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老子生地考辨
老子生地考辨

楊光】

   老子是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在中國文化史上,老子的《道德經》與孔子的《論語》兩部“圣經”并稱于世;在世界文化史上,老子的思想與基督一樣,博大精深,彪炳東西。因此對老子的研究,意義重大。司馬遷是最早為老子作傳的人,他的《史記·老子傳》至今仍是我們研究老子生平的重要的基本史料。但是這篇《老子傳》僅有四百多字,語焉不詳,以致兩千年來聚訟紛紜,且不說對老子其人、其書,就是對老子的出生地,也是眾說不一。為弄清老子的生地問題,我們經過多年的辛勤工作,查閱、搜集了大量的典籍、方志,多次實地考察,獲得不少確鑿可信的資料。我們認為老子是宋國相縣也就是今安徽省渦陽縣人。為此,作《老子生地考辨》,希望得到海內外方家指教。

    一、辨訛

    老子是什么地方的人呢?自古以來就有不同的看法。考察起來,主要有楚國苦縣人、陳國相人、宋國相人等三說。到底哪種說法正確,我們有必要掃除兩千多年來歷史的塵封,揭開老子生地之謎。
    1、楚國苦縣人說。
為司馬遷提出,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碧瓶追f達在《禮記·曾子問疏》中說:“按《史記》云:老聃陳國苦縣賴鄉(xiāng)曲仁里人也?!保ㄖ腥A書局版《十三經注疏》第1393頁)。上引文字說明:(1)同是《史記》,今本和孔穎達所見唐代版本不同;(2)《史記》有經后人竄改刊定之處。
    以上同引《史記》言老子生地,只有縣籍和鄉(xiāng)里相同,國籍有楚、陳之分,鄉(xiāng)籍有厲、賴之異。老子是楚國人嗎?清經學家閻若璩對此質疑道:“苦縣屬陳,老子生時,地楚尚未有。陳滅于楚惠王,在春秋獲麟后三年,孔子已卒,況老聃乎?史冠楚于苦縣上,以老子為楚人,非也?!保ㄒ姟端臅尩亍び掷m(xù)》)閻若璩長于考據,他認為把老子當作楚國人是不對的。為什么呢?這要從陳滅于楚的時間說起。陳是古國名。開國君主胡公(名滿)相傳是舜的后代,周武王滅商后所封。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公元前534年為楚所滅,后五年復國,前479年復為楚所滅?!妒酚洝り愯绞兰摇酚涊d:“二十四年,楚惠王復國,以兵北伐,殺陳湣公,遂滅陳而有之。是歲,孔子卒?!笨鬃由诠埃担担蹦?,卒于公元前479年,也就是陳滅的這一年。一般認為老子大孔子二十歲,孔子曾師事之,孔子死時,老子也當死去了。這個爭論其實并沒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就老子的早年來說,苦縣屬于陳,可說老子是陳國人;后來陳滅于楚,苦縣屬于楚,就老子的晚年來說(《史記》載:“蓋老子百有六十余歲,或言二百余歲,以其修道而養(yǎng)壽也。”),未始不可說他是楚國人。
    今本《史記》和孔穎達所引《史記》不同,足證《史記》有經后人竄改刊定之處?!妒酚洝だ献觽鳌分袑懥巳齻€老子:李耳、老萊子、周太史儋,后兩人是以存疑的態(tài)度提出來的??梢娝抉R遷對老子的事跡已不太清楚,但何以對老子的國、縣、鄉(xiāng)、里記述得那么清楚呢?再者,《史記》記先秦人物籍貫,像顏回魯人、孟軻鄒人、荀卿趙人,則記其國而不地;莊子蒙人、申不害京人、管仲夷吾潁上人,則記其地而不國;蘇秦東周雒陽人、李斯楚上蔡人,則并國與地記之。對于孔子則記“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尚未言及“闕里”,為什么獨獨對于老子的籍貫記得這樣詳細呢?這與《史記》的一般體例不合??芍@段文字非太史公原文。那么,它是怎么來的呢?《漢書·地理志》:“淮陽國苦縣。顏師古注引《晉太康地記》云:‘城東有賴鄉(xiāng)祠,老子所生地?!薄逗鬂h書·郡國志》:“陳國苦縣春秋時曰相,有賴鄉(xiāng)。劉昭注引《古史考》曰:‘有曲仁里,老子里也?!贝蟾旁谔拼腥藫丝牧恕妒酚洝?。
    “楚國苦縣人說”蓋出于此,不足相信。


    2、陳國相人說。
    這是唐經學家、訓詁學家陸德明提出來的。他在《經典釋文·序錄》中說:“老子者,姓李名耳(河上公云名重耳),字伯陽,陳國苦縣厲鄉(xiāng)人也(《史記》云:字聃;又云:曲里人;一云:陳國相人。)”這段話的注文中引用了漢文帝時作《老子章句》的河上公的話解說老子的名字,又引《史記》中的話解說老子的籍貫。可見“陳國相人”之說,本于《史記》。
    同出于《史記》,一說苦縣,一說相縣,是怎么回事呢?有的認為苦、相本是一個地方,時期不同地名因之而異。《后漢書·郡國志》說:“苦,春秋時曰相,有賴鄉(xiāng)?!爆F代有些學者也持此說。高亨先生說:“然則謂老子為相縣人,探古以為言也。謂老子為苦縣人,據今以為言也。二說雖異,兩地則一?!绷_根澤先生在《諸子考索》一書中也認為:“可見相苦原是一地,春秋時名曰相,春秋以后名曰苦。”對這個問題有必要辨析清楚。清末民初地理學家楊守敬在《水經注疏》中說:“守敬按:《續(xù)漢書》,苦,春秋時曰相。考春秋之相,不見《經》《傳》?!瘪R敘倫先生在《老子校詁》中說:“相為陳地,不見春秋《經》《傳》?!辈樽T其驤先生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春秋時期地圖,有苦而不見有相。這些都證明“苦,春秋時曰相”之說缺乏論據。
    東漢邊韶在《老子銘》中說:“老子,楚相縣人也?!边吷負芜^陳相,陳為郡國,“相”相當于太守。他撰《老子銘》時,不容不查考。他認為老子是相人,陸德明也認為老子是相人,兩人都根據《史記》,可見《史記》原文作“老子,相人也”。當考者是相在哪個諸侯國。陳滅于楚,相在陳國之說既不能成立,因此相在楚國之說也不能成立。

