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論文。
論文要求不得超過4000字。實際原稿里還有很多例子和教學片段,寫的時候,它們就自然蹦啊蹦啊出來了,初稿寫完一看,6000字
于是我左刪右剪,就剩了下面這些。在感受巨大壓力的同時,也感恩有這次機會,給了自己一個總結的推動力(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我真的很懶)。總結的時候看到自己真的把這個小課程上下來堅持記錄下來,又有那么一點小驕傲(允許自己自戀一分鐘)。一篇一篇讀過去,雖然看著有點粗糙,但是為了能堅持(有一天晚上忍著頭疼寫了4個小時,第二天后悔死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啊,為了好好堅持,只得放松要求),就放任了那些細枝末節(jié)的斟酌提煉,我稱它們有原石味道。
成品加工、精雕細琢這種功夫,也就這篇文章吧,功力也不深厚(我還是會提煉小標題的嘛
)。家長讀起來就不那么接地氣了。說到這里還真得謝謝跟著我一路走來的孩子、家長、朋友們
。啰嗦到這里。再次聲明,原創(chuàng)哦。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心靈發(fā)育史。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更可以培養(yǎng)理性思考的思維方式。繪本,用圖畫與文字共同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以其出色的創(chuàng)意、聯(lián)想,幽默的表現(xiàn)手法和豐富的人文精神,深受到讀者的喜愛。對于一年級學生,繪本于他們而言是熟悉的,在小學課堂里常常見到繪本,對于幼小銜接的平穩(wěn)過渡也有益。這學期,我自主開發(fā)了一套繪本小課程,每周勻出一節(jié)繪本閱讀課。在共讀過程中,跟孩子們一起從一個個字詞出發(fā),通過一個個畫面,一場場聯(lián)想,一次次體驗,在交流中啟思、碰撞、沉淀,最后逐漸提升語文素養(yǎng),感知大大的精彩世界。 在這個實踐過程中,總結出幾點有關一年級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落實學段目標,豐富字詞積累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滲透識字任務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我從每一本繪本里挑選10個左右的詞語,讓學生將這些詞語從繪本中找到并圈出來,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熟悉它。到課堂上,我再帶著學生去理解去感受,甚至去表演,通過這樣多層次接觸將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內(nèi)化到自己的體驗和感覺中。
以繪本《方格子老虎》為例,我挑出了“普普通通、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一模一樣、不同尋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吵大鬧、和好”等詞。在學生能親子閱讀過程中讀準字音。第二天的課堂上我提出問題:這里頭哪些詞是近義詞?哪些詞又是反義詞?學生馬上敏感地指出“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不同尋常”三個詞是近義詞,它們又和“普普通通”形成了反義詞的關系。我再提問:小老虎的爸爸媽媽分別對剛出生的小老虎抱有什么期待啊?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期待就是?學生在聽故事的思考過程中,漸漸明白“普普通通”“獨一無二”的意思了。
我還提取了很多和教科書里的詞匯同類型的詞語進行延伸。
例如《爺爺一定有辦法》里的“又破又爛”,《你真好》里的“慢吞吞”,《鼠小弟的小背心》里的“漂漂亮亮”,《猜猜我有多愛你》里的“黑沉沉”,《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里的“濕噠噠”……
講到《母雞蘿絲去散步》時,針對里頭對幾個動詞“穿”“繞”“鉆”“越”“經(jīng)”的準確運用,我先讓學生說,再讓他們上臺演一演,將這些動詞和“走”的區(qū)別直觀展現(xiàn)。通過親身體驗,提升他們對語言的敏感度。
二、點面訓練結合,提高語文能力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堂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在我的繪本課程實踐中,處處可見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
例如一年級上學期上《大衛(wèi)上學去》,我出示了三句話:
“不可以大叫?!?/strong>
“大衛(wèi),不可以!”
“大衛(wèi)!你遲到了!”
