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節(jié)目導演陳曉卿
西方有美食家這個行業(yè),很受人尊重,但國內(nèi)我認為還沒有成氣候。曾經(jīng)有位攝影家開玩笑說,咱們有兩個行業(yè)門檻最低,一是攝影家,一是美食家——只要有錢,又有這個愛好,你就必須是了。呵呵。其實,我心目里的美食家,不僅要見識多,味覺敏銳,有好奇心;更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流暢的表達能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懷。
左為中篇小說《美食家》作者陸文夫
自從梁實秋、陸文夫和汪曾祺死后,國內(nèi)這種人就沒有了,他們仨本身其實也是作家,還算不上職業(yè)美食家。職業(yè)美食家臺灣還有一些,內(nèi)陸要少得多。殳俏算做得比較認真的一個,其他更多人,包括我一些哥們兒,商業(yè)痕跡就略微濃重了些。我區(qū)分專業(yè)和商業(yè)的標準很簡單:是否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比如我很喜歡殳俏長江江鮮的那個專題,那是她自己的一個想法,沿著長江邊上一路吃過去,捎帶腳兒考察了一圈生態(tài),國內(nèi)的美食界這種人不多。
右為殳俏,左為香港美食家歐陽應霽
我喜歡那些不把享受美食看得特別神圣、特別高深的人,這方面我就很敬佩蔡瀾、沈爺。真正的講究說穿了就是沒那么多講究,達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滿足就好。有些美食家老師在飯局上特別喜歡教別人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該怎么吃才不會“吃錯”!這很矯情,那種盲目自信讓人感覺特別可憐,他們對食物本身的了解還是太少,對食物的源流理解得也不夠深入,以為把原料搞明白規(guī)矩弄清楚就可以寫就一篇傳世文章。
沈爺,即沈宏非
美食,和其他學問一樣,越研究,就會越感到自己無知。這條路沒有窮盡,需要不斷地補充知識——我胸無大志,我從來沒有認為自己能成為美食家,做個美食愛好者就挺好了,不斷能找到快樂。對美食的享受很大程度上,會受相關(guān)背景的影響。比如《東京夢華錄》里的講到燒臆子,我就特別想去開封,到了開封之后專門去找,當?shù)厝藥臀艺?,但再也吃不出書里的味道?!稉P州畫舫錄》里講到一種雞,用昂貴食物喂養(yǎng)而成,后來我果真在皖南找到了另一種只喂果仁的雞,真的很香甜。不管結(jié)果怎樣,追尋味道的這個過程很有意思,像是完成了一種使命。
聯(lián)系客服