    3、宋國相人說。
    這是馬敘倫先生提出來的,他說:“余謂遷之所記,蓋曰相人也,與莊子蒙人、申不害京人者一例。邊韶《老子銘》曰相人者,蓋本之遷?!庇终f:“沛與相近,老子蓋嘗居之。而其生則相人也,故《史記》謂之相人。然則老子宋之相人,非陳之相人。”
    老子是宋國相人,考諸經史子集有充分而可靠的根據:
    (1)《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老彭”一般認為是老子,如晉葛洪《抱樸子·內篇·明本卷第十》:“老子既兼綜禮教,而又久視,則未可謂之為減周孔也。故仲尼有竊比之嘆,未聞有疵毀之辭?!庇秩缫ω尽独献诱铝x序》:“彭城近沛,意聃嘗居之,故曰老彭,猶展禽稱柳下也,皆時人尊有道而氏之。”(見《惜抱軒文集》卷三)“我”字,朱熹集注:“我,親之之詞?!笨鬃酉仁罏樗螄F族,所以深含鄉(xiāng)國之情地說道:“我私自和我那老彭相比?!崩献邮撬稳?,一個“我”字足解兩千年來老子生地之謎。
    (2)春秋時期只有宋國有老氏,見《左傳·成公十五年》:“華元使向戌為左師,老佐為司馬,樂裔為司寇,以靖國人?!庇忠姟蹲髠鳌こ晒四辍罚骸捌咴拢卫献?、華喜圍彭城,老佐卒焉?!笨贾T姓氏,老子只能是宋國人。
    (3)《莊子》的記載可作有力的佐證?!肚f子·天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薄肚f子·庚桑楚》:“庚桑子曰:‘子胡不南見老子?’南榮趎贏糧,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薄肚f子·寓言》:“陽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崩献訛榕嬷嗳耍悄戏綄W派的宗師,故《莊子》多處有北方學者“南之沛”的記載。
    (4)清姚鼐在《老子章義序》中說:“老子所生,太史公曰楚苦縣,或曰陳國相人。《莊子》載孔子、陽子朱皆南之沛見老子。夫宋國有老氏,而沛者宋地。言老子所生,三者說異;而莊子尤古,宜得其真。然則老子其宋人子姓耶?子之為李,語轉而然?!蔽闹辛信e老子生地的三種說法,結論是“莊子尤古,宜得其真”。
    相是宋邑,多見于史志記載?!稇?zhàn)國策·秦四》:“秦楚之構而不離,魏氏將出兵而攻留、方與、銍、胡陵、碭、蕭、相,故宋必盡。”《欽定四庫全書·江南通志卷三十五》:“相縣故城在宿州西北相山下,春秋時宋邑。秦置縣,漢為沛郡治,今為相城鄉(xiāng)?!薄端涀ⅰ吩疲骸邦∷畺|逕相縣故城南,宋恭公之所都也?!薄鞍此喂补埃担福福埃担罚赌暝谖唬浜笃焦埃担罚担埃担常材暝谖?。老子生于約公元前571年,這與宋共公都相的記述悉相符合。

    相,即春秋時的 ?!洞呵铩せ腹迥辍酚涊d:“冬,十有一月,公會宋公、衛(wèi)侯、陳侯于 ,伐鄭。”杜預注:“ ,宋地,在沛國相縣西南。”《后漢書·郡國志》劉昭注:“相,《左傳·桓十五年》‘會于 ’。”馬敘倫說:“所謂相者,即《漢書·地理志》沛郡之相,而《春秋·桓十五年》會于 者也?!蹦敲?, 在今什么地方呢?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杜注:‘宋地,沛國相縣西南有 亭?!裨诮哮P陽府宿州?!保保福叮茨?,渦陽建縣時, 從宿州劃歸渦陽,即今丹城?!督贤ㄖ尽肪砣澹骸暗こ桥f縣在宿州西南仁義鄉(xiāng)?!端逯尽吩疲号R渙郡有魏丹城縣?!钡こ窃跍u陽縣北三十公里處,位于澮河支流包河南岸。查《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春秋時期地圖, 的地理位置正在這里。今丹城周圍有十個相莊,即北相莊、西相樓、西相莊、相圩孜、相堂、東相堂、相樓、相老家、相柿園、南相莊。丹城鄉(xiāng)東的石弓鎮(zhèn)還有相廟,丹城鄉(xiāng)南的龍山鎮(zhèn)還有大相、二相、三相、董相、相小、相樓六個相莊。丹城還有龜孤堆春秋遺址,地面表層有大量陶鼎、陶豆、陶碗、陶罐等殘片。這些足以證明此地確是宋相,即春秋時期的 。
    綜上所述,關于老子的生地歷來有不同說法,迄無定論。一般根據《史記》說老子是楚國苦縣,即今河南鹿邑人。但自東漢至今都有爭議,經過近兩千年的不斷探討,我們得以考證老子是宋國相人,即今安徽渦陽人。老子生地之謎終被揭開了。

二、老子生地在今渦陽

    上文確認老子宋相人,相即春秋時的 ,位于今渦陽城北三十公里的丹城,因此說老子是今渦陽人。其具體地點在縣西北五公里鄭店的天靜宮(俗名中太清宮)。我們這樣論斷有充分的史料和實物方面的根據:
    1、天靜宮遺址
天靜宮位于武家河入渦河處。三面碧波粼粼,北面龍山巍巍,可謂際山枕水之地,鐘靈毓秀之鄉(xiāng)。這里是老子的故里,也是道教的祖庭。據《渦陽縣志》記載,天靜宮始建于漢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敕修,元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敕修,今存翰林編修張起巖撰《天靜宮興造碑記》殘碑。此宮占地三千畝,規(guī)模宏大,建筑雄偉,正中有老君殿、三清殿,東有東岳廟,西有玉皇廟,前有圣母殿、流星園,另有靈公堂、誦經堂、鐘樓、井亭、道士舍、庖?guī)焘讕儆嚅g。宮中有九龍井,今尚存。老君殿東有柏林,中有老子生母及外祖父母冢。此宮歷代都修葺過,可惜屢建屢毀于戰(zhàn)亂兵燹,至今僅存東岳廟五間,為元代建筑,其余或變?yōu)樯L?,或湮沒在蔓草荒煙中。
    宮東二公里處有尹喜墓,俗稱尹子孤堆。尹喜,又名關尹,春秋末道家。司馬遷記,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五千言《道德經》與關尹子,后不知所終。尹喜因之被稱為老子大弟子。道教尊尹喜為無上真人、文始先生?!稘h書·藝文志》著錄《關尹子》九篇。道教奉為經典,稱《文始真經》。尹喜不忘師恩,后遂來到老子故里定居,死后即葬于此,永遠守護老師誕彌之地。墓高約三丈,周圍畝余。墓門面西,正對天靜宮。尹喜墓歷史上多次被盜?!拔母铩敝校煌诰蚱茐拇M?,F征集到砌墓?jié)h磚三百多塊,墓門兩扇。石門每扇高170公分,寬80公分,厚10公分。從門上的鋪首,鑒定為漢代石刻。天靜宮旁有尹喜墓,此為老子生地的又一力證。
    天靜宮東北十余公里處有天心宮,即東太清宮。舊有老子騎青牛像,東名流星園,西為圣母殿。宣統(tǒng)元年,新疆巡撫渦人袁大化曾重修之。今存大殿五間,石碑五塊。
    渦陽境內為什么會有兩個太清宮呢?此事要追溯到唐朝。高祖李淵自認為是老子嫡系子孫,于是敕命天下大舉尋找老子故里。當時已苦于年代湮遠,無可尋求,結局找出三個地方,都認為是老子的故里,就把原來的老君祠,都改建為太清宮:一名東太清宮,一名中太清宮,都在渦陽境內;一名西太清宮,在今鹿邑境內。準諸三占從二之言,已可斷為確在渦陽。史載唐高宗、宋真宗朝謁太清宮事都在亳州中宮。元張起巖《天靜宮興造碑記》記述了當日盛況:“禮折九重,誠傾萬室。璇霄企圣,翠華駐蹕。青瑤勒銘,鴻休煊赫?!?br>    天靜宮現仍有兩位老道士健在,名叫鄭志善、袁志亮,都已年過八旬。他們講述老子誕生于無憂園李樹下的故事,生動而富有神話色彩,歷代口口相傳,直到今天。
    天靜宮,神秘的天靜宮,始建于東漢,鼎盛于唐宋,屢葺于元明清,爾后沉睡了一二百年,漸漸不為世人所知。我們這一代人為繼承和發(fā)揚祖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有責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讓它重展昔日的風采,讓舉世都知道這里是老子誕生的圣地。

