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長在沂蒙山區(qū),喜歡吃煎餅。可以說,我是吃煎餅長大的,吃了40多年了,仍然每天吃它,缺其不可,少其不能。有人開玩笑,說我是“煎餅肚子”。
煎餅是沂蒙山區(qū)農(nóng)村的家常主食。過去的沂蒙山區(qū)婦女,人人都會烙煎餅;如果不會烙煎餅,就算不上是一個稱職的家庭主婦。時代不同了,如今會烙煎餅的婦女也越來越少了。
單從它的名字來看,就有點奇怪?!凹屣灐?,顧名思義,應該是像煎雞蛋那樣用油“煎”出來的吧?其實不然。它不是“煎”出來的,而是“烙”出來的。這個“烙”,不同于平底鍋烙出的厚厚的大餅,而是薄薄的一層,就像是皮膚不小心碰到燒熱的鐵器,揭去了薄薄的一層皮——比喻不一定恰當,原理還真差不多。
我不僅喜歡吃煎餅,而且曾經(jīng)親自燒過鏊子,對于煎餅的制作過程略知一二。
(一)原料。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煎餅都是用地瓜面烙成的。去年看電視劇《沂蒙》,有烙制小麥煎餅的鏡頭,我以為是導演的失誤,打算寫文章駁斥;請教母親,她告訴我:再早以前,確實是小麥煎餅;地瓜煎餅是六十年代以后才興起的。我慢慢想,終于想明白了:在“三年自然災害”之后的六十年代,輕易吃不到小麥這種“細糧”;沂蒙山區(qū)盛產(chǎn)地瓜,老百姓就以它為原料烙制煎餅。
傳統(tǒng)的地瓜煎餅,制作過程如下:
第一步,把磨好的地瓜粉倒進桶里,兌上清水,攪拌均勻,成為面漿;
第二步,把攪拌好的地瓜漿,倒進鋪有包袱的竹篩子里,控干水分(就像做豆腐差不多),呈半干半濕狀,稱作“糊子”;
第三步,為了加快控干速度,可將包袱系好,上面壓上重物,黃褐色的水分便快速擠出。這一過程叫做“壓糊子”。
如果是小麥煎餅,只須加水攪拌成黏稠的糊子即可,不用控干水分。
(二)工具。
烙煎餅的工具主要有四件:
一是鏊子,是烙煎餅的專用工具,用生鐵鑄成,圓形,有大、中、小三種,中號鏊子直徑65厘米左右,中心微微凸起。
“鏊子”的得名,大概與鰲魚有關?!痘茨献印び[冥訓》有 “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的記載,《列子·湯問》也有“鰲魚負山”的神話傳說。鰲魚什么樣子,誰也沒有見過,有人說鰲魚就是大海龜。鏊子的形狀,確實像一個圓圓的龜背。
鏊子有三條腿,兩條腿固定在灶口左右,另一條腿固定在灶尾,就支起了一盤鏊子。支鏊子的位置,一般在大門以里、影壁墻以外。這是因為,鏊子不像做飯炒菜的爐灶那樣一日三餐使用,而是偶然用上一回;鏊子也不是家家都有的,一家有鏊子,多家可以借用。
我見過不用灶臺、直接放在地上的鏊子,稱作“地鏊子”。能干的主婦,一邊烙制鏊子上面的煎餅,一邊用火棍撥拉鏊子下面的柴草,一人頂上兩人。我曾經(jīng)見過同時掌管兩盤地鏊子的主婦,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那就一人頂上四個人了。據(jù)說還有一人掌管三盤鏊子的,那是十分了得,可惜我沒有見過。不過,這只能是攤制小麥煎餅時才行;烙制地瓜煎餅,必須一人掌管鏊子上面的糊子,另有一人掌管鏊子下面的燒火。
二是“刮板子”,是一塊半月狀的木板。地瓜面烙在鏊子上,往往不夠均勻,需要用“刮板子”做二次加工處理,趁熱刮制煎餅表面,使其均勻。
