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2年全國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詳解

2012年全國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詳解

2012年高考語文題(大綱版)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郭浩字充道,德順軍隴干人?;兆跁r,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夏人以千騎追之,浩手斬二騎,以首還。從種師道進筑茸平砦,敵據(jù)塞水源,以渴我?guī)?,浩率精騎數(shù)百奪之。敵攻石尖山,浩陣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奮力大呼,得賊乃已;諸軍從之,

敵遁去,由是知名。累遷中州刺史。欽宗即位,以種師道薦,召對,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歸。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其半度,可擊也。”會和戰(zhàn)異議,不能用。帝問西事,浩曰:“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shè)備?!币讯茉?,取西安州、懷德軍。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長安,涇州守臣夏大節(jié)棄城遁,郡人亦降。浩適夜半至郡,所將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還,曰:“為語汝將曰,我郭浩也,欲戰(zhàn)即來決戰(zhàn)?!苯鹑怂煲ァ=B興元年,金人破饒風嶺,盜梁、洋,入鳳州,攻和尚原。浩與吳璘往援,斬獲萬計。遷邠州觀察使,徙知興元府。饑民相聚米倉山為亂,浩討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騎十余萬破和尚原,進窺川口,抵殺金平,浩與吳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點刑獄宋萬年陰與敵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與浩意不協(xié),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興軍路經(jīng)略使。金州殘弊特甚,戶口無幾,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guī)置頒示諸路。他軍以匱急仰給朝廷,浩獨積贏錢十萬緡以助戶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請,得以直達。九年,改金、洋、房州節(jié)制。十四年,召見,拜檢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節(jié)選自《宋史郭浩傳》)

8.對下列句子中隊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      冒:貿(mào)然

B.奮力大呼,得賊乃己          己:停止

C.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          乞:請求

D. 時其半度,可擊也。         時:等候

【答案】A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具體含義,需要結(jié)合原文語境來推斷,或采取篩選的辦法排除不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還要注意聯(lián)系課本舉一反三。冒:不顧、頂著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奮勇抗擊金人的一組是

①浩手斬二騎,以首還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將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適與吳璘往援,斬獲萬計

⑤相聚米倉山為亂,浩討平之

⑥浩與吳玠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此類試題時,一定要準確理解題干語句的含義,注意滿足題干的所有要求,再推敲各選項語句所表達的內(nèi)容是否與題干語句契合,要把語句分別放到原文中辨明真相,不能主觀臆斷。①②③為奮勇抗擊金人,為戰(zhàn)果,為平亂,為戰(zhàn)果。

10.下了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郭浩有膽有勇,屢立戰(zhàn)功。徽宗時,他抗擊夏人曾以少敵多:跟隨種師道征戰(zhàn),他率領(lǐng)數(shù)百精騎奪回被敵軍占據(jù)的水源,幾次升官后擔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見識,可惜建議未被采納。欽宗即位后曾照他詢問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戰(zhàn)事,他堅決主戰(zhàn),提出應(yīng)對之策,而朝廷舉措失當,國土蒙受損失。

C 郭浩、吳介共同破敵,后感情產(chǎn)生隔閡。紹興年間,金兵屢屢犯宋,兩人連手大敗金兵;吳舉劾宋萬年暗中通敵,郭不同意這一做法,被調(diào)往金州。

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狀況好轉(zhuǎn)。他初到任時,金州極度破敗,百姓流亡,經(jīng)治理后積有余錢資助戶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給與奏請可以直達的優(yōu)遇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時間、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觀點態(tài)度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等內(nèi)容,尤其要重視對選文細節(jié)的理解。一定要把選項與原文對應(yīng)的句子進行分析比較,看其中存在哪些異義與分歧。據(jù)文意郭、吳產(chǎn)生隔閡在吳舉劾之后。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shè)備。

譯文                                  

【答案】我在任時就聽說警事,擔憂夏人一定會乘機侵犯邊境,希望挑選將領(lǐng)設(shè)防。

(2)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guī)置頒示諸路。

譯文                                  

【答案】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開辟耕地,將自己的規(guī)劃安排發(fā)布各地。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時考查理解文言實詞、虛詞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lián)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達、雅”。第(1)題注意實詞“盜:侵占”,古今異義“ 設(shè)備:設(shè)置守備”的翻譯;第(2)題注意實詞“輯:安撫”,“ 規(guī)置:所作所為”,虛詞“以:把”的譯法。

附譯文

郭浩字充道,德順軍隴干人。父親曾任三班奉職.徽宗時,郭浩充任環(huán)慶路第五將部將,曾率領(lǐng)一百名騎兵來到靈州城下,夏國以一千名騎兵來追趕他們,郭浩親手斬殺兩名騎兵,提著首級返回。充任渭州兵馬都監(jiān)。跟隨種師道進軍修筑茸平寨,敵軍占據(jù)并堵塞水源,來斷絕宋軍的飲水,郭浩率領(lǐng)幾百名精銳騎兵奪取了它.敵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著敵陣前進,被流箭射中左肋,發(fā)怒不去拔箭,奮力大呼,活捉到賊人纔停止;各軍跟著前進,敵軍逃走,郭浩從此知名。積功升任忠州刺史。

欽宗即位,郭浩進升為安州團練使。因種師道推薦,被皇上召見應(yīng)對,他上奏說:“金軍長期在外,一心想著回歸。請求派輕兵從小路馳往滑臺,等他們渡到一半時,就可發(fā)動攻擊?!闭瓿⒋蟪甲h和議戰(zhàn)意見不同,郭浩之策沒有被采納?;噬显儐栁鬟吺聞?wù),郭浩說:“臣在任時已聽到警報,擔心夏人一定會乘機侵占邊地,希望朝廷選派將領(lǐng)設(shè)置守備?!辈痪梦飨能婈牴贿M攻涇原路,奪取了西安州、懷德軍。紹圣年間開拓之地,又全部失去。種師中為河東制置使,徵用郭浩跟隨自己。

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軍攻取長安,涇州守將夏大節(jié)棄城逃跑,郡人也投降了金軍。郭浩正好在半夜時來到郡中,他紙率領(lǐng)了二百人,捉到金兵不殺,讓他們返回,說:  “替我告訴你們的將領(lǐng),我是郭浩,想要交戰(zhàn)就立即來決一死戰(zhàn)。”金軍于是退去。升任本路兵馬鈐轄、知涇州、代理主管鄘延路經(jīng)略安撫使。

紹興元年,金軍攻破饒風嶺,盜取梁、洋,進入鳳州,攻打和尚原。郭浩與吳璘前去救援,斬殺俘獲敵人敷以萬計。升任鄰州觀察使,調(diào)任知興元府。飢民在米倉山聚結(jié)作亂,郭浩討伐平定了他們。調(diào)任知利州。金步兵騎兵十多萬攻破和尚原,進而窺視川口,到達殺金平,郭浩與吳吩大敗金軍。升任彰武軍承宣使。吳蚧查究本路提點刑獄宋萬年暗地輿敵人勾結(jié).而利州方面的審訊結(jié)果不同,由此吳吩輿郭浩開始不和,朝廷就調(diào)任郭浩知金州兼永興軍路經(jīng)略使。

金州殘損破壞得特別嚴重,戶VI也沒有幾家,郭浩招集安撫流亡之人,開闢營田,朝廷把他所作所為頒示各路。其他軍隊因為軍需困乏需要朝廷補給,而紙有郭浩把積馀的十萬矯錢資助給戶部,朝廷嘉獎他,以后凡有奏請,都能得以直達朝廷。九年,改任金、洋、房三州節(jié)制。

金人歸還了河南的土地,朝廷任命郭浩為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充任陜西宣諭使、知金州。樓炤巡視關(guān)中,召用郭浩為樞密院都統(tǒng)制、    十四年,得到皇上召見,授檢校少保,返回鎮(zhèn)守,賞賜御府金器、繡鞍,并且授予一于文官資格,賜田五十頃。郭浩辭謝說:“我父子都是由軍人起家,不敢忘本,希望退還文官?!被噬戏Q許他的想法,另外授與一子閥職。逭年,分利州為東、西兩路,任命郭浩為金、房、開、達四州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金州、樞密院都統(tǒng)制,駐屯金州,仍建置帥府。十五年,去世。終年五十九歲。追贈檢校少師,謐號恭毅。淳熙元年,朝廷恩賜在金州為他立廟。

 

2012年語文新課標試題解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十八年,擢進士高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燧,秋試必主文漕臺,燧詰其故,曰:“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膘菖唬骸俺跏烁移坌囊?”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則員溢,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輪對,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上喜,制《用人論》賜大臣。淳熙二年,進起居郎。先是,察官闕,朝論多屬燧,以未歷縣,遂除左司諫。時宦官甘昪之客胡與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節(jié)于外,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時復議進取,上以問燧,對曰:“今賢否雜糅,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以圖內(nèi)治。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币騽裆险o綱,容直言,親君子,遠小人;近習有勞可賞以祿,不可假以權(quán)。上皆嘉納。出知嚴州。嚴地狹財匱,始至,官鏹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二年之間,以其羨補積逋,諸邑皆寬。上方靳職名,非功不予,詔燧治郡有勞,除敷文閣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幾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數(shù)。婺與嚴鄰,人熟知條教,不勞而治。歲旱,浙西常平司請移粟于嚴,燧謂:“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治坐視?”為請諸朝,發(fā)太倉米振之。八年,召還,言:“江、浙再歲水旱,愿下詔求言,仍令諸司通融郡縣財賦,毋但督迫?!笔辏涎詮V西諸郡民身丁錢之弊。事多施行。慶典霈澤,丁錢減半,亦自燧發(fā)之。紹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節(jié)選自《宋史·蕭燧傳》)

[注]①主文:主持考試。②鏹:成串的錢。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    屬:托付。

B.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       懷:銜恨。

C.就院易一員往漕闈           易:更換。

D.察官闕,朝論多屬燧        闕:失職。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蕭燧恪盡職守的一組是(3分)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

③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    ④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

⑤官鏹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        ⑥為請諸朝,發(fā)太倉米振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蕭燧天分很高,為官不畏權(quán)貴。他自幼能文,進士及第后進入仕途;其時秦檜當權(quán),與其親黨密告蕭,要他主持秋試錄用其子秦熺,遭到蕭的拒絕。

B.蕭燧剛直敢言,所奏切中時弊。皇上向他征詢意見,他乘便諷勸皇上親近君子疏遠小人,親信有功可賞賜財物卻不可賦予權(quán)力,得到皇上贊許采納。

C蕭燧政績卓著,受到皇上嘉勉。嚴州面積狹小財物匱乏,他勤儉理政,以盈余填補拖欠,各地都感到寬松;皇上升遷蕭燧的職位,調(diào)他去治理婺州。

D.蕭燧回到朝廷,仍關(guān)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間,江浙兩年水澇干旱,他奏請下詔諸司協(xié)助解決,又奏言廣西百姓深受身丁錢之害,建議大多得以施行。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今賢否雜糅,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以圖內(nèi)治。

譯文:                                                                                      

(2)燧謂:“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治坐視?”

譯文:                                                                                     

4.【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

【解題思路】結(jié)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闕:過錯、缺點。

【易錯點撥】將“失職”與“過錯、缺點”混淆,根據(jù)語境,調(diào)查官吏的“過錯、缺點”更準確。

【答案】D

5.【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的是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題思路】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干的要求,然后從文中找出篩選信息的區(qū)間,運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易錯點撥】不能抓住要點,不能抓住關(guān)鍵詞。如蕭燧恪盡職守,象“論、奏、諫”這些關(guān)鍵詞都屬于,故②③④必選。

【答案】C

6.【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解題思路】首先要審清題意要求,選不正確的一項,其中三項正確。把每一選項和文中相應(yīng)的事件對應(yīng),針對選項劃定區(qū)域,小心比對,看是否搞混做事情況。如秦檜當權(quán),他的親黨密告蕭,而不是秦檜與其親黨密告蕭。

【易錯點撥】沒有搞清事情是誰做的,對蕭燧所做的事和他人所做的與蕭燧有關(guān)的事情要搞清。

【答案示例】A

7.【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

【解題思路】翻譯句子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達到“信、達、雅”的標準。同時要注意實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的翻譯;還要注意一些虛詞,一些虛詞,也有意義;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到位。

【易錯點撥】實詞理解不準,如“澆浮、否、與”等,虛詞翻譯不準,如“然安”等。

【答案】(1) 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yīng)當臥薪嘗膽以求國內(nèi)安定太平。

(2) 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對原管轄地區(qū)不管不問呢?”

附譯文: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蕭燧天生聰明有奇才,小時就能寫文章,紹興十八年,考中了進士。他被授予平江府觀察推官。當時秦檜當權(quán),秦檜親黨密告蕭燧,秋試時當調(diào)他為考試官,蕭燧問其中的原因,那人說:“秦檜的兒子將要應(yīng)舉,想把應(yīng)舉之事托付給你?!笔掛萋牶蟠笈f: “剛做官,怎么敢欺騙我的良心呢?”秦檜從此對蕭燧懷恨在心。不久蕭燧被貶到秀州,到了那里官員多了,就另換一個官員前往漕闈,秦檜的兒子秦熺果然中了前名。孝宗初年,他被授予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召諸教官輪對,蕭燧針對當時任官制度,提出“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被噬戏浅8吲d,制定了《用人論》賜給各位大臣。淳熙二年,遷國子司業(yè)兼起居舍人。在此之前,蕭燧調(diào)查官員的過失,朝廷上的議論多數(shù)是蕭燧,因為他做過縣令的經(jīng)歷,于是就任命為左司諫。當時的宦官甘昪的門客胡與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在朝廷之外都拿著符節(jié),他們行事依靠權(quán)勢,沒有好的表現(xiàn),蕭燧給皇上上奏罷免了他們。當時復議錄取官吏的事,皇上因此就問蕭燧,他回答說:“如今有得才和無德才的人會混雜在一起,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yīng)當臥薪嘗膽以求國內(nèi)安定太平。如果自恃一點小富裕,萌生驕奢心理,不是我所能明白的?!被噬险f:“忠言??!”由于勸諫皇上正紀綱,接納正直的諫言;親近正直有修養(yǎng)的人,遠離奸佞小人;帝王的親信有功勞的可以用俸祿來獎賞,不可以給權(quán)力。皇上都高興地采納了。他任職嚴州期間,嚴州土地狹小,財力困乏,剛到嚴州時,官府錢不到三千串,蕭燧勤儉理政。兩年間,勵精求治,以盈余填補拖欠,各地都感到寬松;當時皇上正吝惜授予官職名分,沒有功勞不授予官職,下詔說蕭燧治理郡縣有方,有功勞,授予他敷文閣待制,調(diào)他去治理婺州。嚴州送行的百姓站滿了道路,蕭燧幾乎不能走,送出嚴州境外的達千人。婺州與嚴州相鄰,百姓非常了解嚴州的制度,蕭燧沒花多大力氣就治理好了。一年天旱,浙西常平司請求移粟給嚴州,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應(yīng)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對原管轄地區(qū)不管不問呢?”為此向朝廷請求,發(fā)放皇糧來救濟百姓。八年,皇上詔書召回他,說:“江浙一帶一年兩次旱災(zāi),想下詔書以求進諫,仍令各主管部門寬松各縣賦稅,但不要催得太緊?!笔?,皇上說廣西一帶百姓的丁稅很難收取。但蕭燧到后事情大多能夠執(zhí)行。百姓感激皇恩浩蕩,這一帶丁稅減半,也是自蕭燧開始的,紹熙四年去世,終年七十七歲。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

語文(北京卷)

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

李疑者,居通濟門外,閭巷子弟執(zhí)業(yè)造其家,得粟以自給。故貧甚,然獨好周人急。金華范景淳吏吏部,得疾,無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門,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聞君義甚高,愿假榻?!币稍S諾,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爐灶居之,征醫(yī)師視脈,躬為煮糜煉藥,旦暮執(zhí)手問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穢不可近。疑日為刮摩浣滌,不少見顏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植粡蜕瑹o以報厚德,囊有黃白金四十余兩,在故旅邸,原自取之?!币稍唬骸盎茧y相恤,人理宜爾,何以報為!”景淳曰:“君脫不取,我死,恐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攜而歸,在見好就收囊,志其數(shù)而封識之。數(shù)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財,買棺殯于城南聚寶山。舉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書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還之。二子以米饋,卻弗受,反贐以貨,遣歸。

平陽耿子廉械逮至京師,其妻孕將育,眾拒門不納,妻臥草中以號。疑問故,歸謂婦曰:“人孰無緩解,安能以室廬自隨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為風露所感,則母子俱死,吾寧舍之而受禍,何忍死其母子?”俾婦邀以歸,產(chǎn)一男子。疑命婦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辭支去,不取其報。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與疑交。見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讀數(shù)為文亦可觀,嘗以儒舉,辭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與疑往來,識其為人,非有奇?zhèn)蚜抑艘玻渌鶠槭履擞泄帕x勇風。語曰舉世混濁,清士乃見)。吾傷流俗之嗜利也,傳其事以勸焉。”

(取材于宋濂《文憲集~李疑傳》)

[注]:①執(zhí)業(yè):指捧書求其,猶言受業(yè)。②汛室:汛,灑水。汛室,指打掃房間。

6.下列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聞君義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