    2、老子生地太清宮在渦河北岸
我們說老子生地在今渦陽之中太清宮,還可以舉邊韶《老子銘》為證。此碑今不存,《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以及陳垣教授編《道家金石略》均載有原文。碑文說:“老子,姓李,字伯陽,楚相縣人也?!薄跋嗫h虛荒,今屬苦,故城猶在,在賴鄉(xiāng)之東,渦水處其陽。其土地郁塕高敞,宜生有德君子焉?!睋耍献由叵嗫h及太清宮一定要在渦河北岸,而今鹿邑及其太清宮均在渦河南岸,與“渦水處其陽”不合。因此,老子生地非渦陽莫屬。唐文學家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二“玉格”云:“又曰李母本元君也,日精入口,吞而有孕,三色氣繞其身,五形獸衛(wèi)其形,如此七十二年而生陳國苦縣賴鄉(xiāng)渦水之陽,九井西李下?!边@段話固然帶有神話色彩,卻再次證明老子生地在渦河北岸。再看《水經注》卷二十三中的記載:“渦水又東逕苦縣故城中……渦水又屈東,逕相縣故城南,其城卑小實中。邊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縣人也。相縣虛荒,今屬苦,故城猶在,在賴鄉(xiāng)之東,渦水處其陽,疑即此城也。”酈道元固然是說相縣在苦縣東,但是又說“疑即此城也”,不能肯定這里即是相,可見他持謹慎的科學態(tài)度。然而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渦水處其陽”,用來指今渦陽老子生地,那個“疑”字便可完全打消了。

    東漢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年)譙令長沙王阜所立碑說:“老子生于曲渦間?!薄扒鷾u”在什么地方呢?曹丕《臨渦賦》其《序》云:“建安十八年至譙,余兄弟從上拜墳墓,遂乘馬游觀。經東國,遵渦水,相佯乎樹下,駐馬書鞭,作臨渦之賦。”《賦》開頭云:“蔭高樹兮臨曲渦,微風起兮水增波?!边@篇《賦》曹丕寫他們兄弟隨父親曹操回家鄉(xiāng)祭祖。曹操的故里,我們從他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中可以知道:“故以四時歸鄉(xiāng)里,于譙東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由此可知“曲渦”在譙東五十里處。今渦陽天靜宮正位于“曲渦間”。
    臺灣道學院教授馬炳文先生著《太上老子傳》引宋真宗《御制朝謁太清宮頌并序》云:“太清宮者,介譙郡之列壤,濱渦水之鴻州”,“擇元辰于攝提,詣殊庭于譙左”。(原文載《正統(tǒng)道藏》第30冊)“攝提”即甲寅年,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殊庭”指仙人的居處,“譙左”即亳州東。這兩句宋真宗寫他朝謁太清宮的時間和地點。這為老子故里在今渦陽提供了又一確證。
    再者,老子生地太清宮當位于谷水入渦處。見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三:“谷水又東逕苦縣故城中,水泛則四周隍塹,耗則孤津獨逝。谷水又東逕賴鄉(xiāng)城南……谷水自此東入渦水,渦水又北逕老子廟東。”可是今鹿邑并無谷水入渦,也沒有別的河流入渦?!豆饩w鹿邑縣志》說:“《水經注》又云:‘谷水又東逕苦縣故城中,水泛則四周隍塹,耗則孤津獨逝’,今谷水雖堙莫可考證,然呂志謂急三道河舊逕城中,急三道河不似水名,乃俚俗之稱,何知非即谷水故道。特酈氏所敘自柘城故城東流者,其跡久廢,而下游入渦處,又已戕改,土人怢焉,遂更標新目耳。”不知什么時候谷水從地理上消失,連鹿邑縣志也說“堙莫可考證”了。而今渦陽之天靜宮正處在武家河入渦水處?!稖u陽縣志》載明崇禎重修碑記,中有“□□□□山,繞渦谷二水”的話。據此可知,武家河古名谷水無疑。武家河古代何以名曰谷水,《水經注》卷二十四記“睢水”的一段話可作旁證:“睢水逕谷熟,兩分睢水而為蘄水,故二水所在枝分,通為兼稱,谷水之名,蓋因地變,然則谷水即睢水也?!边@段話說睢水自谷熟向東的支流叫谷水,因地得名,谷水就是睢水?!对S九域志》說:“谷熟有谷水,故縣取水為名。”查《中國歷史地圖集》(第2冊)東漢時期64-65圖,武家河與睢水相通,其源蓋出于谷熟,所以得名之曰谷水。
    綜上所述,老子故里的確切地理位置,定在“譙左”、“曲渦間”、“渦水處其陽”的谷水入渦處。這個地方只能是今渦陽的天靜宮,而不是鹿邑的太清宮。