學生發(fā)現(xiàn)了三個句子之間標點的不同,繼而通過朗讀,體會標點背后老師情緒強度的不同,為學會句號和感嘆號的正確使用打下基礎。
繪本《我媽媽》中有一頁寫到媽媽是個手藝特好的大廚師。圖畫上有媽媽做的各種蛋糕。我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指導學生一次比一次說得具體——從造型、口味、色澤上,有序、具體、連貫地進行表達。一個學生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指導,說到:“這個媽媽做了紅色的愛心形蛋糕,白色的奶油蛋糕,黑色的猴子蛋糕,金黃的檸檬味蛋糕,巧克力口味的圓形蛋糕和圓形的綠色的多層水果蛋糕?!?/strong>說得多好啊。
在《鴨子騎車記》里,學生對那幅表現(xiàn)故事高潮的圖畫特別感興趣,我就順勢提問:在這幅圖里,你覺得哪只動物騎車騎得最有意思?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同桌之間交流得熱火朝天。3分鐘自由討論后,他們講述的同時關注到了動物的神態(tài)、動作,練習了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傾聽別人發(fā)言并補充細節(jié)的過程中也訓練了傾聽能力和交際能力。這不就是最好的看圖寫話訓練嗎?
繪本《蚯蚓日記》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主人公——一個和學生一般大小的蚯蚓男孩關于學校、朋友、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更有對自我對未來的想法。學生們從小蚯蚓的有趣生活記錄中受到感染,對寫日記產(chǎn)生興趣,開始練習寫富有童真童趣的小日記,還配上圖畫,圖文并茂。
三、體驗、感悟、思考,環(huán)環(huán)相扣滋養(yǎng)生命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促使學生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Z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薄薄的繪本里故事情節(jié)和圖畫看似簡單,其實都能映照出現(xiàn)實世界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如何帶領學生通過閱讀繪本,抵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建構豐富的精神世界,看到自我呢?我通過體驗、感悟、思考,讓繪本滋養(yǎng)學生的純真生命。
1.鏈接生活,激發(fā)情感體驗
在上《我爸爸》《我媽媽》時,我不時停下講故事的節(jié)奏,從繪本里的爸爸媽媽延伸生活中真實的爸爸媽媽。例如:
“你們家里最強壯的人是誰?”
“你們的爸爸什么時候像泰迪熊一樣柔軟?”
“你們的媽媽什么時候像獅子一樣兇猛?”
在學生回憶爸爸的柔軟,回憶和爸爸的溫情時光,在吐槽媽媽的兇猛時,我們共同探尋媽媽生氣背后的原因,孩子們體會到了媽媽的用心良苦和疲憊不堪。這對于親子之間情感的鏈接無疑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
《月亮的味道》故事講到最后,我提問:“動物們嘗到的月亮的味道是什么樣的呀?”
澤順:像檸檬一樣。
天騏:好吃。像紅燒肉一樣好吃。
瑾瑜:月亮像烤餅一樣好吃。
辰浠:月亮像辣椒炒肉一樣好吃。
心穎:月亮像黃瓜炒火腿腸一樣好吃。
若穎:月亮像咸咸的薯片一樣好吃。
藝碩:原味的薯片才好吃。
思晨:好像阿拉丁牛排好吃。
智魁:月亮像炸雞排一樣好吃。
昊辰:月亮的味道像北京烤鴨一樣好吃。
孩子們把月亮的味道和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將虛無的無法感受的美好具象為一個個充滿生活氣息的熟悉味覺,美好的世界就這樣通過繪本再一次走進孩子的感官世界。
2. 自由聯(lián)想,留住珍貴想象力
自由聯(lián)想是大腦的散步,是想象力不受約束的運動,經(jīng)常使用自由聯(lián)想,會使人更富有創(chuàng)造力?!赌鸽u蘿絲去散步》中關于狐貍的最后畫面是:一群蜜蜂追著狐貍跑,最后會怎樣呢?在后續(xù)閱讀交流中,我就讓學生展開想象,描繪狐貍的下場。