B.景淳竟死                    竟:居然

C.反贐以貨,遺歸               贐:贈送

D.人用是多疑名                多:稱贊

6、【答案】B

【解析】此處“竟”應(yīng)該是表示結(jié)果的副詞“終于”“最終”“終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

7.下列各組詞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人莫舍我          吾寧舍之而受禍                              

B.然獨好周人急      然其行最著                                                 

C.恐為他人得        倘育而為風露所感                             

D.何以為報           妻臥草中以號

7、【答案】D

【解析】A兩個“舍”都是動詞“收容”“安置”的意思。B兩個“然”都是轉(zhuǎn)折連詞“然而”“但是”。C兩個“為”都是表被動的介詞“被”。D前“以”是表反問的“何以……為”結(jié)構(gòu)的一部分,“何以報為”就是“要回報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飾。盡管前“以”不好翻譯,但后“以”用法比較明確,用代入比較法即可知道兩“以”不同。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仗踵疑門,告曰

拄杖走到張疑門前,對他說

B.  不少見顏面

沒有稍微路出一點不情愿的臉色

C.  志其數(shù)而封識之

記錄了(錢財)的數(shù)量,并封起來做了標記

D.  舉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把封起來裝有金銀的包裹寄送給景淳家

8.【答案】D

【解析】“寄其里人家”譯為“寄送給景淳家”有誤。從下文可知,李疑是寫信讓范景淳的兩個兒子來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沒有寄送包裹的事情。此處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鄰居家。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項是(   

A.李疑教書為業(yè),生活清貧,卻深明大義,急人之急,卻不取回報。

B.范景淳深受感動,并且感恩圖報,一定要把自己的錢財送給恩人。

C.李疑不顧自己可能受禍,堅持照顧一位孕婦,但此人卻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圖,鼓勵人們向善,因此寫了本文。

9、【答案】C

【解析】文中說“不取其報”是說李疑不要這個婦人報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

附譯文:

李疑,居住在通濟門外,同鄉(xiāng)的年輕人去他家接受學業(yè),他得到一些糧食來生活,本來自己十分貧困,但特別喜歡周濟別人的急難。金華人范景淳在吏部當差,得了病,沒有別的親人。人們對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著拐杖走到李疑門口,告訴李疑說:“我不幸患病,人們不收留我。聽說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給我一張床養(yǎng)病?!崩钜纱饝?yīng)了他,邀請他就座,打掃房間,安置了床褥爐灶,讓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來醫(yī)生給他把脈,親自給他煮粥熬藥。從早到晚拉著他的手,問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臟了床被,又臟又臭讓人難以接近。李疑每天給他擦洗,沒有一點厭惡的神情。范景淳流著眼淚說:“我連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沒有辦法報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黃金白銀四十多兩,在過去住過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來?!崩钜烧f:“患難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應(yīng)該如此,還要回報干什么?”范景淳說:“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這有什么好處呢?”李疑于是請鄰人一起去,提著回來了。李疑當面打開行囊,記下數(shù)目封存起來作了標記。幾天后范景淳最終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錢買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寶山。將所有封存好的裝有財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鄰人家里。李疑寫信讓他兩個兒子來。等他的兩個兒子來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帳冊歸還給他們。他們用米饋贈他,李疑推辭不接受,反而用財物送給他們,讓他們回去了。

平陽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著押解到了京城。此時,他的老婆懷孕即將生產(chǎn),親友卻都關(guān)上大門不肯收容。他的妻子臥在草中大聲哭泣。李疑見到了這一幕,問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對妻子說:“沒有人能隨身帶著自家的房子四處行走,誰沒有個困難的時候呢?況且人命關(guān)天,如果在生育的時候受到了風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喪命。我寧可冒著連坐的風險收留他們,也不忍心眼看著她們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讓妻子將耿子廉的老婆帶回家中,結(jié)果順利地產(chǎn)下一個男嬰。李疑讓妻子照顧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樣。過了一個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別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報酬。

因為這些事,大家都稱贊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歡與疑結(jié)交。凡是認識疑的人都稱道:“好人啊,好人!”。李疑讀了一些書籍,文章也寫的很好。李疑曾經(jīng)憑借很好的儒學造詣中舉卻推辭不去做官。然而高尚的品行最為人們所稱道?!∷螌W士說:“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為人。李疑沒有魁偉雄壯的外表。可是他所做的事,卻有真摯純樸的仁義之風?!墩撜Z》上說:整個社會污濁,清廉的君子才顯現(xiàn)出來。我為貪財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記載他的事跡來規(guī)勸世人?!?/p>

12、【答案】醫(y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曰:“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如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安徽卷解析)

二、(3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松江府通判許君傳

清]  劉大櫆

許君諱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犖有大志,年莆六齡,值母病篤,即知長跪祖廟之前,禱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長,從塾師受學,聰穎出其輩類,與書無所不讀。然其尊府以直諒為族人所怨怒,興起獄訟,十余年而不可伸,逐發(fā)憤以卒。君抱病于中,復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壯志已消亡其過半矣。不獲已,乃入貲補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松江地濱海,舊設(shè)巡海之筋骨,其名曰烏船。向者,通判監(jiān)修,上下多侵漁。其船遇風輒壞。君獨親自驗試,而其弊始除。先是,遠人負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貨,而負其價不還。君至懲期成狡黠者數(shù)人,而負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細狹,易至填淤。填淤則舟楫不通,而民田亦無以灌溉。故冬日嵴涸,周挑浚之工,其費皆出自民間,積至巨萬。有司精為興筑,而浮消其費大半。君獨以私一已之稇載①有限,而取萬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親量度深廣,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為數(shù)十年來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紀其事。濱海失業(yè)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貨浮于口糧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窮民非有大奸宄,徒以無知嗜利而自致于紀之誅。必加詳報,則已雖然有獲賊之譽,而死者不可復生。因潛請于布政辰公,懇其寬貰。辰公察君愛民出中心之誠,深為激賞。將議遷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時,懷奇負異,欲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與君相知者,咸度君當為朝廷顯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為。及其筮仕,秩避閑散,徙奔趨抑郁于群眾之中。既為方伯所知,庶幾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豈其信有命邪?雖然,以君之施設(shè)與夫世之顯而力足有為者較焉,豈期有歉于彼邪?嗚呼,可悲也已!

(選自《續(xù)修四庫全書·海峰文集》有刪節(jié))

[注]①稇(kun)載:滿載,這里指牟利多。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值母病篤                     篤:嚴重。

B.向者,通判監(jiān)修               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當為朝廷顯用           度:打算

4.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根據(jù)上下文語境,都推測許曾裕應(yīng)當為朝廷重用。度:推測。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遂發(fā)憤以卒                   B.填淤則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榮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因潛請于布政辰公            D.既為方伯所知

月出于樂山之上                   秦王為趙王擊缶

5. A【解析】本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A項兩個“以”都是連詞,相當于“而”,連接修飾語與被修飾語。B項第一個“那么”,連詞;第二個“則”,轉(zhuǎn)折連詞。C項第一個“于”,介詞,向;第二個“于”是介詞,從。D項第一個“為”,介詞,表被動;第二個“為”,介詞,替。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一的項是(3分)

A.許曾裕從小聰穎異常,酷愛讀書,志向遠大;但年輕時由于家庭變故消耗了過多的精力,耽誤了仕途。

B.許曾裕出任通判之職以后,清正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執(zhí)法嚴明,讓外來商人感激涕零。

C.許曾裕在一些人因無知貪利而違禁出海時,為使他們得到寬大處理而奔走,表現(xiàn)出愛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許曾??释üαI(yè),但是命運不液晶,有機會升遷時卻病幫,未能盡展才華,作者對他充滿了同情與惋惜。

6. B【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巴鈦砩倘烁屑ぬ榱恪钡脑蚴恰霸S曾裕出任通判之職以后,看到松江多事的百姓拿了小商販的貨,欠下小商販的錢卻不還。于是懲處到了約定期限不還錢,奸詐狡黠的幾個人,保護了外地的小商販利益”。

7.把原文中畫線的兔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民咸呼舞,以為數(shù)十年來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紀其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百姓都稱道歡舞,認為這是幾十年來所沒有的事情,于是就在河岸邊立了石碑來記錄此事。

(2)雖然,以君之施設(shè)與夫世之貴顯而為足有為者較焉,豈其有歉于彼邪?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即使這樣,把許曾裕的施政(功績)與當世那些地位顯赫、憑其權(quán)利足以有所作為的官員相比,(許曾裕的)難道比他們少嗎?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 以為:認為。因:于是。以:來。 (重點詞語翻譯準確,語句通順)(2) 雖然:即使這樣。以:把。施設(shè):施政。為足有為者:憑其權(quán)利足以有所作為的官員。句式:豈其有歉于彼邪?難道比他們少嗎?

【參考譯文】

許君諱名曾裕,表字侖高,又字南湖,是桐城人。許君年少時便有超絕的大志向。他剛滿六歲那年,母親病重,就知道長跪在祖廟祭壇前,連續(xù)十幾天為母親禱告祈福,未見絲毫倦意。等到長大后,他便跟隨私塾先生接受學習,聰明智慧超出了同齡人,對于書籍無所不讀。然后,他的父親因為正直誠信被同族人所怨憤,惹上了官司,(冤屈)十多年都得不到申述,最終滿懷憤懣地死去。許君對于此事始終不能釋懷,多次向官府控訴,又過去了十幾年,公理才開始得到了伸張。然而許君的精力和雄心都因這件事而消失了一大半了。沒有任何收獲啊,他于是花費了一些財物候補官職,謀得松江水利船政通判一職。松江地處海濱,過去專門添置有用于巡海的船,這種船叫烏船。從前的通判監(jiān)督修理,官府上下幾乎都從中謀取暴利。修出來的那些船卻一遇到大風立馬就會損壞。許君獨自一人親自檢驗調(diào)試,烏船的毛病才得以根除。在這之前,很遠的商人都挑著貨物到松江來販賣。松江那些奸詐的商民強取他們的貨物,卻違背貨物本身的價值不給予支付。許君到了之后,懲處了其中的幾個最狡猾奸詐的人,那些挑著貨物販賣的人都此都感激涕零。松江的河道細小狹長,很容易導致填塞淤積。一旦河道填塞淤積,那來往的船只便不能通航,老百姓的田地也就沒有辦法得到灌溉。所以,在冬天河水枯竭之時,當?shù)卣饔檬杩:拥赖拿窆?,這項費用都是從民間收取的,累積下來有上萬。官府馬虎地去興修筑造,但超過了其應(yīng)該的耗費有許多。唯獨,許君認為讓一個人去謀取更多的私利是有限度的,而占取了老百姓的許多血汗,內(nèi)心無法忍受。于是,他親自丈量河道的縱深和寬度,命令工匠們在尺寸上不得有絲毫差距。百姓為此都稱道歡呼,認為這是幾十年來都從未有過的事,于是就在河道旁邊立了一塊碑,用來記錄這件事。沿海失業(yè)的百姓有許多通過出海來獲取利益,這種現(xiàn)象久禁不止。許君奉命對此進行督察,那些裝載私販的貨物超過口糧的海船竟有一百多艘。許君想到都是一些貧苦之人而非大奸大惡之人,只是因為無知貪圖利潤而招致犯法。他覺得一定要加以詳細稟報,雖然自己有捕獲犯人的名譽,但是人一旦處死就不可能復生。于是,他悄悄地拜見布政使辰公,請求他能寬恕赦免他們。辰公深知許君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體恤百姓,對此深為贊賞。(后來)上級準備討論把許君調(diào)任其他地方,但他因此在這一年生了病,六月十八日這一天在他松江的官舍中死去,享年五十八歲。當初許君年輕時,胸懷壯志背負雄心,想要為國家建功立業(yè)。那些和許君相知的士大夫們,都估計許君將來必定會被朝廷重用。然而他卻遭受家庭諸多變故,不能實現(xiàn)他的抱負。等到他當官時,拿著俸祿過著一種閑散的生活,只是在老百姓中間奔走煩悶。既然被士大夫所了解,差不多就有能夠施展抱負的地方了,卻不曾想最終死去。難道這確實是命數(shù)?即使這樣,把許君的施政功績與當世那些地位顯赫、憑借權(quán)力足以有所作為的官員相比,許君難道比他們欠缺嗎?哎,真得很可悲?。?/p>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重慶卷)詳解

語文試題

三.(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

戰(zhàn)馬記

[明]羅洪先

王公楨,濟陽公孫也。濟陽死靖難,公死賊,獲贈于朝,任一子廣,吉水稱忠義家莫過之。至其戰(zhàn)馬事,有足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學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會荊襄賊流劫入夔,焚巫山縣治。是時同知蘇州王公授碟捕賊,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數(shù)之曰:“汝食朝廷祿,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餓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晝夜行,至則巫山已破,賊方聚山中,索擊之,殺渠桀三十三人,余盡遣。居三日,賊復劫屬邑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衛(wèi)指揮曹能、柴成兩人,與王素黨結(jié)避禍,多方詭辭庇之。且激公曰:“公誠為國家出力氣,肯慨然復行乎?“公即聲應(yīng)。即日勒民兵,夾曹、柴兩人赴之,與賊夾水陣。已而麾民兵畢渡趣戰(zhàn),曹、柴望走,公陷圍中,誤入淖田,不得脫。賊欲降之,公大奮罵。賊怒以刀斷其喉及右臂,墮淖中,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賊不敵,不敢言。是日將歸,有物嘯于山者,商驚祝曰:“為王公耶?果爾,當三嘯止。”如其言。商秘與家人負往尋亂尸,見衣白紗豐臂者,公也。載上,令不深沒。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馬奔歸府,門闔,長嘶踢其扁,若告急狀。守者納之,血淋漓,毛發(fā)盡赤,眾始駭公已死,而賊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廣始隨木商往殮之,面如生,不以暑腐。然貧甚,不能歸,盡售行李與馬為資。而王意在馬,不償直,競徒手得之。距殮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馬哀鳴特異。王命秣者加莝豆,不為止。王疑秣者紿已,自起視櫪。馬驟前嚙其項,不釋口,久乃得脫。復奮首搗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嘔血數(shù)升死。賊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誅。

嗚呼!自昔相傳義馬事不一二,皆言臨難能相濟也。世嘗言至靈者人,畜之至賤宜莫犬馬若也。銜所制,鞭策所驅(qū),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嗚呼!可不畏哉!可不戒哉!

[注]①莝(cu?):鍘碎的草。②紿(dài ):欺騙。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即代勒所部民兵晝夜行     部:部署

B. 與王素黨結(jié)避禍           黨:勾結(jié)

C. 商稔公,知賊不敵         稔:熟悉

D. 王命秣者加莝豆,不為止   為:因為

8. A【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根據(jù)上下文語境,推出“部”為“統(tǒng)率”意。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現(xiàn)戰(zhàn)馬“義”的一組是

①至其戰(zhàn)馬事,有足為世戒者          ②長嘶踢其扃,若告急狀

③而王意在馬,不償直,竟徒手得之    ④復奮首搗胸,仆之地,不省人

⑤夜且半,馬哀鳴特異                ⑥自昔相傳義馬事不一二,皆言臨難能相濟也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

9. B【解析】本題考查歸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全部表現(xiàn)戰(zhàn)馬“義”, ①③⑥均為他人談?wù)擇R,不是馬自己的表現(xiàn),自然也不屬于“義”的范疇。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王楨,是濟陽公的孫子。濟陽公死于靖難,王楨死于賊寇之手,他們都獲得朝廷的封贈,承擔過很多重任,在吉水以忠義之家著稱。

B.王楨任夔州府通判時,遇到荊襄的賊寇前來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軍吏曹能、柴成卻不敢出兵。危急時刻,王楨出于義憤犬吠之警兵擊賊,壯烈犧牲。

C.王楨遇難后,朋胡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遺體,準備送回家鄉(xiāng)安葬,但因貧窮,只好賣行李和戰(zhàn)馬作路費。戰(zhàn)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

D.王楨戰(zhàn)死后,他的戰(zhàn)馬狂奔三百多里夔州府報訊;在同知王公的馬槽旁,哀鳴不已,最后將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報了仇。

10.A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22分)

11.(1)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①公忿忿面數(shù)之曰:“汝食朝廷祿,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餓虎口耶?”(3分)

譯文:                                                                                   

②是日將歸,有物嘯于山者,商驚祝曰:“為王公耶?果爾,當三嘯止?!比缙溲浴#?分)

譯文: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是要抓住關(guān)鍵詞(1) 面:當面。名詞作狀語。數(shù):斥責。委:丟棄。再就是反問句,要譯出語氣特點來,表達出原文的情感來,同時對重點詞語翻譯準確,語言要順暢。(2) 是:這。祝:禱告。其:他。

翻譯 ①王公生氣地當面斥責他說:“你吃著朝廷的俸祿,管的什么事,忍心將百姓丟棄到餓虎的口里嗎?” ②這天將要回家, 聽見有異物在山中長叫, 木商驚駭?shù)囟\告說: “替王公叫的嗎?果真如此,就長叫三聲后停止?!保ü唬┤缢f。

[參考譯文]

王楨,是濟陽公的孫子,濟陽公在平亂中戰(zhàn)死。王楨在剿匪中戰(zhàn)死,被朝廷追封,留下一個兒子,名叫廣。吉水稱得上忠義的人家,沒有比得上王家的。至于他家戰(zhàn)馬的故事,更足以作為世人的警示。