    3、地理志和地方志記載
    今渦陽之天靜宮為老子生地,屢見地理志和地方志記載?!洞竺饕唤y(tǒng)志》卷七·鳳陽府:“天靜宮在亳州東一百二十里,老子所生之地,后人建宮以尊奉之。元至順三年重建,張起巖撰碑。”明鳳陽柳瑛著《中都志》弘治刊本記載略同。《大清一統(tǒng)志·潁州府》:‘天靜宮在亳州東一百二十里福安鎮(zhèn)。漢延熹七年建。相傳老子生于此。宋天禧二年,盛度撰天靜宮碑文?!薄稓J定四庫全書》之《江南通志》卷四十八:“天靜宮,老子所妊之地。在州東福寧鎮(zhèn),基址猶存。有元張起巖撰碑?!薄顿裰葜尽罚骸疤祆o宮在州東一百二十里。漢延熹八年建。至元至順二年提點劉道廣重修,翰林編修張起巖撰文?!薄稖u陽縣志》記載尤詳,不具引。這里需要解釋一下:《江南通志》的“江南”為古省名。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明南直隸置。治江寧府(今南京市)??滴趿辏ǎ保叮叮纺辏┓譃榻K、安徽兩省。但此后習慣上仍合稱這兩省為江南?!督贤ㄖ尽肪硪话偃恕度宋镏尽份d有《老子傳》,序言中說:“江南自春秋時季札、子游產于吳,老聃、管仲出潁亳之間,風氣肇開矣?!庇诖丝梢娎献幽私先?,而非河南人。以上記載,班班可考,為老子生于今渦陽之明證。

    4、天靜宮附近地名小考
    天靜宮元屬歸德府亳州城父縣福寧鄉(xiāng)福寧鎮(zhèn),有元統(tǒng)元年的碑文可證。天靜宮所在地鄭店,清朝屬江南道鳳陽府亳州所轄,名中宮村,有乾隆四十二年碑文可證。據道士鄭志善、袁志亮,鄭店村七十四歲老人鄭麗生、西馬莊七十二歲老人馬克霞等人說:此地古名曲仁里,流星園中過去有曲仁里碑。并說:鄭店原名“正殿”,是老君爺的正宮,東西二宮乃行宮。后來叫白了,加上姓鄭的多便訛為鄭店。
    鄭店附近村莊有叫馬棚的,有叫雷鼓的,都與道教有關。馬棚是廟的附屬品。雷鼓莊,乾隆年間石碑上記作雷公莊。雷公,中國古代神話中司雷之神?!对葡呻s記·天鼓》:“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后被道教奉為天神。天靜宮東五公里有五道溝,清代叫五毒溝,見《清史稿·地理志》,又見民國十四年《渦陽縣志》中的“渦陽縣境全圖”?!拔宥尽睘榈澜堂~。《道教大詞典》注:“[五毒]即五味也。[陰符經]積火焚五毒。(注)五毒即辛、酸、咸、苦、甘五味,五味盡,可以長生也。“原來五毒溝,意思是長生溝。由以上村莊、溝渠的得名,可見古代道教在渦陽之興盛,影響之深遠。
    天靜宮西南十五公里的義門鎮(zhèn),更是道教一大勝地。古時廟宇林立,有七十二廟之說,至今人們仍習慣上稱義門為廟集。這里除少數為佛寺外,多數為道教廟宇,如玄帝廟、龍王廟、回龍寺、天齊廟、干柴廟、火神廟等。這里為什么建這么多廟宇,我們推斷:一是地近天靜宮,而天靜宮是老子生地的緣故;二是義門當是一座古城。因年代湮遠,史料不足,這里只能提供一點研究的線索?!稓J定四庫全書》之《江南通志》卷三十六中說:“苦縣舊治在亳州城東?!薄逗鬂h書·地理志》云:苦,春秋時曰相。《索隱》曰:《地理志》誤也。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故苦亦屬楚?!独ǖ刂尽吩疲涸谫裰莨汝柨h界?!边@段話是在“譙縣舊治今亳州治”和“城父縣舊治在亳州東南七十里”兩段話后,可見“苦縣舊治在亳州城東”,即今之義門鎮(zhèn)了?!督贤ㄖ尽房隙恕翱嗫h舊治在亳州城東”之說,而否定的只是“苦,春秋時曰相”之說。據此,本文第一部分所論老子生地苦縣與相縣兩說可以統(tǒng)一起來了,兩縣舊治都在今渦陽境內。

    5、天靜宮考古新發(fā)現: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應邀于1991年8月15日至29日、1992年10月25日至12月22日先后兩次來渦對天靜宮遺址進行考察和發(fā)掘。此次發(fā)掘面積廣達3700平方米,發(fā)現宋至明清建筑基址十余座和幾段漢磚、唐磚砌體以及井、灶、窯、小路等遺跡,出土漢代至明清時期的各類重要文物上千件。專家認為,發(fā)現如此大規(guī)模的道觀建筑遺址,為國內罕見,對道家的研究和老子故里的考證,都具有重要價值。
    (1)發(fā)現唐至宋元明清五個時期的地層堆積。資料表明:老君殿區(qū)文化層厚1.8-2.4米左右,大體可分八層。其中第一層為表土層;第二層為清代層,內出土有“大清年制”款識的青花瓷片等;第三層為紅淤土,系黃河泛濫層;第四層為明代層,內含有“大明年制”款識的青花瓷片;第五層為紅淤土,系黃河泛濫層,土層較厚;第六至第八層為宋元文化層,內含大量的粗白瓷碗,影青和兔毫瓷片、宋代錢幣和建筑構件等。唐代文化堆積見于發(fā)掘區(qū)南部,為一灰坑和窯,內含蓮花瓣瓦當、板瓦和黃釉粗瓷碗??脊诺貙语@示了自唐代以來建筑活動持續(xù)不斷,大體處于天靜宮遺址的建筑中心地帶,這期間曾經歷了兩次黃水泛濫之災,反映了天靜宮滄桑的歷史。
    (2)發(fā)現一批漢至六朝時期的建筑遺物。在老君殿發(fā)掘區(qū)內出土了不少漢至六朝的菱格紋、乳丁紋、幾何形紋、繩紋磚以及“大吉祥”陽模文字磚。此外還發(fā)現二截漢磚砌體,以及漢半兩錢和繩紋板瓦殘片。天靜宮西北約一公里處發(fā)現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相當于大汶口、龍山文化)遺址,還發(fā)現繩紋厚板瓦、繩紋磚和凹凸蓮花瓦當,均具漢至六朝風格。這些建筑遺物的發(fā)現,表明天靜宮早在漢至六朝時建筑規(guī)模的宏大。
    (3)發(fā)現一批重要的建筑遺跡。比較典型的有:宋代大型建筑基址一座,屬高臺建筑,東西長30.30米,寬14.50米;宋代庭院一處,庭院進深近60米,寬約30余米。上述建筑之間,有八條磚鋪或碎磚小路;在房址周圍,還有磚灶十余座,灶有瓢形、圓形、回龍灶三種,砌法不一,有明顯的時代區(qū)別。同時還發(fā)現四座石灰窯,殘存有青石和石灰渣,為明清修建天靜宮時建造的。
    (4)出土一批重要文物。主要有銅錢、銅器、陶瓷器和石質類文物。銅錢品種有漢半兩、唐代開元和宋、金、明、清代錢幣。較多的是宋代錢幣,比較珍貴的三枚北宋徽宗年鑄的折十“大觀通寶”錢,淳實厚重,字跡清瘦,品相極佳。瓷器是出土數量最多的遺物,歷代均有。唐代瓷器有黃釉粗瓷碗和壺,胎質厚重,造型古樸。宋代瓷器是大宗,有影青、白瓷、醬釉等品種,器型有瓶、碗、盞、壺、罐、缸等。不少器底有墨書“宮”字款識,表明這些器物曾是天靜宮中的實用品。明清瓷器大多是胎薄精細的青花瓷,一般繪有人物、花卉、山水、鳥獸、龍鳳等圖案,有的底部有“大明”或“大清”年制的款識。唐至明清的建筑構件出土數量較大,主要種類有磚、板瓦、筒瓦、瓦當、滴水、脊飾等。石質類文物主要有殘石碑、石雕等,雕刻有殘石像、碾輪、石獅及構件等。碑刻中比較重要的有“敕撰”和“混元降□”等銘文。“混元”即老子,“降□”那后面虛缺的字疑是“誕”字,這證明古人就認為老子降誕于此。
    (5)對九龍井的進一步發(fā)掘與鑒定:據《亳州志》說“世傳老子始生,九龍吐水”。后人據此傳說建九井,變神話為現實。因此,老子生地必有九井。今天靜宮九井尚存,已知其中一口為漢井,一口為宋井。九井始建時期當相同,后歷代重修,所以井磚年代已不同。這次發(fā)掘清理出一口埋入地下的井。該井口殘,離地表三米左右才發(fā)現井口,井內全部淤泥。井口直徑95公分,井底直徑90公分,井深5.7米。井壁用紅、灰褐兩色夾砂陶制成的大塊板瓦筒缸套制而成,共十四層,經鑒定為春秋時期的井。
    以上發(fā)現,令人振奮鼓舞。文物是歷史的見證,這些足以說明:此地歷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即有人類在這里勞動、生息、繁衍,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人杰地靈,老子誕生于天靜宮,并成為一代偉人,決非偶然。

