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明前茶
“茶以春為貴,春貴在其時。”前天收到母親從鄉(xiāng)下捎來的新茶。拈一撮放入玻璃杯中,緩緩地將沸水沖下,茶葉在杯中沉浮、舒展,亭亭玉立。湯色嫩綠明亮清澈,抿一口,鮮爽甘香,沁人心脾。
離清明還有兩天,這該是明前茶了。明前茶堪稱“茶中美人”,茶樹經(jīng)過一個冬的休養(yǎng)生息,此時萌生的新芽質(zhì)好,茶氣足,色翠香幽,所含微量元素和營養(yǎng)成分達(dá)到最高,為一年中品質(zhì)最佳。
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茶樹發(fā)芽數(shù)量有限,能達(dá)到采摘標(biāo)準(zhǔn)的茶葉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北宋詩人林逋在《烹北苑茶有懷》詩中把春茶譽(yù)之為“世間絕品”。清人陸次云也說:“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后,覺有一股太和之氣彌留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這便是明前茶的妙處。
清明前后,正是采茶的好時節(jié)。記得每年的春三月,母親都要去山里采茶。天剛蒙蒙亮,母親就腰系茶簍,頭戴斗笠,踏著清晨的露水,行走在去茶山的路上。山里空氣濕潤清新,茶樹長年經(jīng)云霧浸潤,茁壯青翠,老遠(yuǎn)就能嗅到彌散出的清香。
茶綠采芽不采葉,梅花論子不論花。清明采茶,以獨芽或一芽一葉為佳。到了茶山,母親顧不上休息,就開始采茶。采茶要做到心靜、手靈、眼準(zhǔn)、腳勤。只見母親雙手不閑,合攏拇指食指,彎成鶴嘴狀,蜻蜓點水一樣,輕輕向上一提,一莖莖清新翠綠的嫩芽就齊刷刷地從樹上墜落。很快,竹簍里就鋪了一層嫩綠勻稱的新芽。
白天采的茶芽,當(dāng)天晚上就要制成茶葉,這樣才能保證茶葉的新鮮度。母親先將茶葉放入鍋里翻炒“殺青”,等到葉芽變軟,葉色變暗,就可以盛出搓揉了。揉捻的作用是讓茶葉“出汁”,并且讓葉片卷曲成條。最后,母親將揉好的茶芽散開,鋪放到鍋里,用余熱慢慢烘干。母親炒的春茶完整、色澤黃綠,茶香清新,是現(xiàn)代器械無法比擬的。
炒好了茶葉,我總是先品為快,一杯在手,茶葉在水中載沉載浮,一朵朵玲瓏剔透,像潭中藻荇,如幽蘭綻開,湯色嫩綠澄清,溫潤如玉。慢慢品一口,任茶湯在舌頭上循環(huán)滾動,絲絲甘甜,縷縷馨香,回味無窮,真有“細(xì)啜襟靈爽,微吟齒頰香”的感覺。
“滋榮冬茹溫常早,潤澤春茶味更真。”春天來了,從一杯春茶開始。寧靜的夜里,靜坐,捧一本書、品著母親寄來的新茶,書香與茶香交替成趣,,所有的煩躁與喧囂都化作了煙云,一份淡定和從容,在這美好春光里輕輕彌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