先前,王楨以太學生的身份擔任夔州府通判。五月,恰逢荊襄之地的盜匪進入夔州劫掠,(他們)燒毀了巫山縣衙。這時,蘇州同知王某接到抓捕盜匪的文書,(他)性情軟弱膽小而且陰險奸猾,因此借口有病不敢派出一兵一卒。王楨十分憤怒地當面指責他說:“你吃著朝廷的俸祿,掌管什么事務(wù),忍心把黎民百姓丟饑餓的老虎的口中嗎?”于是替他帶領(lǐng)治下的民兵晝夜連續(xù)行軍。到了之后,巫山已被攻破,盜賊們正在山中集結(jié),王楨搜索并攻打他們,殺死那些善戰(zhàn)的盜賊三十人,余下的全部逃走。過了三天,盜賊又劫掠了治下的大昌邑,王楨催促王某,王某又不帶兵出發(fā),而瞿塘衛(wèi)指揮曹能、榮成二人,一向和王勾結(jié)在一起來躲避災(zāi)禍,多次使用詭辯的話語袒護他(王某),而且鼓動王楨說:“你真為國家出力的話,愿意再次慷慨地出征嗎?”王楨立馬出聲答應(yīng)。當日點閱民兵,帶著曹、柴二人趕赴那里(大昌),和盜賊隔水擺開戰(zhàn)陣。很快(王楨)指揮民兵全部過河進入戰(zhàn)斗,曹、柴二人看到就逃跑了。王振陷入包圍之中,誤入充滿淤泥的稻田中,不能脫身。盜賊想使他投降,王公大聲地用力責罵他們。賊兵很生氣地用刀砍斷了他的喉嚨和右胳膊,把他丟到爛泥中,他的戰(zhàn)馬(則得以)逃離。

先前,王楨赴任大昌道(官名),住在一個販賣木頭的商人家中。商人很熟悉王楨(的才能),知道賊兵打不過王楨,不敢(多)說話。這天,商人將要離開,有東西在山中長嘯,商人很震驚地禱告說:“是王公嗎?確實是你(的話),就長嘯三聲(再)停下來?!保ü唬┫袼f的那樣。商人秘密地和家人背著竹席到亂尸中尋找,看到有個穿著白紗,只有半只胳膊的,正是王楨。商人把他放到竹席上,讓他不至于沉沒。從(王楨)死的地方到他家中三百多里路,馬跑回家中,大門關(guān)著,馬長聲嘶鳴把門都踢扁了,好像要說急事的樣子。守門人讓它進來,(發(fā)現(xiàn)馬身上)血水不停地流下,鬃毛全部變成紅的,眾人才震驚地知道王楨已經(jīng)戰(zhàn)死,而賊人還不放過(它)。之后,王楨去世的第二十五天,他的兒子廣才跟著販賣木頭的商人去收殮尸骨,(王楨)臉像活人,沒有因為天熱腐爛。然而王廣很窮,沒有能力回去,就把行李和馬全部賣了作為盤纏。而王某心思在馬上,不按它的價值出錢,最終白白地得到它。收殮之后第二十五天,快到半夜的時候,馬發(fā)出很不一樣的哀鳴。王某命令喂馬者添加鍘碎的操和豆子,馬沒有因此停止哀叫。王某懷疑喂馬的人欺騙自己,自己起床去馬廄查看。馬突然跑到前面啃住他的脖子,不松口,過了很久王某才脫離馬口。馬又抬起頭撞他的胸膛,把他弄倒在地上,他(已經(jīng))不省人事了。第二天,王某吐血好幾升,去世了。賊寇平定之后,有司判定功勞和過錯,曹、柴二人也被誅殺。

哎!以前流傳下來的義馬的故事不止一二,都說面對危難的時候,馬能救人。人們常說最有靈性的是人,牲畜中應(yīng)該沒有像狗和馬一樣低賤的了。(馬)戴著轡頭被管制,被鞭子所驅(qū)趕,本身竟有文人武士比不上的地方。啊!能不敬服(它)嗎!能不敬服(它)嗎!

(2)用余線(/)給下面的文言文斷句。(3分)

人之蘊蓄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圣賢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伊川易傳》卷二《大蓄傳》)

【解析】(1)考查對淺易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標點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讀多背,形成語感。有了一定的語感,讀到該停頓之處,就會自然而然地停頓,不必苦思。斷句、標點也講求一定的技巧,做題時應(yīng)把握準語意,根據(jù)語法結(jié)構(gòu)、邏輯規(guī)律作出判斷。斷句時應(yīng)結(jié)合上下文,緊緊抓住“曰”“云”“言”等字,常用虛詞是標志,常見如下:① 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 ② 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guān)聯(lián)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④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

答案:人之蘊蓄/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圣賢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天津卷)解析

三、(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與薛壽魚書①      【清】袁牧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孫必欲推而納之于必朽之處,此吾所為悁悁而悲也。夫所謂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醫(yī),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锥罂梢圆恍?,則宇宙間安得有此紛紛之周、孔哉!

子之大夫一瓢先生,醫(yī)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祿。仆方思輯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來墓志無一字及醫(yī),反托于與陳文恭公講學云云。嗚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傳矣,朽矣!

夫?qū)W在躬行,不在講也。圣學莫如仁,先生能以術(shù)人其民,使無天扎,是即孔子“老安少懷”之學也,素位而行,學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則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則甚陋。今執(zhí)逮之人而問之曰:“一瓢先生非名醫(yī)乎?”雖子之仇,無異詞也。又問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學乎?”雖子之戚,有異詞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傳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傳先人,得毋以“藝成而下”之說為斤斤乎?不知藝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藝非道?貌襲之,道藝兩失。醫(yī)之為藝,尤非易言,神農(nóng)始之,黃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領(lǐng)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醫(yī)絕矣,惟講學一流轉(zhuǎn)未絕者,何也?醫(yī)之效立見,故名醫(yī)百無一人;學之講無稽。故村儒舉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無一人之上,而反賤之于舉目皆是之中,過矣!

仆昔疾病,姓名危篤,爾時雖十周、程、張。朱何益?而先生獨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為不朽之人也。慮此外必有異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壽世者,輯而傳焉,當高出語錄陳言萬萬。而乃諱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學中未必增一偽席,而方伎中轉(zhuǎn)失一真人矣。豈不悖哉!

(選自《小倉山房文集》,有刪節(jié))

【注】①此文是袁枚寫給名醫(yī)薛雪(號一瓢)之孫薛壽魚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評價薛雪,批評了當時重理學輕技藝的社會風氣。②若:和,同。③不祿:死的委婉說法。④夭札:因病而早死。⑤藝成而下:語出《禮記·樂記》“德成而上,藝成而下”。⑥周、程、張、朱:即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均為理學家。⑦刀圭:用來量取藥末的器具,代指藥物。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不意寄來墓志無一字及醫(yī)                意:猜測

B.今執(zhí)途之人而問之曰                      執(zhí):拉住

C.貌襲之,道藝兩失                        襲:承襲

D.可以拯人,可以壽世者                    壽:使……長壽

9.A【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在句中的含義。A項的“意”應(yīng)該是“意料、料想”的意思。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仆方思輯其??杂榔淙?nbsp;        使工以藥淬之

B. 是即孔子“老安少懷”之學也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C. 一瓢先生其理學乎              蓋將其變者而觀之

D.子不尊先人于白無一人之上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10.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A項的第一個“以”為目的連詞,“用來”,第二個“以”為介詞“用”。B項的兩個“之”都是助詞。C項的第一個“于”為介詞,“到、在”,第二個“于”為介詞,表被動。D項的第一個“其”為副詞,“大概”,第二個“其”為代詞,事物。

11. 作者反對重理學輕技藝,下列句子中不能體現(xiàn)他這一態(tài)度的一句是

A.     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醫(yī),皆可以不朽也。

B.     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則名高;而布衣挾相公以自尊,則甚陋。

C.     醫(yī)之效立見,故名醫(yī)百無一人;學之講無稽,故村儒舉目皆是。

D.     仆昔疾病,性命危篤,爾時雖十周、程、張、朱何益?

11.B【解析】本題考查文章理解和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B項與“反對重理學輕技藝”無關(guān)。

12. 下列對本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周公、孔子是不朽的,精通某種技藝的人也可以不朽。

B. 薛雪留下的奇特病案和有效方劑比理學語錄有意義得多。

C. 醫(yī)術(shù)也是仁術(shù),薛雪通過行醫(yī)實踐了孔子的仁學,體現(xiàn)出他的價值。

D. 薛雪行醫(yī)救人很有成就,但盛年辭世,令人痛惜。

12.D【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項的分析是錯誤的,應(yīng)該是“痛惜的是他的后人竟然忌諱而不愿宣揚,甘心舍棄你祖父神奇的醫(yī)學成就”。

四、(21分)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 雖子之仇,無異詞也。(2分)

譯文:                                                                               

(2) 子不以人所共信者傳先人。(2分)

譯文:                                                                              

(3) 而先生獨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為不朽之人也。(4分)

譯文:                                                                              

13.【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翻譯能力,第一句的關(guān)鍵詞是“雖”“ 詞”。第二句的關(guān)鍵詞是“以”“ 傳”“ 所共信”。第三句的關(guān)鍵字是“活:使……活”“ 所以:……原因”。

答案:(1)即使是你的仇人,也不會有不同的說法。

(2)你不用人們都相信的事來為過世的祖父作傳。

(3)而唯獨一瓢先生能用少許藥物救活我,(這)就是我從內(nèi)心折服而確實認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附譯文】

天生了一位不朽的人物,可是他的兒子或是孫子卻一定要把他推入必然朽滅的地方!這就是我憂憤地悲傷的原因??!所謂不朽的人與事物,并不一定光是周公、孔子這樣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后弈的射技、弈秋的棋藝、俞拊的醫(yī)術(shù),都是可以不朽的。假使一定要等到出了周公、孔子這樣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的話,那么古往今來的人間哪里能夠有如此眾多的周公、孔子這樣的人呢?!

你的祖父一瓢先生,是一位不朽的醫(yī)生,在活到高壽的時候不幸去世了,我正想著要收集記述他的概要事跡,用來使他永傳不朽,可沒想到你寄來的墓志銘中竟然沒有一個字涉及醫(yī)學,反而把他依附到了陳文恭先生講論理學一類的事情當中什么什么的。唉!從此一瓢先生就要不被傳揚了!要淹沒了!

任何學問都貴在身體力行,而不在于口頭講論。神圣的學問沒有哪一種比得上仁學的了,先生能夠憑著他的醫(yī)術(shù)施愛于大眾,使他們沒有因病而早死的不幸,這就是孔子的“老人,要使他們晚年安心;年輕人,要使他們歸向仁學”的學問啊!從自己的現(xiàn)實地位和情況出發(fā)去實踐仁學,有什么比這更為高尚呢?!那么何必舍棄這個去追求別的東西呢!王陽明功勛卓著,胡世寧還譏笑他多了一項講論理學的事情;文恭先生又照樣去從事它,在我的心里依舊認為是不對的。然而,文恭,是位高官;你的祖父,是位平民。高官要是借助平民來抬高自己,名聲就會很好;可是平民要是依仗高官來使自己也顯得地位尊貴,就太淺薄了。如果拉住路上的人然后問他說:一瓢先生不是名醫(yī)嗎?即使你的仇人,也沒有不同的意見;又問他說:一瓢先生大概是位理學家吧?即使你的親人,也有不同的意見。你不用人們都相信的事實給先人立傳,卻用人們都懷疑的事實給先人立傳,只怕是因于“技藝上的成就位次在下”的說法而去做那計較名位的事了吧?!不知道技藝就是仁道中有實踐特點的學術(shù)??!精心地探求技藝,哪種技藝不屬于仁道?!表面上符合仁道,仁道和技藝兩者都會被丟棄。燕王噲和子之哪曾沒有依托堯舜禪讓的故事來宣揚高尚?!可是最終卻被木匠與造車之人所嘲笑。醫(yī)術(shù)作為一門技藝,尤其不能輕易談?wù)?;神農(nóng)氏開創(chuàng)了它,黃帝光大了它,周公讓家宰兼管著它,其中的道理一直通向神圣的境地。如今天下的名醫(yī)絕跡了,只有講論理學這一類的人仍然沒有絕跡的原因是什么呢?醫(yī)療的效果會立即表現(xiàn)出來,所以名醫(yī)在一百個醫(yī)生中也沒有一個;理學講論之時沒有依據(jù),所以淺薄的儒生到處都是。你不把先人尊奉到百無一人的人物當中,卻反而使他被貶低到了到處都是的人們當中,真是大錯特錯??!

我從前曾經(jīng)患了病、病得很重,生命已處于危險之中,那時即使有十位周敦頤、程顥程頤和張載、朱熹這樣的理學家又有什么幫助?!可是先生獨獨能用一藥物使我活命,這就是我從心里折服而且實在地認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舷氪送庖欢ㄓ锌梢杂脕砭戎廊?、可以用來使世人長壽的奇特醫(yī)案和良方,要是記述下來并使之流傳下去,定會高出程朱“語錄”中的陳腐言論極其之多??墒悄憔谷患芍M而不愿宣揚,甘心舍棄你祖父神奇的醫(yī)學成就而把他依附到臭腐的理學之中。這樣,在理學界未必能夠增加一個虛假的席位,但醫(yī)學界卻反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人物了。難道不荒謬嗎?!難道不令人感到痛惜嗎?!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西卷)答案及解析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徹里,燕只吉臺氏。曾祖太赤,為馬步軍都元帥,從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蘇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徹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讀書。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見,應(yīng)對詳雅,悅之,俾常侍左右,民間事時有所咨訪。從征東北邊還,因言大軍所過,民不勝煩擾,寒餓且死,宜加賑給,帝從之,乃賜邊民谷帛牛馬有差,賴以存活者眾。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時行省理財方急,賣所在學田以價輸官。徹里曰:“學田所以供祭禮、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還朝以聞,帝嘉納焉。

民不勝其苦,自裁及死獄者以百數(shù),中外騷動。廷臣顧忌,皆莫敢言。徹里乃于帝前具陳桑哥奸貪誤國害民狀,辭語激烈。帝怒,謂其毀詆大臣,失禮體,命左右批其頰。徹里辯愈力,且曰:“臣與桑哥無仇,所以力數(shù)其罪而不顧身者,正為國家計耳。茍畏圣怒而不復言,則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諫之名,臣竊懼焉?!庇谑堑鄞笪?,即命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寶如內(nèi)藏之半。桑哥既誅,諸枉系者始得釋。復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黨江浙省臣烏馬兒、蔑列、忻都、王濟,湖廣省臣要束木等,皆棄市,天下大快之。徹里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

進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劇盜歐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號令嚴肅,所過秋毫無犯。有降者,則勞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豈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來歸,即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彼麞?sup>聞之,悉款附。未幾,歐狗為其黨縛致于軍,梟首以徇,脅從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斃,年四十七。斃之日,家資不滿二百緡,人服其廉。

(選自《元史·徹里》,有刪改)

【注】①學田:舊時辦學用的公田。②他柵:其他營寨。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民不勝煩擾,寒餓且死,宜加賑給  給:供給,施與

B.則勞以酒食而慰遣之        勞:煩勞

C.民不勝其苦            勝:能夠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     籍:登記,沒收

答案:B 

解析:“勞”在該句中的意思應(yīng)是“慰勞”。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賣所在學田以價輸官        B.且使陛下有拒諫之名

樊噲側(cè)其盾以撞           不出,火且盡

C.得珍寶如內(nèi)藏之半         D.其返汝耕桑

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答案:C解析:A、第一個“以”,來,表目的;第二個“以”,連詞,表承接。B、第一個“且”,況且,表遞進。第二個“且”,將要。C、兩者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D、兩個都是語氣詞,但第一個表委婉語氣,第二個表反詰語氣。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能表現(xiàn)徹里“愛護百姓”和“廉潔無私”的一組是

A.帝從之,乃賜邊民谷帛牛馬有差

所以力數(shù)其罪而不顧身者,正為國家計耳

B.號令嚴肅,所過秋毫無犯

具陳桑哥奸貪誤國害民狀,辭語激烈

C.則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徹里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

D.今既來歸,即為平民,吾安忍罪汝

薨之日,家資不滿二百緡

答案:D

解析:排除法,“廉潔無私”只能是D項。

參考譯文:

 

