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如果有人提起南京
腦海中浮現(xiàn)的一定是春暖花開的場景:
梅花山,暗香浮動
雞鳴寺,櫻花爛漫
椏溪慢城,金花燦爛
......
晝夜溫差維持在10℃以內(nèi)的天氣
實在是諸事皆宜的好日子
花都開好了的春天里,有人感慨時光飛逝,也有人滿心期待,趕上春天的列車,來一場花為媒,星作伴的浪漫婚禮。
有人向往簡約大氣的西式婚禮,也有人對傳統(tǒng)中式婚禮念念不忘,當然也有操心長輩們的“嘮叨”:有對象了沒,什么時候結(jié)婚?
2019年,第一批90后即將30歲。
今天,單身的你被催婚了嗎?
單身與否,說來話長。倒不如重拾生活的儀式感,認真了解一下,婚嫁禮儀究竟有哪些講究?畢竟,催都催了,還不能學點知識嘛 :)
場地 / 明鼎軒古典家具會館
婚禮作為中國“五禮”之一,是重要的傳統(tǒng)大禮。依據(jù)《禮記·昏義》中的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舊時觀念的驅(qū)使下,夫妻的感情基礎并不重要,婚姻大事必定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說的正是中國特色的婚姻文化,“三書六禮”則充分概括了古代婚禮的禮儀講究,完備的婚嫁禮儀甚至一度被視作明媒正娶的標準,直接關系到婚姻的吉利。
“三書六禮”包括了從議親、定親到成親等過程中所涉及的文書和禮儀。具體來說,“三書”專指結(jié)婚過程中所用的文書,是古代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記錄,包括訂親之時,男家交予女家的“聘書”;過大禮時,列明過大禮(即“納征”)的物品及數(shù)量的“禮書”;以及,迎娶新娘過門時,男方送給女方的“迎書”。
談婚論嫁時,彼此認為門當戶對,則互換“庚貼”(年齡、生辰八字 ),將其壓于灶君神像前干凈的茶杯底部,以測“神意”。如果三日內(nèi)家中無碗盞敲碎、飯菜餿氣、家人吵嘴、貓狗不安等“異?!钡那闆r出現(xiàn),會請算命者“排八字”,看二人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無相尅。待一切認為周全后,開始議親,由男家則定良辰吉日成婚,并征求女家同意,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才是成婚。這個過程中便包含了“六禮”所指的多個禮法,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
與現(xiàn)在簡潔、標準化的婚禮儀式相比, “三書六禮”的流程略顯繁縟,但古代成婚的環(huán)節(jié)卻是儀式感十足,更是現(xiàn)代諸多新人羨慕和向往的部分。從新人的著裝開始,不同朝代有著鮮明的差異;高堂端坐之時,新婚夫婦行參諸親之禮;新房內(nèi)的每一個禮儀細節(jié),都代表了賓客對新婚夫妻的祝福。
紅男綠女
wedding dress
據(jù)史料記載,我國的婚禮習俗起源于周朝,周制婚禮也就是傳統(tǒng)婚禮的原型。與現(xiàn)代熟知的紅色嫁衣區(qū)別較大的是,周朝喜服的顏色是玄色,也就是黑中帶紅的顏色,正如《羋月傳》中羋姝所穿的嫁衣。
電視劇《羋月傳》劇照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女大婚的著裝就遵循“紅男綠女”的規(guī)則,男子象征身份,穿紅衣代表在家中尊貴的地位,女子象征禮儀,穿綠衣則有優(yōu)雅賢惠的含義。與此同時,這樣的穿衣習俗才宋朝也很是流行,但由于當時的社會觀念認為女色外露是不端莊的表現(xiàn),新娘會手持一把羽毛扇,用來遮住自己的容顏,正是《知否》中明蘭的出嫁妝扮。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
