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實詞系統(tǒng)復習
大綱上規(guī)定的120個實詞
愛 安 被 倍 本 鄙兵 病 察朝
度 非 復 負 蓋 故顧 固 歸國
假 間 見 解 就 舉絕 堪 克類
去 勸 卻 如 若 善少 涉 勝識
素 湯 涕 徒 亡 王望 惡 微悉
要 宜 遺 貽 易 陰右 再 造知
1.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宮賦》
3.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齊桓晉文之事》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六國論》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6.愛而不見,搔首躑躅(《詩經(jīng)·邶風·靜女》
7.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指南錄后序》
2.安
1.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曹劌論戰(zhàn)》
3.然后得一夕安寢。(《六國論》
4.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將伐顓臾》
5.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3.被
1.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列傳》
2.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
3.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通“披”,
4.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傳》
5.被子,引申為“覆蓋”。(引文略)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2.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種樹郭橐駝傳》
2.蓋亦反其本矣(《齊桓晉文之事》
3.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
4.本未倒置 (樹根,樹梢,引申為主次,先后等)
5.抑本其成敗之跡(《伶官傳序》
6.另有:根據(jù),
7.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抄錄?!吨改箱浐笮颉返赘?/p>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3.肉食者鄙,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
4.另有:鄙人、自稱的謙詞 ,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過秦論》兵器,軍械)
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廉頗藺相如列傳》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孫子兵法》
4.左右欲兵之。(《史記·伯夷列傳》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nèi)(《信陵陵君竊符救趙》兵符,古代調(diào)兵用的憑證)
6.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
7.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
8.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
8.病
1.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3.毛病、缺點,
4.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擔心,憂慮)
5.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訓儉示康》
9.察
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3.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齊桓晉文之事》
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友)。(《禮記》
6.故察已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察今》明察
10.朝cháo
1.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廉頗藺相如列傳》
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過秦論》
4.于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5.兩朝開濟老臣心(《蜀相》
6.坐南朝北(對、向)
11.曾
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相當于“連----都----”或“竟”、“竟然”)
2.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4.是高、曾時為一倍(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
5.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2.乘chéng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過秦論》
2.自京師乘風雪(《登泰山記》
3.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陳涉世家》
4.乘鄂渚而反顧兮(《涉江》
13.誠
1.帝感其誠(《愚公移山》
2.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六國論》
3.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三國志》
4.誠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見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復何憾哉!《指南錄后序》實在
14.除
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朱子家訓》
2.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
3.興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
5.除臣洗馬(《陳情表》
15.辭
1.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2.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
3.動以朝廷為辭。(《赤壁賦》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5.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琵琶行》
6,陶淵明的《歸去來辭》
7.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8.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屈原列傳》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廉頗藺相如列傳》
10.近者奉辭伐罪(《赤壁賦》
11.于是辭相印不拜《指南錄后序》不接受,辭去
12.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指南錄后序》言詞
16.從
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鴻門宴》
2.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3.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師說》
4.樊噲從良坐(《鴻門宴》
5.從此道至吾軍(《鴻門宴》
6.弟走從軍阿姨死。(《琵琶行》
7.其從如云。(隨從的人)
8.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9.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10.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zhàn)》
11.便宜從事(辦事)
12.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屈原列傳》
13.為巡船所物色,幾從魚腹死。
17.殆
1.知彼知已,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石鐘山記》
4.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殆例送死。
5.以父母之遺體行殆,而死有余責。(《指南錄后序》 冒險
6.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危險
18.當
1.木蘭當戶織。(《木蘭辭》
2.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捕蛇者說》
3.有大石當中流。(《石鐘山記》
4.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竇娥冤》
5.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廉頗藺相如列傳》
6.當高罪死。( 判處,判罪 。意為“判趙高死罪”)
7.一夫當關,萬人莫開(《蜀道難》
8.當是時也,商君佐之。(《過秦論》
9.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
10.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非攻》對 面對
11.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者相見。
19.道
1.懷其璧,從徑道亡。
2.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4.于是廢先王之道。(《過秦論》
5.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6.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赤壁懷古》
7.道之以政(通導、引導)
8.另有:
9.“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秋水》道理
10.夜趨高郵,迷失道,幾陷死?!吨改箱浐笮颉?u>道路
11.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與寇往來其間,無日而非可死《指南錄后序》取道 經(jīng)過
12.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察今》 事理
20.得
1.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蘭亭集序》
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游褒禪山記》
3.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阿房宮賦》
4.吾得兄事之。(《鴻門宴》
5.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魚我所欲也》
6.得無教我蟲所耶(《促織》
7.此言得之(《六國論》
8.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始得西山宴游記》能夠
9.至京口,得間奔真州。 《指南錄后序》得到 找到
10.嗟夫!若予者,將無往而不得死所矣。
11.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
21.度
1.度,然后知長短。(《孟子》