徹里是燕只吉臺氏人。他的曾祖父太赤,任馬步軍都元帥,跟隨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分封徐、邳二州,所以在徐州安家州。徹里幼年喪父,母親蒲察氏教給他讀書。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見他,他應(yīng)答安詳文雅,世祖很喜歡他,讓他經(jīng)常侍奉在身邊,民間的事情太祖經(jīng)常向他詢問意見。他跟隨世祖征討東北邊疆回來,趁機進言說大軍經(jīng)過的地方,百姓經(jīng)受不住騷擾,饑寒交迫接近死亡的邊緣,應(yīng)該給予賑濟,皇帝聽從了他的意見,于是分別賜給邊疆人民糧食、布帛、牛、馬,依靠這些生存下來的人很多。至元二十三年,他奉命出使江南,這時行省正急于整理財政,賣掉所在地區(qū)的學田,用所得的錢充實府庫。徹里說:“學田是用來供應(yīng)祭禮、培養(yǎng)人才的,怎麼能夠賣掉呢?”立即制止了這種做法?;氐匠⑸蠄蟠耸拢实酆芨吲d地聽取了他的意見。
  人民難以忍受疾苦,自殺和在監(jiān)獄中死亡的要用百來計算。朝中大臣有所顧忌,都不敢進言。徹里于是在皇帝面前把桑哥耍奸和貪污誤國害民的罪狀全部說了出來,言辭激烈。皇帝大怒,說他詆毀重臣,不合禮制,讓左右打他的臉。徹里更加用力爭辯,而且說:“我和桑哥間沒有仇恨,奮力陳數(shù)他的罪狀而卜顧惜自身性命的原因,正是為國家考慮啊?!边@時皇帝徹底醒悟,當即命令他率領(lǐng)三百名羽林軍去抄桑哥的家,搜得的珍寶多達內(nèi)府收藏的一半。桑哥被誅殺之后,各類被冤枉逮捕的人才被釋放。徹里又遵照圣旨到江南,抄沒桑哥的親家、同黨江浙行省大臣烏馬兒、蔑列、忻都、王濟,湖廣行省大臣要束木等人的家產(chǎn),將他們?nèi)荚隰[市處死,并將尸體暴露在街頭,天下人心大快。徹里在執(zhí)行這項命令的來回中,共四次路過徐州,全是經(jīng)過家門而不進去。
  他晉升為御史中丞,不久,升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等地的大盜歐狗長期不能消滅,于是徹里領(lǐng)兵征討他,號令森嚴,所過之地秋毫無犯。有前來投降的人,就用酒和食物慰勞他們并放他們回去,說:“我想你們哪是造反的人呢?實在是因為官吏的貪婪暴虐造成的?,F(xiàn)在既然來歸順,就成了平民百姓,我怎么忍心治你們的罪?你們返回家鄉(xiāng)耕田采桑,在你們的田園里安心居住居,不要擔心。”其他山寨的人聽說這件事后,全部來歸順。沒多久,歐狗被他的同黨綁著送到軍營,被斬首示眾,被脅迫追隨他的人一個也不殺,汀、漳地區(qū)被平定。       
  九年,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七歲。他去世的時候,家產(chǎn)還不到二百緡錢,人們都嘆服他清廉。(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學田所以供祭禮、育人才也,安可鬻?(4分)

譯文:                                                                              

譯文:學田用來供給祭祀典禮、培養(yǎng)人才,怎么可以賣呢?(關(guān)鍵詞:所以、安、鬻)

(2)謂其毀詆大臣,失禮體,命左右批其頰。(4分)

譯文:                                                                               

譯文:皇帝認為他詆毀大臣,失去人臣禮儀,命令侍衛(wèi)掌嘴。(關(guān)鍵詞:毀詆、左右、批其頰。)

(3)吾意汝豈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4分)

譯文:                                                                              

譯文:我的意思是你們難道是真正謀反的人嗎,只是因為貪官污吏暴政而導致的。(關(guān)鍵詞:豈、良、所致。)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蘇卷)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伯父墓表  蘇轍

公諱渙,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穎悟,所與交游,皆一時長老。天圣元年,始就鄉(xiāng)試。明年登科,為鳳翔寶雞主簿。

未幾,移鳳州司法。王蒙正為鳳州,以章獻太后姻家,怙勢驕橫。知公之賢,屈意禮之,以郡委公。公雖以職事之,而鄙其為人。蒙正嘗薦公于朝,復以書抵要官,論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書。未幾,蒙正敗,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憂去官。起為開封士曹。雍丘民有獄死者,縣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閱數(shù)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邊,府當市民馬以益騎士,尹以諉公,馬盡得而民不擾。通判閬州。雖為政極寬,而用法必當,吏民畏而安之。閬人鮮于侁,少而好學篤行,公禮之甚厚,以備鄉(xiāng)舉,侁以獲仕進。其始為吏,公復以循吏許之,侁仕至諫議大夫,號為名臣。

選知祥符。鄉(xiāng)書手張宗久為奸利,畏公,托疾滿百日去,而引其子為代。公曰:“書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權(quán)貴,訴于府。府為符縣,公杖之。已而中貴人至府,傳上旨,以宗為書手,公據(jù)法不奉詔。復一中貴人至曰:“必于法外與之?!惫^尹李絢曰:“一匹夫能亂法如此,府亦不可為矣,公何不以縣不可故爭之?”絢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稱善,命內(nèi)侍省推之。蓋宗以賂請于溫成之族,不復窮治,杖矯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肅公拯見公,嘆曰:“君以一縣令能此,賢于言事官遠矣!”擢提點利州路刑獄。公至逾年,劾城固縣令一人妄殺人者,一道震恐,遂以無事。

公沒二十七年,不危狀公遺事,以授轍曰:“先君既沒,惟小子僅存,不時記錄,久益散滅,則不孝大矣?!鞭H幼侍伯父,聞其言曰:“予少而讀書,少長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規(guī)矩。入居室,無惰容。故當是時,不聞有過行。爾曹才不逮人,姑亦師吾之寡過焉可也?!鞭H懼子弟之日怠也,故記其所聞以警焉。

(選自《蘇轍集》,有刪節(jié))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

A.蒙正敗,士以此多公    多:稱贊

B.府當市民馬以益騎士    益:有利

C.公復以循吏許之        許:期望

D.杖矯命者,逐之        矯:假傳

答案:B

【解析】益:動詞,擴充,增強。解答此題要注意上下文,依據(jù)上下文的語意來推導之,應(yīng)該很容易判斷出來。這道題難度不大。

【評點】實詞解釋題,已經(jīng)考了多年,應(yīng)該說這樣的題型已經(jīng)相當?shù)爻墒炝?,學生在此方面的訓練也已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蘇渙為官公正的一組是:(3分)(D)

①所與交游,皆一時長老                 ②公雖以職事之,而鄙其為人

③雖為政極寬,而用法必當               ④公禮之甚厚,以備鄉(xiāng)舉

⑤傳上旨,以宗為書手,公據(jù)法不奉詔     ⑥劾城固縣令一人妄殺人者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①講的是渙少時的事,還未為官;②是說渙鄙視王蒙正怙勢驕橫,體現(xiàn)的是渙為人性格,不能體現(xiàn)為官公正;④說的是渙愛惜人才。

[評點]此題也是相當成熟的題型了,在于考查考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

A.蘇渙擔任鳳州司法時,知州王蒙正很賞識他,曾經(jīng)把他推薦給朝廷,又給要官寫信,認為他可以擔當大任。

B.雍丘縣有百姓死在獄中,縣官報告說是因病而死。開封府多次派人處理而沒能查明真相,蘇渙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祥符縣張宗長期作奸營私,因畏懼蘇渙,稱病辭職,讓兒子來接替自己。蘇渙認為他兒子不合書手的要求,加以杖責。

D.蘇渙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兒子蘇不危記敘了父親遺事,交給蘇轍;蘇轍又補充了他所聽到的伯父言談,寫成這篇墓表。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每個選項置于原文進行比對,比對中很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C項中“蘇渙認為他兒子不合書手的要求,加以杖責”不合原文“宗素事權(quán)貴,訴于府。府為符縣,公杖之”。

【評點】這篇文言文有許多刪減的地方,跨度相當大,文后又沒有注解,如“不危”,如果不是在選項里出現(xiàn),考生還真不知這“不?!笔鞘裁?。所以出題者尚要把考試用題目命制得更加人性一點。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⑴知公之賢,屈意禮之,以郡委公。(3分)

譯文:(王蒙正)知道您賢能,違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驕橫的態(tài)度)拿禮節(jié)對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給您。

標準答案:(王蒙正)了解蘇渙的賢能,降低身份以禮相待,把郡里的事務(wù)托付給他。

【解析】注意關(guān)鍵點:“屈意”“禮”“委”。

⑵君以一縣令能此,賢于言事官遠矣?。?分)

譯文:您憑借一個縣令就能做到這樣,遠遠比言事官(也可譯為“諫官”或“只說不做的官員”)賢能??!

標準答案:你作為一個縣令能夠這樣,比言事的官員好多了。

【解析】注意關(guān)鍵點:“以”“此”“于”。

⑶爾曹才不逮人,姑亦師吾之寡過焉可也。(4分)

譯文:你們的才能比不上別人,姑且效仿(或譯為“學習”)我很少過錯,也是可以的。

標準答案:你們才能趕不上別人,姑且學習我少犯錯誤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關(guān)鍵點:“不逮”“姑”“師”“也”。

【評點】三道翻譯小題,選得甚是精到,包含文言知識點較多,而且大部分的關(guān)鍵點都是在必修和選修文言文教材中學過,學以致用,考查的就是這個!可見命題人“為語文”的用心良苦,頂!

附譯文:
伯父叫蘇渙。最初取字公群,后來又取字文父。年少時很聰明。所結(jié)交的朋友都是當時的上了歲數(shù)的有德行的人。天圣元年,才參加鄉(xiāng)試。第二年中舉,被任命為鳳翔府寶雞縣主簿。
不久,調(diào)任鳳州司法。王蒙正擔任鳳州知州,因為與章獻太后是親家,就仗勢欺人,驕傲蠻橫。知道蘇公賢能,屈心下意,以禮相待,把郡中事物托付給蘇公。伯父雖然因為職務(wù)關(guān)系事奉他,但是鄙視他的為人。王蒙正曾經(jīng)向朝廷舉薦他,又給權(quán)要大官寫信,說蘇公可以被任用。蘇公告訴郡中駐京辦事機構(gòu)的官吏,壓下王蒙正的奏章并把王蒙正寫給權(quán)要的私人信件藏起來。不久,王蒙正失勢落馬,當時的士人因此稱贊蘇公。
因為給太夫人服喪而離任。后來被起用為開封士曹。雍丘有個百姓死在了監(jiān)獄里,縣里的官吏害怕?lián)?,說是那人得病死的。州府派人審理這個案子,經(jīng)過好幾個人審理也沒能查出真相。等到蘇公一去,就給他伸了冤。西夏人進犯邊境。府中贖買市民的馬匹來擴充騎兵。府尹把此事交給蘇公,需要的馬匹全部征得并且沒有擾亂百姓。雖然處理政務(wù)非常寬松,但是用法十分恰當,吏民敬畏他,但是又安于他的治理。閬中人鮮于冼,年少時喜歡學習,行為純正踏實。蘇公對待他非常關(guān)照,把他作為地方舉薦的人選,他因此而得以進入仕途。他剛做官的時候,蘇公又期望他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官吏。后來鮮于冼做到諫議大夫,號稱名臣。
被選任為祥符知縣,鄉(xiāng)里從事抄寫工作的吏員張宗長久以來作奸犯科以權(quán)謀私。害怕蘇公,借口有病,過了一百天就辭職了,又引薦他的兒子代替自己。蘇公說:“按照法律,抄寫人員應(yīng)該任用三等人,你是第二等,不行。”張宗向來巴結(jié)了不少權(quán)貴,就向州府申訴,州府發(fā)函給祥符縣,蘇公把張宗打了一頓棍子。不久有地位比較高的宦官來到州府,傳達皇帝的旨意,讓張宗擔任書手,蘇公根據(jù)法律不接受詔命。又有一個宦官來到說:“即使不合法,也一定要給予他這個職位?!碧K公對府尹李珣說:“一個平民百姓卻能如此擾亂法律。府中也不能辦成什么事了,你為什么不用縣里不同意的原因來爭辯呢。”李珣聽了蘇公的話很慚愧,第二天入朝上奏此事,皇上說很好,派內(nèi)侍查究此事。因為張宗賄賂了溫成等人求情,就不再深究這件事。打了假傳詔命的宦官一頓棍子,將之貶斥。整個府中都很震動。孝肅公包拯見到蘇公,贊嘆道:“你憑借著一個縣令的身份能夠這樣,比那些言事官強太多了!”升任利州路提點刑獄。蘇公到任一年多,彈劾了一個擅自殺人的城固縣令,整個利州路的人都震動害怕,因此而太平無事。
蘇公死后27年,不危敘述記錄了蘇公過去的事情,并交給我蘇轍說:“先君已經(jīng)去世了,只有我們小輩人了,不及時加以記錄,時間長了會更加散佚湮滅,那我們就太不孝了。”
我小時候在伯父跟前,聽他說:“我小時候讀書,稍大些后寫文章,每天有一定的限量,不完成不罷休。到外面去的路上,言行都符合規(guī)矩,回到臥室,也沒有怠惰的神情。所以在那個時候,沒聽說犯過什么錯誤。你們的才能趕不上別人,姑且也學習我少犯錯誤的作法就可以了。我擔心子侄輩每天懈怠,所以記錄了我聽說的這些,來警示他們。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湖南卷)語文

二、文言文閱讀22分,其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自  戒    鄭思肖

有行,至貧至賤可以進之;無行,至富至貴不可親之。何也?有行之人,綱紀森然,動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雖貧乏不以為不足,無故與之猶不受,況妄謀乎!忠孝仁義,睦于家,藹于鄉(xiāng),不以害遺于人,斷無后殃。無行之人,譎佞殘妒,塞于胸間,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貪涎滿吻,并包之心熾然,使得時則以勢劫之矣,雖死且有謀,余孽猶毒于人,必難終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孫,遺善為閭里傳;卿相無行,亡身、亡家、亡國、亡天下,遺臭為后世笑。敢斷之曰:無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損我者也,實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將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懼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議人,則幾于小人;能自檢其身,則不失為君子。終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凜凜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進于道,期為君子之歸,故書以自戒。

(選自《鄭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分:本分      B.譎佞殘妒,塞于胸間  譎:詭詐

C.使得時則以勢劫之矣  劫:劫持      D.期為君子之歸        期:希望

【答案】C

【解析】“劫”在此解釋為劫持,顯然是錯誤的,運用代入法即可選出來,這里應(yīng)該是“搶奪、強取”,如《荊軻刺秦王》“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遺善為閭里傳              為仲卿母所遣

B.其懼人之拒我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C.妄以言議人,則幾于小人    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

D.終身其行斯言乎           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答案】D

【解析】A項兩個“為”均表被動,B項兩個“之”均為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C項兩個“以”均作介詞,解釋為“用、拿”,D項第一個“其”表反問的語氣詞,第二個“其”代詞,可譯為“它們”。

7.下列各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行之人”忠孝仁義,修身正己,為人稱道,無論其貧賤富貴,都可結(jié)交親近。

B.作者為人行事緊隨父親足跡,唯恐有所背離,表現(xiàn)了他對父親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寫法上,文章將“有行之人”和“無人之人”進行對比,意在為“自戒”張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誡自己并勸諫他人努力加強道德修養(yǎng),以達到君子的境界。

【答案】D

【解析】從題目中可以看出,這是一篇“自戒”的文章,故不存在“勸諫他人”。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有行之人,綱紀森然,動皆法度。(3分)

譯文:                                                                                  

【答案】有品行的人,綱常法紀嚴明,一舉一動都符合法令制度。

【解析】得分點“行”“森然”,“法度”名詞作動詞,符合法度。

(2) 雖貧乏不以為不足,無故與之猶不受,況妄謀乎?(4分)

【答案】即使貧困也不認為不富足,無緣無故給他東西尚且不接受,何況是用不正當?shù)氖侄稳ブ\取呢!