攤制小麥煎餅,用的是叫做“篪子”的木板,弧形,有柄。用勺子把糊子舀到熱鏊子上后,用“篪子”左右攤開,糊子便薄薄地攤在鏊子面上。也有的用“筢子”,還有的用“枇子(竹劈)”,作用相同。
三是“油袋子”,也稱“油搭子”,是用十幾層布縫制的方形抹布。每烙制好一張煎餅,都要用“油袋子”將鏊子擦拭一遍。有時稍微滴上幾滴花生油,用“油袋子”擦拭鏊子,以防煎餅粘在鏊子揭不下來。
四是鏟子,方形,鐵制。煎餅烙熟之后,用它在周邊揭開縫隙;如果煎餅粘連在鏊子上揭不下來,可以用它鏟一鏟。
(三)燃料。
烙制煎餅大多用柴草。我小時候經(jīng)常燒鏊子,最有發(fā)言權。
以我的體會,首選樹枝。樹枝不僅火力持久,而且用蘋果、山楂等果樹枝子烙制的煎餅味道也好。
其次是農(nóng)作物的秸稈。以豆秸為上,玉米秸、高粱秸都行。它們和樹枝一樣,容易使鏊子均勻受熱。
再次是山草,火力猛而不夠持久,需要隨時添加。
最差的是麥糠、碎葉子,火力很小,需要拉動風箱助燃。
除了柴草,還有拉動風箱燒煤的。這需要有高超的燒鏊子技術,因為炭火往往集中在鏊子的中心,烙制出的煎餅,容易中心焦糊。解決這一問題,這就需要壓住中間的火苗,使火苗均勻分布到四周。
(四)烙制。
(1)先將鏊子燒熱,使其受熱均勻。(2)主婦將控干水分的糊子,用手團成西瓜大小,放在鏊子的邊緣,按照逆時針方向,由外圈向里圈快速滾動,糊子便附著在鏊子上面。(3)用“刮板子”對煎餅的表面進行加工整理,厚處變薄,漏洞補正,盡量使其均勻。(4)用鏟子在煎餅的周邊揭開縫隙,用手捏住煎餅的一角,慢慢揭開,即成。整個烙制過程大約需要20~30秒。
烙制的第一張煎餅,由于鏊子受熱不夠均勻,洞眼很多,往往成為廢品,稱作“花答子”。臨沂師院已故教授王汝濤,在《把<金瓶梅>的作者還給蒼山蘭陵》一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山東蒼山方言作為例證,其中的“大滑答子貨”一條,解釋為:“應是指頭一張煎餅,因鏊子還不太熱,又剛用油袋子擦了,烙成的煎餅洞眼很多,又很黏,故名滑答子貨或滑答子眼。烙煎餅的人常把它捏成一團放在鏊子底下燒燒吃了。比喻為不成材料。”
用“刮板子”對煎餅的表面進行加工處理,是個有趣的過程。補完漏洞,尚有余料,稱作“面魚”,旁邊觀看的孩童便可以獲益,趁熱填于口中。
1斤地瓜粉,大約可以烙制4~5張煎餅。能干的主婦,可以一次烙制100斤地瓜粉。
需要說明的是:地瓜煎餅是“烙制”出來的,因為糊子的水分少;小麥煎餅則是“攤制”出來的,因為糊子的水分多。這就是“烙煎餅”和“攤煎餅”的區(qū)別。
(五)食用。
烙制好的煎餅,一般可以存放1~3個月時間,甚至半年,也不會變質(zhì)。
農(nóng)村有一種特制的土陶器,比煎餅略大一圈,專門用來盛放煎餅,稱作“煎餅缸”。缸的上面蓋有“蓋頂子”,以防灰塵。
卷煎餅也是個學問。(1)將煎餅倒置,灑水使其柔軟;(2)對折一次,呈半圓狀;再次對折,然后將短小處反折,即可。
煎餅是熟食,無需加熱,隨時即食,堪稱“方便食品”之鼻祖。食用之時,可任意包裹各種菜肴,最常見的是“渣豆腐”(蔬菜加豆面燉制而成的美味)、辣椒醬、咸菜。為了省事,也可直接卷上一棵大蔥?!凹屣灳泶笫[”,堪稱沂蒙山人最為經(jīng)典的形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