2.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3.乃曰“吾忘持度”。(《鄭人買履》
4.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過秦論》
5.一夜飛度鏡湖月(《夢游天姥吟留別》
6.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
7.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揚州慢〉序》
8.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22.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勸學》
2.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遙游》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赤壁賦》
5.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6.不明善惡,不辨是非(不對的,錯誤)
23.復
1.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
2.山重水復疑無路(《游山西村》
3.復之以掌,虛若無物。(《促織》
4.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5.王辭而不復。(《史記·司馬相如傳》
24.負
1.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齊桓晉文之事》
2.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3.秦貪,負其強,(《廉頗藺相如列傳》
4.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5.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6.一勝一負(失敗)
7.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8.負責累累。(虧欠)
25.蓋
1.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亭亭如蓋(《項脊軒志》
2.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信陵陵君竊符救趙》
3.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陳圖(壓倒,勝過)
4.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
5.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屈原列傳》
6.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列傳》
7.蓋亦反其本矣(《齊桓晉文之事》
8.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26.故
1.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
2.故木受繩則直(《勸學》
3.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赤壁懷古》 舊,舊的)
4.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5.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
6.故遣將守關者(《鴻門宴》
7.此物故非西產(chǎn)。(《促織》
8.故臣復取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9.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六國論》
10.另解釋為:死亡。
27.固
1.根不固而求木之長(《諫太宗十思疏》
2.固請,召有司案圖。(《廉頗藺相如列傳》
3.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阿房宮賦》
4.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
5.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6.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秦數(shù)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zhàn)(《廉頗令相如列傳》
8.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28.顧
1.贏得倉皇北顧(《京口北固亭懷古》
2.顧野有麥場(《狼》
3.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4.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報任安書》
5.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指南錄>后序》
6.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廉藺列傳》
7.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
29.國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2.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六國論》
3.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
30.過
1.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2.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史記·項羽本紀》
3.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史記·項羽本紀》
4.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
5.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6.聞大王有意督過之。(《鴻門宴》
7.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8.一日,大母過余曰。(《項脊軒志》
31.何
1.卻看妻子愁何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何時眼前突幾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
4.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5.取吾壁,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6.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7.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
8.何蓑何笠。(《詩經(jīng)》
32.恨
1.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2.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3.“恨,憾,怨”的比較:“恨”和“憾”都表示遺憾,同義?!霸埂北硎境鹨?、懷恨,“怨恨”連用才有“仇恨”之義。
4.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恨恨:惆悵、悲傷)
34.患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2.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六國論》
3.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后序》
4.夫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有后患(《三國志·魏志》
5.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zhàn)》
6.時有患瘧疾者(《赤壁之戰(zhàn)》
35.或
1.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論》
2.或取諸懷抱……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蘭亭集序》
3.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4.云霞明滅或可睹。(《夢游天姥吟留別》
5.殘賊公行,莫之或止;(《論積貯疏》
6.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水經(jīng)注》
7.另有:或者
36.疾
1.君有疾在腠理(《扁鵲見蔡蔡桓公》
2.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原列傳》
3.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屈原列傳》
4.龐涓恐其賢于已,疾之(通“嫉”妒忌)
5.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勸學》
6.舉疾首而相告曰(《齊桓晉文之事》
7.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觀獵》
8.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秋聲賦》
37.及
1.懷王悔,追張儀,不及。(《屈原列傳》
2.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桃花源記》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4.及第:科舉考試考中
5.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6.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幾矣(《指南錄后序》
7.卒不去,故及于難。(《譚嗣同傳》
38.即
1.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詩經(jīng)》
2.項伯即入見沛公(《鴻門宴》
3.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
4.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史記·李將軍列傳》
5.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史記·廉頗令相如列傳》
6.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7昭王薨,安釐王即位。(《信陵君竊符救趙》
8.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記》
39.既
1.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2.既來之,則安之
3.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4.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5.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6.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40.假
1.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黃生借書說》
2.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
3.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4.假令仆伏法受誅。 (《報任安書》
5.十旬休假,勝友如云。(《蘭亭集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