【解析】得分點“足”“無故”(古今異義)“與”“妄”。

(3) 得若人而交之,非損我者也,實益我者也。(3分)

【答案】得到這樣的人并與他交往,不是損害我,實在是對我有好處,

【解析】得分點是“若”“交”“損”“益”,一否定判斷一肯定判斷句。

(二)文言文斷句。(3分)

9.下列文句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于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

B.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 /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fā)/相如—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

D.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筑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答案】B

【解析】這個題目,是以往所未曾出現(xiàn)過的形式,難度增大了很多,它既不是上題閱讀材料中的語段,也不是一個語段,多個語段斷句,等于增加了四段文言材料,估計有很多考生是憑感覺選的答案,很難冷靜地去分析對與錯。但這四段均是對人教版高中必修課文的補充。
A項出自《答蘇武書》,是對必修四《蘇武傳》的補充,意思是:“您過去憑著單車出使到擁有強兵的敵國,逢上時運不佳,竟至伏劍自刎也不在乎;顛沛流離,含辛茹苦,差點死在北方的荒野。壯年時奉命出使,滿頭白發(fā)而歸?!?/pre>
B項是《廉頗藺相如列傳》全文結(jié)尾時史遷的總結(jié),其意是:“當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視庭柱,以及呵斥秦王左右的時候,就當時的形式來說,最多不過是被殺,然而一般人卻往往因為膽小而不敢有這樣的表現(xiàn)。相如一旦振奮起他的勇氣,其威力就伸張出來壓倒了敵國?;貋砗笥袑αH隱忍退讓,他的聲譽比泰山還重?!惫收_的斷法是“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土或怯懦而不敢發(fā),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pre>
C項出自于呂祖謙的《東萊左傳博議》,意思是秦穆公對于晉國來說,相處很長時間了,他們之間的信義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燭之武說的利益,拋棄晉國就像擤鼻涕吐唾沫,從鄭國又得到了什么呢?
D項這句話出自《孟子對滕文公》,這是對《寡人之于國也的延伸閱讀,強調(diào)民本思想,意思是“謀劃這個(問題)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說,就(只)有一個(辦法):深挖這護城河,筑牢這城墻,與百姓共同守衛(wèi)城池、國家,百姓寧可獻出生命也不逃離,那么這就可以行得通了?!?/pre>
參考譯文:
有行,即使至貧至賤,處于社會最底層,仍是親近之人;無行,至富至貴,不值得親近。為什么呢?有行之人,寂然不動時,武道為綱,文理為紀,內(nèi)斂于制度文件中,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篡改一個字,謂之“綱紀森然”;君子儒,一旦行動起來,動皆法度,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恣其所行,且不敢一毫越理犯分)。這種君子,超越世俗的貧富觀,無功不受祿是這類人的操守,君子儒,怎么會妄謀國家大事!君子儒,以“忠孝仁義”為本,有利于國家,愛惜其家族在故鄉(xiāng)的好名聲,這類人做事嚴密,能為國家培根固本,不遺后患。無行之人,心胸間充滿詭異、獻媚、兇殘、嫉賢妒能之戾氣;一心一意想的是,巧言令色犯奸坐科之事,貪婪的口水都流到嘴外了,詭異、獻媚、兇殘、嫉賢妒能之心,猶如熾烈的火焰,經(jīng)久不息。如果這種人得勢,國本都會被其劫空。這種人,為爭權(quán)奪利,有勇有謀;這種人在位,即使被鏟除,其政治影響,難以收回,不慎用了這樣的小人儒,必有余殃于社稷。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孫,以其美名在故鄉(xiāng)廣為流傳為榮;卿相無行,亡身、亡家、亡國、亡天下,以“遺臭為后世笑”為榮。簡單判斷:無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有行匹夫而交之,不僅無損朝廷名聲,實在有利于向世人昭示朝廷之英明。我擔心的是,這樣的人,或許不臣、不仕、不奉詔,怎么讓這些德智俱佳的君子,能為我朝所用?與其怕別人拒我,不如找出德智君子為什么拒絕我的根本所在,明白這個理,就可以找到具體措施了。隨所有人都執(zhí)懷疑之心,德之棄也,這樣的執(zhí)政思想,跟小人沒有區(qū)別;能自檢有否有失德的言行,則不失君子風范。我要終身信守孔子儒行中的這些精要之處!年輕時,我不太明白這些道理。是我父親的高風亮節(jié),感染了我,我經(jīng)常警醒自己,唯恐違背父母的教誨給父母臉上抹黑。但愿我能以此立志,學圣人之道,成為一個真君子,書以自戒。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湖北卷)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共7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家有名士

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渾之子濟每來拜墓,略不過叔,叔亦不候。濟脫時過,止寒溫而已。后聊試問近事,答對甚有音辭,出濟意外,濟極惋愕。仍與語,轉(zhuǎn)造清微。濟先略無子侄之敬,既聞其言,不覺懔然,心形俱肅。遂留共語,彌日累夜。濟雖俊爽,自視缺然,乃喟然嘆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濟去,叔送至門。濟從騎有一馬,絕難乘,少能騎者。濟聊問叔:“好騎乘不?”曰:“亦好爾?!睗质跪T難乘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縈,名騎無以過之。濟益嘆其難測,非復一事?!距圁印稌x紀》曰:“王湛字處沖,太原人。隱德,人莫之知,雖兄弟宗族,亦以為癡,唯父昶異焉。昶喪,居墓次,兄子濟往省湛,見床頭有《周易》,謂湛曰:‘叔父用此何為?頗曾看不?’湛笑曰:‘體中不佳時,脫復看耳。今日當與汝言?!蚬舱劇兑住罚饰鋈胛?,濟所未聞,嘆不能測。濟性好馬,而所乘馬駿駛,意甚愛之。湛曰:‘此雖小駛,然力薄不堪苦。近見督郵馬,當勝此,但養(yǎng)不至耳?!瘽《洁]馬,谷食十數(shù)日,與湛試之。湛未嘗乘馬,卒然便馳騁,步驟不異于濟,而馬不相勝。湛曰:‘今直行車路,何以別馬勝不?唯當就蟻封耳。’于是就蟻封盤馬,果倒踣,其俊識天才乃爾?!薄?/p>

既還,渾問濟:“何以暫行累日?”濟曰:“始得一叔?!睖唵柶涔?,濟具嘆述如此。渾曰:“何如我?”濟曰:“濟以上人?!蔽涞勖恳姖?,輒以湛調(diào)之,曰:“卿家癡叔死未?”濟常無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問如前,濟曰:“臣叔不癡?!狈Q其實美。帝曰:“誰比?”濟曰:“山濤以下,魏舒以上。”【《晉陽秋》曰:“濟有人倫鑒識,見湛,嘆服其德宇。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余?!薄?/p>

【注】正文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內(nèi)的文字是南朝劉孝標的注解。有刪改。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不覺懔然,心形俱肅         肅:恭敬

B.絕難乘,少能騎者           絕:非常

C.唯當就蟻封耳               就:留下

D.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       謂:評價

【答案】C

【解析】就:是動詞,靠近,接近意??疾鞂W生對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以及《荊軻刺秦王》中“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就”字知識的遷移。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組是(3分)

①濟先略無子侄之敬              ④唯父昶異焉

②濟益嘆其難測,非復一事        ⑤渾曰:“何如我?”

③雖兄弟宗族亦以為美癡          ⑥卿家癡叔死未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答案】A

【解析】②④⑥項表明對王湛的了解相關(guān)語句。

11.下列對正文及注解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湛不被人了解,連侄兒王濟也曾以為叔父癡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從不看望叔父,見面不過寒暄而已。

B.王濟看到王湛床頭放著《周易》,感到奇怪,問叔父要此書何用,是否看過此書,流露出對叔父的輕視。

C.王湛看不上王濟的那匹馬,王濟于是牽來督郵馬喂養(yǎng),十幾天后給叔父試騎,方知叔父騎技極為高超。

D.王濟告訴父親,說叔父遠比自己強,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后來見到武帝時,又說叔父王湛超過了魏舒。

【答案】A

【解析】“從不”過于絕對與原文不符,原文意思是幾乎不去看望叔叔,且偶爾去看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幾句罷了。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因共談《易》,剖析入微,濟所未聞,嘆不能測。(3分)

譯文:                                                                                      

(2)渾問其故,濟具嘆述如此。(3分)

譯文:                                                                                     

(3)武帝每見濟,輒以湛調(diào)之。(3分)

譯文:                                                                                     

【答案】

(1)(3分)王湛于是和王濟一起談?wù)摗吨芤住?,(王湛)分析精微,王濟從來沒聽說過,感嘆(叔父)深不可測。

(2)(3分)王渾問他這樣說的緣故,王濟感慨地把此事如此這般詳盡地敘述(一遍)。

(3)(3分)武帝每次見到王濟,總是拿王湛來調(diào)侃他。

【注讀】王湛(王湛,名汝南,字處沖,是司徒王渾的弟弟)既除所生服(除所生服:除服,脫掉喪服;所生,指母親。王湛為母守孝3年),遂停墓所(墓所:墓地)。兄王渾之子濟每來拜墓,略(略:幾乎)不過(過:拜訪)叔,叔亦不候(候:等待)。濟脫時(脫時:偶爾)過,止(止:只)寒溫(寒溫:問寒問暖,寒暄)而已。后聊(聊:姑且)試問近事,答對甚有音辭(音辭:音調(diào)悅耳,言辭華美),出濟意外,濟極惋愕(惋愕:吃驚)。仍與語,轉(zhuǎn)造(造:進入到,達到)精微(精微:精深微妙)。濟先略無子侄之敬(敬:尊敬、恭敬),既聞其言,不覺懔然(嚴肅不茍的樣子),心形俱肅(肅:恭敬、莊重)。遂留共語,彌日(彌日:整天)累夜。濟雖俊爽(俊爽:學識造詣很深),自視缺然(缺然:不足),乃喟然嘆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參考譯文

汝南內(nèi)史王湛守孝3年期滿,脫下孝服后,便留在墓地結(jié)廬居住。他哥哥王渾的兒子王濟每次來掃墓,幾乎不去看望叔叔,叔叔也不等候他來。王濟偶爾去看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幾句罷了。后來姑且試著問問近來的事,答對起來音調(diào)悅耳,言辭華美,出乎王濟的意料,王濟非常驚愕;繼續(xù)和他談?wù)摚D(zhuǎn)而進入到了精深微妙的境界。王濟原先對叔叔幾乎沒有一點晚輩的敬意,(與叔叔談?wù)摵?,)從外表到?nèi)心都變得莊重恭敬了。于是留下來和叔叔談?wù)?,整天連夜地談。王濟雖然才華出眾,這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于是感慨地嘆息道:“家中有名士,三十年來我卻一直不知道!”

【注讀】濟去,叔送至門。濟從騎有一馬,絕難乘,少能騎者。濟聊(聊:姑且、隨意)問叔:“好(好:喜歡)騎乘不(不:同“否”)?”曰:“亦好爾(爾:同“耳”)。”濟又使騎難乘馬,叔姿形既妙,回策(策:馬鞭)如縈(縈:圍繞盤旋),名騎無以過之。濟益(益:更加)嘆其難測,非復一事。

王濟離開的時候,叔叔送到門口。王濟的隨從有一匹烈馬,非常難以駕馭,很少有能騎的人。王濟隨意地問他叔叔:“喜歡騎馬嗎?”他叔叔說:“還喜歡吧?!蓖鯘肿屖迨弪T那匹難駕馭的烈馬,他叔父不但騎馬的姿勢美妙,而且甩動起鞭子來就像條帶子似的回旋自如,就是著名的騎手也沒法超過他。王濟更加贊嘆叔叔的才能難以測度,不只一種。

【注讀】【鄧粲《晉紀》曰:王湛字處沖,太原人。隱德(德:品行和才能),人莫之知,雖兄弟宗族,亦以為癡,唯父昶異(異:另眼相看)焉。昶喪,居墓次,兄子濟往省湛,見床頭有《周易》,謂湛曰:“叔父用此(用此:拿這個)何為?頗(頗:略微)曾看不?”湛笑曰:“體中佳時,脫(脫:偶爾)復看耳。今日當與汝言?!币蚬舱劇兑住?。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濟所未聞,嘆不能測(測:測度)。濟性好馬,而所乘馬駿駛(駿駛:高大而迅捷),意甚愛之。湛曰:“此雖小駛(小駛:短距離跑得快),然力薄不堪苦。近見督郵馬,當勝此,但(但:只是)養(yǎng)不至耳。”濟取督郵馬谷食(谷食:喂谷物)十數(shù)日,與湛試之。湛未嘗乘馬,卒然(卒然:猝然)便馳騁,步驟不異于濟,而馬不相勝(不相勝:不分高下)。湛曰:“今直行車路,何以別(別:區(qū)分)馬勝不?唯當就蟻封(蟻封:即蟻垤(dié),螞蟻洞口的小土堆)耳!”于是就蟻封盤馬(盤馬:讓馬盤旋奔跑),果倒踣(踣:跌倒、摔倒),其俊識天才乃爾(乃爾:就像這樣)?!?/p>

【翻譯】鄧粲《晉紀》記載說:王湛字處沖,是太原人。隱藏著自己的品行和才能,沒有人知道他,即使是兄弟宗族,也認為他是個傻子,只有父親王昶對他另眼相看。王昶死后,他住在墓邊。哥哥王渾的兒子王濟前往探望叔叔王湛,看見床頭有《周易》一書,對王湛說:“叔父拿這個干什么呢?略微看過一點沒有?”王湛笑著說:“身體好的時候,偶爾再看看罷了。今天天應(yīng)該和你說說了。”于是共同談?wù)摗吨芤住贰F饰龅檬稚钗?,巧妙的言辭奇特的理趣,是王濟所沒有聽說過的,王濟感嘆其深刻而難以測度。王濟天性喜歡駿馬,而他所乘的馬高大而迅捷,心中很是喜歡。王湛說:“這匹馬雖然短距離跑得快,然而力量單薄不能承受困苦。近日我看見督郵的馬,應(yīng)該勝過這匹馬,只是督郵的馬喂養(yǎng)得不到位啊?!蓖鯘玫蕉洁]的馬喂谷物十多天,再和王湛比試。湛不曾騎過馬,突然就奔馳起來,步伐與王濟沒有什么不同,而兩匹馬不分高下。王湛就說:“現(xiàn)在在車道上直行,怎么能區(qū)分馬的勝負呢?只有在靠近螞蟻洞口的小土堆旁(比試才行)啊!”于是來到螞蟻洞口的小土堆旁讓馬盤旋奔跑,果然王濟的馬倒地摔倒。王湛的卓越的見識和天賦的才能就像這樣?!?/p>

【注讀】既還,渾問濟:“何以暫行累日?”濟曰:“始得一叔?!睖唵柶涔剩瑵邍@述(嘆述:便感嘆便講述)如此。渾曰:“何如我?”濟曰:“濟以上人?!蔽涞勖恳姖?,輒(輒:總是)以湛調(diào)(調(diào):調(diào)笑)之曰:“卿家癡叔死未?”濟常無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問如前,濟曰:“臣叔不癡?!狈Q其實(實:實際)美。帝曰:“誰比?”濟曰:“山濤以下,魏舒以上?!?/p>

【翻譯】王濟回家后,他父親王渾問他:“為什么短時間外出竟去了好幾天?”王濟說:“我剛剛得到了一個叔叔。”王渾問他緣故,王濟就詳細地邊贊嘆邊述說以上情況。王渾問:“和我相比怎么樣?”王濟說:“是在我之上的人?!睍x武帝每次見到王濟,總是拿王湛調(diào)笑他說:“你家的傻子叔叔死了沒有?”王濟常常沒話回答。既而發(fā)現(xiàn)了這個叔叔,后來晉武帝又像以前那樣問他,王濟就說:“我叔叔不傻?!辈⑶曳Q贊叔叔實際的美好素質(zhì)。武帝問道:“可以和誰相比?”王濟說:“在山濤之下,魏舒之上?!?/p>

【注讀】【《晉陽秋》曰:濟有人倫鑒識。見湛,嘆服其德宇(德宇:氣度﹑器量)。時人謂湛上方(方:比)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余?!?/p>

【翻譯】【《晉陽秋》記載說:王濟擁有對人的鑒別的才能??匆娡跽?,感嘆佩服他的氣度﹑器量。當時人認為王湛向上比山濤差一點,但向下比魏舒有富余的。】

13.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

魏舒身長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澤每獵大獲為后將軍鐘毓長史毓與參佐射戲舒常為坐畫籌。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數(shù),于是發(fā)無不中,加舉措閑雅,殆盡其妙。

(選自《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有刪改)

【答案】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澤/每獵大獲/為后將軍鐘毓長史/毓與參佐射戲/舒常為坐畫籌。

【翻譯】魏舒身高八尺二寸,不善于和常人交往,年輕的時候擅長射箭,如山林或野外打獵,常常收獲很多,后來擔任將軍鐘毓的長史官,鐘毓常常和部將參佐們玩射箭游戲,魏舒在旁邊給他們計分。后來有一次參加的人不夠,就讓魏舒充數(shù),結(jié)果魏舒百發(fā)百中,加上他對于射箭的言辭恰如其分,極盡射箭的精妙。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浙江卷)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與荊南樂秀才書

(宋)歐陽修

修頓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來,屢辱見過。又辱以所業(yè)一編,先之啟事,及門而贄。田秀才西來,辱書;其后予家奴自府還縣,比又辱書。仆有罪之人,人所共棄,而足下見禮如此,何以當之?當之未暇答,宜遂絕,而再辱書;再而未答,益宜絕,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窮賤之人爾,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蓋足下力學好問,急于自為謀而然也。然蒙索仆所為文字者,此似有所過聽也。

仆少從進士舉于有司,學為詩賦,以備程試,凡三舉而得第。與士君子相識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從相愛之私,或過稱其文字。故使足下聞仆虛名,而欲見其所為者,由此也。

仆少孤貧,貪祿仕以養(yǎng)親,不暇就師窮經(jīng),以學圣人之遺業(yè)。而涉獵書史姑隨世俗作所謂時文者皆穿蠹經(jīng)傳移此儷彼以為浮薄惟恐不悅于時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過采,屢以先多士。及得第已來,自以前所為不足以稱有司之舉而當長者之知,始大改其為,庶幾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學成而身辱,為彼則獲譽,為此則受禍,此明效也。

夫時文雖曰浮巧,然其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強為之,故比時人之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祿仕而竊名譽者,順時故也。先輩①少年志盛,方欲取榮譽于世,則莫若順時。天圣中,天子下詔書,敕學者去浮華,其后風俗大變。今時之士大夫所為,彬彬有兩漢之風矣。先輩往學之,非徒足以順時取譽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齊肩于兩漢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為既不足學,其后所為慎不可學,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為者,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敝^夫人方困時,其言不為人所信也。今可謂困矣,安足為足下所取信哉?辱書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輩:對樂秀才的尊稱。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及門而贄               贄:拿著禮物求見。

B.而又辱之               辱:辜負。

C.或過稱其文字           過稱:過分稱贊。

D.不暇就師窮經(jīng)           就:跟從。

【解析】:B而又辱之,辱:敬辭,屈尊給我書信。和《報任安書》中的“曩者辱賜書”中的“辱”詞義一致。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而又以游從相愛之私/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為者/吾其還也

D.其言不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

【解析】:A兩個以均是介詞表原因,翻譯為因為;B前一個是連詞表順承,后一個表轉(zhuǎn)折,譯為“卻”;C前一個遠指代詞,譯為“那”,后一個是副詞,表商量的語氣,譯為“還是”;D前一個表被動,譯為“被”,后一個是所字結(jié)構(gòu),當助詞。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對當時的應(yīng)舉文字,頗有微詞,但樂生意欲參加科舉考試,所以只能建議他“順時”而為。

B.作者認為要作文,就應(yīng)該學習古人,去除淺薄雕飾的文字與習氣,才能達到兩漢那樣文質(zhì)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qū)憰r文而遭毀譽,認為自己不值得樂生學習、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請求。

D.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表達委婉;通過現(xiàn)身說法,運用對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對時文的不同看法。

【解析】:C作者只是借自己的遭遇表達對時局的不滿,并非認為自己不值得樂生學習、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請求。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而涉獵書史姑隨世俗作所謂時文者皆穿蠹經(jīng)傳移此儷彼以為浮薄惟恐不悅于時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解析】:斷句應(yīng)結(jié)合上下文,緊緊抓住“曰”“云”“言”等字,常用虛詞是標志,常見如下:① 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 ② 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guān)聯(lián)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④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答案示例:而涉獵書史/姑隨世俗作所謂時文者/皆穿蠹經(jīng)傳/移此儷彼/以為浮?。┛植粣傆跁r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如修者,天下窮賤之人爾,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

【解析】:注意判斷句的翻譯,“安”表反問,答案示例:像我歐陽修這樣的,不過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讓您懇切到如此地步呢?

