尉的王昌齡,“以世亂還鄉(xiāng)里,為刺史閭丘曉所殺”?!杜f唐書》張鎬傳載,張鎬被任命為河南節(jié)度使時(shí),正當(dāng)張巡在宋州(睢陽)被安史叛軍圍困,形勢危急。于是,“……背道兼進(jìn),傳檄濠州刺史閭丘曉引兵出救。曉素剛愎,馭下少恩,好獨(dú)任己,遂逗留不進(jìn)。鎬至淮口,宋州已陷。鎬怒曉,即杖殺之。”《新唐書》王昌齡傳記載,閭丘曉臨刑之際,以上有父母需要他贍養(yǎng)為由,向張鎬求饒。張鎬答以“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yǎng)?”根據(jù)這兩條記載推測,閭丘曉殺王昌齡,主要有兩個(gè)原因:一是王昌齡有省親逾期的過錯(cuò),二是閭丘曉濫施殺伐之權(quán)。這兩個(gè)原因,只要少一個(gè),王昌齡都不會死于非命。據(jù)考證,閭丘曉生前當(dāng)為亳州刺史,而不是濠州或豪州刺史。因?yàn)椋┲菰诨茨?,距離張巡被圍困的睢陽很遠(yuǎn),而亳州較近,有馳援的可能。王昌齡遭閭丘曉殺害,地點(diǎn)亦當(dāng)在亳州。王昌齡被殺害的時(shí)間,應(yīng)該是閭丘曉就任亳州刺史及被張鎬杖殺期間,即至德元載(756)至至德二年10月之間。
劉希夷。劉希夷一生,可以用“紅顏薄命”四字形容?!短撇抛觽鳌吩疲?#8220;希夷美姿容,好談笑,善彈琵琶,飲酒至數(shù)斗不醉……。”《大唐新語》、《劉賓客嘉話錄》記載,劉希夷作《白頭吟》詩,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其舅父宋之問也是著名詩人,在劉希夷尚未公諸于眾前看到這詩,非常喜歡這兩句,要劉希夷把它讓給自己。劉希夷的先答應(yīng)、后反悔,惹怒宋之問,宋遂將其殺害。《大唐新語》只是籠統(tǒng)地說“或云宋之問害之”,《劉賓客嘉話錄》則稍具體,說宋之問是“以土袋壓殺之”,《唐才子傳》又更加具體,說宋之問是“使奴以土囊壓殺于別舎”。壓殺的方法,大概是,趁其熟睡之際,以土袋壓住頭部尤其是口鼻,使其窒息而死。這種殺人方法,古籍中多有記載。劉希夷死時(shí)年歲,文獻(xiàn)沒有說明,《大唐新語》、《本事詩》都說是《白頭吟》詩成后不到一年即已離世,《唐才子傳》則是“時(shí)未及三十”??傊瑧?yīng)在他25歲中進(jìn)士后不久。
根據(jù)這些詩人保存至今的一些名篇佳句,我們有理由相信:倘若假以年歲,這些才情橫溢的詩人,都有可能寫出更多的好詩,嘉惠后人。
惋惜之余,我們也應(yīng)該注意到一個(gè)事實(shí):唐代雖然有這幾位偶然或意外夭亡的詩人,讓我們感到遺憾。但是,有唐一朝,將近300年的時(shí)間里,沒有一個(gè)詩人是因思想或言論“出格”而遭朝廷迫害致死的。這,又是唐朝詩人莫大的幸運(yùn),是其他多數(shù)朝代的詩人們所不可能擁有的幸運(y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