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里流傳著許多習俗和規(guī)矩,每當有親戚客人來了難免要做飯招待一番。這個時候男人作陪,婦女負責做飯。而到了吃飯的時候婦女和孩子就會躲出去,在廚房里隨便吃點,或者等到屋子里面吃完后收拾后才能吃。婦女孩子不能上桌吃飯仿佛成了潛在的規(guī)矩一般,在曾經(jīng)各地農村廣泛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
?
至于現(xiàn)如今還有地方保留舊俗,但在古代,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其實,除了不讓同桌吃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還有許多對女性的無理要求。先來說說著名的“男尊女卑”觀念是如何形成的。
在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轉變過程中,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與生產(chǎn)方式的改變,使得男性在社會生產(chǎn)中表現(xiàn)除了更多的優(yōu)勢,男性的社會角色也就逐漸地發(fā)生了改變。然而,這一觀念在中國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與傳承上,儒家思想的作用絕對是不可小覷的。在《周易》中,講究男性支配女性是天經(jīng)地義的,《周易·系辭上傳》中就指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后世董仲舒根據(jù)這一原理,從陰陽方面入手,將陰陽魚男女進行比較,指出:“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春秋繁露·基義》),然后以天道“貴陽賤陰”為據(jù),從而得出絕對的“男尊女卑”的結論。
?
儒家的“男尊女卑”貫徹到女性的生活之中,要求女性以“三從”之道作為行為原則,終身依附于男性。何為“三從”?漢班昭《女誡》圍繞“三從”思想提出了一系列行為規(guī)范,使得這一思想更加具體化。所謂“三從”,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儀禮·喪服·子夏傳》)。說白了,就是丈夫的地位高于妻子,妻子必須受丈夫管制。
還有一層原因
這應該是對客人的尊重吧。在舊社會,家里來客人,陪客人吃飯都是家里有身份的人。過去農村一大家子很多口,不可能每個人都上桌。女人要做飯做菜,炒菜涼菜上來了,桌上的人開吃。廚房里還在燒菜,不能沒人,難道等菜燒好女人來作好再開席?另外的原因可能是,過去吧,女人沒什么文化,在桌子上啥也不會,不會說話不會喝酒,尷尬啊?!?/p>
?
男尊女卑”既然是時代的產(chǎn)物,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是必然被淘汰的。只是,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影響下,許多事情依然形成風俗,甚至是“陋俗”。男女平等在如今的中國,已大致實現(xiàn),如果農村中還殘存一些不合時宜的舊習俗,還是需要針對現(xiàn)實情況切實解決才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