(2)故比時人之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祿仕而竊名譽者,順時故也。(4分)

【解析】:“者”,定語后置的標志,“工”是“工巧”的意思,“也”是判斷句的標志。答案示例:因此與同時代人所寫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獲得俸祿官位并謀取名譽,是順應(yīng)時俗的緣故。

參考譯文:

我(歐陽修)頓首稟告樂秀才足下。當初乘船相遇,多次承蒙您來看望我。又承蒙您把自己所寫的一冊書(送給我),在此之前與我交談,就好像后進見前輩時拿著禮物求見(的禮儀一樣。)田秀才從西來,送給我信;這以后我的家奴從府回到縣里,又等到(得到)了您送的信。我是有罪之人,眾人所共同鄙棄,但是您尊重我的禮節(jié)像這樣,我怎么能擔當?shù)闷鹉??擔當了您的禮節(jié)沒空回復,(您)應(yīng)該就斷絕交往的,但是您再次送信;再次送信但是我(依然)沒有回復,更加應(yīng)該斷絕交往,但是您又送給我信。為什么(您)這樣殷勤呢!像我歐陽修這樣的,不過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讓您懇切到如此地步呢?先生力學好問,急于為自己謀劃才這樣。但是承蒙先生索求我所寫的文字,這似乎有超越過往聽聞(之嫌)。

我年輕時從考中進士到相關(guān)部門(任職),為作詩寫賦而學習,以之備戰(zhàn)科舉考試,總共考了三次而得第。同讀書人相識的很多,所以常常(有人)能說起我的名字,而且又因為跟我交往的人偏愛我的私心,有的人過分稱贊我的文字。所以使先生聽到我的虛名,而且想見識我所寫的文章,原因就是這樣吧。

我從小孤苦貧窮,貪圖薪水官職來供養(yǎng)母親,沒有空閑跟從老師極力鉆研經(jīng)籍,來(全面)學習圣人留傳的學業(yè)。而廣泛粗略地閱讀經(jīng)書史籍,姑且隨世俗寫所謂的時文的原因,都是鉆研經(jīng)書傳文,移此種說法相并到另一種說法,(自己)認為(所寫的文章)輕薄,不樸實,恐怕不被時人所取悅,沒有高超出眾像古人這樣自立(一家之言)的內(nèi)容。但是相關(guān)部門過采,多次因為先生夸贊讀書人。等到中進士以來,從以前所寫文章的不足來適合有司的舉薦并且擔當長者的了解,這才大大改進了我所寫的文章,差不多可以在世上立足。但是(我)言語出格因而招致罪至,學業(yè)成但是身心受辱,為彼就能獲譽,為此就要受禍,這就是明顯的后效。

那些時文雖然說浮巧,然而它們寫得成功,也不容易。我的本性不喜歡但勉強去寫文章,因此與同時代人所寫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獲得俸祿官位并謀取名譽,是順應(yīng)時俗的緣故。先輩(樂秀才)少年志盛,正想在世上取得榮譽,那么不如順從時俗。天圣年間,皇上下詔書,申敕(命令)學者摒棄浮華,這以后文風(有)大改變?,F(xiàn)在的讀書人所寫的文章,文雅適當有兩漢(西漢東漢)的文風了。先輩(樂秀才)去學習它,不過只是順應(yīng)時俗取得榮譽而已,假若那些最好的文章,這是同兩漢時期讀書人的文章價值高度相等的。像我這樣的人,這以前所寫的文章已經(jīng)不值得學,這以后所寫的文章太謹慎不能學,因此我猶豫不敢拿出自己所寫的文章,因為這個原因。

在《易經(jīng)》的《困》篇中有這樣的話:“有的話不誠實?!闭f那人正處于困厄時,他的話不被別人信服?,F(xiàn)在(我的處境)可以說困厄了,怎么值得被先生所取信呢?慚愧先生的信既多且殷切,我不敢不回復。懇請先生體察(我的心意)。

 

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

語文試題解析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題。

游龍鳴山記

【明】陶安

游之勝者,適其時可樂也,得其地尤可樂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則所以宣其和、舒其郁、暢其心而發(fā)其文者,蓋樂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齋嚴君治酒肴,招予游龍鳴山,即無想山也。時春霽既久,風日暄麗,耆英少俊,序齒而行,鼓吹前導。從藍溪東南行五六里,兩山峙如雙蠲,相距百步,綿亙東趨。中夾石田,田右小路,隨兩山勢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僅可為路。又數(shù)里,山益奇峻,輕嵐暖靄,微襲襟帽。山外崇峰復嶂,杳無窮極。少焉,峭壁對立,狀若華表,松杉萬章①,夾路北轉(zhuǎn)。澗多石底,云深樹茂,繁卉被巖,鳥聲清碎,似非人間世。僧舍雄麗,榜日“禪寂”。門外獨松古秀,大連數(shù)抱。修篁干霄,森列門內(nèi)。寺長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處”。其西有“聽松軒”,又西即韓熙載讀書堂遺址,所植檜猶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為“招云亭”,氣象空曠,攢峰玉立,視向所歷群山,低俯其頂矣。遂躡蹬至潮音巖,怪石異態(tài)百出。同游者疲于躋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絕頂為怏,與三二友決意直上。地勢斗峻,褰裳②。援蘿,履蒼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飛潮音巖,引以給庖。其西絕頂,巨石雄坦,可坐數(shù)十人。渺焉四顧,心目豁然。其東絕頂,視西又高,倦不欲登,還飲“白云深處”。于時暖氣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籌無算,談笑甚歡,雖從者樂工各適其意。酒既,長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環(huán)翠閣。已而與長老別,出寺門。行幾一里,眾以興未盡,席地坐,分韻賦詩者久之.詩成而歸。

斯游也,適其時而得其地,信足樂矣。但潥之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隱于邃奧,故無前賢題詠及當代名筆發(fā)其幽潛,予故表而出之。嗚呼!樂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風雩也。蘭亭之會,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氣易④,發(fā)言為詩,皆有可觀,其亦樂之正者歟!遂記茲游之勝,使無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選自《陶學士集》,文字略有改動)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廣的樣子。④心平氣易:心情和悅。

2.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杳無窮極    杳:深遠

B.修篁干霄    干:沖

C.延坐后堂    延:延請

D.履蒼莽中    履:鞋子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

【解析】需要結(jié)合原文語言環(huán)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A、B、C三項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項“履”在本句中應(yīng)該解釋為動詞“踏”而非名詞“鞋子” 。本題的誤區(qū)在于考生對文言實詞的把握過于僵化,不能和語言環(huán)境結(jié)合起來理解,而誤認為D項正確。

【答案】D

3.下列直接描寫龍鳴山景色的一組是(3分) (   

①春霽既久,風日暄麗                 ②峭壁對立,狀苫華表

③云深樹茂,繁卉被巖,鳥聲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氣象空曠,攢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能力層級為C。

【解析】此題可用排除法,考生審題時要特別注意“直接”兩個字。①為游山時的天氣,與龍鳴山景色無關(guān),可排除A、B選項。④是間接描寫龍鳴山景色,而非“直接”。⑥為作者登山歸來在寺院中的感受,故可排除D選項。

【答案】C

4.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首段“適其時可樂也,得其地尤可樂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從三方面提出“游之勝”的標準,引領(lǐng)下文。

B.潮音巖有一塊雄偉平坦且可坐數(shù)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為龍鳴山的重要景點。

C.作者和同伴游覽了龍嗚山美景,談笑作詩,心情和悅,體會到了類似于“浴沂風雩”那樣純正的快樂。D.龍鳴山地處幽僻,交通不便,不為人知,作者寫這篇游記,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龍鳴山值得一游。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層級為C。

【解析】解答本題要審準題,找出“不正確的一項”。根據(jù)文章一一比對,即可發(fā)現(xiàn),B選項中“雄偉平坦的巨石”并非在潮音巖上,而是在山頂?shù)奈鬟?。根?jù)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潮音巖是“怪石異態(tài)百出”而“其西絕頂”,才是“巨石雄坦”。

【答案】B

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其水下飛潮音巖,引以給庖。(3分)

譯文:                                                                                  

(2)斯游也,適其時而得其地,信足樂矣。(3分)

譯文: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lián)系前后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做到文從句順。

【解析】第(1)題翻譯時要注意關(guān)鍵詞“下”是名詞作狀語“向下”;“庖”是翻譯難點,但如果考生能從“庖丁解?!敝凶饕辏涂梢缘贸觥扳摇睘椤皬N房”的意思;另外本題還應(yīng)注意補足省略的成份,句子方能完整。第(2)題,注意關(guān)鍵字“斯”假借為“此”“這,這個”的意思。聯(lián)系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辈浑y理解。本題要點是“信足樂矣”,如果考生能聯(lián)想到《蘭亭集序》中的“信可樂也”,也就能準確翻譯了。

【答案】(1)天池的水向下飛瀉到潮音巖,(人們)接引(它)來供給廚房。

(2)這次游覽恰逢適宜的天氣,又遇到理想的地點,確實很快樂了。

【參考譯文】

游覽名勝的人,逢好天氣是樂事,遇到理想的地點又是樂事,而同游的又都是優(yōu)秀的人物,大家因為相處和諧、郁悶抒發(fā)、心情暢快而寫寫文章,是既高興又不失正體的事。

元仁宗丙子年二月甲午日,厚齋的嚴君置備酒菜邀我同游龍鳴山,龍鳴山即是無想山。是時春雨初晴,風和日麗,老老少少,依照長幼順序而行,鼓樂隊在最前面作為先導。從藍溪向東南行進五六里,只見兩山如雙蟲對峙,相距百步,向東綿延而去。兩山之間為石田,田的右邊有小路,小路依著山勢深邃又曲折。行進三四里,山勢狹窄不宜作田,只能修路。又行進數(shù)里路,山勢愈發(fā)奇峻,山谷中薄霧沾濕了衣服和帽子。山的外邊崇巒疊嶂,無窮無際。走了不久,只見峭壁對立,形狀宛如華表,巨大的松樹和杉樹沿路排列,向北延伸。山澗底部多石,云深樹茂,繁花遮石,鳥聲清脆,此地好像不是人世間。寺廟雄奇?zhèn)?,寺門榜額上書“禪寂”二字。寺院門外有一顆古松,直徑數(shù)抱粗。高聳云霄的篁竹則繁密地生長在寺院內(nèi)。寺院長老出門迎客,延請我們至后堂,后堂有匾,上書“白云深處”。寺院西邊有座“聽松軒”,再向西即是五代韓熙載讀書堂遺址,他所種植的檜樹仍然有在。寺北有“甘露室”。再往北,有“招云亭”,亭子氣象空曠,直立在數(shù)座山峰的最高處,從亭往下看,先前登過的群山之頂都在腳下。于是抬腳攀登上潮音巖,巖上各種石頭真是異態(tài)百出。因為同游者登山疲憊,于是未往上登。

我以沒登上山頂為憾,與兩三個朋友決定繼續(xù)登山。山勢陡峭,只好撩起衣裳。攀援著藤蘿,腳踩在茂密叢林中。山上有深幽廣闊的天池,天池的水向下飛瀉到潮音巖,(人們)接引(它)來供給廚房。山的西邊頂部,巨大的石頭雄偉平坦,上面可坐幾十人。在石上茫然四望,心中豁然開朗。山的東邊頂部比西邊頂部還高,因疲倦不想再上了,又回到寺院的“白云深處”后堂。于是溫暖的氣息彌散席子,氣氛熱時如夏,靜時如秋,冷時如冬,觥籌無數(shù),談笑甚歡,即使是仆從與樂工也各得其樂。酒畢,長老帶領(lǐng)客人賞花,眾人緩緩登上環(huán)翠閣。不久與長老告別,出了寺門。走了一里,眾人余興未盡,席地而坐,分了韻腳賦詩良久,各自作了詩才回來。

這次游覽恰逢適宜的天氣,又遇到理想的地點,確實很快樂了。但溧州不是交通要塞,且又隱藏在深山之中,所以沒有前賢留下的詩詞及當代名家抒懷的筆墨,因此我寫了這篇文章。哎!既高興又不失正體的事,是孔夫子帶領(lǐng)學生沐浴后在舞雩臺享受春風。王曦之的蘭亭集會,或許太感慨悲戚。此次同游的人心情和悅,吟詠作的詩,質(zhì)量上乘可以欣賞,也是既高興又不失正體的事!于是記下這次游玩所見之景,旨在使無想山得以讓世人知曉。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廣東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慶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御史、給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濫,及外省吏治積弊.巡南漕,革陋規(guī),請浚京口運河。二十四年,出為川東道??偠绞Y攸铦薦其治行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撫。安徽庫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領(lǐng)。澍自為藩司時,鉤核檔案,分別應(yīng)劾、應(yīng)償、應(yīng)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糾轕,豁然一清。瀕江水災(zāi),購米十萬石,賑務(wù)核實,災(zāi)民賴之無失所。又懷遠新漲沙洲阻水,并開引河,導之入淮?;此?jīng),勸民修堤束水,保障農(nóng)田。各縣設(shè)豐備倉于鄉(xiāng)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經(jīng)吏役,不減糶,不出易,不假貸,歲歉備賑,樂歲再捐,略如社倉法而去其弊。

創(chuàng)輯《安徽通志》,旌表忠孝節(jié)烈以勵風俗。

道光五年,調(diào)江蘇。先是洪澤湖決,漕運梗阻,協(xié)辦大學士英和陳海運策,而中外紛議撓之。澍毅然以身任,親赴上海,籌雇商船,體恤商艱,群情踴躍。事竣,優(yōu)詔褒美,賜花翎。

江蘇頻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暢。疏言:“太湖尾閭在吳淞江及劉河、白茆河,而以吳淞江為最要。治吳淞以通??跒樽钜!庇谑且院_\節(jié)省銀二十余萬興工,擇賢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時,條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陽河,將以次舉劉河、白茆、練湖、孟瀆諸工。后在總督任,與巡撫林則徐合力悉加疏浚,吳中稱為數(shù)十年之利,語詳則徐傳。

晚年將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風痹,未竟其施,后咸豐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遺疏上,優(yōu)詔軫惜,稱其“實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見義勇為,胸無城府。用人能盡其長,在江南治河、治漕、治鹽,并賴王鳳生、俞德源、姚瑩、黃冕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識之未遇,結(jié)為婚姻,后俱為名臣。

(選自《清史稿·陶澍傳》有刪節(jié))

【注】①漕:水道運糧。②社倉法:用義積谷備荒的方法.③風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癥.④軫:痛。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陶澍就擢巡撫                     擢:提升

B.分別應(yīng)劾、應(yīng)償、應(yīng)豁                豁:免除

C.將以次舉劉河、白茆、練湖、孟瀆諸工  舉:推舉

D.后咸豐中乃卒行之           卒:最終

【答案】C

【解析】本題考察考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做題時需要根據(jù)上下文,并結(jié)合語境來確定實詞義項,力求做到“信達雅”。舉,興起,發(fā)動。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出為川東道                    結(jié)為婚姻

B.于是三十余年之糾葛,豁然一清     并開引河,導之入淮

C.災(zāi)民賴之無失所          淮水所經(jīng),勸民修堤束水

D.澍毅然以身任                     于是以海運節(jié)省銀二十余萬興工

【答案】A

【解析】本題考察考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A項第一個“為”均是動詞,成為;B項第一個“之”是助詞,的,第二個“之”是代詞,沙洲阻水;C項第一個“所”是名詞,處所,第二個“所”是所字結(jié)構(gòu),不譯;D項第一個“以”是連詞,表修飾,第二個“以”是介詞,把。