三、渦陽、鹿邑兩地之比較

    在這里有必要將渦陽和鹿邑兩地的太清宮再加以比較:
    1、歷史記載之比較
司馬遷《史記》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正義》引《晉太康地記》云:“苦縣城東有瀨鄉(xiāng)祠,老子所生地也。”此說影響深遠,后代修史編志,直至今天的大型詞書《辭源》、《辭海》均不加詳考,沿襲舊說,老子是河南鹿邑人似乎成了定論。雖然東漢邊韶、唐陸德明、清人姚鼐、今人馬敘倫提出“相人”說,但是并未引起學術界充分注意。
    至于渦陽,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始建縣,西北至亳州六十公里,東南至蒙城四十五公里,南至阜陽八十六公里,東北至宿縣九十公里。過去在這樣一個極其偏僻的地方,偌大的天靜宮屢遭破壞,又缺乏記載,遂湮沒而無聞。到了清宣統(tǒng)元年,張際昌所撰碑文就發(fā)出“燒丹灶冷余荒草,問禮堂空剩石?!钡暮茋@。因此,世人多知鹿邑有太清宮,而不知渦陽曾有一個更大的太清宮,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2、始建時代之比較
    《光緒鹿邑縣志》記載:“太清宮在縣東十五里,始名老子廟,漢延熹八年立?!睖u陽天靜宮始建時代已見前文所述??梢?,中、西兩個太清宮均始建于東漢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而且都說是老子的生地,究竟哪個地方是老子的生地呢?據清鄭交泰等纂修乾隆三十九年刊本《亳州志》記載:“按天靜宮與星園之太清宮,俱殿宇宏深,規(guī)模整麗。中塑圣像,道氣清嚴,威儀靜穆,足令瞻禮者虔肅有加,迥非今匠所能仿佛?!餍侵f,自宋時已有之,縱謂生于厲鄉(xiāng),歸于鹿邑,此獨非誕彌發(fā)祥地乎?無始之始,妙探其源,西太清宮當不敢為先也?!弊⒁猓豪献拥纳厥锹挂剡€是渦陽,這里作了很好的回答:“西太清宮當不敢為先也?!?br>
    3、建筑規(guī)模之比較
    渦陽天靜宮,據元碑記載:“履田三千畝為永業(yè),而食其中者幾千指。”明碑也說:“履田三千畝,食業(yè)數千人。猗歟盛哉!”鹿邑西太清宮,據《鹿邑文史資料》(第1輯)說:“據縣志記載:原來的太清宮分前宮和后宮,兩宮相距約半公里,當中有一條東西流向的清凈河,河上有會仙橋。兩宮占地約七百二十畝,各種建筑六百余間?!北容^起來,渦陽的太清宮四倍于鹿邑的太清宮,規(guī)模之宏大,實屬全國罕見。老子如不生在這里,距離亳州一百二十里之遙的渦陽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太清宮?

    4、地理位置之比較
    上文已論證,渦陽天靜宮處在“譙左”、“曲渦間”、“渦水處其陽”的武家河即古谷水入渦處,完全符合《老子銘》、《水經注》等的記載。而鹿邑的太清宮在渦河南,近旁也無河流入渦,與上述記載不相符合。因此,在渦河北還是渦河南,有沒有谷水,這是區(qū)別是不是老子生地的最重要的根據。

    5、地理志、地方志記載之比較
    渦陽天靜宮明、清地理志以及省志、州志、縣志均記載為老子出生地,已如上述。同樣,鹿邑太清宮也有不少記載。如《亳州志》:“太清宮,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屬鹿邑,老子所生之地?!薄堵挂乜h志》也有類似的記載。但有一點不同,渦陽天靜宮南有流星園及圣母殿,鹿邑只有先天太后贊碑而無流星園?!洞竺饕唤y(tǒng)志》卷七《鳳陽府》:“流星園,在亳州天靜宮南,碑云:有星突流于園,老子因而降誕,即此。元有圣母殿,遺址尚存?!绷餍侵f,見晉葛洪《神仙傳》:“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曲仁里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薄端囄念惥邸?、《太平廣記》、明張岱《夜航船》均載此說。此說自然是神話,后人據此在老子生地建流星園。流星園,也可作為老子生地的一個證明。

    6、歷代修建之比較
    渦陽的天靜宮,據明碑記載:“歷代鼎遷,載有祀典,而晉唐時為猶盛,與東西漢無異?!薄稖u陽縣志》上也記載“明清屢葺”。今我們收集和挖掘到元、明、清三代石碑(包括殘碑)二十余塊,均為重修或妝修老君殿、圣母殿、太霄宮、天齊廟而建立。這說明天靜宮為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所重視。而我們從《鹿邑縣志》上則沒有看到歷代多次重修太清宮的記載。中、西兩個太清宮的地位,于此可見一斑。

