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明末歷史,發(fā)現崇禎的三次著名甩鍋,很有意思。
第一次他甩成了,但是大臣們旋即接受了“教訓”。所以后來兩次,他無論怎么甩,都沒甩出去。
崇禎實際上是一個有一定擔當的人,當皇帝期間發(fā)過六次“罪己詔”,可見還是能做自我批評的。但是首先,第一次發(fā)“罪己詔”時確實振奮人心,但是“罪己詔”發(fā)多了就沒用了,因為人們發(fā)現崇禎并不是真的覺得自己有錯。其次,當形勢越發(fā)嚴峻時,他并不敢承擔責任,而是把鍋甩給下屬。
最有名的一次甩鍋,是1642年他派兵部尚書陳新甲,秘密和清朝議和。但沒有不透風的墻,這事兒在明朝泄露了。于是群臣激憤,彈劾陳新甲。
1642年是哪一年呢?在前一年,明清剛經過松錦大戰(zhàn),明朝絕大部分精兵已經損失殆盡。而在明朝國內,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的農民軍已經如火如荼。所以此時的大明,早已危如累卵。
但是,明朝的左傾氛圍仍然沒有絲毫改變,很多大臣認為決不能和“東虜”議和。所以,陳新甲的行為,就是漢奸行為。
陳新甲,就是第二個秦檜。
眼看輿情洶洶,崇禎不敢承認是他秘密委派陳新甲議和的。為了“自證清白”,他立刻下詔將陳新甲逮捕入獄,并讓他做出解釋。
崇禎的想法是:這個鍋你先幫我背,咱們以后再說。
但是陳新甲卻覺得極為冤枉,他在獄中向皇帝上書,說我做這些不是您指派的嗎?我議和有功??!
為了證明陳新甲“血口噴人”,崇禎索性錯到底,于1642年7月22日,將陳新甲斬首示眾。
但是清朝那邊可是有記錄的?;侍珮O等了幾個月,不見議和的使臣來,覺得自己被耍了,于是大怒,又來打明朝了。
不說皇太極了,就說崇禎甩鍋,底下的大臣們可不是傻子。
我們要知道,大臣們都是進士出身,每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都是全國前三百名,放今天都是超級學霸,智力杠杠的。這事兒傻子都能看出來,沒有崇禎的指示,陳新甲敢私自議和?更何況大家都是學霸?
但是沒人敢說出來。
沒有真憑實據,誰敢說陳新甲是崇禎指使的?想不想活了?
所以沒人敢說。
但是,所有大臣都知道,崇禎想保持高大偉岸的形象,一旦出了事,就會把鍋甩給下屬。
一般的鍋也就算了,但現在形勢嚴峻,接鍋可能要命啊。
于是,據歷史記載,崇禎后面的兩次著名甩鍋,都失敗了。
先說第二次。
松山戰(zhàn)役后,山海關以外大約二百里的寧遠城(今天的興城),逐漸變成了一座孤城,只有吳三桂統(tǒng)兵三萬多人鎮(zhèn)守。從軍事上看,吳三桂鎮(zhèn)守寧遠已經毫無意義,隨時都會被清軍消滅,還不如撤到山海關,明軍集中兵力守衛(wèi)這個險關,成算更大。
這事兒,吳三桂看得很清楚,明朝大臣們也看得清楚,崇禎也看得清楚。清朝那邊,也非常清楚。
大家都認為,吳三桂,隨時都可能成為清軍的大餐。
那么,清朝為什么一直不打寧遠呢?
因為皇太極一直想招降吳三桂。而且他身體不好,不想勞師動眾,1643年又駕崩了,清朝內部因此忙亂了好一陣。另一方面,皇太極和之后的輔政王多爾袞都知道寧遠不好打,雖然如果清軍出動,肯定可以打下寧遠,但也會損失慘重。
與其如此,不如先把山海關外的明朝其他“據點”都清除,就剩寧遠一座孤城,以后再說。
清朝就是這么做的?;侍珮O死后不久,1643年9月,清軍把山海關外除寧遠的所有明軍據點都掃除了,然后退兵。這讓吳三桂更加心驚肉跳。
因此,吳三桂在1643年秋給兵部和皇帝上書,再次表達了誓死保衛(wèi)寧遠的決心。但他語氣很沉重,充分強調了寧遠嚴峻的形勢。
吳三桂的意思是:
寧遠已經不可守,守不住了。我在這里是做無謂犧牲,于大局無益。但是,我是軍人,必須維護軍人的尊嚴,不能露出貪生怕死的跡象。更要忠于大明,保持政治正確。
沒有朝廷的調令,吳三桂不能擅自撤退,否則按明律,擅自棄守國土的,必斬。
所以,吳三桂是在婉轉地提醒兵部和皇上:“趕緊把我撤回來吧?!?/p>
但是,這種牽涉到喪失國土的重大決策,兵部不敢做主,于是把球踢給了崇禎。
崇禎委婉地表示,山海關外“余兵尚多”,如果調吳三桂和五千精兵回來,尚可維持山海關外的局面。
但是,請注意但是,崇禎又說:“此等重大軍事行動是否可行,應該由兵部和內閣決策,你們不要相互推諉,延緩誤事?!?/p>
也就是說,崇禎把球踢給了內閣,讓閣臣們決定。
閣臣們都明白,誰提出讓吳三桂撤兵,以后誰就要承擔“棄地”(喪失國土)的重大責任,這可是要殺頭的。于是他們便唱高調來應付,又把球踢給了崇禎。時任首輔陳演,在奏書中給崇禎表達了三點意見:
1、“一寸山河一寸金”,寧遠的兵萬萬不可調動,必須守衛(wèi)國土。
2、但是山海關內的局勢也越發(fā)緊迫,賊勢(李自成)越來越大,而吳三桂能征慣戰(zhàn)(三桂敢戰(zhàn)),調他來鎮(zhèn)壓農民軍挺好。
3、此時正是決定安危的關鍵時刻,臣等促膝密商,都不敢輕易做決定,還請皇上做主。
老滑頭陳演,和崇禎一樣都說得滴水不漏。但是決策,還是您皇帝來做吧。
崇禎做決策了嗎?沒有,他又要征詢各地督撫的意見了,希望他們能提出明確建議。
這樣幾來幾回,幾個月已經過去了。此時已經到了1644年3月初,李自成的大軍,已經攻克了山西首府太原,正在向北京進發(fā)?!熬煘橹饎印!?/p>
薊遼總督王永吉,實在看不下去了。他抓著另一名官員楊鶚的胳膊說:“事情緊急,必須招吳三桂入關保衛(wèi)北京,我們必須上書了!”楊鶚無法拒絕,于是兩人聯名上書內閣。
但是內閣閣臣陳演、魏藻德仍在推諉,他們懷疑是崇禎讓他們上書,逼內閣拿出意見。越是這樣,就越不能“上套”。于是內閣又提出應該交各撫鎮(zhèn)的將官充分討論。閣臣們私下說:“皇上急??!所以用這個計策讓我們表態(tài)。如果這事由我們定了,以后再以‘棄地’的罪名殺我們,我們怎么辦?”
