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中正然後貫天下之道,此君子之所以“大居正”也。蓋得正則得所止,得所止則可以弘而至於大。樂正子、顏淵,知欲仁矣。樂正子不致其學,足以爲善人、信人,志於仁,無惡而已;顏子好學不倦,合仁與智,具體聖人,獨未至聖人之止爾。
8·2 學者中道而立,則有位以弘之。〔一〕無中道而弘,則窮大而失其居,失其居則無地以崇其德,與不及者同。此顏子所以克己研幾,必欲用其極也。未至聖而不已,故仲尼賢其進;未得中而不居,故惜夫未見其止也。
【??薄?/span>
〔一〕“則有位以弘之”,章校本依王夫之《張子正蒙注》改作“則有仁以弘之”。其他諸本皆同於宋《鳴道》本。林按:王《注》改“位”作“仁”,或因形近致訛,且理據(jù)不足。明清其他舊注皆作“有位”。
8·3 大中至正之極,文必能致其用,約必能感而通。未至於此,其視聖人恍惚前後,不可爲之像,此顏子之嘆乎!
8·4“可欲之謂善”,志仁則無惡也。誠善於心之謂信,〔一〕充內形外之謂美,塞乎天地之謂大,大能成性之謂聖,天地同流、陰陽不測之謂神。
【??薄?/span>
〔一〕“誠善於心之謂信”,章校本據(jù)朱熹《孟子集釋·告子下》引“心”作“身”,及《中庸》“誠身有道”,以作“身”爲是,故改作“誠善於身之謂信”。宋《文粹》本、明清諸本及《全宋文》皆同於宋《鳴道》本。林按:章校本所據(jù)《孟子集釋》,並非所稱《告子下》,而是《盡心下》?!罢\善於心之謂信”,乃張載發(fā)揮孟子所謂“有諸己之謂信”所得。王夫之注曰:“有諸己者,誠自信於心也。”章校本所改非是。
8·5 高明不可窮,博厚不可極,則中道不可識,蓋顏子之歎也。
8·6 君子之道,“成身”“成性”以爲功者也;未至於聖,皆“行而未成”之地爾。
8·7 大人未化,未能有其大,化而後能有其大。
【??薄?/span>
〔一〕“大人未化”,明清諸本、章校本及《全宋文》皆作“大而未化”。林按:“大人未化”與“大而未化”,義可兩存。
8·8 知德以大中爲極,可謂知至矣。擇中庸而固執(zhí)之,乃至之之漸也。惟知學然後能勉,能勉然後日進而不息可期矣。
8·9 體正則不待矯而弘。未正必矯,矯而得中,然後可大。故致曲於誠者,必變而後化。
8·10 極其大而後中可求,止其中而後大可有。
8·11 大亦聖之任,雖非清和一體之偏,猶未忘於勉而大爾。若聖人,則“性與天道”無所勉焉。
8·12 無所雜者清之極,無所異者和之極。勉而清,非聖人之清;勉而和,非聖人之和。所謂聖者,不勉不思而至焉者也。
8·13 勉,蓋未能安也;思,蓋未能有也。
8·14 不尊德性,則學問從而不道;不致廣大,則精微無所立其誠;不極高明,則擇乎中庸失時措之宜矣。
8·15 絶四之外,心可存處,蓋“必有事焉”,而聖不可知也。
8·16 不得已,當爲而爲之,雖殺人皆義也;有心爲之,雖善皆意也。正己而物正,大人也;正己而正物,猶不免有意之累也。有意爲善,利之也,假之也;無意爲善,性之也,由之也。有意在善且爲未盡,況有意於未善耶?仲尼絶四,自始學至成德,竭兩端之教也。
8·17 不得已而後爲,至於不得爲而止,斯智矣夫!
