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因果,我們就會想到佛教思想、佛學。今天的中國,提倡科學精神,但事實上,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響,包括了社會價值觀、個體價值觀。佛教典籍浩如煙海,教派林立,向世人闡釋的真理,而這些真理并沒有因為時代的變化而被推翻。今天的文章將討論佛教觀念——因果報應,真的存在嗎?如果從心理學角度進行解釋呢?
因果佛教追求的智慧,是內(nèi)心的修行,我們經(jīng)常可以在佛學典故中,看到許多經(jīng)典故事,例如達摩祖師的九年面壁,教導我們做事情要有恒心,終有一日,定會取得成就,因為他的堅持,教徒從最初的幾個人,到后來的幾百人,這就是因果,此外,還有唐玄奘到西域取經(jīng),穿越沙漠,取得真經(jīng),最終寫成傳世之作《大唐西域記》,這也是因果。因為努力,所以取得成功,這是當今許多中國人認同的觀點。另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是,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群體性行為不端正的人,例如,習慣使用暴力、偷竊,他們的內(nèi)心往往會感到痛苦。表面上看,他們雖然是在對別人造成傷害,實際上他們要承受許多心理壓力。當他們危害社會的事情之后,就需要為了躲避他人,需要偽裝自己,時刻保持警惕,不會輕易與別人深入交流。
人類屬于群體性動物,一個人如果長時間被孤立,無法向身邊的人分享自己的真實想法,久而久之,會感到非常壓抑。社會心理學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85%的有過犯罪經(jīng)歷的人,他們的身體素質下降得更快。這就是所謂的因果。不過,這些品行惡劣的人,只是占據(jù)社會的極小部分,畢竟我們受到許多法律和道德觀念的束縛。
欲望一些精神上的欲望,例如自私、虛榮、懶惰等等,在佛教中,將它們稱作心魔,它會一直在我們的內(nèi)心,只要我們稍有不慎,就會被它控制,慢慢地失去自我。在心理學上,弗洛伊德將它稱為潛意識,也可以說是原始欲望。欲望是人的本質,因為欲望,才會去做事情。
當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nèi),得到滿足的同時就會感到快樂。如果一個人注重內(nèi)心修養(yǎng),可以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解放,徹底的享受著精神帶來的愉悅,而不是欲望。相反,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自律,內(nèi)心就會不斷膨脹,最終讓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如果你有著不良的心理,經(jīng)常有一些負面情緒,它就會向毒素一樣,在你的身體里蔓延,最終破壞身體的機能,疾病纏身,這就是果。
也許,做好事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做好事會讓自己安心。做壞事呢,雖然可能不會遭受懲罰,卻會讓自己的良心受到譴責。你一定有著這樣的經(jīng)歷,為了不被人發(fā)現(xiàn)自己說謊,而不得不去偽裝自己,去編更多的故事欺騙別人,內(nèi)心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不安,永遠活在不安與恐懼中,這也是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