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東
蘇州地區(qū)舊式婚禮豐富多彩,大體從周“六禮”衍化而來,所謂“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蘇州人稱送盤)、請期(蘇州人叫送“日子”)、親迎(迎娶)。無論迎娶拜堂、入洞房、還是撒帳、坐富貴、挑方巾、合巹,處處都體現(xiàn)出蘇州婚俗尚文重教、細(xì)膩多彩的特色,蘇州傳統(tǒng)婚俗崇尚禮儀、講究口彩,雖歷千百年而情致不衰。
禮蘇州傳統(tǒng)婚俗關(guān)鍵詞:遵六 合婚 帶盤 謝媒 暖床 鋪行嫁
納采 舊時所謂“納采”,即男家請媒人至女家提親,如果女方同意議婚,則男家派人攜雁前往女家行聘,據(jù)有關(guān)史書記載,周代納采因地位不同而各異,如公卿納采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到西周時改為一律用雁。婚俗用雁,是因?yàn)檠銥殡S陽鳥,順陰陽而往來,與古人觀念中“夫?yàn)殛枺瑡D為陰”的觀念是一致的,因此,婚俗用雁含有順陰陽,妻從夫之意。
問名 古時“問名”是男家托人備禮往女家詢問女方生母姓氏、女子名字、生辰等情況,然后男家即卜其吉兇。如合則通知女家,稱納吉,據(jù)《儀禮·士昏禮》注,問名之后,男方“歸卜于廟,得吉兆,復(fù)使使者往告,昏姻之事于是定?!奔{吉則意味著男女雙方正式訂立婚約,這一儀式后來逐漸演變成“合八字”又稱“合婚”。在封建社會,只有舉行了納吉禮后,男女的婚姻關(guān)系才算確立。
納征 送小盤即古六禮之“納征”禮,古又稱“納幣”、“大聘”、“過大禮”,八字合,門第品學(xué)也合,則由媒人轉(zhuǎn)告女宅,擇日傳紅文定,即俗所謂送“求”、“允”帖。男家準(zhǔn)備金質(zhì)或鍍金“求”字一圓,金錠一錠,金如意一支,兔毫雙管,取意“必定如意”口彩。果品四色或八色,如龍眼、荔枝、葡萄、蜜棗之類干濕果品,茶葉數(shù)十百錫瓶,所以女家納征,俗稱受茶。送至女家,女家則返以“允”字,并泥金年庚帖一副,銀發(fā)祿一只,百果喜糕數(shù)十百盒,禮物既至,兩家都具謝帖以送,須請親朋中夫婦雙全之人啟封,謂之開盤。男家既得喜糕,散發(fā)諸親友,女家則以茶瓶贈送親友。女方一經(jīng)接受彩禮,婚約即告成立。
請期 俗稱送日子。男家選定迎娶日期,先將男女八字送星相家占卜,選定良辰吉時,何時沐浴,何時更衣、鋪床、合巹、避忌何人等等,由媒人通知女家,俗稱送日子。
送大盤 蘇州舊俗,在迎娶之前十余天,有送大盤之俗,舊稱肅妝迎鸞。男家將女子婚禮時穿的吉衣五件,俗稱五時衣,家常服飾數(shù)件并首飾,有全金半金禮的區(qū)別送至女家。女家多以新郎鞋祙、繡件、文房四寶等還禮。
謝媒 婚前數(shù)日,男女雙方各邀媒人吃酒,酒席特豐,蘇州風(fēng)俗謂媒成后,媒人
要吃十八只蹄髈。舊時媒人稱“月老”、“紅娘”、“冰人”,唐宋以后是一種專門職業(yè),民間俗稱媒婆,她們往往巧舌如簧,奔走于兩家之間,在促成好事的同時,也制造了許多婚姻悲劇,媒婆古時屬三姑六婆,自宋以來婚娶論錢財后,在民間口碑形象都不太佳。蘇州明時流行《罵媒歌》,揭示了男女婚姻中媒婆為謀謝媒錢而撮合“大媳婦小郎官”不合理現(xiàn)象。歌中唱道:“媒婆兩片薄嘴唇,添鹽加醋騙煞人,黃花閨女配仔個三歲郎,媳婦氣煞罵媒人。”
暖床 請過謝媒酒后男家還有暖床之俗,準(zhǔn)新郎邀親朋中未婚男子聯(lián)床,為宜男之兆,俗稱暖床。至婚期時,男家即請全福之人按吉時鋪床褥,謂之鋪床。所謂全福之人即是:夫婦雙全父母雙全子女雙全的婦女。
鋪行嫁 喜期前一日或當(dāng)日,女家有“鋪行嫁”的習(xí)俗,將所有之妝奩發(fā)送至男家。蘇州民間嫁妝,以箱櫥為主,有四櫥八箱,次之對櫥四箱,普通二櫥二箱,有全紅木、全櫸木、或半紅半櫸,與之配者有桌椅、盆桶、碗盞、杯盤等,或銅或錫或瓷及新娘化妝品,連生孩子必需品都要預(yù)備,還要飾以錦袱繡幔,絲綢繡被從八條到二十條不等,謂之顯被,繡圖多為雙魚、鳳凰、鴛鴦等以取吉祥口彩。嫁妝先在女家陳列,名為“鋪行嫁”。親戚都來觀看,又多有贈送,以壯奩色,謂之添房。再請專門腳夫“轎盤頭”搬運(yùn),一路招搖過市,鞭炮齊響發(fā)送到男家。男家依女家提供的妝奩簿點(diǎn)收,謂之點(diǎn)妝。妝奩簿用吉祥之語寫成,皆六字成句,取六六大順之意。如:五彩抬花成對,泰西洋燈成雙,金漆果盤全圓,自鳴寶鐘全座,榴開百子登科……
傳統(tǒng)蘇式婚禮高潮及余音