    7、九龍井之比較
    多種典籍都記載老子廟中有“九井”或“九龍井”?!端涀⑹琛罚骸氨眲t老君廟,廟東院中有九井焉。守敬按:《續(xù)漢書·注》引伏滔《北征記》,老子廟中有九井,水相通?!冻鯇W記》七引《賴鄉(xiāng)記》,廟中有九井,汲一井,余井水皆動。并引劉義慶《幽明錄》,能潔齋入祠者,井水溫清,隨人意念?!彼纭独ǖ刂尽?、《亳州志》都有九龍井的記載。今渦陽九井尚存,已見上述。而《光緒鹿邑縣志》(卷五)則說:“舊傳有八檜,皆老子所植。又有靈溪、九井諸跡,并亡。”又說:“今殿后東偏尚見一井,地陷如阱,甓階下十數級乃可憑欄引汲。蓋地曾罹河患,汜濫既息,填淤遂高。光緒二年,知縣瑞征穿窞得之?!鄙鲜鲇涊d,一則說“并亡”,不存在了,一則說光緒年間“尚見一井”。鹿邑太清宮今僅存一石井欄,上刻九龍圖形。鹿邑沒有九井,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是一大缺憾。

    8、其他方面之比較
    渦陽還有東太清宮,還有尹喜墓,都是鹿邑所沒有的。
有比較才能鑒別。從歷史記載之考證,地理位置之確定,九龍井、流星園之有無,現存文物之多少諸方面,通過比較,人們自然可以得出結論,老子生地在今渦陽,而不在鹿邑。
根據以上考證,我們認為:老子是宋相人,生地在今安徽省渦陽縣閘北鎮(zhèn)鄭店村天靜宮。他常往來于今渦陽、亳州、鹿邑等地居住、講學,以上地方都留下了他的遺跡。1993年5月28日,渦陽隆重舉行了老子故里天靜宮重修奠基儀式。不久,這里將重現一大人文景觀,成為東方圣地、道學研究中心,迎接五洲來客。


1991年10月一稿
1993年8月修訂
2
 樓主|發(fā)表于 2009-2-18 11:26:57|只看該作者
《老子生地考辨》補證
楊光
    我在《阜陽師范學院學報》上發(fā)表《老子生地考辨》一文,時光荏苒已過去15年了。其間我又繼續(xù)搜集到一些有關老子生地的珍貴資料,今作《補證》。

一、“曲渦間即曲仁里也”
   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睎|漢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年)譙令長沙王阜所立碑說:“老子生于曲渦間”?!扒鷾u”在什么地方呢?找到曲渦,那個地方也就是曲仁里了。
    河流都是蜿蜒曲折的,全長382公里的渦河,稱做“曲渦”的河段是在鹿邑呢,還是在渦陽呢?這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就可以找到答案。據我所知,最早從《水經注》中找到答案的是清末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魏源。

    且看魏源《老子本義》一書。這本書收入了《史記·老子列傳》,他于“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句末注云:“《莊子》稱孔子、楊朱皆南之沛見老子,邊韶碑則稱老子楚相縣人,《釋文》引《莊子》注老子陳國相人,今屬苦縣,與沛相近?!端涀ⅰ逢帨掀簴|南至沛為渦水,渦水又東逕苦縣故城南,即春秋之相,王莽更之為賴陵。又東逕賴鄉(xiāng)城南,又北逕老子廟東,又屈東逕相縣故城南。相縣虛荒,今屬苦縣故城,猶老子生于曲渦間云云,尤為詳備。賴、厲音之轉也。曲渦間即曲仁里也?!?br>    魏源不愧為大史學家,我們贊賞他的科學探索精神。他在注《史記·老子傳》時,不囿于“楚苦縣”成說,引《莊子》文、邊韶碑、唐陸德明《釋文》注,正確地指出老子是相縣人。他在《老子傳》下句“名耳,字聃,姓李氏”后的注文中進一步指出老子是宋國相縣人:“《莊子》稱老子居沛。夫沛者宋地,而宋國有老氏。然則老子其沛人子姓,子之轉為李,猶姒之轉為弋歟!”接著他又引《水經注》說明老子生地的確切地理位置。從所引這段話,我們可以得出三點結論:一是這段渦水即是曲渦。何以言之?“又東逕賴鄉(xiāng)城南,又北逕老子廟東”,一曲也;“又屈東逕相縣故城南”,二曲也。這等于告訴人們,渦水流經老子廟彎了兩道彎的地方就是“曲渦”。二是曲仁里就在“曲渦間”,曲仁里是從“曲渦”得名的。中國古今地名變化多多,要弄明白一個縣的變遷實不容易,何況小到一個“里”呢!千百年來人們苦苦尋覓著,聲聲呼喚著:曲仁里在哪里?老子故里在哪里?魏源一句話就點出了:“曲渦間即曲仁里也。”人生難得,大道難聞。我讀到這里豁然有如聞大道的感覺。而今天靜宮所在地鄭店村即古之曲仁里歟?三是老子廟在相縣。從渦水“北逕老子廟東,又屈東逕相縣故城南”來說,老子原本是相縣人;從“相縣虛荒,今屬苦縣故城”來說,后來才說老子是苦縣人。二說雖異,沒有什么根本的不同。老子廟所在地相縣在今渦陽境內,這是無可移易的事實。
    我的那篇《老子生地考辨》發(fā)表后,國內即有來信質疑說我把這段渦水的地理位置弄錯了,這段渦水是在鹿邑不是渦陽。他們只膠柱于《水經注》寫河流從上游到下游的順序,而不顧老子廟的實際地理位置。他們能從鹿邑找到相縣嗎?不能吧。相縣在沛地,是“孔子、楊朱皆南之沛見老子”的沛地。到底是誰弄錯了呢?魏源的這段注文,也是給他們的一個很好的回答。