8·18 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爲不相似。
8·19 天理一貫,則無意、必、固、我之鑿。
8·20 意、必、固、我,一物存焉,非誠也;四者盡去,則直養(yǎng)而無害矣。
8·21 妄去,然後得所止。得所止,然後得所養(yǎng)而進於大矣。無所感而起,妄也;感而通,誠也。計度而知,昏也;不思而得,素也。
8·22“事豫則立”,必有教以先之;盡教之善,必精義以研之。“精義入神”,然後立斯立,動斯和矣。
8·23 志道,則進據(jù)者不止矣;依仁,則小者可游而不失和矣。
8·24 志學,然後“可與適道”;強禮,然後“可與立”;不惑,然後“可與權”。
8·25 博文以集義,集義以正經,正經然後一以貫天下之道。
8·26 將窮理而不順理,將精義而不徙義,欲資深且習察,吾不知其智也。
8·27“知、仁、勇”,“天下之達德”,雖本之有差,及所以知之成之則一也。蓋謂仁者以生知、以安行此五者,智者以學知、以利行此五者,勇者以困知、以勉行此五者。
8·28“中心安仁”,“無欲而好仁”,“無畏而惡不仁”,“天下一人而已”,惟責己一身當然爾。
8·29 行之篤者,敦篤云乎哉!如天道不已而然,篤之至也。
8·30 君子於天下,達善達不善,無物我之私。循理者共悅之,不循理者共改之。改之者,過雖在人如在己,不忘自訟;共悅者,善雖在己,蓋取諸人而爲,必以與之焉。〔一〕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是謂達善達不善。
【??薄?/span>
〔一〕“必以與之焉”,明清諸本、章校本及《全宋文》皆作“必以與人焉”。林按:“之”,指代前句“取諸人而爲”,故“必以與之焉”與“必以與人焉”義可兩存,今據(jù)宋本。
8·31 善人云者,志於仁而未致其學,能無惡而已,“君子名之必可言也”如是。
8·32 善人,欲仁而未致其學者也。欲仁,故雖不踐成法,亦不陷於惡,有諸己也。“不入於室”由不學,故無自而入聖人之室也。
8·33 惡不仁,故不善未嘗不知;(徙)〔徒〕好仁而不惡不仁,〔一〕則習不察,行不著。是故徒善未必盡義,徒是未必盡仁;好仁而惡不仁,然後盡仁義之道。
【??薄?/span>
〔一〕“徙好仁而不惡不仁”,《文粹》本及明清諸本皆作“徒好仁而不惡不仁”。林按:疑“徙”爲“徒”形近之訛,今據(jù)以改作“徒”。
8·34 “篤信好學”,篤信不好學,不越爲善人、信士而已。“好德如好色”,“好仁”爲甚矣;“見過而內自訟”,惡不仁而不使加乎其身,“惡不仁”爲甚矣。學者不如是,不足以成身,故孔子未見其(仁)〔人〕,〔一〕必嘆曰“已矣夫”,〔二〕思之甚也。
【??薄?/span>
〔一〕“故孔子未見其仁”,明清諸本、章校本及《全宋文》皆作“故孔子未見其人”。宋《文粹》本同於宋《鳴道》本。劉按:語參《論語·季氏第十六》,“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币牢牧x及《論語》,作“人”爲是,今據(jù)改。
〔二〕“已矣夫”,明清諸本、章校本及《全宋文》皆作“已矣乎”。宋《文粹》本同於宋《鳴道》本。劉按:語見《論語·子罕第九》,“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夫”與“乎”均爲句末語氣詞,今從宋本。
8·35 孫其志於仁則得仁,孫其志於義則得義,惟其敏而已。
8·36 博文約禮,由至著入至簡,故可使不得叛而去。溫故知新,“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德”,繹舊業(yè)而知新。蓋思昔未至而今至,〔一〕緣舊所見聞而察來,皆其義也。
【校勘】
〔一〕“繹舊業(yè)而知新。蓋思昔未至而今至”,章校本依《橫渠學案》及王夫之《張子正蒙注》改作“繹舊業(yè)而知新益,思昔未至而今至”。其他諸本皆同於宋《鳴道》本。林按:“益”爲“蓋”形近之訛,又誤屬上句之末。章校本所改非是。
8·37 責己者當知天下國家無皆非之理,故學至於不尤人,學之至也。