親迎 蘇州婚禮最熱鬧是迎娶拜堂,即古六禮之“親迎”禮。喜期至臨,男家按吉時發(fā)轎親迎。新娘則沐浴、更衣、開面。梳頭時還將新郎的頭發(fā)梳入新娘的發(fā)髻中,謂之“結(jié)發(fā)”。民間所謂結(jié)發(fā)夫妻,就是由此而來的。及吉時到,由父親或舅舅抱之上轎,上轎時新娘必縱聲大哭,半途方止。至男家大門口,全家請親友吃甜圓子、蓮心湯,以示團(tuán)圓甜蜜。新娘三請出轎,由喜娘攙扶,新娘鳳冠霞帔,
以紅帕覆面,名曰方巾。
拜堂 蘇州傳統(tǒng)喜堂正中懸和合之像,旁掛賀聯(lián)、喜幛,供桌上龍鳳花燭高燒,供有天地紙馬,桂圓、花生、棗子由錫盤供奉,以及清茶兩杯?;槎Y由披紅綬帶的掌禮主持,男方父母高坐堂上,新郎出堂,掌禮口唱吉祥,三請新人,新人男左女右跪拜天地、和合、父母高堂、夫妻對拜,禮畢,以挽成同心結(jié)的紅綠牽巾,對立而行,新娘履不著地,地鋪?zhàn)芈榫幙椕状噙f前行,謂之“傳宗接代”。傳代之俗,在唐時已在民間流行。白居易《春深娶婦》詩:“何處春深好,春深嫁女家?!嘁罗D(zhuǎn)氈褥,錦繡一條斜?!碑?dāng)時富貴之家婚禮傳代以氈褥相遞轉(zhuǎn),貧寒之家則用布袋,宋元時改用青布或氈席。
入洞房 新人“傳代”后由四位少年執(zhí)紅燭前導(dǎo)入洞房,然后在洞房中進(jìn)行坐富貴、撒帳、挑方巾、飲合巹酒等禮儀。洞房布置以新床最顯眼,掛“發(fā)祿袋”是蘇州婚俗中特有的習(xí)慣。“發(fā)祿袋”多是絲綢制面,里面會填充薄薄的棉絮,造型多是如意、花瓣、瓜果、甚至生肖、八卦等,其下方及兩旁都掛有各色絲線束成的流蘇,袋面上繡制以各類花草、石榴、葡萄、暗八仙、蝙蝠、喜蛛、萬字符,有的還用金銀絲盤成,發(fā)祿袋上繡制了多種含義的象征物,美好的愿望總離不開和睦平安宜子孫大吉祥的心愿。
新床中央通常放紅紙包的甘蔗、稱桿、如意等討口彩的物品,以取節(jié)節(jié)高升、稱心如意的佳讖。墻上掛有麒麟送子圖,畫面上男孩眉目清秀大頭大腦,十分可愛,他騎在麒麟身上,一手持蓮,一手抱笙,寓“連生貴子”之意。新床前子孫桶內(nèi)放五只紅蛋,象征五子登科,供桌上龍鳳花燭高燒,還要擺放衣食飯碗一對,內(nèi)放滿米,米上放紅棗、桂圓、花生等干果,取早生子、夫妻富貴之口彩。
撒帳禮 所謂撒帳禮,是在洞房中喜娘用各種干果撒帳,口中唱吉語;撒帳之俗一般認(rèn)為起始于漢代。據(jù)《戊辰雜記》載“撒帳始于漢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帳中共坐,飲合巹酒,予告宮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睗h時還有撒麻豆米穰之避三煞也。可見撒帳含有避邪求子雙重含義。
坐富貴 洞房里的坐富貴則是新人比誰先座床,俗傳誰先坐下就會受壓,但多是新郎先坐,所以蘇州民間怕老婆的特別多。
挑方巾 新娘端坐新床頭后,則舉行挑方巾禮,通常由長輩以稱桿或甘蔗加新郎左肩,一端擱新娘右肩,新郎背立挑去新娘方巾,取稱心如意的口彩,在包天笑先生《釧影樓回憶録》中說到吳中婚俗挑方巾時,這樣寫道:“挑方巾必延請親戚中的夫妻團(tuán)圓,兒女繞膝的太太為之,這個時候,新娘方露出廬山真面目,為妍為媸,可以立見?!痹趨堑剞r(nóng)村有的地方挑方巾則通常由婆婆來完成。
合巹“合巹”是我國古代結(jié)婚的關(guān)鍵儀節(jié)。關(guān)于“合巹”最早記載見之于《禮記·昏義》“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贬S,指以酒漱口,稱合巹儀式,又稱合瓢,后演變?yōu)轱嫿槐浦Y。宋吳自牧《夢梁錄》云:“執(zhí)雙杯,以紅綠同心結(jié)綰盞底,行交巹禮?!逼鋵?shí)古代以瓠剖二為巹禮,以瓠苦、酒甘,寓夫婦婚后同甘共苦也。
此外還有鬧新房、回門禮的習(xí)俗,新婚三日內(nèi)無大小,有鬧新房越鬧越發(fā)的口彩?;槎Y后新娘回娘家稱回門,三日后新媳婦須下廚做羮湯給公婆品嘗,以試其廚藝,古詩有“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之句,即此俗的生動描繪。七天后新媳婦入廚,煎煮大肉圓,以饗家人及媒人、親戚。滿月則開家祠拜祖先,謂之廟見。月內(nèi)新婦隨往上墳,著紅裙,謂之上花墳,然后新婦可歸寧,兩家互送禮品。至此,婚禮才算完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