7.下列各句編為四組,都能具體表現(xiàn)陶澍“實心任事”的一組是            (3分)

①總督蔣攸铦薦其治行為四川第一     ②瀕江水災(zāi),購米十萬石,勸捐數(shù)十萬金

③親赴上海,籌雇商船               ④條奏厲害,至是先浚徒陽河

⑤澍見義勇為,胸無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鹽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題考察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時,先要準確理解題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現(xiàn)陶澍政治操守;②表現(xiàn)陶澍應(yīng)對水災(zāi)所采用的策略;⑤表現(xiàn)陶澍見義勇為的性格特征。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陶澍調(diào)查了安徽的賬務(wù)賬目,解決了財務(wù)上的難題;他還鼓勵老百姓修筑堤壩以防止水災(zāi)。

B.陶澍在擔任安徽巡撫的時候,在各縣鄉(xiāng)村設(shè)置了豐備倉,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獻,豐備倉中的糧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貸。

C.道光五年,在漕運受阻的時候,陶澍首先倡導了以海運代漕運。

D.陶澍除了有很強的辦事能力外,還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答案】C

【解析】本題考察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文“先是洪澤湖決,漕運梗阻,協(xié)辦大學士英和陳海運策,而中外紛議撓之”可知,首先倡導了以海運代漕運的是協(xié)辦大學士英和而非陶澍。

9.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歲歉備賑,樂歲再捐,略如社倉法而去其弊。(4分)

譯文:                                                                                    

(2)創(chuàng)輯《安徽通志》,旌表忠孝節(jié)烈以勵風俗。(3分)

譯文:                                                                                     

(3)晚年將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風痹,未竟其施。(3分)

譯文:                                                                                    

【答案】(1)收成不好(就把糧食儲存起來)以備賑災(zāi),等到豐年再捐出糧食,此法大略像“社倉法”,但是去除了“社倉法”的弊端。

(2)(陶澍)創(chuàng)作編輯了《安徽通志》一書,表彰忠臣孝子節(jié)婦烈女,以此來勉勵人們崇尚好的風氣和沿襲好的習俗。

(3)(陶澍)晚年的時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來生病且中風麻痹,沒有能實施這政策。

【解析】本題考察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譯時要結(jié)合上下句讀懂大意,抓住古漢語特殊句式及重點實詞和虛詞等。(1)“歉”,糧食歉收;“樂歲”,豐年;“去”,除去;(2)“旌表”,用表彰;“以”,目的連詞,用來;翻譯時需要補充被省略主語;(3)“已”,后來,“風”,中風,“竟”,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為倒裝句,翻譯時需要調(diào)整到正常語序。

參考譯文: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慶七年進士,被選任庶吉士(官名),傳授編纂修書知識,后升任御史、給事中。陶澍彈劾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被濫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諸多積久相沿的弊病。視察南漕時,革除不好的慣例,招工疏浚京口運河。二十四年,出任川東的道臺(官名)??偠绞Y攸铦推薦陶澍的治理能力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為巡撫。安徽公庫款項,經(jīng)過五次清查,都沒有頭緒。陶澍從任藩司開始,就核實檔案,分別給他們彈劾的彈劾,賠償?shù)馁r償,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的糾纏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江邊發(fā)生水災(zāi),陶澍買了十萬石的糧食賑災(zāi),仔細核對賑災(zāi)的細目,受災(zāi)民眾因此而受益。又懷遠初次出現(xiàn)漲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將它們鑿開,并引導水流入淮河?;春恿鹘?jīng)的地方,陶澍告誡民眾修筑堤壩貯存河水,用來保障農(nóng)業(yè)用水。每個縣都在鄉(xiāng)村設(shè)立儲備糧倉,命令民眾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糧,捐糧不經(jīng)過官吏之手,糧食不能出售,不能與別的商品交換,也不能借貸給別人,收成不好(就把糧食儲存起來)以備賑災(zāi),等到豐年再捐出糧食,此法大略像“社倉法”,但是去除了“社倉法”的弊端。

陶澍創(chuàng)作編輯了《安徽通志》一書,表彰忠臣孝子節(jié)婦烈女,以此來勉勵人們崇尚好的風氣和沿襲好的習俗。

道光五年,陶澍被調(diào)任到江蘇任職。一開始洪澤湖決堤,漕運不通,協(xié)辦大學士英和上書提出海運策略,但是朝廷內(nèi)外紛紛議論并阻撓他。陶澍毅然承受了這個重任,親自去上?;I措雇傭商船,他能體恤商家的艱難,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熱烈支持。海運開通之后,被皇帝重賞賜予花翎。

由于太湖水流不暢通,江蘇多次遭遇水災(zāi)。陶澍上書說:“太湖下游在吳淞江和劉河、白茆河,其中吳淞江是最重要的。治理吳淞江又是以通??跒樽钪匾??!庇谑前押_\節(jié)省下來的二十余萬的銀兩用于治理吳淞江,選擇賢能之人來負責事務(wù),到了道光八年竣工。陶澍當初巡視南漕時,就條分縷析陳述利害上奏皇帝,到這里就先疏通徒陽河,要依次發(fā)起劉河、白茆、練湖、孟瀆這些工程。后來在總督任上,和巡撫林則徐戮力同心疏浚諸河,吳中人稱他們做了利在數(shù)十年的好事,此語在《則徐傳》中有詳細記載。

陶澍晚年的時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來生病且中風麻痹,沒有能實施這政策,后來咸豐年間才最終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臨終奏表,皇帝下詔褒獎,稱他“實心任事,不避嫌怨”。

陶澍見義勇為,胸無城府。用人能讓他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在江南治理河水,漕運,管理鹽鐵販賣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賴王鳳生、俞德源、姚瑩、黃冕這些人的幫助。和左宗棠、胡林翼在未做官時就認識了,他們結(jié)為兒女親家,他們后來全都成為一代名臣。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 (山東卷) 解析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陰興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為黃門侍郎,守期門仆射,典將武騎,從征伐,平定郡國。興每從出入,常操持小蓋,障翳風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門。光武所幸之處,輒先入清宮,甚見親信。與同郡張宗、上谷鮮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猶稱所長而達之;友人張汜、杜禽與興厚善,以為華而少實,但私之以財,終不為言。是以世稱其忠平。

九年,遷侍中,賜爵關(guān)內(nèi)侯。帝后召興,欲封之,置印綬于前,興固讓曰:“臣未有先登陷陣之功,而一家數(shù)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誠為盈溢。臣蒙陛下、貴人【注】恩澤至厚,富貴已極,不可復加,至誠不愿。”帝嘉興之讓,不奪其志。貴人問其故,興曰:“貴人不讀書記邪?‘亢龍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謙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婦眄睨公主,愚心實不安也。富貴有極,人當知足,夸奢益為觀聽所譏。”貴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為宗親求位。十九年,拜衛(wèi)尉,亦輔導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風眩疾甚,后以興領(lǐng)侍中,受顧命于云臺廣室。會疾瘳,召見興,欲以代吳漢為大司馬。興叩頭流涕,固讓曰:“臣不敢惜身,誠虧損圣德,不可茍冒。”至誠發(fā)中,感動左右,帝遂聽之。
  二十三年,卒,時年三十九。興素與從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興疾病,帝親臨,問以政事及群臣能不。興頓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見議郎席廣、謁者陰嵩,并經(jīng)行明深,逾于公卿?!迸d沒后,帝思其言,遂擢廣為光祿勛,嵩為中郎將。嵩監(jiān)羽林十余年,以謹敕見幸。明帝即位,拜長樂衛(wèi)尉,遷執(zhí)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詔曰:“故侍中衛(wèi)尉關(guān)內(nèi)侯興,典領(lǐng)禁兵,從平天下,當以軍功顯受封爵,又諸舅比例,應(yīng)蒙恩澤,興皆固讓,安乎里巷。輔導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閔之行。不幸早卒,朕甚傷之。賢者子孫,宜加優(yōu)異。封興子慶為鲖陽侯,慶弟博為氵隱強侯?!睉c卒,子琴嗣。萬全卒,子桂嗣。

(節(jié)選自《后漢書·陰興傳》,有刪改)

【注】貴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門   躬:彎腰

B.猶稱所長而達之       稱:稱贊

C. 興叩頭流涕,固讓曰   固:堅決

D. 興素與從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

【答案】A

【分析】躬:親自。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為華而少實            我騰躍而上

B.卒不為宗親求位        為擊破沛公軍

C.欲以代吳漢為大司馬      但以劉日薄西山

D.興皆固讓,安乎里巷        其聞道也固先乎君

【答案】B

【分析】B項的兩個“為”都是“替”的意思。A項“而”,連詞,表并列,并且/連詞,表修飾C項“以……為”讓……擔任/連詞,因為;D項,介詞,在/介詞,比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體現(xiàn)陰興美德的一組是(     

①興每從出入,常操持小蓋,障翳風雨         ②是以世稱其忠平

③富貴已極,不可復加,至誠不愿             ④人當知足,夸奢益為觀聽所譏

⑤臣不敢惜身,誠虧損圣德,不可茍冒         ⑥應(yīng)蒙恩澤,興皆固讓,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A

【分析】②是世稱,⑥是明帝的話。而題干問的是“全部直接體現(xiàn)陰興美德的一組”。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陰興跟隨光武帝平定天下,隨從護駕恪盡職守,舉薦人才不以個人好惡,得到了光武帝的認可和世人的稱贊。

B. 陰興認為自己蒙受皇上、貴人的恩寵已經(jīng)非常多了,身為皇親國戚應(yīng)該知足、謙讓、因此謝絕了皇帝的封賞。

C. 光武帝答應(yīng)了陰興的請求,在陰興去世后,提拔席廣為光祿勛,陰嵩為中郎將。陰嵩監(jiān)管羽林軍十多年。

D. 明帝認為陰興軍功顯著,為人正直,仁義孝順,于是封他的兩個兒子為侯。陰興后代相繼為侯數(shù)世。

【答案】C

【分析】興沒后,帝思其言“然伏見議郎席廣、謁者陰嵩,并經(jīng)行明深,逾于公卿”,遂擢廣為光祿勛,嵩為中郎將。并不是答應(yīng)了陰興的請求。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光武帝所幸之處,輒先入清宮,甚見親信。(4分)

譯文:                                                                                    

答案】光武帝親臨的地方,(陰興)總是事先進入清理(或“清查”)宮室,很受親近信任。

(2)帝嘉興之讓,不奪其志。(3分)

譯文:                                                                                    

答案】光武帝稱許陰興的謙讓,沒有改變他的心愿。

(3)至誠發(fā)中,感動左右,帝遂聽之。(3分)

譯文:                                                                                     

答案】最真摯的語言發(fā)自肺腑(或“內(nèi)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動了(或“感動了身邊的人”),光武帝就答應(yīng)(或“聽從”)了他。

參考譯文:

陰興字君陵,光武帝陰皇后的同母兄弟。有膂力。建武二年,為黃門侍郎,代理期門仆射,他率領(lǐng)武騎,隨光武征伐,平定許多地方。陰興每次隨從出入,常親手持傘蓋,遮避風雨,腳踩泥涂,率先期門。凡光武親臨之處,他必先進入清宮,很受信賴。他雖然好施舍,愛交結(jié),但門無俠客。他和同郡的張宗、上谷的鮮于裒并不相好,但知其有用,同樣稱其所長而推薦其任官;友人張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認為二人華而少實,衹給他們錢財,始終不給推薦:因此世人都贊揚他的公忠平允。其住處衹求完好,剛好能遮風避雨就行。
  建武九年,改任侍中,賜給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光武帝后來召請陰興,準備封賞他,把印綬都擺出來了,陰興堅決不接受,說:“我并沒有沖鋒陷陣之功,而一家數(shù)人都蒙恩受封,令天下人為之傾慕向往,實在是過于滿溢了。我蒙皇上及貴人的深恩,富貴已經(jīng)到頭了,不能再加了,我誠懇地請求您不要加封?!惫馕涞鄯Q許他的推讓,遂了他的心愿。陰貴人問他什么原因,他說:“您沒有讀過書嗎?‘亢龍有悔’,越是在高位越易遭災(zāi)難,這外戚之家苦于自己不知進退,嫁女就要配侯王,娶婦就盼著得公主,我心下實在不安。富貴總有個頭,人應(yīng)當知足,夸奢更為輿論所反對?!标庂F人對這番話深有感觸,自覺地克制自己,始終不替家族親友求官求爵。十九年,任衛(wèi)尉,并輔導皇太子。次年夏季,光武風眩病很重,后就以陰興為侍中,他在云臺的廣室裹接受光武臨終囑托。很巧的是光武病好了,召見陰興,想讓他代替吳漢任大司馬。陰興叩頭流涕,堅決辭讓說:“我不敢愛惜生命,衹是實在害怕?lián)p傷了圣德,不敢隨便冒領(lǐng)高位?!敝琳\發(fā)自肺腑,感動皇帝左右,皇帝就聽從了他。
  建武二十三年去世,時年三十九歲。陰興和堂兄陰嵩平時不友好,不過敬重陰嵩的嚴肅有威。他病重了,皇帝親自看望,問他政治得失及群臣勝任與否,他叩頭回答說:“臣下愚笨,不足以知道這一切。不過我看議郎席廣、謁者陰嵩二人都有高深的學識修養(yǎng),超過了公卿。”陰興死后,光武回想他的話,就提拔席廣為光祿勛;陰嵩為中郎將,監(jiān)領(lǐng)羽林軍十多年,以謹慎勤敏受器重。顯宗即位,任他為長樂衛(wèi)尉,后改任執(zhí)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韶書說:“已故侍中、衛(wèi)尉、關(guān)內(nèi)侯陰興,管領(lǐng)禁軍,隨先帝平定天下,應(yīng)以軍功光榮地受到封爵獎賞,同時各位舅父也應(yīng)按成例蒙受恩澤,都被陰興推讓了,安居于里巷之中。他曾輔導于我,體現(xiàn)丫周昌般的正直,在家仁孝,也具備曾、閔等人的品行,不幸早年去世,朕十分傷悼.賢人子孫,應(yīng)給予優(yōu)異的待遇?,F(xiàn)在決定:以汝南郡的鯛陽封給陰興之子陰慶為鯛陽侯,陰慶之弟陰博為漏強侯?!标幉┲荜巻T、陰丹都為郎,陰慶便把家產(chǎn)田宅財物全部給了弟弟陰員與陰丹。明帝因為陰慶講義讓之風,提拔他為黃門侍郎。陰慶死,子陰琴繼承爵位。建初五年,陰興夫人去世,肅宗派遣五宮中郎將持節(jié)去墓地賞賜封策,追謐陰興為翼侯。陰琴死,子陰萬全繼承爵位。萬全死,子陰桂繼承爵位。    陰興的弟弟陰就,繼承父親的封爵宣恩侯,后來改封為新陽侯。陰就善言談?wù)撧q,朝臣都比不上,但性情剛傲,得不到人們的稱許。顯宗即位,任陰就為少府,位為特進。其子陰豐娶光武女酈邑公主。公主又嬌又妒,而陰豐則狂狷急躁。永平二年便殺了公主,被誅,父母按法律應(yīng)當連坐,都自殺了,封爵撤銷?;实垡蜿幨鲜蔷思业木壒剩瑳]有動用嚴刑。
  陰氏一門封侯的有四人。當初,陰氏世世代代都祭祀先祖管仲,稱為“相君”。宣帝時有位叫陰子方的人,至孝有仁心,臘日晨炊,忽見灶神顯形,子方便磕頭致謝,家中有只黃羊,因此就用來祭灶神。從此之后,突然發(fā)財成了巨富,有七百多頃田產(chǎn),車馬奴仆,可與州郡長官相比。陰子方常說“我子孫一定會強大的”,到陰識三世而興旺強盛,所以后代常在臘日祭寵,而且獻上黃羊。
  贊曰:權(quán)勢之家容易傾覆,外戚之門多被毀滅。樊姓世世代代敦樸誠敬,陰氏子子孫孫謹慎自謙。恭順的后代呀,永享榮光受封賞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四川卷)詳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賀欽,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員,以戎籍隸遼義州衛(wèi)。欽少穎敏,習舉子業(yè)輒鄙之曰:“為學止于是耶?”取《近思錄》讀之,有省。成化二年以進士授戶科給事中。因亢旱上章極諫,復以言官曠職召災(zāi),自劾求退。會陳獻章被征來京師,欽聽其論學,嘆曰:“至性不顯,真理猶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執(zhí)弟子禮事獻章。既別,肖其像事之。其學專讀《五經(jīng)》、《四書》、小學,期于反身實踐,主敬以收放心。有來學者,輒辭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從游者甚眾,磨礱淬厲,成其器業(yè)。如是者十余年,雖不出戶庭,而官貴人聞風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弘治改元,用閣臣薦,起為陜西右參議。璽書至而母適病死,乃上疏懇辭。正德四年,太監(jiān)劉瑾括遼東田,東人震恐思亂。義州以守臣貪殘變先發(fā),聚從劫掠,顧相戒曰:“毋驚賀黃門?!睔J聞之,往諭曰:“若等吾鄉(xiāng)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竊為若等憂,鎮(zhèn)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眾初洶洶,至是知悔,羅拜而泣呼曰:“吾父之,愿教之?!睔J曰:“惟不殺人,禍可恨。守臣激變,民則無辜,能止殺以待命,尚不失為良民也。良民何畏焉?”未幾,有言鎮(zhèn)城軍果至者,眾復噪曰:“賀黃門無嫚語?!杯h(huán)跪欽里門。欽曰:“吾固知有是也。城中擾攘至此,鎮(zhèn)城焉得不發(fā)兵?兵雖至,爾等不殺人,必宥爾,無恐。”眾散去,亂遂定。時又有邊將詐誘殺為陣獲者,上官按之不得實,一見欽即慚伏地曰:“他人可欺,吾敢欺賀先生耶?”其至誠感人如此。欽處家篤成誼,正倫理,厚姻成,睦宗黨。冠婚喪祭一遵古禮,不根之言纖毫不入于耳,子姓必薰陶之以孝弟之義。日改月化,一鄉(xiāng)人皆興于善。里俗溺于異端,喪葬皆作佛事,啖酒肉,肆為奢僭,欽以身范之。晚更好《易》,究心象數(shù),手不釋卷,大臣薦引相屬,終不起。少嘗隱居醫(yī)無閭山,因以醫(yī)閭自號,人遂稱為醫(yī)閭先生。

