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濕熱病辨證與治療規(guī)律提要:
*濕熱病多發(fā)于雨濕季節(jié),是外感濕熱邪氣,以發(fā)熱,氣機阻滯,脾胃升降失司,水液代謝障礙為主要臨床特征的多重溫病總稱。暑濕濕溫伏暑及瘧痢疸痹等都屬于濕熱病范疇。
*濕熱有三:一是同時感受濕熱兩種邪氣;二是感受濕邪,因濕郁熱而發(fā)?。蝗撬伢w水濕內(nèi)蘊,又感時令之邪,內(nèi)外相引而發(fā)病。病因不一,但臨床都呈現(xiàn)濕熱邪氣特征。
*濕為陰邪重濁粘膩,遏阻氣機;熱為陽邪蒸騰開泄。多發(fā)于夏秋。以脾胃為病變中心,表里上下同時出現(xiàn)濕熱彌漫纏綿難愈現(xiàn)象。上焦?jié)駸嶙C:濕熱從口鼻而入,先侵襲上焦。
1: 上焦?jié)駸嶙C:
*臨床表現(xiàn):惡寒少汗或無汗,身熱不揚午后熱甚,身重肢倦頭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黃四肢發(fā)涼舌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辛宣芳化,濕從汗解。
*方用:藿香正氣散,藿樸夏苓湯,新加香薷飲。常用藥:藿香白芷蘇葉香薷淡豆豉青蒿等。
*如濕熱釀痰蒙蔽心包,則身熱不揚,午后熱甚,神情呆癡,時昏時醒,晝輕夜重,昏則譫語,醒則神呆,呼之能應(yīng),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滑或濡滑數(shù)。
*治法:辛宣芳化,開竅醒神。
*方用:菖蒲郁金湯,并根據(jù)濕與熱的偏重,送服溫開的蘇合香丸或涼開的至寶丹。
2:中焦?jié)駸?
*臨床表現(xiàn):病在脾胃,證′三類:
(1):濕重于熱:濕灼困阻,脾失健運,熱蘊濕中,熱相不顯。
*臨床表現(xiàn):身熱不揚,周身重楚,脘痞不饑,口淡不渴,大便溏滯不爽,苔白膩,脈濡。
*治法:辛開苦降,行氣燥濕(濕去熱不獨存)
*方用:但熱不寒苔白厚膩脈數(shù):達原散,雷氏宣透膜原法;有口干不欲飲或喜熱飲,小便渾濁,苔白膩,脈濡緩,用雷氏芳香化濁法。
(2):濕熱并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