8·38 聞而不疑則傳言之,見而不殆則學行之,中人之德也。聞斯行,好學之徒也。見而識其善而未果於行,愈於不知者爾。“世有不知而作者”,蓋鑿也,妄也,夫子所不敢也,故曰“我無是也”。
8·39“以能問不能,以多問寡”,“私淑艾”以教人,“隱而未見”之仁也。
8·40“爲山”“平地”,此仲尼所以惜顏回未止,〔一〕蓋與互鄉(xiāng)之進也。
【??薄?/span>
〔一〕“此仲尼所以惜顏回未止”,明徐本、章校本等皆作“此仲尼所以惜顏回未至”。林按:《論語·子罕第九》,“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未見其止也?!睋?jù)此,當以宋本爲是。
8·41 學者四失:爲人則失多,好高則失寡,不察則易,苦難則止。
8·42 學者捨禮義,則飽食終日,無所猷爲,與下民一致,所事不踰衣食之閒、燕游之樂爾。
8·43 以心求道,正由以己知人,終不若彼自立彼爲不思而得也。
8·44 考求跡合以免罪戾者,畏罪之人也,故曰“考道以爲無失”。
8·45 儒者窮理,故率性可以謂之道。浮圖不知窮理而自謂之性,故其説不可推而行。
8·46 致曲不貳,則德有定體;體象誠定,則文節(jié)著見;一曲致文,則餘善兼照;明能兼照,則必將徙義;誠能徙義,則德自通變;能通其變,則圓神無滯。
8·47 有不知則有知,無不知則無知。是以鄙夫有問,仲尼竭兩端而空空。《易》“無思”“無爲”,“受命乃如響”。聖人一言盡天下之道,雖鄙夫有問,必竭兩端而告之;然問者隨才分各足,未必能兩端之盡也。
8·48 教人者必“知至學之難易”,知人之美惡,當知誰可“先傳”此,誰將“後倦”此。若灑掃應對,乃幼而遜弟之事,長後教之,人必倦弊。惟聖人於大德“有始有卒”,故事無小大,莫不處極。今始學之人,未必能繼,妄以大道教之,是誣也。
8·49“知至學之難易”,知德也;“知其美惡”,知人也。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仲尼所以問同而答異以此。
8·50 “蒙以養(yǎng)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盡其道,其惟聖人乎!
8·51 洪(鍾)〔鐘〕未嘗有聲,〔一〕由叩乃有聲;〔二〕聖人未嘗有知,由問乃有知。
【??薄?/span>
〔一〕“洪鍾未嘗有聲”,明清諸本、章校本及《全宋文》皆作“洪鐘未嘗有聲”。林按:《說文·金部》:“鍾,酒器也。”“鐘,樂鐘也?!倍斡癫米ⅲ骸敖泜魉麈R,假借酒器字。”今從通行正字“鐘”。
〔二〕“由叩乃有聲”,明清諸本、章校本及《全宋文》皆作“由扣乃有聲”。林按:叩,敲、擊也;扣,本義爲牽馬,亦有敲、擊之義。今從宋本。
8·52 “有如時雨之化者”,當其可,乘其閒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爲而後教之也。
8·53 志常繼則“罕譬而喻”,言易入則“微而臧”。
8·54“凡學,官先事,士先志”,謂有官者先教之事,未官者使正其志焉。志者,“教之大倫”而言也。
8·55 道以德者,運於物外,使自化也。故諭人者,先其意而遜其志可也。蓋志意兩言,則志公而意私爾。
8·56 能使不仁者仁,仁之施厚矣,故聖人并答仁智以“舉直錯諸枉”。
8·57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盡道,所謂“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所謂“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者也;以衆(zhòng)人望人則易從,所謂“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責己、責人、愛人之三術也。
8·58 有受教之心,雖蠻貊可教;爲道既異,雖黨類難相爲謀。
8·59 大人所存,蓋必以天下爲度。故孟子教人,雖貨色之欲、親長之私,達諸天下而後已。
8·60 子而孚化之,衆(zhòng)好者翼飛之,則吾道行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