二、廢苦縣在亳州東
   《史記·老子傳》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笨啵ǎ绋常┛h,古縣名,在今天什么地方呢?這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因為它關系老子的生地所在。查考典籍有二說:一說苦縣就是鹿邑。此說至今影響很大,一般出版物多依從。一說苦縣在亳州東。此說尚鮮為人知。
    “亳州東”說出自《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墩赜蛑尽肥敲髑逯H思想家、學者顧炎武撰寫的一部明代全國地理總志。讓我們來看書中關于亳州、苦縣以及鹿邑的記載:
《肇域志·南直隸·鳳陽府》亳州:“元亳州,屬歸德府。本朝改為縣,隸開封府歸德州。洪武六年,改隸潁州,屬鳳陽府。……廢苦縣,在州東十里。廢武平縣,在州西?!庇郑骸啊逗鬂h書·桓帝紀》:‘延熹八年春正月,遣中常侍左悺之苦縣,祠老子。冬十一月,遣中常侍管霸之苦縣,祠老子?!?br>《   肇域志·河南·歸德府》:“鹿邑縣 府南一百二十里。編戶三十四里。城周九里一十三步。東漢武平縣。《左傳·成公十六年》:諸侯之師侵陳,至于鳴鹿,即此。漢苦縣,在東七十里。鄲縣,在西南七十五里鄲城集。武平縣,在西北四十里。黃河,在縣北二十里。南河,在縣南十里。渦河,在縣北四里。洺河,在南二十里。無丞。僻,簡,民野,糧輕。谷陽城,在縣東十里谷陽鎮(zhèn)。舊城在縣西六十里,即春秋鳴鹿。元初,淪于河水,徙而東,并衛(wèi)真為鹿邑,蓋居苦也?!獙儋裰?,本朝改屬歸德州?!庇郑骸柏莺樱诳h南六十里。……武平縣,在縣西北四十里。漢曹操封武平侯,食邑苦縣。”

    對以上記載試作如下解析:
    苦縣并非鹿邑。先說“漢苦縣,在東七十里”,又說“舊城在縣西六十里,即春秋鳴鹿”。兩句合起來看,是以鹿邑為中心,分說苦縣與鳴鹿的方位。鳴鹿是鹿邑的舊城。此“東”指鹿邑東,不是鳴鹿東。如說苦縣在鳴鹿東七十里,那么苦縣就是鹿邑;今說苦縣在鹿邑東七十里而且遠在亳州東十里,苦縣怎么能是鹿邑呢?
    鹿邑有五座故城,即武平、苦縣、鄲城、谷陽、鳴鹿。鹿邑春秋時叫鳴鹿,《左傳》中有記載。鄲城,《元和郡縣圖志》說“鹿邑縣,本漢鄲縣地”。東漢時名武平縣,漢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封武平侯。鹿邑之名始于隋,《隋書·地理中》淮陽郡:“鹿邑,舊曰武平,開皇十八年改名焉?!彼逦牡坶_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舊城即春秋鳴鹿,元初被黃河水淹沒,向東遷徙六十里,又合并了衛(wèi)真,即今鹿邑縣。鹿邑自唐、宋以迄元隸屬亳州,亳州元屬歸德府,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屬鳳陽府,鹿邑從此不屬亳州管轄。
    “廢苦縣,在州東十里”,載諸《肇域志》,有地理志記載可查考的?!逗鬂h書·郡國二》:“苦春秋時曰相,有賴鄉(xiāng)?!狈稀侗闭饔洝吩唬骸坝欣献訌R,廟中有九井,水相連?!惫攀房荚唬骸坝星世铮献永镆??!睎|晉成帝咸康三年(337年)苦縣更名谷陽?!端螘ぶ菘ざ逢惪ぬ亍肮汝柫睢焙笞⒃疲骸肮汝柋緷h苦縣,東晉成帝更名谷陽?!端洝り帨纤纷ⅲ骸疁u水又東北屈至賴鄉(xiāng)西,谷水注之?!衷疲骸人謻|,逕賴鄉(xiāng)城南。’谷陽蓋以谷水之陽名縣。”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谷陽改名真源?!杜f唐書·地理一》:“真源 漢苦縣,隋為谷陽,乾封元年,改為真源。載初元年,改為仙源。神龍元年,復為真源。有老子祠?!钡澜谭Q修真得道的仙人為“真人”,原出《莊子·天下篇》:“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真源因地近老子廟而得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真源改名衛(wèi)真。《宋史·地理四》:“衛(wèi)真,望。唐真源縣。大中祥符七年改。”元初,衛(wèi)真并入鹿邑《元史·地理二》亳州:“元初領縣六:譙、 、鹿邑、城父、衛(wèi)真、谷熟。后以民戶少,并城父入譙,衛(wèi)真入鹿邑,谷熟入睢陽, 入永城?!睆目嗫h的沿革來看,它處在谷水之陽,地近老子祠,這個地方只能在今渦陽境內?!墩赜蛑尽酚浢麆俟袍E,漢桓帝兩遣中常侍“之苦縣,祠老子”事在亳州,這明白地告訴我們老子廟在亳州而不在鹿邑。
鹿邑在亳州西,苦縣在亳州東,兩地相距七十里,怎么能說苦縣就是鹿邑呢?“苦縣就是鹿邑”的誤解由來已久,今天可以借此澄清了。
    澄清了這個問題,過去讀史地典籍困惑不解的地方可以豁然貫通了。

    《史記·老子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薄墩x》引《括地志》云:“苦縣在亳州谷陽縣界。有老子宅及廟,廟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縣也?!蔽覀儗μ茝埵毓?jié)的《史記正義》所注苦縣的沿革以及今是何地,都看得明白。

    《史記·陳涉世家》:“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今宿州市東南蘄縣集)。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徇蘄以東,攻銍(今安徽濉溪縣南、澮河北岸)、 (今河南永城市西北 城)、苦、柘(今河南柘城縣北)、譙(今亳州市)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今河南淮陽縣)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從陳涉大澤鄉(xiāng)起義后的行軍路線來看,從蘄至譙,從譙再進軍陳,苦縣當在亳州東。又《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灌)嬰度淮北,擊破項聲、郯公下邳,斬薛公,下下邳,擊破楚騎于平陽,遂降彭城,虜柱國項佗,降留、薛、沛、 、蕭、相。攻苦、譙,復得亞將周蘭。與漢王會頤鄉(xiāng)?!贝藢憹h王部將灌嬰連破項羽軍。值得注意的是,灌嬰迫使相縣敵軍投降,接著“攻苦、譙”,這說明相與苦毗鄰,苦在亳州東。據徐廣注:“苦縣有頤鄉(xiāng)?!?br>
    《水經注》卷二十三:“渦水又屈東,逕相縣故城南,其城卑小實中。邊韶老子碑又云:老子,楚相縣人也。相縣虛荒,今屬苦。”此言老子是相縣人,相縣屬沛地。顧炎武《日知錄卷之二十·史書郡縣同名》:漢時“郡縣同名而不同地,則于縣必加一‘小’字。沛郡不治沛治相,故書沛縣為小沛。”漢時沛郡政府所在地不在沛縣而在相,稱沛縣為小沛。相在沛地,苦當與之毗鄰相距不遠,才可能“相縣虛荒,今屬苦”。如此看來,苦縣當在亳州東,絕不是鹿邑。
    《新唐書·張巡傳》:“張巡字巡,鄧州南陽人……開元末,擢進士第?!{真源令?!驳撋椒矗鞂毷遢d正月,賊酋張通晤陷宋、曹等州,譙郡太守楊萬石降賊,逼巡為長史,使西迎賊軍。巡率吏哭玄元皇帝祠,遂起兵討賊,從者千余?!碧茝堁惨哉嬖戳钇鸨懓彩放衍娐世艨扌实垤簟L聘咦谇庠辏ǎ叮叮赌辏┳贩饫献訛椤疤闲实邸薄U嬖唇ㄐ实垤簟髻裰萃钕确甲吨匦扌蹚R記》,玄帝廟在義門集。《渦陽縣志》黃佩蘭本記云:“李先芳《重修玄帝廟記》據舊志義門集即唐之真源縣,以近老子天靜宮故也。”可知渦陽縣西北四十里的義門鎮(zhèn)就是唐代的真源縣,這里有張巡起兵時率吏痛哭的玄元皇帝祠可證。時安史叛軍已攻陷宋、曹等州,宋州治睢陽(今河南商丘市南)。從義門向亳州到宋州為“西迎賊軍”,這方向也是不錯的。
    由此看來,《肇域志》苦縣在亳州東之說,當為不爭的事實。