“紅男綠女”不單是古代婚服色彩的搭配講究,用“紅”來搭配“男”,是古代服飾制度的遺制;用“綠”來搭配“女”,則是古代女人妝扮習俗的寫照。東漢學者劉熙所著《釋名·釋首飾》提及:“香澤者,人發(fā)恒枯悴,以此濡澤之也”,“香澤”是一種潤發(fā)油,又叫“蘭澤”、“蘭膏”。可以想象的是,這樣的香澤涂抹到女子的頭發(fā)上,會呈現(xiàn)出青綠之色,遠遠望去一頭烏黑的頭發(fā)上泛著“綠云”,很是惹眼。
時至明朝,明制婚服較之前有了很大的突破,“真紅對襟大袖衫與鳳冠霞帔”就是對明朝女子嫁衣的真實寫照,因此,明朝女性婚服被認為是后世中式婚服的重要代表。
明朝《曹國長公主朱佛女 鳳冠霞帔像》
拜堂之禮
Meeting the bride
南北朝時期,夫妻對拜成為婚俗,且交拜禮都是在堂室舉行,因此得名“拜堂”。拜堂之始,燃燭,焚香,鳴爆竹,奏樂。新人牽巾到中堂先揭新娘蓋頭,然后“參拜堂,次諸家神及家廟,行參諸親之禮”。
坐床撒帳
wedding sweets
撒帳始于漢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帳中共坐,飲合巹酒,預戒官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多得多子也。
——呂程玉《言鯖》
這一習俗始于漢代,親朋好友在新人對拜坐床后,將同心錢、喜果(如棗、栗、花生、蓮子等),撒向新娘懷中,甚至新房內(nèi)的各個角落,利用諧音寓意“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著生”的祝福。同時,撒帳人還會唱“撒帳”歌,烘托喜慶的氣氛。
結(jié)發(fā)同心
concentric hair
男左女右,留少頭發(fā),二家出匹段、釵子、木梳、頭須之類,謂之合髻。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
唐代女子晁采與情人私訂終身,寫了一首《子夜歌》:“儂既剪云鬟,郎亦分絲發(fā)。覓向何人處,綰作同心結(jié)。” 說的就是“合髻”?!敖Y(jié)發(fā)”一稱合髻,是唐宋后的一種傳統(tǒng)婚俗,新婚夫婦在飲合巹酒之前各剪下一綹頭發(fā)綰在一起,用彩線扎在一起作婚姻結(jié)合的信物,后來把元配夫妻稱作“結(jié)發(fā)夫妻”。
同牢合巹
cross-cupped wine
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禮記·昏義》
共牢(或稱“同牢”)和合巹都含有夫妻互相親愛,從此合為一體之意。簡單來說,新郎臉向東,新娘面向西,一起吃豬肉,表示從此成為一家一姓之人,寓意相親相愛。
盡管傳統(tǒng)的婚嫁習俗著實繁瑣復雜,但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先祖對禮儀的重視,五千年的文明史成就彬彬有禮的優(yōu)雅風貌,滲透在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
于現(xiàn)代人而言,可以刪繁就簡,省去舊時古板、復雜的次要環(huán)節(jié),但優(yōu)秀文化的內(nèi)核需要繼承與發(fā)揚,只有做到了“身之有所附麗,心之有所則立”,才算完成了真正的30而立。與之相比,“被催婚”這件事,也就成了小事。
祝福每一對新人
永葆對美好愛情的祈求和對未來的期許
今朝我嫁,未敢自專。
四時八節(jié),不斷香煙。告知神圣,萬望垂憐!
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慶,夫婦雙全。
無災無難,永保百年。如魚似水,勝蜜糖甜。
互動有禮
高級定制版原漿陳釀“桃葉渡”
#談婚論嫁#
這是適合所有人參與和憧憬的話題
不論你單身與否
不論你是婚禮的主角或旁觀者
你遇見過怎樣充滿儀式感的婚禮?
中式或西式
你理想中的婚嫁儀式
有哪些必不可少的細節(jié)?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請在本文下方留言
留言獲贊數(shù)最多的一位“藝粉”
將獲得高級定制版原漿陳釀“桃葉渡”一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