原文是:
“上有急,故行此計,即事定以‘棄地’殺我輩,且奈何?”
可見,大臣們對崇禎甩鍋的手法早就門兒清了。
崇禎于是又招六部九卿開會,爭了一天還是沒有結果。一個有責任感的大臣麟征氣憤至極,獨自署名,建議吳三桂回軍。
大概是他的級別太低,崇禎扣留了奏書,不批示,不下發(fā)。
眼看事情越來越緊急,內閣建議崇禎接見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當時吳襄已經退休,住在北京。
順便說一句,吳家在北京,這也是朝廷用來“羈縻”封疆大吏的手段。吳襄和吳三桂的其他家人,都相當于人質。
但吳襄是個不亞于陳演的老滑頭,他慷慨激昂,但又充分強調困難,最后還是讓崇禎拿主意。
這時已經是1644年三月初,崇禎終于下定了決心,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并調他回山海關。
一直在焦急等待的吳三桂,得到詔書后,三天就帶著三萬軍隊和十幾萬百姓回到了關內。
這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但是后來,崇禎又調吳三桂進京勤王,吳卻走得很慢。北京被李自成攻占,崇禎上吊自殺,這些事大家都知道了。
不過,就算吳能及時回來,他率領的五萬精兵,也難擋李自成銳氣正盛的五十萬大軍。所以到了這時候,明朝的滅亡已經是早晚問題了。
可能有人會問:形勢都這樣了,崇禎難道不了解嗎?
崇禎當然了解。但他還有另外一手,就是出海南下,到南京繼續(xù)當皇帝,至少可以保留半壁江山。
我們知道,南京是陪都,也有一套和北京相同的政府機構。崇禎到了那里,可以立刻把爐灶立起來,根本不花時間。
這就引出第三起甩鍋事件了。
在1644年初李自成進軍北京時,崇禎有充足的時間南下,在南京重新組織抵抗。明末的江南基本上不受戰(zhàn)亂影響,而且為國家提供了大部分賦稅,如果崇禎在江南立足,采取守勢,至少可以支撐很久。
崇禎自己,也秘密準備好了船只,準備南逃。
但是,一貫英明正確的皇帝,怎么能主動提出南下呢?這不等于逃跑嗎?不行,這種建議,必須由大臣們提出!
如果大臣們提出這種建議,崇禎就可以半推半就,一副“勇敢戰(zhàn)斗但大臣們卻不給機會”的樣子,“勉強”來到南京了。
但是,大臣們都很聰明,他們已經看出這是個套。
道理很簡單,誰敢承擔放棄北京的責任?沒有!
于是在朝堂上討論時,有人提出讓太子到南京,也有人提出不可(這又是政治正確)。但沒有一個大臣,說要崇禎去南京。
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大臣提出崇禎南渡的建議。
沒有一個大臣,給崇禎找個離開北京的臺階。
這讓崇禎太尷尬了。
但是,既然大臣們沒有給他半推桿就的機會,他也沒好意思直接提,于是只能在北京等待李自成的到來。
可能有人會說:難道大臣們都不怕死嗎?大臣們?yōu)槭裁床唤ㄗh崇禎南逃?這樣自己也可以一起逃跑啊。
因為大多數大臣覺得,改朝換代也要用臣子不是?可以在李自成的大順朝繼續(xù)做官啊,跑什么跑?
所以,他們寧可把崇禎晾著,也不提南渡建議。
崇禎這第三次甩鍋,又失敗了。
但是話說回來,崇禎還是有優(yōu)點的。他能在煤山吊死,證明他有寧折不彎、面對死亡的勇氣。
這種勇氣,可不是所有帝王都有。
不過,從治國角度來說,崇禎的甩鍋讓大臣們無人敢負責。朝廷內也一直保持著嚴重的左傾氛圍,大家都在喊高大上的口號,都在對敵強硬,但無人負責,一切都等崇禎決策。
最終,鍋還是得崇禎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