三、“谷水就是武家河”
   《水經注》卷二十三:“谷水又東逕苦縣故城中,水泛則四周隍塹,耗則孤津獨逝。谷水又東逕賴鄉(xiāng)城南……谷水自此東入渦水,渦水又北逕老子廟東。”這是說,老子廟位于谷水入渦處。然而谷水在哪里?鹿邑說在鹿邑,可是卻沒有谷水;渦陽說在渦陽,有條支流可是卻不叫谷水。于是谷水問題就成為撲朔迷離的問題,成為雙方爭論的焦點之一。
    鹿邑說谷水在鹿邑,惟一依據是《水經注》。他們說《水經注》記載的谷水明明在鹿邑,怎么會跑到渦陽去了呢?然而鹿邑卻沒有谷水,渦河北岸也沒有別的支流。他們說有谷水只是在書本上,而不在鹿邑的土地上。他們不得不辯解說谷水被黃河發(fā)水淤平了。什么時候被黃水淤平了呢?《《肇域志》記載鹿邑有黃河、南河、渦水、洺河、剌河等五條河流,不見有人們所關注的谷水。是明代以前谷水就被黃水淤平了呢,還是谷水根本就不在鹿邑呢?

    谷水在渦陽。渦陽老子廟近旁有條碧波蕩漾的武家河流入渦河,武家河就是谷水。這樣論斷有充分的根據:

    其一,老子廟中九井尚存。世事淪桑,白云變蒼狗,荊棘臥銅駝。九井歷兩千多年而能保存下來,是個人間奇跡。給老子生地定位,沒有比九井更有力的證據了。渦陽有九井,九井旁靜靜流淌著的小河,自然就是谷水了。
    其二,武家河的來歷。唐代尊崇道教,將老子認作李姓皇室的祖先。唐太宗李世民宣稱:“朕之本系,起自柱史?!鼻庠辏ǎ叮叮赌辏┒录何?,高宗親臨亳州老子廟拜祭,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谷陽改名真源,即今渦陽義門鎮(zhèn)。載初元年(689年),武則天下令將真源改名為仙源,谷水改名為武家河。不舍晝夜流淌著的武家河,到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就是唐之前的谷水了。
    其三,得到酈學專家認定。1998年5月26日,陳橋驛教授和夫人胡德芬女士應渦陽縣委、縣政府的邀請來到渦陽。陳橋驛先生是杭州大學地理系教授、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著名酈學專家,有《水經注校釋》、《酈道元評傳》、《酈學札記》等著作。我們請陳橋驛教授來給老子故里定位,給武家河正名。
    陳老對這個問題極感興趣,來前作了認真準備。來到渦陽堅持要作野外考察,他主張研究歷史地理,要重視文獻鑒別與野外考察。5月27日,訪問淮北市,參觀相山相土祠,相土是宋國國君先祖。老子是宋國相縣人,所以要先考察這里。28日到天靜宮參觀老君殿、九龍井,考察渦河、武家河,乘舟溯流而上,至馬莊新石器時代遺址。29日,參觀河南鹿邑太清宮,陳老用望遠鏡仔細觀察渦河鹿邑段的地形、地貌。那年他已是76歲高齡了,風塵仆仆不辭勞苦,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敬業(yè)精神。30日,陳橋驛教授在作老子生地考察報告中說:“黃河善淤、善決、善徙。鄭州以下,沒有一道河流不受黃河的影響??梢曰旧险摱?,谷水就是武家河。鹿邑沒有河床,谷水絕對不會跑到鹿邑的。要找到谷水,九龍井很重要。我個人的意見,老子故里應該在渦陽這個地方。”他還為我們題詞道:“天靜九井皆得之,道統(tǒng)源頭豁然知。渦水長流道長在,老子故里就在此。”“川瀆播遷古今多,酈書從來費揣摩。幸得九井歷歷在,谷水就是武家河?!?br>
    我們遍稽群籍,上下求索,今天終于聽到全國著名歷史地理專家的科學結論。
    陳橋驛教授回到杭州后,不久就撰寫了《水經注記載的淮河》一文,著重說明酈注谷水與今武家河的關系,發(fā)表于《學術界》2000年第1期。2003年12月,他在為渦陽一位同志的著作寫的《序》中論述道:“渦水在淮水諸支流中是條大河,它發(fā)源于河南開封西北、經尉氏、扶溝、太康諸縣,到安徽省境內,經亳縣、渦陽、蒙城諸縣而從懷遠入淮。全河長達380余公里,流域面積近1.6萬平方公里。渦河支流甚多,在廣大的流域和紛歧的支流之中,要尋索老子故里,《水經注》仍然是重要的文獻依據,注文特別引人注意的是《陰溝水》篇中的幾句:‘渦水又東北屈,至賴鄉(xiāng)西,谷水注之’。這里的谷水顯然是探尋老子故里的重要線索?!庇终f:“在為期約一周的現場踏勘中,我終于找到了《水經注》記載的谷水,就是發(fā)源于河南商丘、在亳縣入皖、在渦陽入渦的武家河。此河長達130公里左右,在淮河的二級支流中,也算得上是條大河,難怪《陰溝水》中多次提到此水?!标悩蝮A教授為這一重要課題獲得突破性成果,不無自豪地說:“正是由于酈注谷水的定位,讓老子故里得到了實證。當然也是我引為不勝榮幸的?!?br>    先秦思想家、哲學之父老子的故里定位在渦陽。這也是渦陽人民的榮幸,亳州人民的榮幸。
2005年10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孔子是圣人,那老子是什么人?
老子故里在安徽渦陽
老子故里歷史真相系列② 從《水經注》看老子故里(9)
老子的老家在哪里?(八卦史記83)
名人故里爭奪戰(zhàn)
老子是哪里人?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