(節(jié)選自清光緒五年《鎮(zhèn)??h志》卷二十一《人物傳二·明一》)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習舉子業(yè)輒鄙之曰    鄙:以為羞恥。

B.自劾求退            劾:檢舉揭發(fā)。

C.必宥爾,無恐        宥:寬恕。

D.上官按之不得實      按:查驗。

8.A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根據(jù)上下文語境,都推測許曾裕應(yīng)當為朝廷重用。鄙:輕視,看不起。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欽聽其論學                  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B.璽書至而母適病死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C.義州以守臣貪殘變先發(fā)        但以劉日薄西山

D.時又有邊將詐誘殺為陣獲者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9.C【解析】本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A項第一個“其”,代詞,他;第二個“其”,恐怕、其實,副詞。C項“以”都是連詞,因為。B項第一個“而”,連詞,但是;第二個“而”,連詞,表承接。D項第一個“為”,動詞,成為;第二個 “為”,介詞,表被動;

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賀欽做字,進德修業(yè),尊師重道,傳道授業(yè),都堅持用高標準要求自己

B.賀欽處變不驚,機智策略地安撫變亂民眾,化解矛盾,維護了社會安寧。

C.賀欽重視倫理道德,對家屬親戚、鄰里鄉(xiāng)黨、民情風俗,都有教化和影響。

D.賀欽晚年好《易》不愿做官,因年輕時曾隱居學醫(yī),大家稱他醫(yī)閭先生。

10.D【解析】考查了文言文閱讀的二個考點:①篩選文中的信息;②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為用?(3分)

譯文:                                                                                    

(2)既而從游者甚眾,磨礱淬厲,成其器業(yè)。(3分)

譯文:                                                                                     

(3)守臣激變,民則無辜,能止殺以待命,尚不失為良民也。(4分)

譯文: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 即:即使。而:然而。奚:什么。 句式:而我奚以為用?要譯出問句語氣特點,賓語前置語序要恢復。重點詞語翻譯準確,語句通順。(2) 既而:不久。從:跟隨。器業(yè):才能學識。(3)止:停止。尚:還算得上。譯文:

(1)世間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為世間所用呢?

(2)不久,跟隨他學習的人很多,磨練激勵,成就他們的才能學識。

(3)地方官吏激起變亂,百姓就沒有罪,能不殺戮而等待命令,還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

附譯文

賀欽,字克恭,世居定海,父親孟員,依軍籍隸屬遼東的義州衛(wèi)。賀欽年少時聰慧出色,學習舉子業(yè)總是輕視它說:“求學問只是局限于這個嗎?”取來《近思錄》閱讀,得到省悟。成化二年因為成為進士被授予戶科給事中(的官職)。由于大旱向皇帝上書大力進言,又因為說(自己)做官曠廢職守導致災(zāi)難,自責檢舉自己的過失請求辭職。適逢陳獻章應(yīng)召來到京城,賀欽聽他的講學,感嘆說:“卓絕的品性不顯現(xiàn),真理還埋藏不顯(意為還沒有探求到事理的本源——譯者楊川),社會即使用我,但是我拿什么為社會所用呢?”當天就向皇帝上書解除官職離去,拿弟子對待老師的禮節(jié)來師事陳獻章(向他學習)。離開(陳獻章)后,按照他的言行行事。賀欽所學專門攻讀《五經(jīng)》、《四書》、小學,希望反過來實際去做,(使)心有所主,恭敬謹慎,用以收斂浮躁放蕩的內(nèi)心。有人來向他學習,他總是推辭說:“我自己還沒有治理好,如何治理別人?”(“治理”用得不太好,還沒有想到合適的——譯者楊川)。不久,跟隨他學習的人很多,磨練激勵,成就他們的才能學識。像這樣的情況十多年,雖然足不出戶,然而達官貴人聞訊敬佩他的德行的,沒有不恭恭敬敬地拜在他的坐榻之下(當他的學生)。

弘治改元,由閣臣推薦,啟用(賀欽)為陜西右參議。任命書到來,他母親恰好病故,于是上書懇請辭職。正德四年,太監(jiān)劉瑾搜刮遼東田地,遼東百姓受到震動害怕思謀作亂(意為害怕自己的田地也被搜刮)。義州因為守臣貪婪殘暴(借機)先行發(fā)動叛亂,聚眾搶劫掠奪,互相告誡說“不要驚動了賀欽黃門”(“黃門”為官名,此處可能泛指官員——譯者楊川)。賀欽聽到這個消息后,前往告訴他們說“你們是我的鄉(xiāng)人,今天不幸走到這一步,但我暗自替你們擔憂,鎮(zhèn)城軍隊不久就會到了,如何處理這事?”大家開始氣勢洶洶,到這時知道后悔了。紛紛跪拜(“羅”我想是“羅列”的引申義,跪了一地狀,故譯為“紛紛”——譯者楊川)并流淚呼喊:“你就是我們的父母(或言父母官),愿意聽你指教?!辟R欽說“只要不殺人,大禍可解。守臣激起變亂,可是百姓是無辜的,能停止殺掠而等待命令,還算得上安分守法的百姓。安分守法的老百姓有什么害怕的呢?”不久,有報告說鎮(zhèn)城的軍隊果然到了,大家又叫喊起來:“賀黃門不能有戲言?!杯h(huán)繞跪在賀欽的里門旁。賀欽說:“我知道一定會是這樣的。城中騷亂到這樣,鎮(zhèn)城怎么會有不發(fā)兵的道理?兵雖然到了,你們沒有殺人,自然會寬恕你們的,不用怕?!贝蠹疑⑷ィ}亂于是平息。當時又有邊關(guān)將領(lǐng)詐稱誘殺戰(zhàn)場抓獲的俘虜?shù)模ù司渥g得生硬,沒有理解透徹——譯者楊川),上司查驗不是事實,他一見到賀欽就馬上慚愧地伏在地上說:“別人可以欺騙,我怎么敢欺騙賀先生呢?”(可見)賀欽極高極誠的品行使人受到影響觸動達到這樣的程度。

賀欽治家忠實恩德情誼,端正倫理綱常,厚待家屬親戚,友善鄰里鄉(xiāng)黨。冠禮、婚嫁、喪事、祭祀一概遵循古有的禮節(jié),沒有根據(jù)的話語一絲一毫不入于耳,子女后輩一定要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育熏陶。日日改變,月月變化,一鄉(xiāng)人都張揚善道。鄉(xiāng)里風俗沉溺于古怪異端,辦理喪事都作佛事,吃酒肉,市井奢靡風氣過度,賀欽以自己的行動來規(guī)范它。賀欽晚年更加喜好《易經(jīng)》,窮盡心思于象數(shù),手不離卷,大臣爭相推舉引見,最終沒有做官。年輕時因隱居在無閭山學醫(yī),所以用醫(yī)閭自稱,人們于是稱他為醫(yī)閭先生。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遼寧卷)

語文試題及解析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周顗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透徹。司徒掾賁嵩有清操見,嘆曰:“汝潁固多奇士!自頃雅道陵遲,今復見周伯仁,將振起舊風,清我邦族矣?!?u>從弟穆亦有美譽,欲陵折顗,顗然弗與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弱冠,襲父爵武城侯。中興建,位至吏部尚書。頃之,以醉酒,復坐門生斫傷人。免官。太興初,更拜太子少傅,尚書如故。   上疏讓曰:“臣退自循省,學不能一經(jīng),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難,未能守分;遂恭顯任,名位過量。”固辭不受,帝詔不許。

庾亮嘗謂顗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睂υ唬骸昂文丝坍嫙o鹽,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從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堯舜時邪?”顗因醉厲聲曰:“今雖同人主,何得復比圣世!”帝大怒,手詔付廷尉,將加戮,累日方赦之。后因酒過為有司所糾,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責。

顗寬裕友,弟嵩嘗酒謂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橫得重名!”以燃蠟燭投之。顗神色無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蓖鯇踔刂墖L于導坐傲然嘯詠,導云:“卿欲希嵇、阮邪?”顗曰:“何敢近舍明公,遠希嵇、阮?!?/p>

及王敦構(gòu)逆,溫嶠謂顗曰:“大將軍此舉似有所在,當無濫邪?”曰:“君少未更事。人主非堯舜,何能無失,人臣豈可舉兵脅主!共相推戴,未能數(shù)年,一旦如此,豈云非亂乎!彼狼抗無上,其意寧有限邪!”既而王師敗績,顗奉詔詣敦,敦曰:“卿負我!”顗曰:“公戎車犯順,下官親率六軍,不能其事,使王旅奔敗,以此負公?!倍貞勂滢o正,不知所答。帝召顗,謂之曰:“近日大事,二宮無恙,諸人平安,大將軍故副所望邪?”顗曰:“二宮自如明詔,于臣等故未可知?!被騽衿浔芏?,勸顗避敦,顗曰:“吾備位大臣,朝廷喪敗,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被收,經(jīng)太廟,大言罵賊不絕,祈速殺敦,語未終,人以戟傷其口,血流至踵,顏色不變,容止自若,觀者皆為流涕。遂遇害,時年五十四。

(編自《晉書 列傳第三十九》)

 

【注】 ①顗:(yǐ) 多用于人名。②樂廣:晉賢士,《晉書》云其“名重于時”。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自頃雅道陵遲       陵遲:衰落。

B. 復坐門生斫傷人     坐:因……犯罪。

C. 諸人咸以君方樂廣   方:比擬。

D. 何乃橫得重名       橫:強行

5. 以下各組句子中,能夠體現(xiàn)周凱性格同一側(cè)面的一組是(3分)

A. 學不通一經(jīng),智不效一官

二宮自如明詔,于臣等故未可知

B. 何乃刻面無鹽,唐突西施也

何敢近舍明公,遠?;?、阮

C. 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不能其事,使王旅奔敗

D. 顗嘗于導坐傲然嘯詠

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耶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周顗在當時以雅望獲海內(nèi)盛名。文中賁嵩和庾亮的話都表現(xiàn)了這一點。其中,賁嵩認為周顗能夠使國家風氣清正。

B. 文中周顗在不同場合中兩次以堯舜比況皇帝,對皇帝進行批評,反映了周顗雖身處官場但不敢于直言的性格。

C. 周顗奉詔去見王敦時,王敦認為周顗辜負了自己,這主要是因為王敦舉兵犯上時,周顗曾親自率軍與他對抗。

D. 王敦構(gòu)逆,周顗審時度勢,深知自己身處險境。周顗被捕后,在經(jīng)過太廟時,痛罵奸逆,觸怒王敦,招來殺神之禍。

7. 把文中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從第穆亦有美譽,欲陵折顗,顗陶然弗與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譯文:                                                                                     

(2)后因酒過為有司所糾,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責。

譯文:                                                                                    

4.【考點】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窘馕觥繖M,意外?!敬鸢浮浚?/p>

5. 【考點】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窘馕觥浚露俭w現(xiàn)了周顗的率性自然。A第一句體現(xiàn)周顗的謙虛,第二句流露了對皇帝不能誅殺王敦的不滿。C第一句體現(xiàn)了周顗的寬容,第二句體現(xiàn)了他的忠誠。D第一句體現(xiàn)周顗的率性自然,第二句體現(xiàn)他的忠誠?!敬鸢浮浚?/p>

6. 【考點】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解析】并非兩次都對皇帝進行批評,第一次是批評,第二次是為皇帝的過失開脫?!敬鸢浮浚隆痉椒c撥】解答此題,閱讀一定要細致,要回到原文逐項核對。

7.【考點】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解析】(1)從:表示叔伯關(guān)系。折:壓倒。校:動詞,計較。宗:尊崇。(2)為有司所糾:被動句。糾:檢舉。亮:通“諒”,諒解。黜:貶斥。

【答案】(1)(5分)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聲譽,想壓倒周顗,周顗態(tài)度和悅,不與他計較,于是人們更加尊崇依附周顗。(譯出大意給2分;“折”“校”“宗”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后來周顗因為醉酒的過失被官吏檢舉,皇帝諒解他的情況,也沒有對他貶斥責罰。(譯出大意給2分;“糾”“亮”“黜”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方法點撥】翻譯句子應(yīng)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尤其是重點實詞、虛詞和詞類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準確。力求使整個句子通順合理,達到“信、達、雅”標準。

【參考譯文】

周顗字伯仁,年少時就有威重的名聲,神采飛揚。司徒掾賁嵩有高尚的節(jié)操,見到周顗,贊嘆說:“汝潁本來就多奇特的士子?。 弊皂曆乓詠淼赖滤ヂ?,現(xiàn)今又見到周伯仁了,他將振起古風,清平我們的邦族了?!?周顗的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聲譽,想壓倒周顗,周顗態(tài)度和悅,不與他計較,于是人們更加尊崇依附周顗。二十歲的時候,周顗世襲了父親的爵位武城侯。中興建立,官位吏部尚書。不久,因為醉酒,又因為門生砍傷人而犯罪,被免除官職。太興初年,又授職太子少傅,依舊擔任尚書。周顗上疏辭讓說:“我退而省察自身,學問不能通一經(jīng),才智不足授予一官,知止知足的確很難,不能安守本分,于是忝列顯要的職位,名位超過氣量?!眻詻Q推辭不接受?;实巯略t不允許。

庾亮曾經(jīng)對周顗說:“諸人都把您比擬為樂廣。” 周顗回答說:“怎能刻畫無鹽女,來唐突西施呢?!被实墼O(shè)宴款待群公,飲酒至酣暢時,舒緩地說道:“今天各位名臣共同集會,和堯舜時比怎么樣呢?”周顗因醉酒厲聲說道:“現(xiàn)在雖然您同堯舜一樣是人主,但是怎么能比得了堯舜時的盛世呢。!”皇帝大怒,親手寫詔交給廷尉,將要殺害他,關(guān)押了多天才赦放他。后來周顗因為醉酒的過失被官吏檢舉,皇帝諒解他的情況,也沒有對他貶斥責罰。

周顗待人寬容友愛。弟弟周嵩曾經(jīng)醉酒后對周顗說:“您的才能不及我,怎能意外得到重名!”用燃燒的蠟燭投擲他。周顗神色沒有變化,徐徐說:“阿奴用火攻擊,本來就是下策罷了。”王導非常器重周顗。周顗曾經(jīng)在王導的座位上傲然嘯詠,王導說:“您要想效仿嵇康、阮籍嗎?”周顗說:“怎敢就近舍您,就遠效仿嵇康、阮籍?!?/p>

等到王敦謀劃叛逆,溫嶠對周顗說:“大將軍的這種舉動似有所在,應(yīng)當沒有失實吧?”周顗說:“您年少沒有經(jīng)歷事情。人主不是堯舜,怎能沒有過失,臣子怎可舉兵威脅主上!共同推重擁戴,不能數(shù)年,一旦像這樣,怎能說不是叛亂呢!”王敦傲慢沒有主上,他的意愿怎能有滿足呢!”不久王敦的軍隊敗了,周顗奉詔書到王敦那里去,王敦說:“你辜負了我!”周顗說:“您兵車冒犯和順,我親率六軍,不能不做事情,讓天子的軍隊打敗仗,因為這辜負了您。”王敦忌憚他的言辭正當,不知如何回答。皇帝召見周顗,對他說:“近日發(fā)生的大事,宮內(nèi)宮外都沒有受害,諸人都平安,大將軍還符合眾人所望嗎?”周顗說:“宮內(nèi)宮外自然如英明的詔示,對于臣子等還是沒有什么可知道的?!庇腥藙裰茴壎惚芡醵?,周顗說:“我位列大臣,朝廷風紀淪喪,怎可再到民間求生存,向外投靠胡越之族呢!”不久周顗被拘捕,經(jīng)過太廟,大聲厲罵賊人不絕,請求快速誅殺王敦。話還未說完,看押的人用戟擊傷了他的嘴,血流到腳,周顗臉色不變,舉止自若,觀看的人都為他流淚。于是遇害,時年五十四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文言文閱讀綜合復習試題2
2013年高考各地語文試卷文言文閱讀
(5)2015年中考試題匯編之文言文閱讀(三)
2015年山東省17地級市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
2014年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含答案)
2014年高考語文模擬新題分類匯編專題十文言文閱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