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哉!
本報訊(記者饒貞 通訊員彭文斌、林惠芳) 因為主人無錢治病,一顆先天畸形的心臟竟等了32年才等來遲到的“補心”手術。近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心臟專家成功為一名32歲的肺動脈閉鎖患者進行了高難度的“補心”手術。專家在術后感嘆:“這樣的孩子能活到32歲,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奇跡”。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兒科ICU病房近日迎來了一名特殊的“大病號”——32歲的河南男子阿鋒。1.7米的他戴著氧氣面罩,躺在一群出生僅幾天的新生兒旁,和這些保溫箱里的“小病友”們一起努力地呼吸著。
32歲“大病號”
病友全是新生兒
“他本來應該跟這些孩子一樣,一出生就應該接受心臟手術”,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主任孫善權告訴記者,阿鋒所患的肺動脈閉鎖癥是一種極少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統(tǒng)計數據顯示,這種先心病患兒出生后半年的死亡率高達50%,出生后一年的死亡率更是高達90%。
“他能活到這么大,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孫善權表示,在他手術搶救的肺動脈閉鎖患兒中,年齡最小的出生僅兩天,32歲的阿峰是“最大的孩子”。
為兒“補心”
父母三餐只吃方便面
看到兒子終于在32歲這一年成功接受了手術,阿鋒60歲的老父親不禁老淚縱橫。“孩子出生不久我們就知道他的病要手術才能治好,可是我們實在籌不到錢”,阿鋒的父親告訴記者,他和老伴靠種幾畝地維持生計,這次出來還是找親戚朋友東拼西湊才借了4萬元。
由于兒子的病已經拖到了32歲,國內好幾家醫(yī)院都因風險太大,拒絕為他動手術。“當孫主任告訴我,他可以做這個手術時,我們就決定再難都要帶孩子來試一試”。為了省下借來的每一分錢,阿峰的父母這次從河南來廣州,行李中除了幾件衣服,就是兩大編織袋方便面。“我們有時一天吃三頓,有時一天就吃一頓,一共有100多包方便面,希望能堅持到孩子出院回家。”
專家呼吁
父母別輕易放棄
父母的不離不棄,最終讓阿峰在32歲時成功接受了“補心”手術。但有些先心病患兒卻遠沒有阿峰這么幸運。孫善權表示,近年來,先天性心臟病的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有些父母在得知孩子患有先心病后最終選擇放棄孩子,非??上?。
“事實上,絕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都可以通過手術康復,先心病患兒的手術成功率可高達97%~98%”,孫善權表示,部分先心病患兒在母親孕期通過產檢就可以發(fā)現,“通常在母親懷孕25~28周時就能做出比較明確的判斷,但此時胎齡已較大,除非孩子是嚴重的畸形,出生后無法接受手術,否則我們都不建議放棄孩子”。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