《鼠小弟的小背心》上完后,我設計的寫繪作業(yè)是:鼠小弟的媽媽給它織了一雙漂亮的紅手套,鼠小弟高興地戴出去,動物朋友們看了都想戴一戴,這時鼠小弟還會分享嗎?又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3.巧設問題,豐富精神世界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
我在開發(fā)繪本課程學習單時,就課后設疑環(huán)節(jié),始終堅持少而精,力求一個問題提出來,達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例如《驢小弟變石頭》中我提問“驢小弟最終能變回自己,是因為什么?”孩子們在交流討論之后漸漸得出“對于人來說,家庭的團聚和完整是非常重要的,它勝過了很多物質(zhì)的欲望帶來的滿足。”類似的心得體會。
《鴨子騎車記》中我先后讓學生看圖揣摩其他動物鄙夷鴨子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感知它們的心口不一的分裂,再對比鴨子簡單干凈的想做就做的勇氣。提問:“你喜歡這只鴨子嗎?這是一只怎樣的鴨子?”一個男生說羨慕這只瘋狂的鴨子,表示也想這樣瘋狂地去做自己內(nèi)心想做的事。給一年級的孩子埋下一顆“自由”“遵從內(nèi)心”的種子,我覺得非常有意義了。
四、精心選擇繪本,感知多元文化
不同國家的作家、不同的圖畫方式、不同的知識領域、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領域……這些不同組成了一個具有豐富文化氣息的課程。
版畫風格的《母雞蘿絲去散步》干凈清新,輕松中一股幽默撲面而來;彩繪拼貼透明頁的《海馬先生》不僅展示了奇妙的美術技藝效果,更將海洋魚類知識滲透其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園青菜成了精》配合童謠背景,巧妙融入中國元素——援用京劇武打場面,扉頁風景和《清明上河圖》汴京城郊菜圃的聯(lián)想。畫風承襲徐渭、齊白石,觸感上的軟與硬、聽覺上的鬧與靜,甚至連肢體也體驗著每個角色的進退、緩急,讓讀者耳目一新。
在品讀中,孩子們與這些多元文化元素碰撞,吸收,潛移默化地提升了閱讀品味,提升了人文素養(yǎng)。
五、品味細節(jié),對話作者,豐富閱讀層次
如何把薄薄的繪本讀厚?讀懂作者的良苦用心?我們還得品味圖畫里隱藏的那些細節(jié)。
例如《爺爺一定有辦法》中,約瑟一家普普通通的溫暖生活之外還有面包圈和那張開嘴巴說話的鸚鵡。每頁故事的下方還有一群小老鼠們用人類的零碎布頭裝扮自己的小家,欣賞這些,能體會作家的精巧構思。
把薄薄的繪本讀厚,不僅要品味細節(jié),體會作者的構思,有時候還可以與作者直接對話。在好幾本繪本教學中我?guī)е鴮W生鏈接作者,走近他們的生命,讀他們的人生故事。
我了解到《驢小弟變石頭》的作者威廉.史塔克是在61歲的高齡開始繪本創(chuàng)作的,這個有趣的老頭一本接一本地創(chuàng)作了一批經(jīng)久不衰的作品。于是《農(nóng)夫帕默趕車記》《那時候,大家都戴帽子》《怪物史萊克》……進入了孩子們的閱讀計劃。
繪本,憑借優(yōu)美的畫面、神奇的想象給一年級的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文字與圖畫共同演奏的美麗新世界的大門;通過繪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踐,每個孩子都能愛上閱讀、愛上語文。每個孩子都能夠在優(yōu)秀繪本書中獲得美好心靈的塑造、獨立品格的鍛造、良好習慣的打造。只有老師堅守學科本位,將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諧統(tǒng)一兩者兼顧在每一堂繪本閱讀課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是時間問題。
我們只管播種和耕耘。花,怎么開,什么時候開,開成什么樣,是花的自由。
最后附上《小繪本,大世界》課程目錄
1. 《蚯蚓日記》
2. 《大衛(wèi)上學去》
3. 《猜猜我有多愛你》
4. 《逃家小兔》
5. 《鼠小弟的小背心》
6. 《方格子老虎》
7. 《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
8. 《爺爺一定有辦法》
9. 《你真好》
10.《鴨子騎車記》
11.《要是你給小老鼠吃餅干》
12.《我爸爸》
13.《海馬先生》
14.《我媽媽》
15.《月亮的味道》
16.《幸運的鴨子》
17.《母雞蘿絲去散步》
18.《一園青菜成了精》
19.《驢小弟變石頭》
20.《我有友情要出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